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初级中学 程兆弟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不能够“教教材”,而应该用教材教。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教材资源进行二度开发?这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应该基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及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实际规律,对原有的教材资源进行创造性运用,这样才能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一本好教材的文本往往来源于生活,取之于我们最熟悉的事物,这样学生在最初接触教材时,会从中发现熟悉的生活场景,找到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自发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文本进行教学时,要注意舍远取近、舍繁取简,尽量选择与生活相关或有联系的素材,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我假设了一个“打印稿子”的问题,既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们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小罗和老师一起整理了一篇教学材料,准备打印成稿件,按照打印的篇幅和速度估计,老师单独打字需要花4 个小时,小罗单独打字需要花6 个小时,老师因为有事,所以让小罗先打了一个小时,一小时后,老师和小罗开始一起打字,问还需多少时间才可完成这篇稿件?
学生从感兴趣的生活角度出发,会自主开动脑筋去解决这一问题,此时,教师应该主动“指点迷津”,对实际问题中出现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为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最后列出等式,建立方程,将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变成单纯的数学问题来解决,既来源于生活,不失乐趣,又能将数学知识透过文本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记忆深刻,获益匪浅。寓教于乐,掌握学生的兴趣空间与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材本身是静止的,不易提起学生兴趣,教师应该对教材悉心研究,选择好的文本进行加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很多时候,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表面上的课堂效率,教师往往会省略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部分,取而代之的是教师自己动手操作,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观其动,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热情不高,实践能力也会慢慢下降,最终失去对数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挖掘教材时,化静为动,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让教材“生动化”。
例如,在教学《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对于教材内容可以这样化静为动:如下图,在12×6 的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个单位),⊙A 的半径为1,⊙B 的半径为2,要使⊙A 与静止的⊙B 外切,那么⊙A 由图示位置需向右至少平移多少个单位? 如果相离呢,又该至少平移多少个单位?
我建议学生根据题目进行发散思维,剪出与图中两圆相同大小的圆,不停地进行位置变换,看看都有些什么特点,接着就可以引入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探析应该怎么表示?
教材的文本内容有很多种,为了解释清楚一个定理或者推导一个公式,往往会用很多语言进行介绍及描述,学生在阅读这些大量的文字信息时,不容易深入理解,往往是一带而过,此时,教师就应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提取,并对之进行讲解分析,提升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讲《统计的简单运用》时会遇到很多统计学的概念,不仅复杂,而且冗长,学生在预习时就已经感觉吃力,兴趣不高。此时,教师不应该单纯讲解,而应该提取教学内容中要求掌握的部分进行讲解,并且引出趣味性问题,吸引学生自主学习。如:电视台需要调查某个节目在本市的收视率,是不是需要问每个看电视的人呢?对一所幼儿园进行调查的结果能否估计该节目的收视率?或者对不同社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做的调查结果会一样吗?慢慢引导学生提升对这类知识的兴趣。
又如在讲解《方差与标准差》时,由于计算公式繁杂,生活中又不常遇到,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用生动的例子导入,如:怎样判断一个学生一年内成绩的波动大小?还要详细给学生讲解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中所涉及的数据,化繁为简,让学生理解其实方差就是评定一组数据的上下波动情况,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学生上手之后,就会自主进行学习了。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刻研究,精挑细选后,才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材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细心加工的过程中,教材所散发的迷人光芒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数学的殿堂,同时,教师也会在加工教材的过程中扎实自己的基础,充实自己的水平,精益求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最终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