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商”精神驱动下职业院校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2019-02-22 13:29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职业专业

陈 亮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杭州 310018)

受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中华民族的商业发展史上出现了众多具有厚德经商、重义轻利意识的优秀商人。“义商”是指那些有仁义有担当的商人,他们把报效社会作为一种使命或取得社会认同的手段,如以诚信和商帮政策传世的晋商,“求食于四方”的徽商。“义商”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表现,是世界商务活动中的最上层次的行为,是社会大众期盼的一种正能量传递。商业的繁荣给人类带来了生活的便利,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培养具有“义商”人格的新时代人才也为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职业教育随着“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专业教育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职业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其实施方式、开展途径、最终目标等都需要在实践中形成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现状和育人目标的模式与理论。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二者齐头并进,达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动态平衡,最终相互促进。

一、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的内涵

(一)文化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

“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跨界人才,这也要求教育需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一些被广泛接受的形式,但也存在不少不足和困难,如仍然没有彻底的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还是以专业教育为重,文化素质教育在各院校的战略地位不突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等问题,高校要进行教学改革,必须从文化素质教育入手,因为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的组成部分,缺乏文化素质培养的专业教育是没有根基的。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高校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加强文化教育和专业教育是适应教育主体的潜在需求

作为高校教师而言,首先应该从个体出发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这样 才能通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对学生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丰富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文化素材,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专业教育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在专业教育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的提高,使得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真正落实的实处,真正发挥“三育人”在高校中应有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保证。

作为高校学生而言,他们的对知识的主观意愿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效果。笔者曾在对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调查中发现,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竞争能力、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成为了学生的迫切需求,选择比例超过了70%,忠于职守、责任心、踏实的工作态度成为了大学生对职业发展最为看重的基本素质。这也表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对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加强,把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求学生涯的内在需求,放在了突出重要的位置。在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招聘时关注的素质进行调查,发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毕业生素质是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调查表上列出20多项毕业生素质,用人单位对所有素质表示“非常重视”与“比较重视”的超过60%。这二者的调查结论是非常吻合的,而这些内容仅从专业教育是无法获取的,必须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于专业教育,这也成为了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的潜在需求。

(三)“义商”精神促进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的融合

“义商”精神的核心体现为是厚德载物、诚信仁义、义利统一、承担社会责任等,“义商”既是经商的思想主张和经商方法同时又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和良好职业观,不仅是在推行经商思想和方法,还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和职业教育。高职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一个分支,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存在和发展合理性就是通过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行为能力。从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来看,专业教育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掌握高技能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与科技的迅猛发展速度相比,人才素质提高的相对速度较慢,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更加紧迫与繁重。因此,在强调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实施扎实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

二、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的途径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三个基本途径。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使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实现有机渗透融合,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手段。

(一)学校发展理念支撑

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较好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正确认识文化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战略地位,明确其在高等教育中的位置,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缺一不可,这也是二者融合的前提。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施途径与专业教育需保持一致,不能和正常教学活动分离,要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和要求。因此,高职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而是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共生的体系。只有二者相互融会贯通,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才能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

(二)课程体系更人性化

根据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特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人才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素质来开展文化教育。在专业教育中有机融合文化教育,努力挖掘课程蕴含的职业道德精神,还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处理好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数量、质量、结构等因素,合理配置课程资源,优化课程间的关系。课程设置时还要注意融入区域文化特征,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金融文化、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文化,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促进学科高层次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从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课程教学上,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设计教学,挖掘专业课程中具备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单一的传播知识转变到素养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让专业课更丰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各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在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中培养与他人配合、沟通、协调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开发。另外在课程考核方面,可以引入多元的考核方式,融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由教师、学生、社团、实践单位等多主体给出综合性评价。

(三)搭建课程实践平台

专业课程和文化教育渗透融合的效果如何就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把专业教育落实到行动上,把文化教育内化为职业道德素养。目前各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训等,尤其是与专业教育相匹配的课程实践,引导大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不断总结并逐步提升活动层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工科课程的实践要大大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人文社科的实践要加强合作、组织、管理等内容。同时对实践内容和结果要改革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总结和引导,促进实践由外在向内在的转化。

(四)营造校园文化环境

类比于企业文化层级,通过营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内的大环境来实现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地方和院校特色文化,在大学生文化教育中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不仅能够为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彰显教育特色,而且还能促进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也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

三、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融合的实践—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市场专业群为例

根据文化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学校办学理念,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群包含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从专业群的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出发,积极进行文化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实践,努力探索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 “义商”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在院校各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商业文化研究所,通过专业教育的视角研究“义商”精神体系,并将“义商”人格外化为三种核心职业素养,即正确的价值取向、精湛的专业技能、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培养具有“义商”人格和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规格的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要求中强调具有正确的义利观。基于核心职业素养的培育,培养“懂金融、会营销、能管理、善沟通,具有正确义利观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构建以“义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通过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手段提升、下企业锻炼等方式,引导专业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使教师有意愿、有能力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很多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尝试,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样的教学会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学习,不仅是简单的技能学习,更是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

根据“义商”核心价值目标而设置,突出了以《商业文化伦理》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类课程的设置,包括:《商业文化伦理》、《职场沟通》、《管理学基础》、《大学生创业指导》、《营销人员职业修养》等,并完善了匹配的实训和考核体系,从专业背景出发结合文化素质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义利观、训练营销管理能力、养成敢于担当的品格。

(三)构建“义商” 人格塑造的实践育人体系

在课程实训中通过各种仿真实训项目,借助校内实训室平台,反复操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基于第二课堂的实训,使学生在企业接受的专业始业教育中感知企业文化,在校中店经营实践和各类培养沟通能力和抗挫能力的训练营中,学会在创造销售业绩的同时如何赢得顾客,在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校外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中通过组织学生真正进入企业的真实经营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并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包容,培养团结力。

(四)构建“义商” 人格塑造的文化环境体系

从制度层面,实施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和“订单培养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实施由不同年级学生的团队形成传帮带关系的“导生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环境层面,建立“义商”文化墙、学生典型事迹展示区等文化景观,发放“商德”读物,使学生在接触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金融、诚信、校友”“三维”文化的同时,也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商德”文化印象深刻,起到了良好的“义商”文化环境的营造和熏陶作用,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少了一份功利,多了一份“义商”的情怀。

在“义商”精神的驱动下,涌现了一大批有责任、诚信、感恩、敢于担当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市场营销专业群相关课程及实践的开展,也从一个侧面启发思考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新的可能性:在职业教育体系中,二者并非彼此独立的存在,实施过程中无须严格区分先后主次,而应当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于专业教育之中,并以此推进专业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职业专业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