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三”教学模式设计

2019-02-22 16:23岳金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导图思政微课

岳金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2018年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对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根本遵循。根据文件要求和座谈会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建立思政课“三三三”教学模式,旨在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学习性教学、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师生的开放性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一、 课堂教学设计:“三导”模式

所谓“三导”模式即是指“导读—导图—导论”,这是基于以往教学经验和新教材新内容梳理凝练出的一种教学流程。

(一)“导读”环节:教师引导,师生共读

“导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课本,了解课程内容体系的过程。以往在一些思政课堂上,教师一支粉笔、几页ppt,多年教学经验已经使教材内容烂熟于心,以致有些教师上课不带教材。相应的,许多学生上课即便是带着书去,却很少打开;有些学生从开课直到课程结束,都没有从头到尾翻看过课本。这种思政教材在现场教学过程中的“缺席”或“休克”状态曾被打着防止“照本宣科”的幌子“合理”并广泛存在着。而实际上这也是有些思政课堂上出现“荒了自家地,耕了他人田”现象的根源所在。教师没有“吃透”教材,学生没有读通课本,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内容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貌似旁征博引,实则毫无重点。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必须要全神贯注,否则稍一走神,就不知身在何处,仿佛是在上着思政课,又好像是在听“历史”课或是“新闻联播”。为避免新教材的使用重新陷入旧循环,充分发挥新教材在课程建设中的理论基石作用,在新时代的思政课堂上应该普遍增设“导读”环节。

“导读”环节要求教师要先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1]教师只有首先闻道、悟道,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先受教育,先学后教,是教育者成为合格的教师,履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使命的先决条件[2]。《基本要求》中强调: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新版教材和教学大纲定期组织集体备课,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上课的内容是有依据有边界的,不是任何内容都可以粉饰成立德树人的面貌堂而皇之地进入思政课堂。

“导读”不是精读,而是选读。因为课堂的学时毕竟有限,对于教材的精读只能是留在课外。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选择性阅读,择其重点要点进行讲授。2018年版教材比照以往的课本在行文用语上更为贴近青年大学生,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的标题就使用了“人生的青春之问”,比2015版教材的“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虽工整性不足,但更具可读性和亲切感。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读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选择那些难易相当的段落,既能吸引学生阅读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于教材中引用的一些经典文献或是名言警句,包括课后列举的阅读文献,教师都可以选择性地带领学生共读。

“导读”不是“独角戏”,而是“集体舞”。一提“导读”,有的人脑海中就呈现出老夫子手持旧书,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画面。新时代的“导读”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使阅读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想共舞。授课前教师是精读的先导,课堂上学生则是阅读的主体,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带领学生共读。师生共读的过程就是相互启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阅读当中,伴有教师的讲解,间有学生的提问,还有师生交流产生的共鸣。教材上的文字变成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文字中蕴含的道理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越辩越明。

(二)“导图”环节:教师示范,师生共画

“导图”是指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大脑开发工具将教材内容进行直观化、具体化。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关于开发思维的新型思维模式,是以图解的形式和网状的结构,用于储存、组织、优化和输出信息的思维工具[3]。该工具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开发创建的,具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抽象思维具体化、创新思维能动性等特点,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而言,思维导图有利于提高教学吸引力、改善参与度、激发创造性、提升获得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益尝试[4]。

“导图”环节要求教师先做示范。思维导图是由图像、关键词、线条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通常是一个以主题为中心,围绕主题相关联系的发散式画面。这些发散状映射图形,实际是将画图者对主题内容的思考过程和关注要点进行了直观的呈现,是将抽象思维具体化、思考路径可视化的过程。尽管思维导图外在形式容易掌握,简单易画,但内涵建设还需要教育引导,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发挥的主要作用。教师示范某一章节的思维导图时,可以选择在带领学生导读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也可以是在导读的过程中一步步完成该教学内容的思维导图。如果在导读开始之前,教师可采取全图式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帮助学生大体了解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在导读过程中逐步画完一幅思维导图,教师可采用简单的文字式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展现教学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厘清教材脉络,提高听课效率。如果是在导读结束之后,教师可采用图文并茂的全景式思维导图,既有生动直观的图片又有简明扼要的文字,相得益彰。

“导图”不是“细节图”,关键在“留白”。目前有些思维导图画的非常详尽,文字、图画、线条满满当当填充了整幅画面。而对于思政课来说,教师示范思维导图的过程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整体的框架把握,另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把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思考呈现出来。因此,教师所画的“导图”应该是幅形象直观的缩略图,而不是内容翔实的细节图。教师示范的思维导图关键要“留白”,也就是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空白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思考、去勾画。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导航作用下,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导图,才能真正实现教材内容的内化,也为后面教师开展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提供真实的依据。

“导图”不是“绘画作品”,重在内涵。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导图软件也在不断升级换代。用这些新技术画出的思维导图在外观上越来越漂亮,形式上越来越多样。以致有些画图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追求图形本身的美观,而弱化了思维导图内涵的建设。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要正确处理思维导图工具性与价值性的冲突问题,要强化工具性服务于价值性的理念,不过多追求思维导图的外在形式美,而是注重思维导图内容的逻辑美。对于学生而言,要使他们明确画思维导图不是为了好玩、有趣,而是要明白制作思维导图的根本目的和思维导图背后所承载的意义。

(三)“导论”环节:教师主导,师生共论

“导论”是在导读和导图的基础上,由教师主导的一场师生对话。导读是为师生对话明确主题、划分范围的预备阶段,导图是为师生对话明确思路、聚焦要点的转承阶段,导论则是围绕中心,头脑风暴的整合与反思阶段。思政课理论教学就是要把教材中的“道理”经过大脑的思维梳理,最终转化成学生的日常言论。师生对话就是要通过教师主导,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实现自我教育,达到朋辈影响。

“导论”环节要求教师要主导言论。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优秀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专业素质,即包括扎实的知识、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其中扎实的知识是根本基础[5]。在导论环节,是对教师理论功底和教学管理等专业素质的综合检验。首先,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引发思考,这些问题既要源于教材,同时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能找到书本上的理论依据,也能结合自身找到现实中的鲜活案例。其次,教师不仅要设计学生的讨论模式,控制讨论的时间,而且要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细心观察、仔细聆听,努力捕捉一些带有共性和个性的问题。最后,教师要在学生发言之后及时反馈、答疑解惑,并总结归纳学生讨论中的代表性观点,对于正确的观点进行鼓励强化,对于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言论进行及时转化和引导。

“导论”不是“一言堂”,应该是各抒己见。教师主导言论不代表思政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主题内容的不同,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组辩论、各抒己见等方式开展教学。教师应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并练习在众人面前勇于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当然导论也不是学生的一言堂,教师在导论环节是不能缺位,不能离场的。当前有些课堂打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旗号,或是以所谓的翻转课堂名义,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100分钟的教学,一半时间是学生照着网上摘抄的评论解读经典原著,一半时间是学生主持讨论现实话题,教师则完全成为一个旁观者。这种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是教师“懒政”和懈怠的表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缺一不可的,任何一方的偏废,都不能构成真正有效的课堂。

“导论”不是“结论”,应该可持续发展。思政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6]7。理论之树常青,实践不断创新发展,决定着思政课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话题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尽管新教材中已经采用了最新的参考文献,但基于教材内容所展开的讨论,还是应该采取开放和发展的态度为未来的持续改进留有足够的空间。导论不是下结论,而是类似一种苏格拉底式诘问,是在层层的追问对谈中对思想认识的澄清。随着时代发展,新的思想矛盾随之而来,教师不可能时刻陪伴着学生为他们答疑解难。因此,导论环节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帮助学生找到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将学生引入勤思考、爱智慧的场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和决策能力。这样在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大课堂上即便没有教师的引导,这些经过了思维训练的学生们也能够围绕着新问题妥善地进行矛盾分析和问题化解了。

二、网络教学设计:“三微”模块

所谓“三微”模块即是指“微课—微评—微试”,这是基于思政课和信息化网络技术的特点所设计的网络教学模块。

(一)“微课”模块:微而不小、微而不卑

微课目前在国内外各个科目均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把微课称为“知识脉冲”,认为微课就是一节短小的视音频。一节微课应“呈现某个单一的、严格定义的主题,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南京师范大学的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一种符合信息时代要求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全新教学资源,适用于新的教学模式,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内涵发展,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要求,“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8]。因此,思政课网络教学中的微课应以集中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针对教学中常见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以集中说明一个重点、难点或疑点为教学主题。

“微课”模块要求教师要亲自主讲。近几年,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纷纷举办思政课微课教学展示活动或比赛活动。网络上的相关教学视频资源也得到极大丰富。于是有的教师就将各种相关视频统统链接到网络教学模块,看上去是为了让学生“博采众长”,而实际上只能让学生在这些缺乏相互关联、不具前后逻辑的信息世界中迷失方向。一方面有些网络教学视频质量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即便是优秀的获奖作品也不具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适用性。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具有特殊性,每一位教师的授课风格也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基于新教材的微课制作要求授课教师务必要亲自主讲。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微课的讲授,才能够将其内容与课堂教学有效衔接起来。微课不是独立于课堂教学之外的“另起炉灶”,而应是包含于整体教学设计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有机融通。

微课要“微而不小”。微课之所以得名,主要原因是它比正常课堂教学时间短。根据国外可汗课程的统计和脑科学中关于正常人的视觉驻留规律与认知学习特点的研究,正常人的注意力集中有效时间为10分钟左右。因此,一节微课的时间最好为5—15分钟,可避免学习者产生听觉和视觉上的疲劳,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9]。微课虽然时间短,但它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却十分重要。对于思政课来说,一般是将各章节的主要知识点、重要概念、核心观点等制作成微课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干货”,因此,将一个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串联起来,其包含的信息量实际上是十分巨大的。

微课要“微而不卑”。尽管微课被定位为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实际上微课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课后复习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上课前只需花费几分钟时间,就可以大致了解即将在课上要学习的要点。课上教师讲授过快、内容过多,学生没来得及消化理解,微课则帮助学生在课后温故而知新。与此同时,微课还实现了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以他们所愿意采取的方式对相关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微课虽比不上一般课程宏大丰富,但是它同样意义非凡,效果明显,是新时代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

(二)“微评”模块:见微知著、微言大义

网络微评模块是课堂教学中导论环节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和扩展。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往往是不充分的。网络微评模块的设计,使课堂教学时间得到无限延展,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评论区随时随地发表观点。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又为那些不愿意现场当众发言的学生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舒适区。

“微评”模块要求教师要及时关注与响应。首先,教师作为微评区的信息发布者要定期进行设问,引导学生评议。这与课堂教学中导论环节既相似又有区别,网络微评区的问题设置要更加简单清晰,因其不具备课堂教学面对面的对话环境,所以要尽量避免设置的问题引发歧义。微评区的问题可以是课堂教学导论环节中未完成的议题,也可以根据时事变化和学生关注热点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其次,教师要及时关注微评区学生的评议。这既可以了解不同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便于结合学生的认知和评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其中,对于一些极端过激言论,教师要及时进行干预。最后,教师应将网络微评模块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对于学生在某一问题上的认识观点用抓取关键词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并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为今后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微评要“见微知著”。网络微评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内容简洁。但尽管微评文字少,却能基本反映出评论者对事物的大体意见和根本态度。《韩非子·说林上》中有“圣人见微以知著,见端以知末”,指智者能够根据事物的苗头推断其发展趋势。同样的,设立微评区的目的和意义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想法和思想特点,教师要透过微评区学生的言论,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微评要“微言大义”。网络微评是师生相互交流、生生互相评议的信息空间。教师在网络上的行文应该符合网络交流的特点,也应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用语习惯。适当使用表情符号、缩略词、流行语等网言网语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生动活泼,消除隔阂。但教师要准确把握网络微评的实质和目的,“传统的新闻评论传递的信息极其有限,是一个单向传播的模式。而网络微评论却类似于裂变模式,它能实现以一带多、以多带多的最大化的扩散,从而实现N级传播”[10]。网络微评的传播速度快、影响效果广。因此,教师要明白“微言大义”的内涵和影响,把握好网络言论的舆论导向以及引导学生恪守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规范。

(三)“微试”模块:以考促学、以考促教

网络微试模块是为了强化学习效果,合理推进过程化考核的一种设计。区别于传统结果性考试,微试题量小、随堂考,能更真实地检验学生日常学习的效果。微试可以采取闭卷考试为主、开卷考察为辅的模式。闭卷考试的微试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开卷考察的微试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评价。微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与课堂成绩和实践成绩共同组成学生课业成绩的综合评价指标。

“微试”模块要求教师要定期更新题库。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随之而开展的在线测试题目也必定要不断更新,尤其基于新教材的在线测试要能体现教材的最新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如果拿着一套试题反复用,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会使得测试结果失实。教师在设置题目的时候,要紧密联系教材,检验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要根据所带学生的特点,适时添加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的一些题目,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真实地反映实际想法。

微试是“以考促学”。传统思政课只将考试看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没有很好地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更没有看到考试本身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11]。由于传统考试一般安排在结课后进行,学生最终获得的只是一个分数,教师在评阅试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只能通过试卷成绩分析来体现,而这些分析是留存试卷档案用的,并没有反馈给学生。这样的教考分离现状导致了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而实际上考试后的反馈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通过考试进一步明确今后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微试也是“以考促教”。网络测试具有组织考试便捷性、参加考试随时化、成绩评定及时性等特点,因此,思政课网络微试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分多次进行。教师通过学生在线测试的结果,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应知应会水平,而且考试结果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一次诊断。传统思政课考试过分突出考试的检查和总结功能,这不利于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也不利于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12]。网络微试不仅是以考促学,也是以考促教的过程,有利于消解传统考试的弊端,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最终实现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实践教学设计:“三全”模型

所谓“三全”模型即是指“全员—全程—全方位”,这是基于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不同任务分工而设计的项目化教学管理模式。

(一)“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各负其责

为了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思政课实践教学采取的是项目化管理,即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实践教学进行项目设计,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进行项目选择与实施,最终由学生进行项目总结汇报,师生共同进行项目评价。

“全员”参与要求教师要做好项目设计。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与理论教学的相关性、实际可操作性和安全性等因素。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微视频制作、讲公开课等。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新变化和学生的新需求,不定期地进行项目重建,以便实践教学与时代同步、与学生契合。

全员参与即人人有责。教师要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初便让学生明确参与实践活动是每个人的份内活,人人有责。无论你是作为项目负责人,还是作为项目参与者,项目从申报认领到结项汇报,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和角色负责,并做出应有的贡献。实践教学是对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培养和训练,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全员参与即各负其责。一个项目的成功完成需要项目组成员齐心协力,各负其责。实践教学除了要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根本问题,更重要的还担负着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大局意识等综合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担重任,也要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只有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并将自己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这些学生才能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得到成长。

(二)“全程”贯穿:从始至终、有始有终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13]实践教学不应是在课程结束后才开始的一次独立性实践,而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化、伴随性实践。学生只有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生相伴的教学模式下,才能够更好地领悟理论的物质力量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全程”贯穿要求教师要全程指导。从第一次课布置任务到最后一次课结项展示,教师是实践教学项目的总设计师,也是实践教学质量的过程监督员。实践教学不是简单布置给学生,教师就等着最后一次课收获项目成果,学生在项目中有自己的角色,教师更不能忘却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当前,实践教学之所以备受质疑和诟病,可以罗列出多种原因,但其中很关键的一点,还是教师没有充分地发挥其主导作用。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单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阅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适时地对学生加以点拨和指导。

全程贯穿即从始至终。思政课绪论部分不仅是理论教学重要的开启,也是实践教学拉开帷幕的关键环节。教师在绪论阶段既要讲清楚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框架、学习方法和意义价值,也要将与理论教学相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向学生交代明白。让学生在第一次课就认清思政课不是他们道听途说的“水课”,而是教师为学生精心打造的“金课”,但课程含金量需要他们自己去奋斗才能获得。

全程贯穿即有始有终。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一种过程性教学。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重在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深化对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8]。因此,思政课中的实践教学既要处理好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也要协调好同其他实践活动之间的衔接。学生除了参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实践形式,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三下乡、社团活动等。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要突出其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要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14]。

(三)“全方位”开展:课上课下、校内校外

思政课实践教学项目是紧扣理论教学而设计的,项目主题涉及哲学、政治、历史、道德和法律等多项内容,因此其实践形式可以包含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多种类型,需要全方位开展。

“全方位”开展要求教师要全盘考虑。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主导,也是实践教学的主导。《基本要求》中指出: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注重实践教学效果。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实践教学项目,还需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配合协助项目实施,要根据学生项目实施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项目建设计划,并在项目完成后组织人员进行公正公平公开的项目评价。只有教师的全盘周密考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实践教学项目顺利开展,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全方位开展即包含课上课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那些将实践教学单纯定位于课后作业的想法是与现实教学规律不相符合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播理论、讲解知识,同样的,课堂也可以作为学生实践学习、模拟训练的场所。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关于人生观部分的内容,除了就基础理论知识展开教学之外,教师如果设置一场“人生观之辩”,就人生的顺逆境、得失观、幸福感等主题让学生展开唇枪舌战,相信学生会在你来我往的论辩中学习更多、领悟更深。

全方位开展也包含校内校外。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教学必须要打开视野,拓宽渠道。那种因为缺少经费、担心安全隐患等顾虑而限制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去实践的做法,在新时代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教师在设计实践项目的时候,需要在成本预算和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也需要和学生说明相关的利害轻重,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也要敢于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6]26。把学生呵护在羽翼下是善良的初心,但为了让他们能够飞得更高更远,教师要将勇气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他们,相信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一定能成就出彩人生。

综上,“三三三”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原则的教育理念,无论是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从新时代社会要求和学生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为学生创设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锻炼和展示的平台。该模式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展开同学习成果的取得和评价紧密相连,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教学任务更加清晰化。各个教学环节和各项教学组织活动的开展都有可遵循的标准和目标指向,这样的教学流程相较以往的教学模式会让教师与学生更加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什么”“怎么学”。

猜你喜欢
导图思政微课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