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代会报告文本看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

2019-02-22 13:29卢保婷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领从严治党报告

卢保婷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 400072)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历届党代会的重要内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是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相关论述的继承延续和创新发展。与十八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更加突出党建地位,不仅将党的建设置于“四个伟大”框架中予以表述,而且更强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十九大报告关于党建部分的文本结构仍然为标题、引言和八项内容,但文本在表述和措辞上有着明显变化,多处释放首提信号,体现了十九大党建理论的划时代意义。

本文将十九大与十八大报告两个文本中党的建设理论部分进行对比研究,尝试从五个方面揭示十九大报告文本在党的建设理论提法、表述、要求、措施等方面的新变化,力求归纳总结十九大报告文本中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发展。这对于我们深入领会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的新思想新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党建标题、引言部分的文本变化及创新发展

(一)党建标题的新表述

十九大报告总共十三个部分,党的建设在报告文本的落脚章节。此部分无论在份量上还是篇幅上,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建设。党建部分标题由十八大的“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变化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如果说‘思想建党’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鲜明特点,‘制度建党’是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鲜明特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的建设’是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鲜明特点,‘科学建党’是党中央和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建设论述所表现出来的鲜明特点的话,”[2]那么,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就是“全面从严治党”。这一主题源于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要求。继而在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又将这一主题进行升华,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提,从而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文本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作为党建部分的标题,使十八大报告中“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平”从党建重要方针提升到了治国理政方略,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二)引言首提党建总要求

十八大以及以往历次党代会报告,关于党的建设部分,虽然也有建设成什么样的党的相关表述,但一直没有使用“目标”或“总要求”等明确的提法,而十九大报告依据对党建规律和党执政规律的认识,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总要求”,这是此次大会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贡献。这个“总要求”包括“两个坚持”“一条主线”“一个总体布局”“一个基本目标”。具体来说,“两个坚持”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和全面从严治党;“一条主线”即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一个总体布局”为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重点领域为政治建设和纪律建设,相互关系为政治建设是统领,制度建设贯穿于其它建设之中;“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

相较于十八大引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包含新意,体现了党建工作的创造性。“两个坚持”中都增加了“全面”二字,第一个“全面”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范围和层次更加广泛,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里及外和始终贯穿,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优势的充分发挥。第二个“全面”意味着管全党、治全党,意味着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也意味着反腐败斗争无禁区无死角,宣示了党中央的政治勇气和高度自信。“一条主线”中,“执政”词前增加了“长期”二字。建国初期,我们党遇到的是由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进京赶考”的考验。当前,我党面临着由执政走向长期执政的“赶考永远在路上”的全新局面。“长期”一词传达出的执政意蕴一方面要求中国共产党正视当前自身的执政困境,另一方面要以稳固长期执政作为党建的长远目标,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系统性地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水平。“一个总布局”有别于十八大党建引言中,将党的建设理论体系表述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4]十九大党建总要求的重大创新是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进一步发展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同时强调“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种全新的布局,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世情、国情、党情中对党建重点工作和党建内在逻辑的深刻思考,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和党建规律的科学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二、关于政治建设的文本变化及创新发展

(一)新增政治建设内容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包括十八大报告文本都未将政治建设纳入党的自身建设要素体系,也未明确将政治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十九大报告文本弥补了这一缺憾,新增了党的政治建设内容,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多次论述。首先,十九大报告文本对政治建设的定位进行了明确指向,即“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 这表明,政治建设从根本上关系着党的全局性建设,只有抓好政治建设,党的建设才能够纲举目张,才能够扎根铸魂。其次,部署了政治建设新任务。第一,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样才能保证政治核心不变;第二,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讲政治纪律,守政治规矩,这样才能保证政治方向不偏;第三,党的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是“尊崇党章”,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格执行新形势下的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这样才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第四,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是“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集体智慧,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第五,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重塑政治价值导向,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文化。再次,指明了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通过“加强党性锻炼”,增强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根本政治担当”,最终达到“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目的。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政党的政治地位、政治前途、政治团结、政治统一与政治稳定。新增政治建设的内容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定位、具体任务和主要途径,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指明了重要抓手,是党的十九大在党建方面重大创新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重大创新的体现。“目前,一些党员出现的信仰问题,只通过理论教育无法解决,必须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包括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5]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可以说,抓住政治建设,就等于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

(二)首提“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十八大报告文本中,党建部分第一项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十九大报告文本中不仅新增了党建的政治建设的内容,而且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了思想建设之前,位于党建八项内容中的第一项,也就是“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依据党建总要求,确定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定位,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并进一步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突出了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党的十八大以及以往历届代表大会的报告文本都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这既不是十九大和历届党代会的冲突,也并非忽视党的思想建设,而是针对推进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的调适。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贯彻落实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表明“能否坚持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能否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能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及发展党的政治文化等关乎我们党的生死存亡”。[6]党的政治建设具有统领地位,处于首要位置,并不是否认思想建设基础性地位的重要作用。相反,在新阶段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摆正“根本性建设”(政治)和“基础性建设”(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并使二者共向发力,体现了十九大文本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升华,是新时代党建新要求的理论创新。

三、关于思想建设的文本变化及创新发展

(一)指导思想的新创立

十九大报告文本第三部分提出并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由此,十九大党建部分的思想建设从十八大的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变化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不仅体现了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党自成立之日,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2015年12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用了两个“没有就没有”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重要性。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警醒我们如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就不可避免的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并用“八个明确”统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十四个坚持”概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本身就是党的建设理论创新结出的最大硕果。

十九大报告文本同时强调“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个体来说,正确的思想是正确行为的前提。对政党来说,指导思想就是精神旗帜。我们党历来就有注重思想建设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思想建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通过思想教育实现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从思想上入党”。[7]自此,我们党开始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1998年11月-2000年11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月-2006年6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6月-2014年10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年4月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2月启动)等不断加强思想建设,使党员和干部在思想上普遍受到马克思主义教育。“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我们党都要靠革命理论的坚定性和指导思想的科学性。党的历史证明,思想建设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建设不仅是基础工程,也是灵魂工程。”[8]

(二)思想建设内容的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文本中,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容由十八大的“三抓”(“抓好思想建设”“抓好党性教育”“抓好道德建设”)变化为“两要”。“两要”即“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首先,“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文本思想建设部分中多次出现“理想信念”“远大理想”“共同理想”等词语,可见思想建设之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能够历经挫折又历次奋起,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9]针对当前面临的新的历史特点,我们党只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保证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有效应对“四种考验”和成功化解“四种危险”。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为新形势下抓好思想建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次,要“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毛泽东同志早在1942时就指出,学风问题关系到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问题以及工作态度问题。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思想建设领域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6月-2014年10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5年4月启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6年2月启动)等。十九大报告文本提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在实践创新中的跃升。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最终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有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四、关于监督体系的文本变化及创新发展

(一)新增监督体系内容

关于监督体系,十八大报告文本在第五部分政治体制改革中予以表述,十九大报告将其变化调整到第十三部分党的建设中予以规划,条目名称由“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变化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由十八大报告文本政治体制改革调整到十九大报告文本党的建设中予以表述,不仅说明了党的监督体系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工程,也指明了新时代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中国特色监督体系的方向。

首先,党的监督体系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保障工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信任的保障,没有有效的监督,党就有可能脱离群众、腐败变质。我们党重视对自身的监督由来已久。1945年,黄炎培访问延安,提出了中共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毛泽东回答“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10]1957年,毛泽东在谈如何处理正确人民内部矛盾时又特别指出,一个人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个政党同样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要肝胆相照,互相监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党当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将全面从严治党提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布局,以解答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实现自我监督的历史性课题。党的十九大站在所负的历史使命和所处的历史方位的高度,拓宽监督主体,拓展监督渠道,强调建立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新时代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其次,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虽然建国以来长期存在着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等,但这些监督元素之间由于缺乏有效贯通,影响了监督功能的整体发挥。构建体系意味着将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等联系贯通,使各种监督方式有机运转,发挥强大监督合力。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具有几个特点:第一,由党统一指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第二,覆盖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行业系统,没有盲区、不留死角。全面覆盖,是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的突破,“表明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正在形成”;[11]第三,监督权威且高效。要及时发现问题,问题要随时解决,做到立行立改。

(二)构建监督体系新部署

十九大报告文本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党建战略布局,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作出了部署。首先,强调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第一位的。基于监督主体和监督途径的区别,十九大报告文本首先提到了自上而下的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同级监督和日常管理监督等四种不同的党内监督方式。文本指出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将监督的压力逐级传导到位;要“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将反映的批评、意见和建议通知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促使其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领导水平;要“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不允许出现一个组织在同级别中不受制约、一权独大;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防微杜渐、抓早抓小。

其次,“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实现党内全覆盖。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也是党内监督的主要方式。中央和省一级深化政治巡视,市县一级建立巡察制度,将来自中央和省一级的巡视与来自地方的巡察上下联动,这样,一方面利于继续发挥中央巡视的利剑作用,另一方面,巡察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能被及时反映,巡视和巡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从而构建一张全覆盖的党内监督网。巡视巡查上下联动凝聚着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成果,对于完善党的自我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国家监察体制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监察体制进行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党统一领导下的国家反腐工作机构,目的是实现对所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十九大报告文本指出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参照北京、山西、浙江试点的经验和成效“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第二,“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反腐工作机构;第三,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检机关合署办公”;第四,“制定国家监察法”。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基本覆盖了所有主体。十九大报告文本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部署,打通了其他监督与党内监督的衔接,解决了监督覆盖面不够的问题,实现了对所有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全覆盖。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和推进现代化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五、关于执政本领部分的文本变化及创新发展

(一)新增执政本领建设内容

在十八大报告文本中,党的执政本领建设涵括于党建第四部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建设中,着墨不多。十九大报告文本将此部分为两个部分并分别单列为党建第三部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党建第八部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十九大报告文本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单列并增加了相当篇幅论述,体现出我们党对执政本领建设的重视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始终重视能力建设和本领锻造。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际事务等五方面概括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之后,我们党在执政能力方面也提出过提高科学发展能力、领导发展能力、领导干部思维能力等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文本明确提出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强调“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党的执政能力是政治过硬与本领高强的合力。政治过硬,才能立场坚定、方向正确。本领高强,才能脚踏实地、行动有力。同时,本领高强是政治过硬的支撑,政治过硬是本领高强的保障。“全面增强执政本领”,说到底既是对党员干部落实党的宗旨的要求,也是党实现初心和使命的基本保障。“无论是党组织还是党员干部提升能力和本领,都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12]

(二)执政本领建设新概括

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工作的新变化,十九大报告文本不仅强调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并且明确将执政本领概括为“八个增强”。“增强学习本领”,营造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通过学习提升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五种思维”,强调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政治领导是党的领导的基本内容也是重要方式;“增强改革创新本领”,抓好“两个善于”,实现党的理论与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联系实际开展工作,运用网络和信息技术创造性推动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不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是在党的执政过程中,都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样才利于开创新的发展局面。“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加快形成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完善高效的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逐步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增强群众工作本领”,需要我们不断创新群众工作理念,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和方法,在目标上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四实”,避免说话不实,谋事不实,出招不实,成效不实,集中力量,直面困难,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风险识别、预防、控制和跟踪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发挥制度优势,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猜你喜欢
本领从严治党报告
小透明,大本领
彭真关于从严治党的论述及其当代价值
从严治党的经典之作:《中央政治局关于巩固党的决定》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更应主动作为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报告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