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26A3与NHERF4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组织中的动态表达研究

2019-02-22 00:44杨奉天黄俊凯徐丽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结肠粪便肠道

杨奉天,王 艳,黄俊凯,李 婉,徐丽红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因其逐年增高的发病率而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热点[1]。UC发病机制复杂,肠黏膜屏障及细胞屏障功能受损是其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2]。溶质载体26A3(solute carrie 26A3,SLC26A3)是哺乳类动物肠上皮细胞顶端膜上主要Cl-/HCO3-离子转运体[3],其功能缺陷所引起的HCO3-分泌减少及Cl-吸收异常可以导致黏膜屏障的稳定性下降[4],已有研究[5]证实UC患者中存在SLC26A3的表达缺陷,但其发生机制并不清晰。钠氢交换体调节因子4(sodium/proton exchanger regulatory factor 4,NHERF4)是主要表达在肠道中的PDZ结构域蛋白(PDZ-domain proteins)[6],既往细胞学研究[7]显示NHERF4可负性调控SLC26A3的表达,NHERF4可能在UC发展中参与调控SLC26A3的表达,但目前尚无文献证实NHERF4在UC中的表达改变。该研究利用恶唑酮(Oxazolone,OXZ)法制备C57BL/6J小鼠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其远端结肠中SLC26A3和NHERF4 mRNA和蛋白的动态表达,初步评估NHERF4/SLC26A3是否参与UC的发生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实验动物 48只雌性SPF级C57BL/6J小鼠由新疆自治区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6周龄,体质量16~18 g,状态优良,常规饲养。

1.1.2主要试剂与仪器 OXZ致敏剂(生产编号:MKBS4435V)购自美国Sigma公司;细胞浆蛋白与细胞膜蛋白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碧云天公司;RIPA总蛋白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索莱宝公司;SLC26A3 Western blot抗体(编号:sc-376187)购自美国Santa公司;NHERF4 Western blot抗体(编号:ab182507)购自美国Abcam公司;β-actin抗体、山羊抗小鼠及山羊抗兔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购自德国Qiagen 公司;cDNA合成试剂盒、低温高速离心机、紫外分光光度计购自美国Thermo公司;Bio-RAD电泳仪、转膜仪购自美国BIO公司;SLC26A3、NHERF4基因引物设计、合成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1.2.1OXZ法建立C57BL/6J小鼠结肠炎模型 48只C57BL/6J小鼠称重后按质量顺序编号,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实验组小鼠腹腔注射60 mg/kg戊巴比妥钠麻醉,背部备皮,4% OXZ(100%乙醇溶剂)1 ml溶液涂抹2 d,第7天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直肠灌注质量分数为1%的OXZ(50%乙醇溶剂)0.3 ml。对照组小鼠无水乙醇1 ml背部涂抹,直肠灌注50%酒精溶液0.3 ml。保留灌肠30 min后拔出灌肠器。

1.2.2采用UC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价小鼠结肠炎严重程度 在造模过程中,每日测量并记录小鼠体质量、粪便含水、大便性状、大便潜血和血便等指标。DAI评分参考Sutherland et al[8]标准:隐血实验阴性且粪便成形0分;粪便松散不粘附肛门,若隐血阴性1分,阳性2分;粪便液态且隐血阳性3分;肉眼血便4分。

1.2.3病理组织学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炎症情况 根据DAI变化趋势,选取第6、8、10、14天作为小鼠结肠炎活动前期、活动期、恢复期的时间节点(该实验数据来源于前期预实验),留取组织标本。1%戊巴比妥钠60 mg/kg 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取远端结肠1/3(约距肛口1 cm),剪开结肠后4 ℃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甲醛溶液固定24 h后石蜡包埋,切片,经二甲苯脱蜡和乙醇水化,苏木精-伊红染色,乙醇水化,晾干后封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

1.2.4qRT-PCR 检测小鼠肠组织SLC26A3与NHERF4的mRNA水平 ① 分别于实验进行第6、8、10、14天,将小鼠麻醉后剖腹,取距肛口1 cm内结肠组织;② 用TRIzol 法提取结肠组织的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总RNA的浓度与纯度,选取吸光度值(optical density,OD) 260 nm/OD280 nm的值在1.8~2.0范围内,按照cDNA合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③ SLC26A3上游引物序列为:5′-TTCCCCTCAACAACATCACCATCC-3′,下游引物:5′-GTCTGCCTTGTGGTTGTCCT-3′;NHERF4上游引物序列为:5′-TTCACTCACAACCAACTCACCAG-3′,下游引物:5′-CAGGAACTGTCCAGGGCGAC-3′;β-Actin上游引物:5′-CACGATGGAGGGGCCGGACTCATC-3′,下游引物:5′-TAAAGACCTCTATGCCAACACAGT-3′;④ 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64孔ABI Prism 7300序列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各重复3次,同时设3个阴性对照,建立总体积为20 μl的反应体系,反应条件为:95 ℃、2 min(1个循环);95 ℃、5 s;60 ℃、30 s(40个循环),循环结束后得到扩增曲线;95 ℃、15 s;60 ℃、1 min;95 ℃、30 s,60 ℃、15 s后得到溶解曲线。

1.2.5Western blot观察SLC26A3及NHERF4蛋白的定量表达 液氮保存标本,取出,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提取膜蛋白及总蛋白,测蛋白浓度,5×上样缓冲液混匀后煮沸8 min使蛋白变性。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转膜后5%牛血清(BSA)洗涤,缓冲液(TBST)室温封闭2 h,5% BSA的TBST稀释SLC26A3(1 ∶100)和NHERF4(1 ∶1 000)抗体,β-actin(1 ∶1 000)作为内参,4 ℃过夜。洗膜后5% BSA的TBST稀释抗兔和抗鼠的二抗(均为1 ∶10 000)37 ℃孵育2 h,洗膜后显色,暗室内胶片曝光。采图后Gel-pro软件图像数据分析灰度值。

2 结果

2.1小鼠粪便含水量、体质量、DAI变化趋势

2.1.1粪便含水量 小鼠粪便含水量呈现先增高后减少的趋势。实验组在第8天粪便含水量明显增高,第10天达到高峰。实验组第8天粪便含水量(69.92%±5%)较实验开始时增高(40.47%±6.5%,P<0.05),在第10天最高(95.56%±2.3%),对照组第8天的粪便含水量(49.2%±4%)与实验开始时变化不显著(40.92%±13%,P>0.05),见图1。

图1 小鼠粪便含水量变化

2.1.2小鼠体质量 实验组体质量先升高后减少。实验组体质量于第8天开始明显下降[(17.65±1.04) g],较实验组第7天明显下降[(18.73±0.7) g,P<0.05],对照组第8天体质量[(16.25±0.5) g]与实验开始时[(16.24±0.4) g,P>0.05]比较,变化不显著,见图2。

图2 小鼠体质量变化趋势

2.1.3小鼠DAI变化趋势 实验组在第8天出现大便不成形,且部分出现肉眼血便,其第8天DAI评分(1.26±0.26)较实验开始时(0.42±0.21)明显增高(P<0.05),且高于同期对照组DAI评分(0.94±0.3,P<0.05),其第14天DAI评分(2.3±0.8)较第10天 (2.61±0.4)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第14天的DAI评分(0.2±0.1),见图3。即实验组DAI评分在第8天开始上升,第10天达到峰值,第14天下降,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

图3 小鼠DAI变化趋势

2.2结肠黏膜组织学观察结肠黏膜大体组织学观察:实验组第8天出现远端结肠黏膜红肿、充血,部分结肠黏膜表面可见脓苔附着,并有溃疡形成,病变以中远段结肠为主,同期对照组远端结肠黏膜仅轻微水肿,无糜烂,无溃疡形成。结肠黏膜显微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对照组各时间点结肠黏膜无异常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第6天结肠黏膜与对照组相似,实验组第8天及第10天结肠黏膜可见上皮细胞脱落,正常杯状细胞减少、萎缩,淋巴细胞浸润,可见隐窝脓肿,炎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实验组第14天结肠黏膜未见明显肠上皮细胞缺失,正常杯状细胞较前增多,炎细胞减少,见图4,箭头所指为隐窝内脓肿。提示实验组小鼠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与人UC结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相似。

2.3小鼠肠道组织的SLC26A3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肠道组织的SLC26A3 mRNA的表达降低,且实验组第8 、10天表达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肠道组织NHERF4 mRNA的表达,实验组第8天表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SLC26A3与NHERF4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LC26A3蛋白定量表达的结果显示,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时间点结肠黏膜中SLC26A3的表达均降低,其中以第10天差异最为显著(对照组第10天vs实验组第10天:0.83±0.05vs0.13±0.01,P<0.05);同时在实验组炎症进展、恢复过程中,以第10天 SLC26A3表达水平最低(第10天vs第6天:0.13±0.01vs0.76±0.03,P<0.05;第10天vs第14天:0.13±0.01vs0.31±0.04,P<0.05),见图5,即小鼠肠黏膜中SLC26A3表达在炎症活动期降低的更为明显。Western blot检测NHERF4蛋白定量表达的结果显示,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时间点结肠黏膜中NHERF4的表达明显增高,其中以第8天差异最为显著(对照组第8天vs实验组第8天:0.23±0.004vs0.56±0.02,P<0.05);同时在实验组炎症进展、恢复过程中,以第8天的表达水平最高(第8天vs第6天:0.56±0.02vs0.32±0.02,P<0.05;第8天vs第14天:0.56±0.02vs0.34±0.02,P<0.05),见图5,提示在活动期结肠黏膜中NHERF4的表达明显上升。尽管实验组第14天结肠黏膜中NHERF4的表达水平开始下降,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水平仍明显增高(实验组第14天vs对照组第14天:0.34±0.02vs0.20±0.02,P<0.05),这可能与肠道黏膜细胞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有关。

2.5NHERF4、SLC26A3与DAI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分析实验组DAI评分先增高后降低,在第10天出现峰值,随后进入炎症减轻阶段,直至第14天DAI评分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实验组肠黏膜中SLC26A3的降低与DAI评分的升高同步出现,并维持至DAI评分最高时,在后期DAI评分逐渐降低时,其表达呈缓慢上升趋势,即SLC26A3的表达与DAI评分呈相反的趋势,呈先降低后增高。NHERF4的表达与DAI评分呈相似的趋势,先增高后降低,但在DAI评分开始上升时NHERF4表达处于峰值,而后期DAI评分最高时,NHERF4表达呈逐渐下降趋势。本组结果提示,在肠道炎症的进展恢复过程中始终伴随着SLC26A3和NHERF4的表达改变,且NHERF4的表达升高可能先于肠道炎症症状的出现。见图6。

图4 小鼠结肠炎模型HE染色 ×400

A:实验组6 d;B:实验组8 d;C:实验组10 d;D:实验组14 d;E:对照组6 d;F:对照组8 d;G:对照组10 d;H:对照组14 d

表1 肠道组织SLC26A3 mRNA、NHERF4 mRNA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图5 动物模型实验SLC26A3/NHERF4的表达

A:实验组6 d;B:实验组8 d;C:实验组10 d;D:实验组14 d; E:对照组6 d;F:对照组8 d;G:对照组10 d;H:对照组14 d

3 讨论

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层和黏膜下层损伤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9],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及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减退在UC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10-11]。

既往研究[12-13]显示,SLC26A3是在肠道丰富表达的Cl-/HCO3-交换体。肠黏膜化学屏障是一种主要由黏蛋白构成的网状胶体,分泌型黏蛋白2(mucin 2, MUC2)是其主要成分[4]。相关报道显示,UC中存在SLC26A3的表达异常,其功能缺陷可引起MUC2表达异常,继而导致屏障稳定性的下降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减退[4],使肠道菌群得以与肠上皮细胞密切接触[2],引起肠道炎症的发生,即SLC26A3的功能缺陷与UC的疾病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与既往文献[5]的研究结果相似,在肠道炎症进展过程当中,SLC26A3确实存在有表达缺陷,但本研究还表明,SLC26A3在肠道炎症活动期的表达低于疾病前期、恢复期及正常小鼠SLC26A3的表达,具体表现为SLC26A3的表达与小鼠肠道炎症程度、腹泻等变化一致,提示在肠道炎症进展过程中SLC26A3表达的改变不仅与炎症活动度有关,还与腹泻症状有关;并且黏膜屏障损伤与UC患者肠黏膜恢复后临床症状持续存在有关[14],SLC26A3的正常表达与肠黏膜屏障相关[4],从而推测SLC26A3表达的异常可能与UC患者肠黏膜恢复后临床症状持续存在具有一定相关性,但这一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进行验证分析。

图6 SLC26A3、NHERF4蛋白表达趋势与DAI评分趋势

A:实验组6 d;B:实验组8 d;C:实验组10 d;D:实验组14 d

钠氢交换体调节因子(sodium/proton exchanger regulatory factor,NHERF)蛋白家族是在上皮细胞中丰富表达的PDZ结构蛋白[15],其亚型NHERF4可与胃肠上皮的多种转运体相互作用,尤与SLC26A3的结合最强,并负性调控SLC26A3在细胞膜处的表达[6-7],在UC发展过程中,SLC26A3的降低与NHERF4的表达可能具有相关性,但未见NHERF4在UC中表达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在结肠炎模型小鼠处于疾病活动期时确实存在肠黏膜中NHERF4的表达明显增高。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NHERF4的表达升高可能先于肠道炎症症状的出现,并随炎症恢复其表达水平呈略落后的逐渐降低,提示NHERF4可能可作为判断UC发展的预测指标。同时,通过比较分析NHERF4、SLC26A3和DAI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肠道炎症发展过程中,SLC26A3的表达降低与NHERF4的表达增高是相伴随而存在的,且NHERF4与SLC26A3的降低增高在时间点上具有一定的重合性, UC中可能存在NHERF4对SLC26A3表达的负向调控,但该结论仍需进一步的干预实验进行验证。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进一步研究UC发展过程中SLC26A3表达改变的机制提供了前期实验数据和新的思路,同时,若本研究结果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还可为U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如通过使用下调NHERF4或阻断NHERF4与SLC26A3结合的药物来改善肠黏膜中SLC26A3的表达,为减轻UC患者临床症状和复发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结肠粪便肠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