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向度与价值

2019-02-22 11:16
关键词:作家群群落东北

李 帅

(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1)

当代东北作家群的概念是与现代东北作家群相对提出,在时间上指的是1950年代以来作品中以东北地域特色、民风民俗、文化传统为主体的东北作家群体;在内涵上,当代东北作家群继承了深受东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深刻影响的现代东北作家群的精神气质、文化心态、审美倾向,在文化底蕴、文学传统、文学风格等作家的内在文化积淀和创作主题、题材、风格及语言选择等作品外在表现方面具有相同的倾向和特质,从而形成了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域而言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作家群体。但从文学研究角度而言,现代东北作家群的核心是东北抗战文学研究,当代东北作家群的核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振兴与发展研究,二者各自有着鲜明的时代主题。

一、作为一个文学群落的当代东北作家群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作为一个群体的当代东北作家群缺乏整体性研究,但是对单个作家作品如迟子建、孙惠芬、刁斗、马原、金仁顺等的评论,或是对小群体如辽宁儿童文学“小虎队”、大连海蛎子组合、铁岭女诗人群体等作家群体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主要成果包括传记批评视域中的东北当代作家研究、地域文化视域中的东北文学作品研究(体裁广涉小说、儿童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史建构角度的辽、吉、黑各地方文学史研究及性别政治视域中的东北女作家研究等。研究者多是东北高校、科研机构和作协、文联从事文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及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以期刊杂志、研讨会、评奖、专著的形式形成“小圈子”批评,也因关注点在单个作品和作家而使批评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未能进行时间与空间上的拓展与整合。

这一方面与当代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新概念的提出尚欠论证与认同相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与创作的繁荣相比,理论与批评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东北地域文学处于边缘与失语的境遇,一个真正的大东北文学尚未充分建构起来。同时,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东北文学研究仍倾向于传统的静态研究,未能把握其生存境遇、文化结构形态、审美类型的转型与变迁。而文学研究应是一种动态循环,把握其中的不稳固因素,从而揭示背后的文化生成语境及意义生成模式,已成为摆在东北文学研究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因此,突出体现历史与文化对当代东北作家群的双重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当代东北作家群相关的概念是“新东北作家群”,它最早由《渤海大学学报》主编林喦提出,该刊以专栏的形式每期推出一个辽宁当代作家,兼作品评论与作家对话于一体。在《“新东北作家群”的提出及“新东北作家群”研究的可能性》中,林喦又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与论证,将“新东北作家群”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并对这一群体构成进行了概述,20世纪80年代是文学繁荣的时代,东北作家已经集束性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场域,“如辽宁的李惠文、孙春平、谢友鄞、白天光、周建新、张力、赵颖、李铁、邓刚、孙惠芬、于德才、林和平、张涛、津子围、陈昌平、于晓威等作家;吉林的张笑天、杨廷玉、王宗汉、王德忱等作家;20世纪80年代文坛上出现的‘黑龙江现象’轰动一时,迟子建、阿成、刘亚舟、刘子成、葛均义、董谦、里朗(李玉华)、何凯旋等。”而《渤海大学学报》的“当代辽宁作家研究”栏目又充实了“新东北作家群”的人员构成,“到2015年,该刊就个案作家如孙惠芬、白天光、丁宗皓、高晖、李铁、孙春平、李轻松、陈昌平、白雪生、周建新、张鲁镭、韩春燕、于晓威、王秀杰、谢友鄞、王充闾、宋晓杰、张宏杰、津子围、李见心、高海涛、薛涛、王文军、宁明、林雪、王多圣、刁斗等作家和诗人做了具体的个案研究。”[1]林喦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对东北当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理应得到更广泛的响应和传播。但本文认为,“新东北作家群”意指东北作家群在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的“类似再现”,当代东北作家群更具有学理内涵,所突出的不是地域作家群体集束性出场或“亮相”,而是以文化生态学视阈中的“群落”相似性、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地缘相似性和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心理趋同性而联结起来的文学创作群体,命名为“当代东北作家群”有三点理论内涵:一是包括林喦所指的“新东北作家群”(1980年代以来的当代东北作家),侧重对东北作家群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超越,而且时间分期上应该囊括进“十七年”时期的东北文学创作群体。二是包括“后东北作家群”,即东北作家群成员在当代的创作与发展,“到了当代,由于多种原因东北作家群作为一个群体走向了分化与衰微,进入以个体创作为主的‘后东北作家群’时期。”[2]这里的“后东北作家群”意指现代东北作家群的当代命运和创作走向,如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等。三是当代东北作家群从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时间分期上是不证自明的,即指1950年代以后的东北文学[3]。

除了时间分期的问题外,东北作家群、当代东北作家群和“新东北作家群”“后东北作家群”的命名都涉及文学群体的分类标准问题。任何文学群体的生成都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从文学社团、流派的角度而言,当代东北作家群的确缺少共同的纲领宣言和严密的组织形式,从文学社群、社区的角度而言,可以将当代东北作家群归结为一个地域群体,但不能解决历时性问题,当代东北作家群从1950年代开始兴起,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繁荣,新世纪仍有建树,以文学社群、社区为其命名涵盖性不够。但是,“文学群落”是某个特定时空状态的文学群体,是文化生态学视阈中文化群落的子系统,如果以文化生态学视域中的“文学群落”作为一个新的视角和研究范式展开对当代东北作家群的研究,追溯当代东北作家群的聚合与发展,以内部的统一性弥合外在松散性的不足,不但可以管窥当代东北作家群的生存语境、文化根基和审美形态,而且还能还原当代东北文学错落有机的原生态[4]。如《被遮蔽的文学图景——对1932—1945年东北地区作家群落的一种考察》和《近代东北文化与满洲女作家群落》分别从纵向的历时角度和空间地域角度对东北现代文学群落的考察,为当代东北作家群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此外,逄增玉的《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东北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论稿》将现代东北女作家作为一个文学群落进行阐释,而《当代东北女作家群落生成之依据及新生长点》进一步认为,“女性文学在东北的发展直接催生了一批出生、成长于东北或者在东北有较长生活经历的女作家,现代文学阶段的萧红、白朗、梅娘、但娣、蓝苓、杨絮、朱媞、左蒂,十七年时期的草明,新时期以来的迟子建、张抗抗、张雅文、陆星儿、金仁顺、宣儿、孙惠芬、徐坤、马秋芬、皮皮、素素、格致、萨仁图娅、庞天舒、马晓丽等,共同构建出东北女性文学的创作图景。现代东北女作家群落已经成为被文学史认定的事实,……当代东北女作家群落用自己的创作丰富了女性文学在东北的图谱,使东北文学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5]该文作者是从文学群落的角度分析当代东北女性文学创作特质,在时间与空间的双重变动和地域与性别的共同属性中阐释当代东北女性文学创作的坚守与嬗变,认为文学群落视角为当代东北女作家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是目前关于东北作家研究中较有新意的一篇论文。如果我们以文学群落的视角对当代东北作家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就可以将分散的已有成果整合起来,从而建构起当代东北文学研究的整体景观。

二、当代东北作家群的研究向度

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主要总结和提炼了当代东北作家群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四个基本理论问题和研究向度:一是命名问题,用文化生态学理论为作为一个文化群落的当代东北作家群正名,如前所述;二是继承与创新问题,从作家论的角度,对东北作家群及当代东北作家群进行社会心理学考察,同时比较其同中之异以及异中之同;三是地理分布问题,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剖析地域文化对创作主体的影响;四是代际划分问题,从作品本体出发,剖析当代东北作家群在创作主题、题材、风格等方面所具有的相同的倾向和特质。

1.现、当代东北作家群的比较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文学考察

当代东北作家群与东北作家群相比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其重要的差异与变化关涉到文学群落的转型、分化与重组问题,表面上看,是时代变迁和社会转型促使文学群落组成成员的更新换代,但从中可以透视出丰富的知识文化谱系,涉及几代东北作家在文化心态、政治心态、审美心态与精神心态方面的嬗变历程与转变根源,包括稳固的与流变的文化结构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与疏离、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与人文关怀等多个层面,这就需要对近百年东北文学(现代东北作家群、伪满时期的东北沦陷区文学、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文学和战争文学以及当代的北大荒文学、90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进行一个历时性的社会心理学考察。立足于东北作家群与当代东北作家群的比较研究,以东北现代文学为参照系,以东北当代文学为考察重点,选取80年代东北文学、90年代东北文学、新世纪东北文学三个个案,突出新的时代特色、文化品格、审美特质和理论视角。

2.当代东北作家群的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关系:文学地理学视阈中的地域文学研究

当代东北作家群的地理分布与地域文化问题:是以文化区域划分还是以行政区域划分,是以文学家本籍划分还是以客籍、祖籍划分?这首先是关涉地域文学史编写的衡量尺度问题。依据文学地理学理论,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分为静态分布与动态分布,静态分布指的是以本籍为系谱学追溯标准,按照文学家籍贯划分地理区域,动态分布指的是空间流转和人才流动,按文学家定居地作为所属区域[6]。这就使当代东北作家群成员得以扩展,除了东北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作家(如迟子建、孙惠芬、王充闾、刘兆林、鲍尔吉·原野、薛涛等)外,还包括东北籍贯但定居外地的作家如梁晓声、马原、洪峰、刁斗等,外地籍贯但定居东北的作家如阿成、张抗抗、谢友鄞等。其次,从地域文学与地域文化互相建构与影响的角度,对当代东北作家群的创作成果进行双向考察,一方面,考察“文化圈”对创作主体的影响,从而造成主体在创作主题、题材、体裁及语言选择上的倾向,如迟子建、阿成与龙江文化,孙惠芬与辽南文化,少数民族作家与萨满文化等;另一方面考察作品中的文化底蕴、文学传统、文学风气等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如生态叙事、底层关怀等,重点突出当代东北作家群所营造的气质美、语言美、精神美[7],同时兼论当代东北作家群批评的整体态势及未来发展走向。

3.当代东北作家群的代际划分与审美倾向:中国当代文学的“冷色调”

从构成结构上看,当代东北作家群囊括“50后”“60 后”“70 后”“80 后”四代[8],从审美倾向上看异中有同,“50后”作家在80年代蜚声文坛,尽管在当代文学史中,鲜有从地域文学的角度加以阐释和解读,但他们均出生于并成长自东北沃土,其作品中对东北民风民情、自然风貌、气候特征等亦有描述,格调苍凉而悲壮,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地域特色,如梁晓声、马原、洪峰、刁斗、马秋芬、刘兆林等。“60后”作家为当代东北作家群的核心人物与中坚力量,风格冷峻,叙事冷静,如迟子建、孙惠芬、津子围等。加上作为后起之秀的“70后”作家金仁顺和于晓威等的幽冷和疏离,共同汇成中国文坛的“冷气流”,抒写着冷色调中的温情,绘就一幅震撼人心的“北国风光”图。审美基调倾向于现实主义、唯美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叙事风格倾向于冷处理的零度写作,其深层文化根源是东北先民的日神崇拜和日神文化精神,由此可以揭示东北生民的生存境遇和精神气质,即于苦难历史与边缘生存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三、当代东北作家群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

借鉴现代东北作家群研究的成功经验,当代东北作家群研究对大东北文学和大东北文化的建构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其一,从“北大荒”文学、“北极村生活画卷”到“独语东北”系列,尽管基于“地缘的建构与想象”的“文学大东北”在中国文学版图中仍处于边缘与亚文化带,但东北知识分子对大东北文学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批评已逐渐拉开序幕。在此语境下,当代东北作家群研究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空间,同时使东北地域文学研究可持续发展。其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地域性文学群体丛生历来都是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基于具体地域空间的文学场景与文学经验的研究对于文学史、地域文化史以及文人结社史都有重要的认识意义。

2.实践价值

从实践价值上说,当代东北作家群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息息相关,既能产生经济价值,又能产生社会效益。从地缘文化角度而言,当代东北作家群不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一种东北象征符号表征,从而成为东北经济政治振兴的隐形文化资本,而文化资本的富足和象征资本的突出,必然转化为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在此意义上,当代东北作家群研究就不单单是一种学术研究,而且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保障。再者,区域的振兴同国家民族的振兴一样,人才的塑造与培养理应放在突出位置,当代东北作家群的品牌效应会促进东北人才的培养、保护与塑造,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当下东北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

猜你喜欢
作家群群落东北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大学作家群的培育与大学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以广西高校为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重点学科暨《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周口作家群研究》专栏建设讨论会综述
大东北的春节
锡林郭勒草原主要植被群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