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智慧
——以“一带一路”为例

2019-02-21 20:31:02薛秀娟赵振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球化命运共同体

薛秀娟,赵振杰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中国的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我国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推动全球治理格局一体化发展中所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方案,通过积极建立与各国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上获得了积极的反响,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其中,“一带一路”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倡议,它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智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和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承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塑造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

我国古代就有着“天下大同”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又巧妙地结合了新时代对外发展的理念,高举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旗帜,特别是“一带一路”用新的丝路精神重塑了中国的时代形象。

首先,“一带一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一带一路”是有着浪漫名称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倡议,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与非洲、欧洲等国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来进行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877年在《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做研究的成果》一书中就对这条贸易之路作了“丝绸之路”的命名,从那时起“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和相关的史实就得到了世界各国学界的认可[1]。“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中华民族对外贸易和文化往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并且在“丝绸之路”的发展中也促进了当时世界各国之间种族、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汇融合,从而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文化[2]。正是因为具有如此厚重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一带一路”的倡议才会获得诸多沿线国家的认可与支持。

其次,“一带一路”践行了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国古代就有“达则兼济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传统。从今天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眼中,他们始终认为中国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会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在富强起来之后称霸世界,所以一味地宣传“中国威胁论”,甚至有些西方学者企图唱衰中国,质疑中国的和平崛起。在这些西方言论泛滥的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是为了表达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善意,也重申了我国坚持和平崛起与以和为贵的发展理念,我国谋求的发展不仅仅是为自身的发展也是为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新兴国家与经济体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案,并且将中国发展智慧传播到相关国家和地区,促进国家和民族之间共同利益和文化的相互贯通,吸引他们抛弃原有的分化与对峙,寻求国际之间发展新的格局和国家发展的合作共赢之路。

“一带一路”的倡议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历史依托,高举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的旗帜,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为丝路精神注入新的能量与活力,使其在国际社会中彰显着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的魅力,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3]。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内涵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地区,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地带。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积极扩大向中西部的开发开放,推动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向更深层次推进,从而有利于将西部地区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地带转变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进而解决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此外,“一带一路”的建设也为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共享发展的大好机会[1]。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就是通过商品和文化之间的相互贸易交流,以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为纽带促进了沿线国家文明的相互交流。在今天,全新的“一带一路”的建设更是带动了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引领发展。从长远来看,周边国家与我国进行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更有利于保障世界稳定与发展,为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疲软的今天,“一带一路”的提出更是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举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经过多次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复苏乏力,面对经济发展的困境,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找着发展的出路,从而导致出现了各个国家、各种经济体之间的摩擦与矛盾,甚至有些国家和地区开始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发展的趋势[5]。与此相反,“一带一路”则连接着亚洲和欧洲两大洲并且向南辐射到非洲大陆,涉及国家多达60个,在未来,“一带一路”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发展地带,也是最有活力,覆盖人口、面积最大的新兴经济带。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有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而且为国际社会的发展提供中华民族的方案与智慧,为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经济共同体、推动经济全球化做出积极的贡献。更进一步说,“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为我国和周边国家都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更是对国际上针对我国所讲到的“中国威胁论”“新马歇尔计划”的一个强有力的反驳。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各国已经成为“获利者”,各国的发展均呈现出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从这方面来讲,“一带一路”彰显了我国运用中国方案来推进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我国构建国际新型政治关系的大国担当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态势,因此,着手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经济共同体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发展中不仅看到的是各个国家之间自身的利益,更要认识到各个国家经济之间的相互融通,更深层的要加强参与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问题。而“一带一路”的提出则充分展示了我国构建国际新型政治关系的大国担当,因为这一倡议有利于世界各国走上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构建国与国之间友好往来的新型政治关系,从而为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发展与文化交流互鉴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首先,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运用平等协商的原则来增强各国政治互信。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日益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某些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歪曲与抹黑导致其他发展中国家依旧存在着疑虑与不解,甚至在某些西方国家的过度宣传之下,“中国威胁论”“中国挑战论”甚嚣尘上[6]。对此,“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仅为我国及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更是为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通过“一带一路”让外界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强调了我国对外发展的重要理念——“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公开透明、自愿参与”,并且表明了我国的政治立场——坚决摒弃强权政治与冷战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由此可见,“一带一路”的发展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既保持自身独立、又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从而为世界各国问题的解决乃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其次,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运用经济相互惠及的方式来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经济呈现出飞跃式发展,而且也吸引多国投资者来到我国投资。与此同时,我国也借用海外资本拓展了海外市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我国积极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和平台,切实造福了沿线国家和人民,共享发展福祉。另外,通过新丝路的建设,弘扬丝路文化,并且努力使其国际化、世界化、全球化,让我国所倡导的丝路文化和丝路精神成为世界各国的精神财富,促进“一带一路”各个参与国家的人民心心相通。

最后,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通过合作共赢促进参与各国之间的文明互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仅存在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差异,也存在着民族文明与文化形态的差异。所以在建设“一带一路”时,中国要以文明大国的身份首先做到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让世界各个国家的文明文化得以健康、长期的共存,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各国应有的贡献。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我国引领全球治理格局良性发展的实践行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全球治理变局的背景下提出的,为此,我们不仅要认清当今全球治理格局中包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去引领全球治理格局的良性健康发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首先,我们要深刻认识现有的全球治理格局。当今世界的发展主题依旧是和平与发展,但是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战争的科技化与信息的安全成为笼罩在世界人民心头的不安因素,这种新兴的非传统的安全隐患,日益成为全球治理格局中最敏感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此外,在世界经济发展下行的今天,保守主义、逆全球化思潮逐渐抬头,世界经济的复苏面临着艰难曲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道阻且长。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国际组织的兴起,帮助联合国在很多方面增强了其对全球治理的话语权,但是在某一程度上也削弱了某些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不正当的优势地位,进而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作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对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和当代世界格局最为清晰的认识。当今世界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态,为此,需要从全球以整个人类整体为单位的新的视角出发,自觉科学地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带一路”是我国推进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一项积极尝试,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意味着当前中国正在将国内事务与当代世界事务进行着前所未有的融合[4]。通过建设“一带一路”,一方面促进我国国内经济的转型发展,继续探索更适合当代中国发展的道路和模式,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在世界舞台上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通过与沿线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拓展我国对外关系新的发展渠道,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给新兴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提供中国发展智慧与中国发展方案。科学合理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格局都朝着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参与世界治理格局中所展现的大国担当和积极的实践行动。

总之,当前我国既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趋势和接受全球治理变局及其多方面的挑战,也要主动承担运用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领全球治理变局走向健康发展的大国责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一带一路”的倡议,彰显着我国对国际社会发展和推动共建美好世界的积极努力。

猜你喜欢
全球化命运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0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命运秀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8:48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全球化战略必须因地制宜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