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磊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略。认真学习贯彻这一方略,对于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深入研究以及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高等院校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怎样对大学生有效地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价值坚守和行为践行,一直是高校工作者们共同关心、希望很好解决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应找准破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有效着力点,用科学的方式推进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
为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情况,我们在江苏省五所高校的部分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调研问题聚焦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的认同情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掌握和接受状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及手段的倾向程度,在实践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践行程度等方面。在汇总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当代高校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从认识层面来看,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态度较好,89.8%的学生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这一问题的选择都是“比较熟悉”或“一般了解”,仅有10.2%的学生选择“仅听过”。对于“当前大学生是否有必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91.4%的学生的答案都是“有必要”。可见,目前中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效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选择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大多数学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的认识也是正确到位的。从实践层面来看,虽然多数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接受态度较好,但是具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效果则并不是尽如人意。对于“你认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一问题的回答,选择“完全符合”的仅占1.6%,选择“基本符合”的占77.01%,选择“大体偏离”的占20.24%,选择“完全偏离”的占1.15%。
这意味着,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依然存在较大偏差。这些问题和矛盾,可以归纳为:理论易知,情感难同;知行分离,知易行难;反感强灌,接受渗透;教师缺位,示范弱效。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应就上述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采取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方式方法,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学习践行。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应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观形成规律出发,努力实现四个结合。
一般而言,人类思想的形成和行为的发生都要以一定的认知为基础,故而“知”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首要环节,这是人类思想活动的基本规律。显然,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的理性认知是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起点。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知易行难”,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行”之难,而在于“知”得不走心,不深刻。既要重视理性认知,也绝不能忽视情感共鸣。情感对人的思想具有启动、深入、调节和强化的作用,既是人们接受一种思想理论的内在动力,又是将思想理论切实转化为具体言行的重要依托。要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让大学生接受、认同,就必须要注重打破大学生的认识壁垒和情感障碍,在情感上与之产生共鸣,即所谓“以情感人”。须知,“如果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会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注重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相结合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点的必然选择。
一是以思政课程教育为主渠道、主阵地,辅之以专题报告、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学生清楚地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同时,由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还需要清楚地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通过理性引导,以理服人,强化学生的理性认知,只有与学生的所想、所思、所盼结合起来,才能增加理论的亲和力,使之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二是深入了解并切实尊重大学生的现实利益诉求,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是增强情感共鸣的最佳途径。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显然,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使他们充分体验到理论的人文关怀,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当前最主要的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就业、生活困难、心理健康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上,学校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负责,做到教书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核心问题是激发并促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最终将这种价值认同转化为具体行动。价值认同是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认同,这种认同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某类价值的内在认可或共识,或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以此为基础,实现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必须与大学生实践养成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日常活动中被价值主体内心认同、践行之后才具备实践意义[7]。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乃至价值认同,最终转化为相应的行为习惯。一是在理论传输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在此基础上采用事实教育的形式,使其不断形成和发展自我意识,并不断认同、接纳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坚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通过体验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逐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以此作为将其外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认同和倡导的行为的坚实基础。在校内积极搭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如班集体活动、社团活动、评选思想道德模范活动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现实来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对象的大学生,他们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反思性特征。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要求教育民主化是他们的普遍愿望。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在调动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唤起大学生主体意识、满足大学生内在需求、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渗透教育作为一种循序渐进、潜移转化式的教育方式,既“符合了现代社会教育尊重多样化的包容性特征,又考虑到了受教育者在强制教育下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给予其一定的选择空间”。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针对这一事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强制灌输的同时,更加注重渗透性,通过建设和营造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良好环境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以及日常各项工作中去,将强制灌输和隐性渗透有效结合起来。一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二是建设和营造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良好环境氛围。各高校应注重建设学校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制度环境等,广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术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营造并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一直以来,高校中都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讲授和实践引导,而却忽视了对教育者的教育。殊不知,最容易涂在学生的精神底色上的,并不是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而恰恰是教师自身的价值观色彩。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一方面会受到教育者所传授的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教育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而后者的影响更为重要,但是遗憾的是,这一点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后者是教育者无意而为之的。高校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不仅对大学生甚至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认同都将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他们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承担者和骨干力量,其引领作用尤为关键,高校教师必须在实际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将思想引领和以身示范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