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本体伦理与模式研究

2019-02-22 06:3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德协同德育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 桐城 231400)

0.引言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怎样推动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师道德水平,怎样对教师的德业协同发展进行综合性的考量,利用构建科学长效的教师德业培训机制及师德评价体制,将当代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转变成教师的职业理想及具体行为,是推动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建设切实可行的高效课堂,就需要学校应积极制定与完善各种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的制度,进一步规范每位教师的言行,并有效传递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愿景、学校办学理念及教学文化。因为课堂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同时还兼具着多重功能,应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主阵地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制度在教师德业能力融合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

1.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本体伦理

1.1 德业协同发展本体伦理的内涵

本体伦理当中的伦理一般情况下是针对人们之间的关系行为规范性而言的,其中本体主要指的是事物的自身属性,而本体伦理则是指人际关系间内在的特性标准。对于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本体伦理来说,实际上所强调的是教学与学习的和谐统一,是基于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大力推动教师专业能力与德育素养的共同发展。

1.2 德业协同发展本体伦理的核心

想要正确认知教师德业能力的协同发展首先就应深入探讨其核心要素,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要素。道德其实指的一定社会改善人际关系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综合体。在此基础上,能够得出教师道德核心要素应是关系与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要求。而师德则为和教师职业有关的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综合体,该种关系从教师的层面上是师生之间的关系。由此充分说明了,师生关系的规范性是建设教师道德理念的先决要素。另一方面是教师专业的核心要素。其包括学法与教法,学法针对的是学生学习方法,这其中涉及到教师怎样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传授的结果会直接决定着实际课程教学效果。而教法能够体现教师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的专业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能够按照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创造出丰富多彩且适合学生能力的活动,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路径

2.1 完善课堂体系、满足教师发展需求

2.1.1 强化集体备课机制

备课工作中每位教师应做到四定、五必须以及六准备,其中四定主要指的是固定的人、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与固定的内容。五必须指的是主要备课教师必须要用于承担教学内容统筹规划的责任、议课教师必须要表达自己内心想法、主要备课教师必须要在同一备课后制作出完整的电子档案文本、所有教师必须要对大家的备课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与完善、课程结束后必须要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六准备则是指准备学情、准备目标、准备重点难点、准备教学方法、准备学习方法、准备教学方案。

2.1.2 利用听课实现互补

教师德育教育当中应充分重视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在德育实践当中主动进行自我反省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方案,重点培养与发展教师个人教育及其素养能力,这是教师德育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途径。学校要长期坚持组织大型的全校听课评课活动,各位教师每学期都应精心准备一堂公开课,优秀教师要另外准备消极展示课程,每个学期当中的开放日应邀请学生家长到校观看。教师在进行公开课的过程中,校内所有没有教学任务安排的教师都应参加,并在课堂结束后对其进行评价。由于学校存在各个年级,学科之间的差异、教学观念及方法的不同,会引发教师的热烈探讨,能够形成较为浓厚的科研氛围,有利于激发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专业相似的教师之间应相互学习彼此教学中的独特之处,借鉴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专业不同的教师之间则应努力拓展自身视野,在德育素养方面不断体会新鲜事物,学习更多知识。

2.2 制定评价体系、促进德业同步提升

2.2.1 发挥考核作用

学习哦啊应提高师德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学德育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提升,要制定并完善《教师师德素养考核标准》、《教师考核方式》、《教师教学责任认定》等体制,将教师的师德地位提高到专业能力的层面上,只有在提高广大教师德育素养的基础上,才能确保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在听讲所使用的《教学评价列表》当中也同样强调了教师德育能力的重要性,重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育及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与引导。比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在讲解《花脸》这一章节内容时,利用对文中不同人物的分析让学生全面了解到原创作者购买花脸的行为都是源于对花脸的热爱的,那是一种对英雄所产生的仰慕与敬重之情。通过该节课,教师向学生阐明了全新的人生观念,即要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做有益于群众的人。再比如,日常课堂教学中,会经常需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应在学生讨论中,向学生渗透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但不管方法及内容怎样选择,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通过课堂教学,来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是,每位教师应尽的义务,更是广大教师的工作职责,充分体现教师的德育身份。

2.2.2 重视调查反馈

每个学期通过对班级学生及各位家长的问卷调查,全面掌握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并将其作为教师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同时也使其成为教师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的依据。学校要深刻意识到,学生才是评价课堂教学最佳发言人,应高度重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不单独是个别学生的学习能力,而是期望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因此,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应清楚的意识到,教学过程不应过于注重形式感,其看中的是教师的工作态度及所付出的努力,并要将这些通过教学质量充分体现出来。此外,学校可通过的调查反馈体制,让教师全面知晓评价的真实内容,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及质量,同时还能促使广大教师的不断进步与完善。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家长放心、满意。

2.2.3 构建网络平台

学校应积极构建自身官方校园网站,增设教师专业培训、课程指导、课题探究、师德建设、先进理论、论文荟萃等方面的专刊项目,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与互动的平台,给予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还要为教师布置阅读任务,要求每位教师在阅读当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不断观察及反思当前教育形势,从而让他们始终处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校园官方微博账号的认证及开通,有效拓展了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利用微博这一网络平台,各学科教师间可相互探讨与分享阅读体会,共同商讨教学方案及方法,能够更加沉着冷静的思考问题,为他们德业协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微博当中所呈现的内容虽然有限,但却能够及时记录教师的真实情感,反映他们的思想现状,记录教师的成长过程,利用微博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得双方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与表现,进而提高教学方案的针对性,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1]。

2.2.4 建设电子平台

学校应高度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电子平台建设问题,应要求所有教师在每学期将协同发展中的工作计划、教学规划、精彩教案、课后总结与反思、教学随堂笔记、教学报告等全部纳入到电子平台系统中,使其作为沟通学习平台及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2]。教师可按照评价内容在电子平台上实行自我评价以及相互评价,同时学生也可加入到其中,评价班级管理体制及课堂教学效果等。在评价过程中,应遵守公平、公开及公正的基础原则,充分体现出学校管理的民主性特征。每位教师可在任何时间获取不同方面给出的全面、客观及深入性的评价信息,且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以便及时完善自身的不足。例如,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应重点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其课程的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则要找到与学生产生距离的根本性原因,这些问题的反馈信息将会让广大教师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身教学工作中的缺陷,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及方法,从而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3]。

3.结语

通过聚焦高质量课堂,创建规范化的课堂体系,是推动广大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师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教师个人道德素养及内涵也会不断地丰富、不断深化,因此,德业标准也应做到与时俱进,努力融入更多新鲜元素,教师道德素养能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转也精神,只有在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师德育素养,才能真正实现师德建设及其专业发展的共赢。

猜你喜欢
师德协同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