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侧脑室壁胆脂瘤1例

2019-02-22 01:09黄新春
西南国防医药 2019年6期
关键词:伽玛刀室管膜胆脂瘤

黄新春,薛 峰

病例 男性,2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障15年,于2018年5月31日入院。患者6岁时发现右侧侧脑室壁占位病变,大小约2.0 cm×2.1 cm×1.6 cm。当时即出现左侧肢体功能障碍,左侧上下肢肌力Ⅳ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并在外院行头部伽玛刀治疗。7岁时复查,见右侧侧脑室壁占位病变无变化。20岁时颅脑MRI检查发现颅内病变较前有所增大,约3.0 cm×2.9 cm×2.6 cm,左侧肢体肌力进一步下降至Ⅲ级,来院再次行伽玛刀治疗。本次入院前左侧肢体肌力进一步下降,双眼视力下降,左眼颞侧视野偏盲。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额纹存在,双眼能完全闭合,口角无明显偏移。双眼视力4.8,左眼颞侧视野偏盲。左侧上肢肌力Ⅱ级,左手1~5指屈曲畸形,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左侧肢体生理反射减弱,Babinski征阳性。

术前颅脑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右侧侧脑室壁巨大占位病变,向脑室内生长,见混杂稍长、等T1稍长、稍短T2信号影,边界尚清,上述病变呈不规则边缘强化,大小约为3.5 cm×4.9 cm×4.6 cm,形态欠规则,局部与右侧脑室前角连通,枕大池扩大。

术前诊断:右侧侧脑室壁肿瘤。6月4日在全麻下行右侧侧脑室壁开颅肿瘤切除术。选右侧额叶入路,经右侧脑室前角穿刺成功,沿穿刺道进入脑室。术中见:肿瘤基底部位于右侧侧脑室壁,肿瘤大小约5.0 cm×5.0 cm×4.0 cm,呈豆腐渣样改变,为实性,质地脆,边界较清,无明确供血动脉,周围脑组织与病变有粘连。术中全切肿瘤,用100 mg氢化可的松加入1000 ml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瘤腔。

术后诊断:右侧侧脑室壁胆脂瘤。6月5日病检:炎性变性坏死组织及角化物,部分脑组织内可见胆固醇结晶,肉芽肿形成,病理诊断为胆脂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双眼视力4.8,左眼颞侧视野偏盲,左侧上肢肌力Ⅲ级,左手1~5指屈曲畸形好转,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治愈出院。

讨论 胆脂瘤属于良性肿瘤,临床表现因不同生长部位产生不同的定位体征及表现[1],对放疗不敏感,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方法。本例儿童时期即发现颅内病变,15年后手术切除,术前考虑诊断为右侧侧脑室壁室管膜瘤,术中及术后明确诊断为右侧侧脑室壁胆脂瘤。

术前讨论认为,患者发病已经15年,病史长,可以排除肿瘤为高度恶性病变。结合核磁共振检查考虑肿瘤囊性变,考虑肿瘤为:(1)室管膜瘤。来源于被覆脑室和脊髓中央管的已分化的室管膜细胞,为WHOⅡ级肿瘤,是居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之后的第3位儿童颅内肿瘤,好发于第四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2]。(2)低级别胶质瘤。术中所见让所有手术人员意外,回看患者核磁共振图像,发现肿瘤边缘有部分强化结节,肿瘤中央并非典型的囊性变特征,不像典型的胶质瘤囊性变影像特点。结合患者15年,多为良性肿瘤,所以,术前应考虑罕见的侧脑室壁胆脂瘤。该肿瘤对放疗不敏感,故患者两次伽玛刀治疗无效。

胆脂瘤较多见于小脑桥脑角的前上部与鞍区,有“见缝就钻”的特点。脑室内胆脂瘤少见,占颅内肿瘤的1.2~2.6%,有完整的肿瘤包膜,内含银屑状上皮样组织,又称上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珍珠瘤。该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后天性多与外伤有关[2-5]。胆脂瘤CT表现为囊肿边界清楚,形态多不规则。典型者为低密度灶或略低密度灶,增强一般无强化。术中用氢化可的松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瘤腔,可以减少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肿瘤残留是肿瘤复发的关键因素,因此,手术中应争取全切肿瘤。对于肿瘤部分切除的患者,其症状可得到较长时间的缓解,若肿瘤长大可以再次手术。

猜你喜欢
伽玛刀室管膜胆脂瘤
中耳流脓、头痛眩晕……警惕胆脂瘤
获得性中耳胆脂瘤基础研究进展
X刀、伽玛刀一定适合您吗?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T2-MRI全域直方图鉴别儿童后颅窝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价值
如何治疗中耳胆脂瘤?
松果体区肿瘤伴脑积水V-P分流后再行伽玛刀治疗效果观察
中耳胆脂瘤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颅内脑实质室管膜瘤核磁共振成像表现
伽玛刀治疗残留和复发颅底脊索瘤的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