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召唤结构:新闻交往化与亲密性*

2019-02-23 05:47曾庆香玄桂芬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体传统媒体社交

■ 曾庆香 玄桂芬

一、新闻召唤结构:悬念、惊奇、呼告与贴近

如果说纸质的“人民日报”采取的是“阳春白雪”范式,那么微信公众号的“人民日报”采纳的便是“下里巴人”范式。不仅“人民日报”如此,“央视新闻”也是如此。那么“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下里巴人”范式是如何形成的?《人民日报》社交媒体平台为什么采取“下里巴人”的范式?

仔细翻阅“人民日报”等传统媒体的微博和微信发现,它们的内容及标题采取了诸多不同于传统新闻及其标题的结构形式。这些新闻及其标题像亲朋好友的一声声呼唤,吸引受众点击阅读,形成了它们独有的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是德国接受美学(又称康士坦兹学派)的代表人物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受到波兰现象学美学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纲要图式中的不确定点的概念的启发,在其1970年的论文《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所提出的概念。伊泽尔认为,文学文本是用表现性语言所写成的虚构性文本,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精确对应物,其形象体系和意义结构中必然存在着“未定点”和“空白点”。这些“未定点”和“空白点”具有召唤功能,可以激发读者去确定、去填补,从而把文本由潜能变为现实。因此,伊泽尔称这种由“未定点”和“空白点”组成的文本的结构基础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总之,召唤结构是连结创作意识和接受意识的桥梁,是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性机制。①后来发现,不仅文本的“未定点”和“空白点”是召唤技巧,“陌生化”和“否定性”也具有召唤读者阅读的功效。②

通过对比“人民日报”微博、公众号和其纸质版、网页版以及其他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版本可发现,社交媒体的新闻不仅通过“未定点”“空白点”来召唤读者,还通过“惊奇”叙事技巧、“呼告”修辞手法、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来吸引受众。下文主要以“人民日报”和“澎湃新闻”的公众号为例进行论述。

(一)设置悬念:激发受众好奇心理

悬念是一种设置空白点的叙事技巧,它利用“抑制”和“拖延”等艺术手法在故事情节安排上不断地留下疑窦,以催生受众强烈的好奇心和急切的心理期待,从而引起他们对故事发展及人物命运的热切关怀和浓厚兴趣。

传统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都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标题必须标出关键事实,但是社交媒体的新闻标题却常使用延宕手法,故意抑制关键事实的出现,如“人民日报”公众号下列标题:

1.人抓到了!(2018.8.30,后文凡未注明媒体,都表示引自人民日报公众号)

2.不拘你,拘谁!(2018.8.28)

3.谢谢你!希腊小伙(2018.8.26.)

4.死刑!!(2018.8.23)

上述四个标题中,新闻关键信息(即5W1H)均缺失多半,如第1例,只交代了“抓到”这一个要素,而“who、why、when、where、how”在标题中完全未提及。由于诸多要素处于空白状态,自然让受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以致迅捷或毫不犹豫地点开新闻。

许多新闻只在微信平台等社交媒体呈现时才采取悬念设置的标题模式,而在其他平台呈现则采取传统新闻的标题模式,如“澎湃新闻”在其网页版的标题陈述关键事实:“莎普爱思营销之路:先在医院遇挫,转非处方药后做广告大卖”(“澎湃新闻”,2017.12.9),而公众号版的标题则设置悬念:莎普爱思成“洗脑神药”,是从这个字的改变开始的(“澎湃新闻”公众号,2017.12.9)。

对比传统媒体新闻标题,社交媒体版标题往往通过隐没关键信息来故意造成信息的空白点。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依靠新闻价值吸引受众,社交媒体的新闻却依靠悬念吸引受众。

(二)突显惊奇:激起受众震惊心理

如同悬念,惊奇也是一种叙事手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惊奇是悲剧和史诗所需要的,悲剧中的惊奇指意外发生的事,史诗中的惊奇则指不近情理的事。惊奇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它给人以快感。意大利文艺理论家吉亚哥摩·马佐尼后来补充指出,惊奇感是由发生了听众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所造成。③综合二者观点,惊奇是由故事“突转”造成,就是故事的发展突然向别的甚至反方向转化,这种突转使读者在阅读中原先产生的心理预期落空,因而感到惊奇。④

5.看着都疼!落石砸断4根肋骨,他强忍剧痛将乘客送至安全区(2018.8.25)

6.怪不怪?局长的灯亮着,科长就不敢关灯,科员只能干等着(2018.8.21)

7.目瞪口呆!网上在逃人员被抓后“质问”警察:国庆节,你们不放假吗?(2018.9.2)

新奇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而新闻的“突转”便是因为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出乎受众的意料而发生,因此惊奇与新闻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传统新闻标题把关键信息揭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便是诉诸新奇性,即惊奇感,如“美媒:特朗普涉嫌助父母逃税获逾4亿美元,税务部门正在调查”(澎湃新闻网页版,2018.10.3),这条新闻的两点事实:特朗普助其父母逃税获利巨大让人震惊;特朗普被美国税务部门调查,对中国受众而言也十分惊奇。

但社交媒体新闻不仅直接叙述造成惊奇的“突转”事实,而且用评论、发问等话语把这份“惊奇点”或“惊奇感”直白地表达出来,以强化“惊奇”,正如“用事实说话”,社交媒体新闻不仅把事实报道出来,而且把其中所隐含的“话语”表达出来,如“澎湃新闻”网页版标题:“坐高铁时发现车厢少了8节,回应:临时接通知车厢编组变动”(2018.10.5),而其公众号版标题则为:“奇葩!有坐票没车厢,高铁回应让网友炸了”(2018.10.5)。显然网页版标题只是通过事实来展现“惊奇”,而公众号新闻还用感叹词“奇葩!”来突显新闻“惊奇”。

(三)真情呼告:构造面对面场景

呼告指行文时对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直呼文中的人或物并与其进行对话;二是把不在场的读者或受众当作面对面的亲朋好友进行直接交流。

社交媒体新闻的呼告,主要以第二种类型为主。由于网络连接,社交媒体能使人们穿越时空进行交往,新闻受众不再是无法沟通、附和与回应、更无法进行争论与更正的想象主体“他”,而是能够进行点赞、评论和转发等回应的旁观主体“你”,甚至是能够进行对话、反驳与协商的参与主体“我”⑤,如:

8.71位有梦想的同学,人民日报社正在找你!(可解决北京户口)(2017.12.5)

9.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伙都在,就差你啦!(2018.9.22)

10.这些保健食品都是假的,别买!快告诉爸妈(2018.9.30)

11.“天安社”早在2017年,就已被北京警方剿灭,请别再传谣了,谢谢(2018.8.31)

把不在现场的读者或受众当作面对面的人群进行呼告,在社交媒体新闻中有两种表现:一是直呼“你”,如8、9;二是“警告”或“请求”,如10、11;三是呼唤某一群体,如“家有老人的”“免疫力差的人”“爱干净的人”。通过把不在眼前的受众视如在眼前而与之交流,以拉近新闻生产者和新闻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得新闻具有强烈的“有的放矢”感,从而引起受众的感情共鸣。

社交媒体新闻偶尔会出现呼告中的第一种:呼告新闻当事人,如:

12.苏东坡,你竟然在西湖边刻了五个“到此一游”,差评!(“澎湃新闻”,2018.10.4)

13.平文涛,你欠杭州一个道歉!西湖边做这件事,你好意思吗(“钱江晚报”微博,2018.10.2)

对比同一条新闻的网页版和公众号版可发现,后者常采纳呼告策略来召唤用户点击阅读,如“‘红黄蓝’们,最高检的这份通知,速看!”(“澎湃新闻”公众号,2017.12.1)而其网页版则未诉诸呼告:“最高检:各级检察机关要依法严惩侵害幼儿园儿童犯罪”(“澎湃新闻”,2017.12.1)。

(四)诉诸接近:唤起受众的亲切感

虽然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但微信新闻尤其诉诸这一要素,并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策略。微信新闻诉诸于两种接近性:

一是题材上的接近,即主要报道紧贴民生的社会新闻和实用知识。“人民日报”公众号除新闻外,固定栏目还有“关注”“健康”“夜读”等等,其内容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如:

14.【健康】妇科泰斗送给女人的6句话,概况了一生的防病重点(2018.10.1)

15.【提醒】支付宝出新功能!网友:单身的不配拥有…(2018.9.29)

二是用语上的接近,即偏爱口语和流行的网络用语,如:

16.吓skr人!这居然不是摆拍(“澎湃新闻”,2018.10.4)

17.台风又双叒叕来了!这些地方将受到影响(“澎湃新闻”,2018.10.5)

同样,对比网页版和公众号版,同样一条新闻公众号版的用语常采用网络用语:“‘乾隆皇帝’被花式diss!看完这部‘博物馆综艺’,我笑哭了哈哈哈”,而网页版则采用标准词语:“《国家宝藏》首播,迷之自信的乾隆爷又火了”(“澎湃新闻”,2017.12.4)。

上述四种召唤结构并非泾渭分明,往往杂糅使用。种种召唤结构使新闻褪却原来好恶不言于表的严肃表情,换上了喜形于色的率真面孔,甚至大呼小叫、拍案而起的形象,从而让人感到人民日报从遥不可及的圣洁高坛走入了触手可及的凡尘俗世。

二、作为交往的新闻:从仪式化演讲到日常化对话

(一)从“新闻展”到“新闻流”:新闻仪式化的消解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是以展示、展演的方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具有仪式化特征。此处仪式化特征不同于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后者主要是从传播的功能进行审视,指信息传播能维系社会和共享信仰。⑥而此处的仪式化指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在形式和行为上具有仪式特征。仪式(ritual)源于宗教。涂尔干认为人类生活可分为两部分:神圣的和世俗的(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神圣生活指宗教生活。宗教生活和凡俗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隔离的:“宗教生活和凡俗生活不能同在一处。宗教生活必须被安排在一个特定的地方,凡俗生活不能介入其中。”⑦最初,仪式是于“确定的时间”在“特定的地方”举行的表达信仰的宗教活动。随着宗教生活溢出其原有范围,并了无痕迹地渗透进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仪式便随之渗入世俗生活,而不再局限于宗教领域。由此,仪式便由对神灵的供奉、祝祷、崇拜来表达信仰转变为对生活、工作中的某项活动或某个事件的宣告、重视与展演来宣示合法性和权威性。人们也由追求宗教仪式的神圣、敬畏转变为追求世俗仪式的正式、严肃和权威。仪式分为三种:庆典、民间的正式礼仪、民间的非正式礼仪,均体现出象征性、展示性(或展演性)与程序性、正式性与严肃性的特征。

传统媒体的新闻仪式化特征首先在于新闻以展示或展演方式出现。报纸通过图片、色彩、字体等设计在展示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展示了一定的版面美感,而电视则通过镜头设计、解说词、配音等展示一定的艺术特征。传统媒体新闻作为展示,还在于为了追求客观性,在“展示”(showing)和“讲述”(telling)这两种叙事方式中选择了“展示”。“展示”乃叙述者处于缺席或隐蔽状态,尽可能地不介入故事,不对故事进行评价。⑧

不论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在固定的时间和分离的地点的展示与展演中,都通过编排、位置、长短等等来象征事件重要程度的不同。其中的人物关系和身份地位结构性地再现了现实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媒介化中心与现实社会中心体现出相当高的重合度。报纸广播电视基本根据既定程序来展示、展演新闻,在表演性、象征性之上,还具有较强的程序性。

在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语境中,受众数量庞大,难有渠道与生产者进行互动,只能是以他者的形象,即想象主体混沌、虚幻地存在于传者想象中。这类似于宗教仪式,因此有学者指出“公众是图腾”⑨。不仅公众被仪式化为“图腾”,记者和新闻界也分别被自我和社会神圣为“无冕之王”“第四权力”,肩负监督权力和保障公众知情的使命,如同祭司一样存在。

为追求有质量的新闻,传统媒体在题材选择上则更偏向于政治、经济等严肃题材,即便是娱乐新闻、暴力新闻,叙述通常也较为正式。传统媒体新闻的严肃性、正式性还体现在新闻的规范性。为了确保尽可能不出现错误,传统媒体都有专门的校验部门,如报纸有校对,电视台也有审片人。总之,传统媒体新闻展示的仪式化集中体现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维护之上。

基于以上种种特征,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被称之为“教堂式传播”。中心化、权威性、公信力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仪式化特征的应有之义。

然而,在社交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上述种种特征几乎都被消解、颠覆。互联网络节点的分布式链接为每位用户提供生产新闻的入口,使每位公民成为记者、讲述新闻并广而告之成为现实。因为技术并不仅仅被人使用,而是构成人类的“在世存有”,决定了人类命运。⑩去中心化的技术使社交媒体成为人类的“在世存有”,逼迫为公众设置议程的传统媒体接受公民新闻为自己设置议程,并为其新闻报道“订定范式”,从而导致背书式新闻、注解式新闻、图说式新闻、清单式新闻和策展式新闻的大量涌现。

社交媒体的顺时编排、即时流动以及碎片化信息呈现方式消解了传统媒体的象征性。重要程度不等的人、事件,其报道却占据着同等大小的空间,同样随着时间和信息流动而消失。即便传统媒体象征了事件的不同重要程度,象征了社会金字塔结构的新闻聚合,被社交媒体全盘接收,也会以条为单位,以网页为链接的碎片化方式几无差别地呈现在其川流不息的信息带上,从而消解了其中心性、象征性、程序性和表演性。如“人民日报”微博“逐条驳斥!美国领导人演讲的五大谬误”,上下两条都是搞笑微博,上面是“孩子爸爸妈妈都姓王,给孩子取个名字”,下面则是#程序员都爱格子衫##格子接力赛#。在微博上,无所谓孰重孰轻,它们同等重要。

社交媒体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互相@”及其点赞、转发、评论、私信等功能,为传者和受者打开了互动的大门,媒介内和媒介外成为一体,为新闻生产建构了对话场景:传者和受众通过文字对话,甚至辩论、争吵。受众从“他”转变为“你”,甚至“我”,即从想象主体转变为旁观主体,甚至完全平等的参与主体,因为他们能在社交媒体发布一条同等分量的新闻,以对原新闻或更正、或延伸、或反转,从而完成了传者和受者之间的话轮转换和身份转换。在这种对话场景中,传者在生产新闻时感到了受众无数双眼睛的盯视,如同商贩在大集市贩卖商品,既要经受顾客的围观询问,又要接受他们的质疑挑拣,甚至还要面临叫板竞争,彼情彼境自然难以确保叙述正式和严肃,甚至被随意和亲切所取代,因此被称为“集市传播”。

(二)从新闻演讲到新闻对话:新闻交际化的突显

每个时代最流行的媒介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在世存有”。在电视建构“在世存有”的时代,胖子和秃子都已被剥夺了竞选高层政治职位的权利,“我们似乎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

在传统媒体时代,当新闻传播作为仪式时,面对没有渠道发声的受众,必须做到不偏不倚即客观性、独立性才能赢得他们。这使得新闻只能采取正式的演讲、通告、训话等方式,因此传统媒体的新闻被称之为“演讲式新闻”(journalism-as-a-lecture)。《芝加哥太阳时报》一位专栏作家给读者的回信非常精妙地诠释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演讲式风格:“这不是对话,而是上课。你要么洗耳恭听,要么走人,而不是站起来嚷嚷。”

社交媒体让人们借助网络可随时随地生产和消费新闻,这使得新闻就像弥漫的空气一样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种始终围绕人们的“弥漫新闻”(Ambient Journalism),无论从新闻题材还是从话语表达上都把新闻从神坛拉入了凡间,从讲堂拉入了生活。于是日常生活与新闻相互纠缠:一是日常工作与生活几乎完全媒介化,即人们乐于把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作为新闻来发布、分享;二是借助转发、评论、点赞、分享和“互相@”等互动手段,新闻逐渐成为人们交往的内容与手段,甚至是交往的形式与目的。

在这样一个交往语境中生产新闻若继续采纳展示性的演讲式话语显然不合时宜。同时,借助社会交往六度的深度与150人的宽度甚至可抵达比大众传播更多的受众,新闻不必采取传统媒体那种针对一大群陌生人的演讲方式。因此,不管是社交媒体原生新闻,还是传统媒体的社交媒体版新闻,基本都采取日常的朋友间的交流方式,即对话方式,因此美国学者马尔基奥尼(D.M.Marchionni)指出社交媒体的新闻是“作为对话的新闻”(journalism-as-a-conversation)。

作为交往的对话式新闻,相当于又回到文字出现之前的最原始的面对面交往的新闻方式,只不过现在作为交往的新闻用文字记录口语,用图片或视频代替面对面的肢体动作。然而,由于传统媒体依然生产着70%的原创新闻,社交媒体的新闻大多仍源于传统媒体,因此对于那些先要满足传统媒体的仪式化“新闻展”,然后再散布到社交媒体的新闻流,新闻生产者通常的改动是把标题由“演讲式”转变为“对话式”。正如古罗马时期,人们把叙述有关新闻事件的信件和文件抄录在莎草纸卷上,“写下自己的评论,然后与别人分享”。传统媒体的社交媒体版新闻或通过评价性句子(包括完整句和非完整句),或通过疑问句(见上述第一、二召唤结构)来发起话轮或延续话轮,以分享新闻,并召唤交往。同时还会通过表情符号来适应“作为交往的新闻”的身份,如“法制晚报”微博标题“危险!如此‘遛娃’不可取!”和“人民日报”微博标题“暖!大二男生上海街头救人命,学校获悉免除学费住宿费”。

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阅读/收听/收视新闻与人际交往通常是割裂的。在社交媒体所建构的“在世存有”语境中,了解新闻与人际交往合二为一,即人们在分享新闻中交往,在交往中分享新闻,就像灵长类动物在梳毛或捉虱中寻求同盟,在同盟中梳毛或捉虱一样。公众号新闻的阅读量更多地来自朋友之间的流转,便是新闻与交往合二为一的证明。因为社交媒体的意义不在于信息传播,而在于存在感、亲情和友谊。

虽然社交媒体尤其微信用户之间都存在或强或弱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毕竟隐没在网络之后,且新闻条数众多,流动迅速,因此社交媒体新闻需要采用召唤结构把用户拉出来。

三、场景中的新闻:语体的亲密性与文本的情感化

社交媒体新闻采取上述“下里巴人”式的召唤结构不仅是由新闻去仪式化和新闻交际化所造成,也是新闻适配用户之间的关系与新闻消费场景的结果。

(一)用户间的黏性:语体的亲密性

社交媒体用户之间具有程度不一的亲密性和黏性。这种亲密性和黏性使得“当今新闻内容的消费方式,不再是以往的有意的、主动的阅读,而是碰撞式的偶然阅读,阅读或转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朋友转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根据不同对象的亲密程度而采取不同亲密度的言语方式。在手抄新闻信时代,作者们已熟练掌握根据受众变换不同语体的技能。西塞罗曾指出,他的信若只给收信人看,他会用一种随意的文体;若知道会有许多人传阅,则会用正式文体,此处西塞罗的文体乃语体。语体是人类交际中调节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距离的语言手段和机制。正式语体具有拉远距离的效果,而非正式语体则有拉近距离的作用;典雅语体具有拉高距离的功效,而通俗语体则有拉平距离的功能。

传统媒体的新闻与仪式交织意味着它是在为正式场合生产新闻,因此采纳正式语体;而社交媒体的新闻与交往纠缠导致它通常在日常生活场所(即非正式场合)生成新闻,因此采纳非正式语体。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名称:电视版为“朝闻天下”,而公众号版为“早啊,新闻来了”,是传统新闻采纳正式语体和社交新闻采纳非正式语体的有力证据。

具体来说,社交媒体新闻主要运用俗语、日常口语、白话,而传统媒体新闻主要运用白话文、书面专用语、文言文,如“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北京日报》1983年4月9日)“女排奏捷 场面感人”(《羊城晚报》1984年8月8日)。有学者从词汇、语法特征、句子结构三方面分析报纸新闻语体发现,报纸新闻语体通常是书面语。以“口语、书面语”“白话、文言”“通俗、典雅”三个范畴来对比正式与非正式之间的区别,如图1。

图1显示,从俚俗极到典雅极,有五种不同语体。这五种不同语体所造成的不同心理和关系距离可图示如图2。

图1 传统媒体新闻语体与社交媒体新闻语体示意图

图2 五种语体的关系距离示意图

不同语体所造成的不同的关系距离或心理距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深有体会,且会根据与对象之间的不同亲密程度而采取不同的语体,如见到老乡会说家乡方言,见到同胞会说本国语言。当人们不想拉近距离时,即便是老乡,也不愿用家乡方言交往,而是会打着官腔。因此,非正式语体和亲密距离之间互为因果。

社交媒体新闻所采纳的上述召唤结构,无论句式还是用词,采纳的基本是非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语法相对灵活,它们尤其口语的特点有:语法结构简单、语序自由、省略句、倒装句、句子短小、评价句;大量的独词句、使用语气词、象声词等。以“人民日报”公众号2018年10月28日新闻标题为例(见表1):

表1“人民日报”公众号标题基本具有非正式语体特征,如采纳口语句式,具体详见表1。同时故设悬念吊人胃口,如上述2、6、8、9等标题,采纳“魔性”“爆红”“甜哭”等典型的口语词汇。

与此同时,证明上述新闻为非正式语体还有语气词“了2”的频繁使用,如上表“人民日报”公众号仅一天的新闻就在1、3、4、6、9新闻中用了6个“了2”。因为“了2”是“主观近距交互式语体”,即非正式语体的标志。而《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和通讯社的新闻报道(除现场直播之外)基本不用“了2”。因为传者与受众处于平等关系是“了2”使用的语境;当传者与受众不处于平等关系,即传者权威叙述时通常不使用“了2”。 传统媒体奉为圭臬的客观性即是追求权威叙述,是一种“主观远距单向式语体”,即正式语体,因此传统媒体所追求的专业主义与平等互动存在一定程度的违和。

(二)场景的私密性:文本的情感化

传统媒体追求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核心的客观性要求记者不能在报道中直白地表达情感和观点。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及其使用场景对社交媒体的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影响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手机移动终端导致人们的新闻资讯消费具有伴随性、私密性、移动化、小屏化、休闲化和碎片化的特征,如下图3所示:

表1 “人民日报”公众号2018年10月28日新闻标题

图3 移动媒体用户阅读新闻的场景

上述种种新闻消费场景不仅让新闻阅读很难一心一意,也很难对正式、严肃的新闻产生兴趣。为适应这些场景及其新闻消费特征,新闻调适了其叙述方式,即新闻召唤结构及其交往化和亲密性。更进一步,为了适应新闻的交往化和亲密性,新闻采纳了情感化的叙事风格。

情感通常指说话人对某物或某事的“赞同”或“反对”情绪或评价。以文本颗粒度为视角,文本情感倾向可从词语(包括表情符号)、句子、篇章三个层次进行识别与分析。词语是表达情感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情感动词和评价类形容词使用频率最高。情感动词包括(积极和消极)情绪心理动词和(积极和消极)意愿心理动词。积极情绪心理动词如满意、同情等;消极情绪心理动词如伤心、害怕等;积极意愿心理动词包括理解、赞成等;消极意愿心理动词包括反对、轻视等。评价类形容词分为褒义类、贬义类和中性类。情感句(篇)包括存在有情感的客观句(篇)和无情感的主观句(篇),这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语义理解,如上述的201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公众号仅标题就有8个情感词语:痛哭、甜哭、看哭、揪心、崩溃、哭、负面情绪爆棚、心碎(详见上表1),文章中所使用的表情包更是有31个。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只有2中的【关注】【实用】、4中的【健康】和7无明显情感倾向之外,其他情感表现非常明显。这些标题让各种情感跃然屏幕之上。

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指出人们的交往分为两种:工具性交往和表达性交往。表达性交往是为了获取友谊,情感就是目的;而工具性交往则是为了获得利益,情感就是手段。可见,无论何种形式的交往,均为情感表达与情感获取。社会交往的本质就是情感互动。因此,在社交媒体新闻中挖掘情感是符合互联网逻辑的。

在日常生活中,情感占据着核心地位,因为它既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又是人们行动的目标。因此,情感具有强大的动员力量。在新闻作为交往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紧纠缠在一起的语境中,新闻采纳情感化文本让人们被情感所围绕,并沉浸在情感之中,这种方式显然更利于在隐身的虚拟空间“拉出”更多的受众。

同时,价值、趣味、感动作为促成用户社交媒体分享新闻的三要素,也同样促成了社交媒体新闻的情感化叙事,因为无论价值、趣味还是感动皆需情感来做佐料。

另外,在追求客观、中立、权威和公信力的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通常认为新闻诉求情感是“下里巴人”式的低级叙述方式,因此,在新闻消费公开化的场景中,人们难免展现出一定程度的假相,即“鉴于社会预期的压力,有些东西虽然不喜欢,但谁也不想暴露自己的‘低级趣味’,或者不上档次,即使匿名也会从心理上排斥”。但在新闻消费私密性的场景中,人们不必装模做样,可更多展现本相,可无所顾忌地关注情感化文本。同时在社交媒体时代,关注新闻就是人们的休闲,“阳春白雪”式的权威叙述与休闲娱乐的场景与心境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总之,新闻专业主义和传播渠道的稀缺导致传统媒体新闻采纳正式语体来树立权威性和公信力,以期赢得作为集合体的受众;而社交媒体新闻依赖社交网络进行传播从而导致其采纳亲密而互动的非正式语体、情感化内容与叙述来拉拢作为个体的受众,并赢得他们的点击、转发和分享行为,从而使新闻从神圣走入凡间。

注释:

① 吕智敏主编:《文艺学新概念辞典》,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57页。

② 曾庆香:《模拟、施为与召唤》,《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8期。

③ 参见王向峰主编:《文艺美学辞典》,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⑧ 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164页。

⑤ 曾庆香、陆佳怡:《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与主体间性》,《新闻记者》,2018年第4期。

⑥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⑦ [法]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⑨ Carey.J.(1987).ThePressandthePublicDiscourse.The Center Magazine,(5).转引自彭增军:《新闻业的救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125页。

⑩ 孙玮:《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学术月刊》,2015年第12期。

(作者曾庆香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玄桂芬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汉语学院编辑)

猜你喜欢
语体传统媒体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