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茂胜
辽东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3
诚信是诚与信的合成词,其含义是诚实守信。在中国古代,诚信被看作是人最基本的美德。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诚信”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诚”是指人的内在品格修养;而“信”是指人在“诚”的作用下的外在表现。从诚信内涵的历史发展变化轨迹可以看出,它既是一种社会规范,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品质。所谓社会规范,就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范式。所谓的一种制度就将这种社会范式以制度的形式延续下来,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力量。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1]而一种品质就是指人的品格与修养。古人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2]
意识既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也是一个生物学名词,而诚信意识中的意识指的是心理学的名词,其基本含义指的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人们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世界,基本的反应形式则来源主观世界,体现出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因此,我们对诚信意识理解为人对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与时代潮流的诚信准则内化为个体的道德意识,也可以说它是诚信准则在个体知、情、意三方面的统一与协调的状况。它具有客观性、主观能动性以及社会性三个方面的特征。
当前,在政府公共管理以及企事业单位各种事物管理中,应用比较多的词汇就是“机制”。诸如,危机处置机制、沟通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等。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机制的含义。
就其机制本身的含义来说,它是指“机器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也可以指“有机体构造、功能及其联系”。在英语中,机制拼写为“machanism”,它是希腊文mechane的拓展。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机制”最初的解释都不具有社会学意义。它是后来西方的思想家以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才将“机制”引入社会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一个“活的机体”;英国的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了“生物有机体论”;傅里叶等人开始研究社会有机体的结构与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机制”已经突破原有的单指“机器有机体”的局限,繁衍到人类生活中的很多领域。有机体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以实现最终的目标,这种工作原理就是机制。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机制,就是指在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过程中,它所构成的各种要素包括制度、内容、方法、途径等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促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的内在需要,使大学生端正诚信态度,领会诚信教育的目的,自觉落实到行动中”。[3]
从总体上,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是缺失的。这种诚信的缺失表现出一种广泛性,它集中体现在思想上、学业上、人际交往上以及求职过程中。在思想上,大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对诚信的信仰。一项旨在调查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数据表明,50%的被调查者认可诚信;30%的调查者认为诚信应与利益兼顾起来;其余的大学生则认为当前社会里讲诚信是吃亏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从思想上就不认可诚信。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缺少诚信信仰的大学生,在学业上、人际交往上、就业上所表现出的诚信缺失则是必然的。大学生思想上诚信的缺失,是造成学业上、人际交往上、就业上诚信缺失的根源。
在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方面,思想道德修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与校外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共青团与党组织组织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培养途径;基本内容主要涵盖了思想道德、品质、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与信念等方面。从总的方面来说,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与社会要求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诚信教育整体机制并未形成。教育内容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等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是一件系统的工程,它不仅涉及到学校,也涉及到社会与家庭,要从系统的角度构建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的机制。
首先,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已经迈入新时代。新的时代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其次,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只有突破原有的束缚人们思想的条条框框,才能寻求建立有助于机体成长的长效机制。在健康的长效机制下,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形成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学校与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可以从社会培养机制、学校培养机制以及家庭培养机制三方面入手。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观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要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大学生首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有机体”的一员,其次才是大学生。所以,社会要营造一种“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舆论氛围。首先,要完善诚信法律规范机制。诚信在道德上约束的同时,还要依靠法律规范。因为诚信道德规范不具有强制性,只凭个体的自觉性。它必须有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要求个体必须遵守,否则个体将承受失信的严重后果。即“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失信的成本远远大于诚信,人们就会自觉地按诚信办事。其次,要完善舆论媒体宣传与引导机制。社会媒体舆论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约束,其心理机制就是人具有“羞耻心”。通过社会舆论宣传与引导,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与羞耻感以及内疚感,从而实现自我控制和社会控制的理性目标。”
高校是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的主阵地,是其他任何培养途径都不能替代的一种路径。高校要重新塑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理念,注重诚信意识培养的“知行合一”。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衡量一个人的诚信水平不仅要看大学生对诚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看大学生诚信的践行情况,是否做到知行统一。所以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学校培养机制建设,一方面,要着重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课、法律修养课、形势政策课来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诚信实践活动,将诚信实践融入大学生的学业、人际交往、情感交往以及择业等活动之中,真正做到认知与实践的统一。高校还应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评价机制。评价机制建设是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记录档案,有助于进一步约束大学生的诚信行为。
此外,高校应建立完善与系统的大学生诚信激励机制。对于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学校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记录于学生档案之中;对于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学校要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同时也要记录在大学生诚信档案之中。
家庭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诚信行为会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示范作用。正像列宁所说的那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家庭要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尤其是父母要做诚信的典范。另外,家庭成员的和谐氛围也是塑造大学生诚信的前提与基础。所以,父母要为子女创设和谐、温馨、民主、信任的家庭氛围,促使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养成。
诚信是大学生的立足之本,成才之道,是开启成功之路的金钥匙。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道德是大学生应当承担的时代使命与职责。在当前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要做诚信的时代先锋与楷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应尽一份力量。高校作为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的主体,要将诚信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之中,既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也要践行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做到知与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