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胜, 江永亨, 杨树国, 方 驰, 郭 婷, 黄 乐
(清华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处, 北京 100084)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号)[1]指出“近年来,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同时,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部分科研设施与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存在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该文件发布以来,科技部等部委统筹协调,大力推进,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已经卓有成效,建立了制度,搭建了平台,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部属高校仪器设备的共享率已达百分之十以上。
但是,随着仪器设备要不要开放共享问题的解决,怎样开放共享、开放共享到什么程度、如何进行评价、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等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各个高校情况千差万别,困难和矛盾也比较多,厘清矛盾、抓住本质,才能有效应对。本文拟针对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研究其动力、粘滞力,并做一些对策探讨,以期对下一阶段推进开放共享工作有所借鉴。
高校仪器设备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这自然是开放共享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高校经费、资产等方面的管理机制和人员结构及评价机制是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1) 高校经费、资产的所有权归国家,国家对其有最终的管理权和处置权,相关部委、高校、高校内部二级单位、教学科研团队及个人分级授权,各负其责。这个特征是基础性的,这决定着国家有权要求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而高校及其师生员工有义务执行国家的要求。仪器设备按用途可以分为教学、科研、生活与后勤、行政及其他等类别。一般地讲,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具有开放共享的可能和价值,而科研仪器设备是开放共享的主体。
(2) 高校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的职责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包括仪器设备在内的高校资产本质上要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使用效益,避免闲置浪费,更好地支撑高校自身和校外单位的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
(3) 高校在社会上是一个接受评价和获取资源的主体,有着自身的利益取向。同时,高校经费来源和使用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类似于市场的机制起着主要作用。实际上,对教师的评价以个人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为主要内容,其他方面只能处于补充地位。
(4) 高校接受的评价是综合性的,需要有所平衡。同时,高校内部是有结构的,包括层级结构、部分结构、学科结构、人员结构等,有结构就有矛盾运动,就有调节的空间。
上述特征是分析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动力和粘滞力的出发点。
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动力来源于仪器设备基础、科研工作规律和资源维持需要。
近些年来,高校仪器设备存量快速提高,形成了可观的资产规模。一方面,各高校、各团队获得仪器设备资源的绝对不平衡性必然导致结构性富余和稀缺的存在;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所、课题组对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往往是断续的,其需求甚至会有空白期。因而,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开放共享是提高使用率和使用效益的必然途径,这是国家推动开放共享的基本动力。高校要执行国家意志,国家的动力必然会转化成高校的动力。同时,开放共享还可以有效降低仪器设备购置费用,同时减少实验室等相关资源的占用,缓解高校资源瓶颈。
现代科学研究越来越依赖复杂精密的仪器设备,一个人、一枝笔的研究工作越来越不可能,理论方法研究与实验支撑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配合。
科学研究分工越来越细,学科交叉越来越强,实验支撑越来越有专业化和公共性的特征。实现开放共享,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支持的专业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支持效率。这是科研工作规律本身产生的开放共享的动力。
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甚至闲置都是要发生成本的。以成本核算为原则进行收费的开放共享可以支持仪器设备资源的运行和状态维持。一旦进入良性循环,就可以进一步支持相关技术开发和设备改进,支持原来的科学研究。有规模、有格局的研究团队必将十分重视这个作用。
这三方面的动力是主要方面,但每个方面都同时以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存在着。动力为开放共享提供了可能,粘滞力则为开放共享成为现实设置了障碍。
粘滞力就是一个系统运行的阻力,它既来源于系统结构,也来源于有能动的主体,即人的意识。
如前所述,国家有着推动开放共享的动力,而高校有义务执行国家的要求。但是,从国家到高校,从高校到校内二级单位,再到团队和个人,这样的传递链条存在着很大的粘滞力。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称、认知有差异、行为驱动力比较复杂。
这个矛盾并不是说直接的对立,而是说无论学校还是二级单位、团队和个人都还有学术成果、学术声誉等方面的主要的职责,这需要相关的岗位和人员全力的投入。推动开放共享是在完成主要职责的同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其动力必将受到其他方面精力投入的影响。
如前所述,高校经费来源和使用主要以教师为主体,类似于市场的机制起着主要作用。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仪器设备是否开放共享主要还是在设备计划和购置审批当中发挥一些约束性作用,没有生成内生性动力,更没有为高校发挥积极性提供机制性基础。
前已述及,科研工作需要专业化实验支撑,仪器设备资源自我运行、自我维持、提高水平,都是开放共享的动力。但是,形成这样的良性运转的专业化开放共享机制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间会有多方面的粘滞力产生。如专业化的队伍需要培养,服务收益会有滞后,激励机制需要建立,分散设备和特殊设备动力不足等。
考核评价,特别是定量化考核评价,必然只能反映工作成效的一些侧面,而不可能进行全面的、个性化的考核。考核评价自然是必要的和重要的,但是在工作推动过程中,由于一些片面性以及一些被考核单位的“理性人”反映,可能会使工作方向与应然方向产生夹角,进而产生粘滞力。
分析粘滞力不是反对推动工作,而是为推动工作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在国家全面推动以前已经有了萌芽和发展,国家全面推动以来,各层级、各高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清华大学集中建立了一批科研条件平台,建立了开放共享体系,并从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的角度研究了开放共享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预约服务为核心的平台运行模式[2];卫飞飞等[3]对各高校平台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综述;柯红岩等[4]研究了依托专业机构推进开放共享工作的机制;刘婷婷等[5]重点讨论了管理系统的情况;张海峰等[6]讨论了开放共享的问题和措施;黄宗辉等[7]讨论了开放共享的问题和管理系统。
综合已有的工作,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本文结合有关成果,针对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动力和粘滞力,力图对推动开放共享工作的对策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探讨。
高校及其二级单位对开放共享的动力有直接的体验,责任传递的粘滞力系数较小,也有相当的资源整合和组织能力。以高校或其二级单位组织科研条件平台,可以组织仪器设备资源,建设专业化队伍,克服开放共享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粘滞力。
清华大学以学校为主体,专门决议部署建设校级科研条件平台,以“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经费统筹安排为基础,设计了完整的申请论证审批程序。迄今已建设了13个理工和生命学科平台、2个文科平台。学校统筹经费和布局,在资源和政策上进行支持和撬动,院系作为主体发挥具体规划和建设的作用,并予以配套。已建成并正式运行的校级平台贡献了80%的开放共享量。实践表明,这一做法可以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释放开放共享的动力,克服责任传递粘滞力。
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和平台建设的推进,细分专业的需求呈现突出的趋势,区分服务领域和范围,规划和建设不同专业面的条件平台,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已经成为可以预期的方向。进一步需要既建设广谱性的平台,又建设专业化的平台;既建设校级平台,又建设院系级平台,鼓励平台以众筹、托管等方式吸纳用户课题组资源,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这要求进一步克服更加基础的粘滞力。
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工作既要强调计划性,又要强调个体主动性,计划性又带有决策意义。加强各级组织的计划能力和资源统筹能力就需要对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改革,同时对各级组织的资源配置计划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可以更有力地建设公共条件平台。
国家以“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方式支持学校发展,而不是面向具体课题组和具体项目,给予学校统筹能力,有效克服了资源配置的粘滞力。但是,学校和院系的资源统筹能力和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校在统筹建设校级平台的基础上,正在探索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纳入平台建设的办法,使其同时成为研究和开放共享的平台。这是在学校层面克服粘滞力的又一项尝试。对于政策环境,在既有的资源配置方式下,将开放共享的要求贯穿到项目执行过程和考核当中,而不局限于购置查重要求,是一个客观需要。
专业化队伍自然是针对条件平台而言。专业化的队伍强调的是高水平和专属性,对设备和技术是高水平的,对身份是专属于平台的。为了确保高水平和专属性,就要提高其政治定位,他们与教授有分工的不同,但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在此基础上,要明确发展通道和待遇体系,打开职务职级天花板,鼓励终生奋斗,从而造就高水平,反过来促进政治地位的提高。
针对专业化开放共享机制形成过程中的粘滞力,我校在综合改革方案中对工程实验技术队伍规划了专项方案。方案要求专岗专责、按需设岗,在工作量核算中专门开辟了实验资源开放共享研究空间,为平台实验支撑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条件。方案要求按照国家有关精神,进一步畅通实验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上升通道。方案落实同岗同筹的原则,消除事业编制和合同编制人员的薪酬差别,提高合同制人员的待遇,将有效提高专业化队伍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收费是平台自我运行、自我维持、提高水平的条件,收费分配是激励手段。收费标准的制定要坚持合理性、权威性和程序规范性[8]。这是基础性定位。建立完整、科学的收费体系应该考虑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明确的收费标准,成本核算、不盈利的原则知识原则,要明确成本核算规则、认定机制和责任、协调部门,做到程序规范、内容清晰、责权合理;区分不同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属性不同,由于经费来源、利益相关的原因成本核算规则应有不同;明确的费用使用方向,面向仪器设备资源建设和维护、日常运行、服务激励确定费用使用方向、预算结构和责权体系。
学校管理部门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已经建立了平台(机组)拟订、用户认可、院系同意、学校备案的收费标准并形成管理机制。针对水电、耗材、场地、人员等成本内容,区分分摊主体,制定收费标准,允许校内外有所区别、不同时间段有所区别、全包服务和自主操作有所区别,有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所收费用绝大部分返还服务主体,规定了直接费用支出、维修维护、人员费用等使用方向,实现了平台的自主运行、自我维持和提高水平。这种做法调动了平台主体的积极性,克服了开放共享机制粘滞力。
预约、计费、结算、实验管理、统计、评价都是必要的工作环节。当今条件下,以信息技术手段支撑开放共享工作是保障效率的必备条件,也是落实责任、保障公共性、加强监督的必要手段。信息管理系统应为释放和传递动力、破除粘滞力服务。
我校自2015年起上线运行开放共享服务平台,面向实际需求几次升级,以预约服务和自动计费为核心,打通与财务、人事、资产等信息系统的联接,实现了灵活的计费方式,融入了统计和报表功能。预约服务保障了开放共享服务的公平性,自动计费减轻了收缴费的工作负担,信息打通实现了监管和服务的统一,统计和报表功能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对于释放动力、克服粘滞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前已述及,考核评价错位产生粘滞力。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合理的考核评价是开放共享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考核评价要注意开放共享的初心,就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满足本校、本单位的科研及教学需要。除了国家布局的公共性设施以外,均应以此为标准,不应简单地以高对外服务率为标准。
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同时依靠专家和用户。定量是易操作可比较的,但定量容易片面性,定性是方向性的,要以定性评价统领定量评价。任何评价方式都离不开评价主体,既要重视专家的作用,更要重视用户的意见,重视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
清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的各项评价,同时不断完善内部评价体系,建设了设备、平台、院系三级评价体系。对于设备,考核其使用机时和使用效益,辅以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奖进行鼓励;对于平台,以年度报告和一级实验室评估的方式予以考核,包括队伍建设、管理模式、服务量、影响力等定性定量多方面的内容,并予以适当的奖励;对于院系,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率和利用率纳入年度综合评估体系,其评估结果将影响院系年度绩效。具体评估方式,除了定量指标外,重视专家意见和用户意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开放共享是中央部署的任务,有多年来自发形成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要进一步深入推动,形成自觉,还需要解决更基础性的问题,采取更有效的对策。本文尝试分析了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动力和粘滞力,是一个初步讨论,需要更多的实证性材料。关于对策的分析,也是概括性的,需要与现有的科研实际、政策法规、资源条件结合起来予以展开。
希望以此为开端,逐步深入研究,不断汇集其他高校的经验,提炼规律,为决策和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