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实践路径探析
——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

2019-02-22 06:41颜世英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教育资源贫困地区

康 杰,颜世英

(1.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1;2.河北省大名县教育局,河北 大名 056900)

党的十九大要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社会各方力量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战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确保贫困人口彻底稳定消除贫困必须从根源入手”[1],贫困地区的发展重在依靠群众主体的内生动力,教育扶贫是消除贫困的根本之策,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迈入新时代,要成功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必须以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重大作用,从而在根本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一、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的教育扶贫战略部署的实施,我国教育扶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丰硕成果,教育扶贫的优势和作用无可替代,教育扶贫对于脱贫攻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推进,激发教育扶贫更强大的动能显得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客观原因,教育扶贫实践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影响着教育扶贫功能的充分发挥。

(一)教育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持续推进,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但制约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仍然存在,且亟待解决。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地区对教育的财力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教育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一方面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学生居住地相对分散,由于学生数量有限,难以保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学校,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上学路途十分遥远,求学困难,2018年初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冰花男孩”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教学必备的基础设施供应严重不足,存在校园面积狭小、校舍陈旧、教学设备老化、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不足、师生生活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以高中阶段教育为例,“2015年全国生均拥有计算机0.19 台,有64.5%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拥有0.08 台;全国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3000 元,有58.1%的省份达不到这一水平,最低的省份生均只有1000 元,而最高的却达到 31800 元,两者相差近 32 倍。”[2]

(二)师资力量匮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贫困地区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师资力量不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贫困落后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战略推进的重要问题。”[3]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基础薄弱、待遇不高、生活不便等多重原因,贫困地区在新教师引进方面始终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师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吸引力不足,原有的教师力量也难以维持,随着一批老教师的退休、中坚力量教师外流,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捉襟见肘,青黄不接。以河北省大名县为例,全县有幼儿园教职工281 人,其中幼教专业176 人,在园幼儿21650 人,按编制标准师生比1:7 测算,需配备幼儿园教职工3092人,缺编达2811 人,另外,由于乡镇幼儿园教职工多数由小学教师转岗,占用了很大比例的小学师资,从而导致全县小学师资也出现突出的缺编问题。而在高中阶段师资队伍匮乏的现象依然存在,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普通高中共缺编教师达5.7 万余人,缺编最多的省份高达1.7 万人,其中一些地区的师生比均超过 1:17,缺编矛盾十分突出。”[4]

(三)贫困生辍学率高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问题的意见和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基本保障,在“有学上、上得起学”的意见指导下,基本实现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学的时候“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然而在义务教育之后的阶段情况却不容乐观,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全国普通高中招生 800.05 万人,比上年减少 2.87 万人,下降0.36%;毕业生 775.73 万人,比上年减少 16.62 万人,下降2.10%。”[5]这其中,贫困生的辍学率尤其偏高,贫困生辍学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大多数是因为经济困难、家庭无力支持等客观原因;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在贫困地区的盛行,导致很多家长主动要求学生退学,以及学生自身厌学、弃学等。

(四)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近年来,在大力推动教育资源分配均衡化的作用下,我国教育资源分配逐步走向均等化,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开始日渐丰厚,一批名校、名师、名课也开始不断涌现。但就目前而言教育资源不均衡分配仍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与城市教育资源之间的不平衡尤为严重。有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教育资源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集中,超过90%的名校、名师、名课集中在城市,贫困地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则十分有限,有些连基本的教育资源都无法得到保障。而相应的,由于社会公共资源建设的不均衡,城市学生很容易利用到如科技馆、青少年宫、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一系列社会公共教育资源,贫困地区学生则难以享受到这些公共教育资源,从而严重阻碍了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五)职业教育发展不足

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一方面贫困地区集中了一大批闲散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绝大多数缺乏知识和技术,自身“造血”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很多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地区学生由于经济或者学习成绩原因,无法选择普通高中升大学的学习模式,急需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来提升就业能力。所以,贫困地区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而言,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按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与学生数1:20 的标准计算,中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共缺编教师约9 万人,而部分中西部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师生比超过了1:20,缺编最严重的省份缺额达约 1.2 万人。”[6]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不仅数量短缺,而且结构上也十分失衡,有着丰富职业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二、贫困地区教育扶贫路径选择

新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可以为带动社会其他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脱贫攻坚离不开教育的支持,教育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大有作为。以下就以河北省大名县的教育扶贫工作实践和成功经验为例,来探析贫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的基本路径。

河北省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端、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传统农业大县、革命老区县,由于贫困人口较多,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面对精准脱贫的艰巨任务,大名县充分激发教育扶贫的强大动能,以“办好每所学校,惠及每位教师,教好每名学生”为着力点,加强顶层设计,狠抓工作落实,教育扶贫工作“实推进、见长效”,为全县如期脱贫建成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教育基础设施是开展教育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良好的教育基础设施是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的物质保障,要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长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现状,必须在强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河北省大名县在结合当地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改善计划,如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大名县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自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4.6 亿元,共计改造231 所学校485个项目,改造校舍面积28.5 万平方米,改造操场12.2 万平方米;仪器配备学校220 所,仪器价值8033.19 万元,提前顺利完成“双一百”和“20条底线”的目标任务。”[7]通过实施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等重点任务,经过近5年的努力,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满足教学和生活需要,为顺利通过国家、省级评估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振兴根本在人,师资力量是实施教育扶贫的根本保障。一方面贫困地区要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重点解决“招得来”的问题,鼓励和吸引广大优秀毕业生到贫困地区任教,提升贫困地区师资建设水平;另一方面,贫困地区要营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发展条件,解决“留得住”的问题,切实解决贫困地区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广大教师能够安心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在教师招聘方面,“河北省大名县自2010年以来通过特岗计划、事业编招聘、三支一扶、免费师范生、农硕生等方式,累计招聘到教师1682 人,全部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师资短缺的问题。”[8]在保障教师职业发展方面,大名县一方面以 “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拓展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全员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教师8982人次,实现了各级教师培训全覆盖,促进了名师、名校长队伍的快速成长,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另一方面,大名县连续4年对“好校长、好老师”进行表彰奖励,并给予县级劳模待遇,累计表彰好校长80 人、好老师400 人,开创了邯郸市教师表彰先河,增强了广大教师从教的荣誉感。同时,还对全县从教30 周年以上的老教师颁发“从教三十周年”纪念证书,对48个教育家庭进行命名表彰,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效保证了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计划

在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就学的同时,要逐步完善义务教育后阶段的贫困生资助计划,以促进贫困地区早日脱贫。一方面要积极增加政府投入,以财政支持为主进一步实施政府资助政策;另一方面要引导各类企业和慈善组织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从而多措并举,确保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河北省大名县坚持以“确保每一个孩子不会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确保每一个家庭不会因孩子就学而致贫”为目标,出台了《大名县教育脱贫攻坚2018-2020年规划》,全面落实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高中中职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三免一助”以及大学新生救助等各项资助政策,健全资助制度,提高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保证应助尽助,应免尽免。“2018年,全县发放各级各类教育扶贫资助资金 2054 万元,惠及学生29210 人。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 2541 万元,惠及贫困生3296 人。”[9]另一方面,大名县还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教育资助计划,一批本土企业和个人积极响应,涌现出了一批省、市、县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和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爱心企业和个人投身教育资助事业已蔚然成风。截至2018年大名县教育救助基金会已累计资助贫困大学生2234 名、高中生31854 名,成为大名县实施教育扶贫的重要力量。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

在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可以打破时空距离,促进资源之间的相互流通和共享。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是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的有效方式。例如“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帮助薄弱学校解决了师资配套、学科完整和工学矛盾,教学质量持续稳定地提升,带动一批老少边穷地区的薄弱学校走出了办学困境。”[10]河北省大名县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为全县141 所中小学校建成内外合一的教育城域网,完成了百兆专线进校园,搭建了网络“高速公路”,全县100%的班级实现了班班通,班级多媒体既可以登录互联网,又可以通过邯郸市教育内部网络收看直播课堂,让贫困地区学生不用出门便可实时收看市级优质课堂,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通过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名县5215名中小学教师和85789 名学生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学习,实现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同时,大名县于2016年3月启动了“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计划,通过互+大课表汇聚乡村小学需要的各类急需课程,其科目覆盖了音乐、美术、科学、诗歌、阅读、英语、手工、财商、网络素养、生命教育等十多门核心素养公益课程,通过直播互动平台为每个乡村学校送去每周20 余节的免费网络公益课程,惠及2300 名乡村学校师生。“2018年9月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在全县乡镇小学全年推开,7个乡镇15 所小学率先加入,通过网络公益课程计划,进一步丰富了全县乡村学校的课程资源,同时也提升了乡村学校自身精品课程打造进程,2018年大名县2 所小学的课程作品代表河北省在上海教博会展出,受到广泛好评。”[11]通过一系列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计划实施,大名县顺利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督导评估验收,被授予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并于2018年7月正式成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区,有效实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

(五)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扶贫的作用

在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实践工作中,不仅要支持贫困地区的普通教育事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要支持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贫困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知识和技术,所以在教育扶贫实践中,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提升贫困地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的《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扶贫功能,支持贫困地区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加强有专业特色并适应市场需求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让更多的贫困家庭有一技之长,河北省大名县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给机会”,抓实职高对口升学工作,畅通职业高中升学渠道,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二是“给技能”,“立足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扶贫产业实际,重点开展了汽车驾驶、电工、焊工技能、农村微小企业安全生产等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728 人,另外还培训了非贫困劳动力938 人,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12]三是“给出路”,认真做好职教学生的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具体情况,指定专人负责,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精准帮扶。针对毕业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通过举办专场招聘活动、岗位推荐、发放求职补贴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通过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大名县职业教育得到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突出。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教育是改变人们命运、彻底根除贫困的“秘方良药”,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要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为指引,通过实施教育基础设施保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资源均衡化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振兴计划,教育扶贫定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教育力量。

猜你喜欢
贫困生教育资源贫困地区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