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9-02-22 16:23佳,董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王 佳,董 孟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现如今,微媒体已成为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以往的研究普遍将便捷的微媒体视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巨大助力,但忽视了微媒体给大学生群体和思政课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全新的信息传播条件下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确保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不断提升。

一、微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负面形塑

美国道德认知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认为:“人的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起来的。”[1]在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以往的研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微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而忽视了其对当代大学生认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大学生认知习惯的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构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微媒体的负面形塑,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思维方式碎片化、价值取向功利化和疏离主流意识形态等特征。

(一)思维方式碎片化

信息的接触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即传播渠道和时间。随着智能手机成为当代社会所有人的必备物品,信息的传播渠道实现了革命性变化,当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及时获取各类信息,但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是时间的丧失。各种微媒体利用大数据技术计算个人媒体信息偏好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以达到增加平台阅读量的目的。这样的结果是,微媒体挤占了大学生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当下的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思考,甚至没有时间休息。另一方面是思考习惯的丧失。微媒体短小精悍的文字风格,简明示意图和“懒人包”等独特传播形式,进一步剥夺了大学生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容易形成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和碎片化的思维方式。例如微博的内容被限制在140字以内,“为达到字数要求,信息发布者就不得不对内容进行剪裁,在逻辑上、语义上、文字优美度上进行弱化。或用自造的词句表明自己观点及态度;或通过大量图片来说明内容。这些表达习惯容易使大学生养成喜欢‘短评’的阅读习惯,形成浅层思考模式”[2]。

(二)价值取向功利化

微媒体的广泛应用与其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密切相关,大学生在微媒体平台上发表言论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随心,主体性大大增强,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学生个体意识的不断膨胀,导致他们过多关注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过分关注个人物质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的社会价值。不仅如此,微媒体对市场经济逐利观念的过度宣扬也造成了功利主义信息在整个社会的蔓延。大学生作为微媒体的重要受众人群,虽具有一定的信息辨别能力,但毕竟价值判断尚未定型,在此类信息的长期影响下,很容易出现理想信念的庸俗化和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倾向,这与理应培养的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相冲突。加之当今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社会分工环境中不得不关心毕业后工作的种类和薪水。这些因素促使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趋向功利化。

(三)疏离主流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信息环境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微媒平台的多元、海量信息,掺杂多种西方意识形态内容,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例如:历史虚无主义者打着“重新解释历史”的幌子,通过歪曲历史事实、抹黑英雄人物等方式制造所谓的“真正历史”,标新立异,致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受‘民粹主义’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对于英雄和人民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价值理念的肆意传播,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动摇了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心中的支柱地位”[3]。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发展时期,对历史问题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政治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敏锐,很容易成为错误观念的接受者和中转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4]可见,微媒体信息中充斥的多元意识形态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主流观念;大学生身心尚未真正成熟,对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缺乏辨别力,政治立场易受蛊惑。因此,在这样的合力下就造成了大学生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

二、微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问题

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关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承担的重要任务。然而微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碎片性,媒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意识形态的多元性特点无疑阻碍了思政课教育任务的实现,思政课教学工作在新的传播条件下,呈现出一系列问题。

(一)辩证理性思维的培养受到挑战

“科学的世界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带有根本性的教育内容。”[5]198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包含科学世界观的学说体系始终贯穿着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这种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实际上体现了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视。然而微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思维方式碎片化问题,正在冲击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弱化大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具有严密的逻辑脉络和完整的框架结构的科学系统,这种成体系、连续性的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阅读习惯和理性的思维方式,有效训练大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避免了思想的片面性和绝对化。但微媒体碎片化信息具有“短、平、快”的特点,信息图像化严重,大学生长期接触这样的信息后,再去阅读经典文本或是篇幅较长的学习资料等系统性内容时,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一旦他们养成走马观花式的浏览习惯,就容易丧失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对待一些社会问题往往表现出非黑即白的态度,也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缺乏辩证理性的分析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需要文字的逻辑性为基础,思想的完整性做保障,理解的深刻力为关键。大学生长时间沉浸于碎片化信息的表现方式和图像化信息的诠释方式,容易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简单化理解,甚至被碎片化信息误导,降低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判断。”[6]可见,微媒体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方式冲击了高校思政课堂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道德观教育的有效性受到挑战

“道德规范要内化为人们的道德品质并进而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对社会生活发生作用,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5]198传统思政课的道德观教育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两个层次,涵盖了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并且这些内容是由教育者精心选取的兼备系统性和理论性的优秀资源,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行为起到了重要规范作用,因此保证了集体主义原则、社会良好公德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然而在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正在形成一种强烈的个体意识和实用主义倾向并且有扩大趋势,这显然与社会主义道德观教育的基本观念存在冲突。随着这些功利思想在微媒体平台的不断传播,大学生在缺乏深入判断的情况下,便开始质疑传统思政课堂上的道德教育内容,进而挑战教师的权威性。目前,高校思政课堂中的“低头族”现象并不少见,他们的学习动机、人际关系、择业观和婚恋观的实用化倾向也在逐渐凸显,这实际上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以功利主义为标准进行价值判断造成的结果,是微媒体时代个性化表达习惯的一种衍生品。微媒体不仅给商业化信息提供了重要传播平台,使得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等思想蔓延到高校校园和思政课堂,侵蚀道德教育环境,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在高校思政课中屡禁不止。因此,一方面是微媒体环境下道德观教育效果和教师权威性被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是微媒体包罗万象的特点给大学生提供了“人在课堂心在外”的途径,导致思政课道德观教育的有效性受到严峻挑战。

(三)意识形态教育受到挑战

高校是思想文化最活跃的场所之一,高校大学生是多种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目标对象。思政课承担着把握学生思想方向,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思政课把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基本国情、党的方针政策、爱国主义信念和形势政策教育之中,帮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但微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传播环境无疑给高校思政课堂的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海量信息蜂拥而至,多元意识形态夹杂其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既有的优势资源和技术大肆向我国渗透腐朽、堕落的资产阶级思想,造成一些判断力较差的学生在思想上不思进取,想入非非,盲目崇拜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深陷西方享乐主义的陷阱,在行为上抵触甚至逃离思政课堂,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大削弱了思政课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环境复杂,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如3·21江苏响水爆炸事故、四川凉山州森林火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关注点,趁机在微媒体平台大肆传播消极言论,无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无限放大问题,企图形成一种舆论风暴。而一部分大学生在缺乏实际了解的情况下便开始人云亦云,对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产生怀疑,质疑思政课内容的科学性,疏离主流意识形态。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课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第一课堂”[7],作为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手段,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正在受到挑战。

三、微媒体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微媒体时代,传统思政课所遇到的上述种种问题,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迫使思政课教师重新思考如何在新的信息传播条件下,坚持守正创新,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传统思政课仅仅依赖书本知识,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这显然已经与学生的认知模式和当今的信息传播趋势相左。只有正视这一问题,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从而发挥好思政课的作用。

(一)整合微媒体和思政课媒介资源,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4]一定的思想是通过一定的媒介传播给受众的,传统媒体通过报纸文章、电视节目和课堂讲授等单向传播方式传播信息,其实效性有限,而媒体融合是未来传播的趋势。高校思政课改革要顺势而为,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整合微媒体和思政课堂两个媒介,统一资源,融合发展。一方面,这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增强运用微媒体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微媒体是移动网络发展的产物,渗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因此,要搞好大学生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就应该抢占微媒体市场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利用微媒体平台拓宽思政课的影响力,主动把一些社会热点现象、时政要闻等学生普遍关注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思政课教学材料,融合微媒体和课堂两个媒介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微媒体和思政课堂融合尺度,恪守正道。既要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帮助学生养成理性的思维方式,又要主动适应微媒体环境,趋利避害,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方式,推动微媒体和传统思政课实现有机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守正是思政课改革的根本原则,改革要恪守正道,坚定正确方向;创新是思政课改革的应有之义,只有创新,思政课才能与时俱进。思政课改革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坚持课程创新。

(二)培养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8]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导者,把握着学生道德教育方向,思政课道德教育效果的实现首先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全面增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增强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在微媒体时代,信息形形色色,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和大局意识。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要求教师首先要把握好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认识,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讲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与时俱进的能力。现如今整个社会的心态偏向浮躁,思政课教师要能够平心静气、踏踏实实研读经典文本,吃透理论,才能够在立足经典本意的基础上,以辩证的思维、历史的眼光看待微媒体上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以马克思主义分析方法剖析社会万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标准。最后,要提高育人水平。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做显性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唤起学生情感的基础上融入正确道德观教育,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要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用社会主义正能量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将科学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8]。高校思政课堂要加强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需要增强教师主导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人民的奋斗史,切身感受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自觉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然而传统思政课堂的内容主要是单向性传播,缺乏师生互动和有效反馈,并且教材更新速度慢,容易与不断变化的社会脱节。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绝不是靠思政课教师单纯的讲授知识和宣传思想就可以实现的,大学生渴望双向的互动性交流方式,期望拓宽自己的视野。因此,思政课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在教学模式上改变单一课堂教学方式,把实践教学纳入课程计划当中并保证实践教学的课时和质量,构建起完善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以增强大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开展实践教学,既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一些高校正在利用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的建设,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高校可以将思政课堂延伸至红色文化基地,利用优秀革命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提供拓宽视野的渠道,这既是一种历史观教育,也是有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通过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定力,在多元意识形态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确保思政课堂主流意识形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任重而道远。无论是现在或是未来,思政课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都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微媒体时代思政课出现的上述种种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因此,如何在微媒体时代保证思政课的实效性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既要立足于新时代信息传播环境,深刻把握微媒体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探索思政课与微媒体的融合之道,又要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从而保证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和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