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之路》中“路”的意象分析

2019-02-22 16:23梁文武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两条路弗罗斯特接受者

梁文武

(山西财经大学 经贸外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未选择之路》收录于罗伯特·弗罗斯特1916年出版的诗集《山间》中,且居于第一首位置,其重要性、代表性不言自明。作为弗罗斯特的人格具象化表现,这首诗被来自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学科的多位学者用不同方法予以分析,反映了文本本身包容的丰富内涵及延展出的巨大解读空间。本文试从其最重要的意象——“路”入手,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文本时的灵感来源,解读诗中对于人生选择的态度。

一、看似可选,实则既定的“机遇”

《未选择之路》的大意是:“我”在金色树林的岔口遇到了抉择的难题,即两条不同方向的小路。最终,“我”选择了更少人踏足的那条,但始终对未选择的那条路挂记于心,希望还有重游的机会,但其实已知难以回头。于是,我慨叹自己当初的选择,而今“悟已往之不谏”。

从字面意义来理解,这是一首恬淡静雅的生活小品,通过对常见意象的排列,记叙了“我”在途中所遇到的小小的选择,表现出略带矛盾与纠结的心境。作者本人也对文本的灵感来源进行了说明:他的一个英国朋友爱德华·托马斯在面对两条道路时,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事后总会对没有选择的另一条路念念不忘,后悔错过了另一条路的精彩。作者认为他的朋友这么想是非常为难自己的。

因此,弗罗斯特在文本中将两条路描述得差异无多,凸显出在面临选择时的那种内心斗争,但却巧妙地避开了“我”的心理活动,直接结束了拣选道路的场景,用下文踏上其中一条的既成事实,来推进情节的流动。这就给了接受者大量的想象空间,去还原“我”在选择时复杂的思维过程。后文先写“我”选择的原因是那条路芳草萋萋、人迹罕至,转而又说两条路其实都是落叶满地,未经沾染,那就证明之前给出的“原因”并不是选择的理由,而是事后对于结果的附会。所以十分隐秘地安插了伏笔,全诗对于未选择之路的怀念,对于当初选择的后悔也于此处达到高潮。这条“我”选好的路,成为决定日后人生旅途的、不可更改的机遇。但这个机遇令“我”生出因没选另一条路,很明显,在面临相似机遇的时候,以“我”为代表的人,往往在纠结与反复之间,在时间不可逆的巨大压迫力之下,随机做出不得已的选择。这个选择并不是得到认可的,而是在之后,用过程一步步回溯,如果顺利进行,即是选对;反之则是错误与无奈。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将“我”塑造成一个犹豫踟蹰的形象,除了有对朋友在选择困难上的同情,更想以此为例,勾画出每一个在面对岔路不知如何是好,被时间支配而不是依同自我深思熟虑进行选择的“我”的心境。那么,“路”除了象征着对于未来人生选择的机遇外,还有其更深层的哲理性寄寓。

二、看似已定,却又可选的“命运”

从意象深层来看,“路”虽然形式形状相近,但是通往的前方却大相径庭。如果说“我”走到岔口,是我碰到了对未来人生进行选择的机遇的话,那两条路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诗人在面临选择时,对如何把握机遇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即无论如何人们总会做出选择,包括不做选择,也是一种妥协的选择。故,选择的机遇是一定的,但通往的不同命运却在于个体本身。看似和我们平常的观点相反,但我们深究诗的内容,看到在选择完成之后,“我”提及最多的,便是未选择的。也就是说,“我”把握了机遇,但不满现在的命运。

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性思辨,也就是在面对命运时,自我意识的抗争程度能否影响最后的结果。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战胜了无数强敌,包括他自己内心,最后还是不敌命运的利爪;叔本华对于人生注定是悲惨与苦痛的理解,也昭示着命运的强大。但弗罗斯特却提出了自己的发问,他没有直接描述“我”的好与坏、喜与悲,只是用暧昧的词语,如遗憾、可能和叹息等,营造一种低沉却不绝望的氛围,让接受者看到“我”在把握机遇之后,面对命运的倔强。“未选择之路”不是“我”对自我的批判,不是“我”对历史的追思,而是“我”对命运的不断挑战。做出选择但就是不安于此,就是有着对更好(可能更好)人生的向往。此时的“路”,既是通向命运的路径,也是与之不断斗争的过程。那条未选择之路,就是“我”对于现状的观照,即对于另外的战胜现有命运的可能性的途径。

在诗人的潜意识当中,有着对于当下境遇的不满,这与其当时所处的状态不无关系。但他在文本中传递的,更多地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坚韧,不屈服,不低头,想要获得更好的命运,而不是安于现状。命运虽然不可违逆,但在极端之下有所抗争,勇敢现实地表达自己想要获得更好的“路”的愿望,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可能。

三、选择与被选

回归整体意象,我们不难看出,由文本所呈现出的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人生选择流程。两条彼此相似而通途不一的路,代表人生中存在的经常性的、区分度(主观意义上)较低的抉择路径。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弗罗斯特在诗中所构造的两条路,一条阳光洒落、五彩缤纷,另一条则是灰蒙暗淡、萧条凋敝,那“我”很大可能是不需要做出太艰难的决定,也不会在日后的某天对当初的选择有所喟叹。在人生中,相去太远的事物并不需经过持久地思考,多遍地斟酌,即使选错了,也就是直接的后悔以及经验的积累。只有那判若孪生的选择,往往能让人左右为难,进退维谷,随着时间的推移,逻辑理性渐渐被耐性丢失所影响,被迫随机选出其一。与其说是自觉主动地“选择”,倒不如说是无可奈何地“被选”,被不断推进的时间推着身体,被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况蒙着眼睛,于有限的条件中任选,得出的结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和情况的改变而引发潜滋暗长的不满。如同我们熟知的寓言:有一头饥饿度和口渴度相同的驴子,在它等距的两侧,分别放置水和草料,而这头驴却因难以选择而不断摇摆以致气绝身亡。我们虽然比驴子强得多,能做出自己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似乎只是无能为力的妥协。那么,生而为人,是不是就高于其他生灵,统帅万兽呢?这个问题仍值得每个人深入思考。

人是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但这种行为是否真的就是人类意识所真正欲求的呢?作者把文本设定为一个半开放的阅读系统,令接受者在阅读和反馈过程中,通过结合自身经验,一步步感悟其中隐含的哲学思考。在主动选择一方的同时,也在被未选的一方所选,这种看似形而上实则切实存在的矛盾,似乎为人性而设。它站在想要全部占有(以更好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人类本性的对立面,提醒着每一个做出选择的人:选与被选,不仅仅在于你自己。

以上,我们从诗歌文本出发,根据不同的深度,发掘了《未选择之路》中“路”所蕴含的不同意义。在进行道路选择时,机遇是一定的,需要主体通过自身逻辑思维、经验积累及直觉冲动等进行把握与判断;但不同路上的不同命运,并非早被预设,而是取决于奋斗。诗人把“我”设定为主角,成为典型,又别出心裁地置身事外,不做评定,传递出作者关于“路”的认知。两条极为相似的路,就因此变得幽微难辨,象征着人生中所面临的困难抉择,人不是在深思熟虑后做出,而是在时间的强大作用力下随机“未选择之路”,在未被“我”选的同时,也选择了“我”。最终,殊途同归或是异道歧路,就都取决于每一个面临选择的“我”。

猜你喜欢
两条路弗罗斯特接受者
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新老天王技术档案“解密”之弗罗斯特:最善于把控“弧度”的天王
虚张声势
没有鸟叫,关了窗吧
The road not taken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Flu Study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