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11)
钢琴教学是情感与文化的艺术传递,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曲目之中隐含的文化特质,学生则容易陷入思考维度的局限性。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安徽花鼓灯的文化价值,乃至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特殊技法。为此,本文梳理了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脉络,并阐述了在民俗文化视域下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重点与方法。以创作于 20世纪40年代瞿维作曲的《花鼓》钢琴曲目为例,解析了其中最为关键的教学侧重点,以及民俗文化表现手法,现做如下分析。
安徽花鼓灯花鼓灯历史悠久,是汉民族人民以舞蹈、灯歌、锣鼓等音乐,烘托节日氛围的重要表现形式。舞蹈之中的情绪积极向上、欢快热闹,是集体情绪运用舞蹈展现出的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民间舞种,花鼓灯的可查阅资料可追溯至夏代,经过元、明、清、民国等阶段的后续发展,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已经形成了以安徽淮南、蚌埠、阜阳等地区为文化中心的地域性民俗文化标识,且广泛辐射淮河中游地区,包括:江苏、河南、山东等地区的二十多个县、市。2006年5月20日安徽花鼓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6)。在钢琴曲目《花鼓》中演绎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需要从花鼓灯的民俗文化形成机制中,找到特定的文化解读规律,以及运用钢琴演奏手法,来表现这种艺术张力的特定技法。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花鼓灯民俗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教学重点,需要让学生深刻感知到花鼓灯的民俗文化魅力,才能让学生有效区分《花鼓》钢琴曲目演奏技法与欧洲钢琴曲目的差异性,并在饱含民俗文化情绪的基础之上,展现出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气质。
钢琴教学的核心是表演与演奏,学生如果仅掌握演奏技巧,而无法将安徽花鼓灯在民俗文化中的感性特质表演出来,则很难达到花鼓灯文化的审美高度。因而,在钢琴曲目《花鼓》的教学侧重点上,应当以民俗文化为依托,尽量训练学生的表演能力,从感性的文化体验维度,引导学生认知民俗文化的深层底蕴,并将其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钢琴演奏过程当中,充分表达出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俗文化通过钢琴演奏展现出来,需要更为深层次的剖析乐谱、诠释音乐、理解其中的文化基调与内涵。钢琴艺术形态,在民俗文化的处理上,需要中西合璧,将花鼓灯的文化表现在钢琴演奏之中,其中的演奏技巧,正是传递文化符号的重要方式。中国钢琴风格在借鉴了欧洲钢琴艺术理念的情况下进行了大量创作,而钢琴曲目《花鼓》也是我国钢琴艺术延续钢琴演奏形式和文化的一种创新。将安徽花鼓灯的文化期待充分的表现在钢琴演奏之中,才是充分表达民俗文化的教学侧重点。
安徽花鼓灯的民间演奏,早期使用了 “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等多种形式,锣鼓等打击乐器的韵律感更强,钢琴借助在其中属于一种配合性的辅助。那么在演奏技巧上,不仅需要学生熟识乐谱,同时需要结合段落分布规律,总结每一小节中的钢琴演奏切入点和韵律性。积极配合并审视“锣/鼓”演奏的韵律表达,迎合其中的节奏感知,是钢琴曲目《花鼓》演奏中极为重要的教学侧重点。只有钢琴演奏与“锣/鼓”演奏相互协调,并产生较高的配合度,才能真正演绎出安徽花鼓灯在民俗文化魅力,而不产生违和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模拟乐器“锣/鼓”演奏的旋律并入其中,同时加强钢琴教学中的反复训练,达到充分展现安徽花鼓灯在民俗文化艺术特征的积极效果。
中国钢琴曲目《花鼓》的创作上,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如果仅凭乐谱演奏的技巧性训练,实则很难让学生体会到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气息,很难形成画面感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思维。因此,在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将安徽花鼓灯的艺术表现形式、歌舞风格、亦或节日活动的民间习俗等诸多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对安徽花鼓灯的艺术形式产生深刻认知。在学生形成了对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的深刻感性认知与思考之后,再进行演奏技巧训练,则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可以将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制作成PPT或微课,将大量民间素材融入其中,通过网络平台发放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大量预习,充分理解安徽花鼓灯的文化气息和艺术表达形式。在《花鼓》钢琴教学课程开始之初,由教师在课堂播放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的深层底蕴,带领学生进入安徽花鼓灯的特色艺术情景,形成安徽花鼓灯主题旋律的鲜明度,区分以往时期所学钢琴曲目的演奏情景。
钢琴曲目《花鼓》由《凤阳花鼓》和《茉莉花》两个主题进行呈现,并在第三部分进行了融合。在演奏形式上属于层层递进关系,具有较强的延展性特征,其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演奏表现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演奏第一部分主题时,需要注重第15小节,即下谱第5小节开始后的旋律变化,引导学生控制演奏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感知钢琴曲目本身在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中所表现出的艺术张力,从活泼、欢快、热闹的安徽花鼓灯歌舞场面中,清晰的展现出节奏韵律感知。而在第二部分《茉莉花》主题的旋律把控上,需要与左手八度结合,演奏出的左手旋律,需要配合邻手指弹小三度的控制速度,既不能弹断旋律,也不能产生转指痕迹,是需要加强反复训练的钢琴教学重点。
在讲授第三部分主题旋律的演奏技巧时,需要重新回顾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主题演奏技巧,让学生充分理解前两部分民俗文化的表现力,而后深思第三部分的演奏倾向,以及对于诠释前两部分的演奏技法,从而加强整部钢琴曲目的节奏感,将到第三部的钢琴演奏推向高潮,真正展现出安徽花鼓灯在钢琴演奏艺术中的民俗文化魅力。需要关注的是,《花鼓》第 117小节需要配合ff力度,左手音程和右手采用八度形成了高密集的和声效果,才能最终将整首曲目推向高潮。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控典型节奏的演奏技巧,并引导学生加强节奏力度的把控力,形成一种钢琴演奏的全局意识,有步骤、有计划的控制演奏力度,理解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形象,并最终在钢琴曲目《花鼓》中积极的表达出来。
以花鼓命名的钢琴曲目具有很多共性,作曲家所勾勒出的场景画面,是以花鼓艺术形式为代表的欢快场景,其中的舞蹈性、歌唱性、锣鼓性等等,需要充分的融合在钢琴教学之中,才能真正表达出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特质。尤其《花鼓》乐曲创作本身,也融入了锣、鼓两项打击乐器的节奏附和,需要在演奏过程中把控锣鼓节奏的民俗文化表现力,展现出锣鼓节奏与钢琴节奏的双向配合与协调,突出花鼓艺术的文化积淀和底蕴。
在《花鼓》钢琴曲中,作曲家瞿维总共设计了三处锣鼓节奏。开篇引子部分(1-14小节),第一部分结尾片段(64-77小节),以及全曲结尾部分(140-150小节),均为演奏技巧训练的重点部分。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三部分的乐器融合钢琴演奏技法,令学生掌握锣鼓中所表现出的柔和,以及在首、腹、尾三个部分回旋效果,统筹《花鼓》钢琴曲的整体民俗文化表现力,进而展现出花鼓歌舞的欢快场面。在演奏钢琴曲《花鼓》中的锣鼓节奏需要特别关注铜锣(匡、呛)的音阶切入点,可以由教师暂停模拟器播放,回放3秒,让学生加深的铜锣(匡、呛)音阶的切入点,并对后续旋律的演进形成深刻感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锣鼓打击乐器带入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工具。让学生能够在亲身感受铜锣打击时的韵律变化,切实体验到钢琴曲目与花鼓和音后的节奏演进规律,梳理出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在钢琴演奏中的热闹场景情绪。
《花鼓》钢琴曲目在开始部分采用了大量模拟鼓节奏的表现方式,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对于鼓点节奏的把控力,让钢琴演奏和鼓点能够形成鲜明对比,又能够展现出音色清脆悦耳的明快效果,还要将锣音表现力突出,在铿锵有力的节奏控制上达到更高的韵律契合度。钢琴演奏的技法上,需更加关注四度和五度音程的贴键演奏效果,和弦后需要更为整齐划一,对于突出的重音及和弦音阶展现,达到充分整合后的融洽度,支持钢琴演奏过程中,对于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
复调技法钢琴曲目在多声部融合中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是在综合运用交织的线条结合、错综节奏律动,构建了钢琴曲目的内容结构。我国钢琴曲目的艺术发展,在每一时期都吸收了大量的民俗文化。作曲家在复调中融入的民俗文化基调,正是展现我国民俗文化魅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需要关注学生复调技法的掌握程度,才能达到充分表达安徽花鼓灯民族风情的曲风曲貌。
钢琴曲目《花鼓》的复调部分,教学侧重点在第一和第二两部分。第一部分《凤阳花鼓》主题旋律中,支声衬腔补充旋律的技法练习尤为重要。只有复调演奏技巧完全掌握,才能令整首钢琴曲目更加丰满,为整首目前的演奏增添韵律感和流动性,支持安徽花鼓灯红火热闹场面积极的呈现下钢琴演奏之中。第三部分巧妙地穿插了第一和第二两部分的主题旋律,是总结性的复调旋律演进和汇总,也是一种钢琴演奏中经常出现的对比复调手法。
前一主题在左手低音区呈现,需要关注钢琴演奏的华彩性装饰效果。而后一主题在右手高音区域,主要以民间加花形式作为主要的民俗风情展现手法,直至右手高音区演奏热烈而奔放主题旋律,并最终激发出乐曲最高潮部分的民俗文化表现力。在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知其中的民俗文化主题差异度,重视轻重缓急的复调节奏把控,达到抒发安徽花鼓灯气息的积极效果。引导学生掌握三个部分在复调演奏时的技巧性,进而表现出安徽花鼓灯中最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感受,为观众带来从演奏到表演的听觉期待,展现出安徽花鼓灯作为民间舞种的风格色彩,突出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情绪。
钢琴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乃至对于钢琴曲目中的文化理解能力。安徽花鼓灯的民俗文化,正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借助钢琴曲目《花鼓》来表现这种文化,需要加强学生的钢琴触键技巧练习,同时强化学生对于钢琴曲目本身的节奏规律把控力。进而在充分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间接高学生的钢琴曲目审美能力,掌握对于民俗文化的表现能力。
钢琴曲目《花鼓》中采用了模拟鼓点节奏的创作手法,在于展现花鼓灯歌舞场面,充分结合锣鼓欢天场面片段,触键技巧的练习上必然需要区别于以往钢琴曲目的演奏方法。钢琴曲目《花鼓》中的鼓点节奏紧缩、密集,从八分音符发展到三连音连贯性较强,再发展到四十六音符后在该音区可达到节奏性的高潮,令整首乐曲表现出民俗文化的艺术张力。而后演奏可以逐步放缓密度,并降低发音点,引入第二部分《凤阳花鼓》的曲目主题。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把控了每个鼓点的重音节奏,尤其需要配合鼓点“匡”的音阶,将花鼓歌舞表演中的短小精悍展现出来,烘托鼓点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在演奏钢琴曲目富有歌唱性旋律的主题时,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并体会,由花鼓舞蹈所呈现出的妩媚优美,以及演唱形式中的内敛含蓄。这种基于歌唱旋律的精细把控,也是突出民俗文化鲜明度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触键技法的练习中,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形成肌肉记忆,为《凤阳花鼓》主题和《茉莉花》主题的旋律对接,以及表现文化气息若隐若现的感官情绪。
演奏训练中,触键力度一定要深,教会学生运用全臂触键方式,把控其中的乐曲韵律和动力。手腕一定要相对平稳,双手触键手指可微微抬高,有效运用上臂、前臂、手腕、手指的密切配合,来达到触键力度的有效控制。尽量利用上身重心前倾,以及下落时产生的压力来控制触键力道。在日常演奏技法的练习中,可以要求学生在准备弹奏下键之前,为下一次触键的手指预留准备时间,并等到下一个音阶完全弹完后才能抬手。此外,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节奏过渡,在节奏过度中的乐句切换,需要掌握特定的触键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划分短句的技巧,并组合若干短句转化为长句的基本能力。在充分处理触键方式之后,联想指尖触键所产生的速度、面积、触键方向、以及手掌伸张的程度等等。继而通过反复练习,引导学生更加清晰的把控乐曲本身的触键技巧,突出安徽花鼓灯钢琴演奏中的民俗文化表现力。
综上所述,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中,应当更加关注学生对于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的理解,以及在钢琴演奏技巧上的表达方式。为此,需要将教学侧重点设置为民俗性特质的理解,文化性表达方式的技巧,以及学生对于《花鼓》钢琴曲目的韵律性感知等方面。基于此,建议在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中,加强主题旋律的演奏情景引导,充分训练典型节奏的演奏技巧,重点讲授乐器融合部分的演奏技法,加强复调演奏技巧的韵律指导,反复训练触键技巧和演奏规律。以期达到充分展现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特质的效果,让学生在熟识钢琴演奏技巧和规律的同时,掌握民俗文化的呈现机制与表现内涵,真正抒发《花鼓》钢琴演奏中对于安徽花鼓灯民俗文化的艺术表现力,达到优化安徽花鼓灯钢琴教学水平和质量的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