幼儿语言游戏化教学策略新思考

2019-02-24 07:12刘妍
教师·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言活动提升素养游戏化

刘妍

摘 要:幼儿语言成长需要一个历练的过程,教师把游戏作为训练载体,将幼儿语言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可以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良好契机。教师需要对语言游戏形式设计进行创新探索,抓住精选语言介入时机,优化语言训练教程,创设适宜语言训练形式,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整体素养,提高幼儿健康成长指数。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活动;游戏化;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3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1-0103-02

幼儿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训练,对提升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帮助。教师要注重以游戏为载体,将语言活动和游戏活动融合到一起,让幼儿在游戏之中学习语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重语言活动游戏形式的选择,为幼儿创设适宜语言活动游戏的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一、精选语言活动游戏形式

精选幼儿语言活动游戏形式,教师需要先做好教学调查,对不同年龄的幼儿的不同语言基础展开分析,对游戏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这样才能做出最佳匹配性设计。

(一)做好教学调查

教学调查包括教情和学情两个方面。教情调查时,教师需要对幼儿园的教学条件、教材情况、教学理念等因素展开调查,为教学设计提供重要参数。学情调查时,教师需要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语言基础等内容进行研究,以提升语言游戏设计的契合度。教师不必利用专门时间进行教学调查,平时通过观察、询问都可以获得直接调查信息。

幼儿对游戏有特殊兴趣,这是其天性决定的。教师抓住幼儿心理展开角色语言游戏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运用素养。如中班语言游戏设计,教师为幼儿设计了“我跟妈妈学说话”游戏:先看视频内容,注意孩子是如何跟妈妈学说话的;然后教师饰演妈妈,幼儿饰演孩子,教师说一句话,幼儿要模仿视频中小朋友那样来学说话,看谁说得最好。游戏开始,教师模仿妈妈说话,并指定幼儿来对话,幼儿都能够按照教师布设展开说话训练。如妈妈说:“宝贝今天真听话,我非常高兴。”幼儿学话:“小猫今天真听话,我非常高兴。”一个“学说话”小游戏,将幼儿的对话热情调动起来,说明教师游戏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二)筛选游戏形式

语言游戏形式众多,教师需要有筛选意识,针对不同群体的幼儿语言学习实际作出合理选择。语言类游戏大多带有情节性、角色性,与角色游戏有更多匹配要求,教师要注意创设游戏形式,以成功引导幼儿进入游戏之中,并顺利推进语言互动训练。

教师设计语言游戏时,需要考虑幼儿的接受实际。如中班“我说你画”游戏:将一张大纸放在两个小朋友当中,两个小朋友面对面而坐,大纸中间画出界线。两个小朋友轮流发布指令,让对方在纸上画出图形。如“在左边画出一只小鸡”“在下面画一个圆圈”等。幼儿一边操作一边交流,语言训练在无形之中展开。幼儿对这样的互动游戏有参与兴趣,语言训练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这样的游戏设计具有针对性。

二、创设语言活动游戏环境

创设语言活动游戏情境时,教师要注意对幼儿游戏活动进行科学组织和发动,利用丰富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热情。

(一)豐富游戏情境

幼儿语言游戏种类繁多,教师在游戏开始时需要做好相关宣传和发动,成功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这是幼儿语言训练的关键。在教学情境设计时,教师需要展开多重考量,以提升游戏诱导性。同时教师要准备语言故事、学习卡片、多媒体等内容,为语言游戏顺利启动提供便利条件。在语言游戏设计时,教师要对游戏过程进行创新展示,让幼儿对语言游戏充满向往之情。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引入竞赛机制,这样也可以调动幼儿语言训练热情。

幼儿对角色游戏有特殊情结,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生活认知基础展开设计。如“今天我来当老师”游戏:几个幼儿一组,轮流来当老师,给大家讲课,布设学习任务,组织游戏活动。幼儿听说要当老师,都显得特别兴奋。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可以深入幼儿群体之中,对幼儿的表现给出个性化指导。幼儿表现得特别积极主动,模仿教师讲课时,语气语调都有变化,这说明幼儿能够顺利进入角色,这样的语言训练效果更突出。

(二)注重对话训练

语言游戏开始了,教师要注意给予更多针对性的指导,特别需要更多关注对话方面的训练,教师要对幼儿语言互动提出更细致要求,鼓励幼儿展开个性语言展示。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创设对话的机会,然后再让其进行创造性互动表达,将听说有机结合,为幼儿提供更多语言训练机会。角色游戏呈现情境性,教师需要介入其中,与幼儿一起互动,这对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重要帮助。

在语言游戏操作中,教师为幼儿创设更多语言交互活动,可以给幼儿带来更多语言感知体验。如教师和大班幼儿一起玩角色游戏《警察与司机》:交警在街头指挥交通,经常与司机打交道。交警要求司机要按照交规行驶,或者要求司机接受检查,这时交警都会对司机说什么话呢?幼儿开始游戏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明确饰演角色,让幼儿自行设计对话语言。负责饰演交警的幼儿,会模仿交警说话语气对司机发话,对话正式展开。因为游戏没有固定台词,幼儿在对话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阻碍,游戏呈现断断续续的情况。教师不时介入游戏情境,将幼儿带入特定场景,互动效果显著。

三、优化语言活动游戏教程

优化幼儿语言活动游戏教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幼儿语言运用形式、语言训练方法、语言成长效果等因素做全面分析,给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调度。

(一)精选交流内容

语言活动游戏时,教师需要对游戏进行适当调整,注意增加语言交流内容,为幼儿提供更多环境,以提升其语言锻炼效果。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交互基础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对此有更多了解,以给出针对性设计。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语言游戏设计要简单,对话语言要更简化,游戏情境需更直观;中班幼儿语言应用意识增强,但其语言交互能力还比较有限,教师需要对游戏交互内容进行整合处理,为幼儿提供更多思考的机会;大班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大大提升,教师需要对游戏情境做更丰富的设计,让幼儿针对角色特点展开语言训练。

(二)简化操作程序

语言游戏展开后,教师要注意从游戏角度展开考量,尽量简化操作程序,给幼儿带来更多自由交互的意识,以增强幼儿语言表达主动性。角色游戏需要幼儿以角色语言进行呈现,我们要对幼儿语言特点有更到位把握,并对角色游戏进行简化处理,让幼儿进入角色展开语言交互活动。这可以给幼儿带来个性认知,因此可知,语言运用需要考虑交互对象、交互环境,还有自身身份特点。

猜谜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活动,如果教师能够给幼儿设置一些有趣的猜谜游戏,一定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如大班猜谜语游戏,教师给出谜面: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冬天待的时间段,夏天待的时间长。(打一自然现象)幼儿纷纷给出谜底:“太阳。”教师继续出示谜面,幼儿迫不及待给出谜底。一个猜谜活动,将幼儿语言训练推向高潮,这样的语言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其调度作用也会更为突出。

四、创新语言活动游戏训练

幼儿语言成长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对幼儿语言游戏活动进行延伸性设计,让幼儿在课外也能够自觉展开语言游戏训练,以有效塑造语言应用品质。

(一)拓宽游戏域度

幼儿语言游戏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拓展意识,对游戏资源进行筛选,对游戏操作环境展开调查,如果有必要,可以发动幼儿家长参与游戏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展开多种形式的语言交互活动,这样可以给幼儿带来更丰富的语言训练机会。教师不妨以作业形式,为幼儿设计课外游戏活动,并给出具体的语言交互要求,让家长给予协助,帮助幼儿顺利进入游戏环节。

为幼儿设计一些亲子语言游戏活动,其语言训练效果更值得期待。如中班“我与爸妈换角色”游戏,让幼儿回家之后,与爸妈玩这个游戏,通过互换角色,不仅能够创设丰富的语言交互机会,还能够让幼儿感受爸妈的艰辛和责任。教师通过网络交互平台,与家长取得联系,对游戏开展情况进行遥控指挥。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实践,家长再将幼儿的表现及时反馈到教师这里。拓宽游戏训练域度,能给幼儿提供更丰富语言训练形式,促进幼儿的语言成长。

(二)升级游戏训练

创新语言活动游戏训练,需要教师有改革精神,不仅要从多种信息渠道搜集角色语言游戏资源,还要发挥想象力,自行创设语言交互游戏,为幼儿语言成长提供更多训练机会。语言训练需要特定情境,游戏在幼儿语言训练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展开多种创新研究,对教师游戏形式进行升级探索,让幼儿随时随地都有参与语言训练的机会,这对提升幼儿的语言综合素质有重要现实意义。

语言游戏形式丰富多彩,教师要注意改进和创新。如大班“超级模仿秀”游戏,本来是让幼儿模仿他人穿衣、梳头、洗漱,教师将其改为模仿声音游戏活动。让幼儿随意挑选一个明星,或者身边的人,模仿其说话的语气语调。

教师设计幼儿语言活动游戏需要展开创新实践,不仅要追求形式的新颖,还要赋予幼儿更多语言训练内涵,在多元互动之中形成语言成长契机。幼儿对游戏有特殊情结,参与语言活动游戏的热情很高,教师给出积极引导,并与幼儿形成多元互动,幼儿语言锻炼效果显著。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成为必然选择,教师要注意整合游戏资源,将语言活动融入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然形成语言能力,这无疑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最重要追求。

參考文献:

[1]贺可可.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98.

[2]任丽娟.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36.

[3]朱亦男.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体现探讨[J].成才之路,2017(25):79.

猜你喜欢
语言活动提升素养游戏化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