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的三重属性探讨

2019-02-21 12:34郭明阳呼永河
西南军医 2019年4期
关键词:习服自然界湿度

闫 翔,郭明阳,晏 姣,呼永河

自然气象因素中的湿与人类关系密切,在中医学中,“六气”、“六淫”概念中均有“湿”,但其含义和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人类及自然界生物耐以生存的条件,称为湿气,后者则表示对机体有害,称为湿邪,除此之外,在现代气象学和高湿医学中,还表现出人类对湿有逐渐适应的现象,这被有关专家称为高湿习服[1]。可见湿对人类来说,应该有三重关系,笔者称之为湿的三重属性,滋就相关问题论述如下。

1 人和自然界对湿的依耐性

中医学“痰”、“湿”“水”和“饮”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依赖肺脾肾三脏的正常活动和相互协调。首先,水谷入胃,通过脾的运化转输,上输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将津液输布全身,“肾者主水”,使清者升腾回流,浊者下输膀胱,化为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这一气化过程遭到破坏,则水液或停或聚,为痰为饮,为水为湿。可见,四者同出一源,均为津液不归正化而成,一般地说,津停则为水,弥漫则为湿,寒凝则为饮,热煎则为痰。论湿,首先应该是表现为人类对湿的依耐性,人类离不开湿,早在《黄帝内经》对“湿”的这一属性就有深刻认识,其是作为生理概念来论述的,称“湿”为“湿气”,就是自然界“六气”之一,风、火、暑、湿、燥、寒“六气”是自然界正常顺序气候变化,它是人类及自然界生物体生、长、化、收、藏的条件[2]。自然湿气主要表现为对机体滋润的作用,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湿以润之”。温、湿度是自然界变化的两大基本因素。一年四季,温度按温、热、凉、寒的次序递变的,而湿度变化,则是 “春月地气动而湿胜,斯草木畅茂,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春分以后之湿,秋分以后之燥,各司其政”[3]。立春之后,雨水逐渐增多,随之雨季来临。自然界中阳气逐渐上升,气候开始变得温暖,阳气蒸发水湿,空气中含水量增大,世间万物复苏、生发、茁壮成长。

由上可见,论湿首要的是湿土的滋养和润下作用,“湿以润之”,人类及万事万物首先表现出对湿的依耐属性。

2 湿对人体的伤害性及致病性

人与自然界离不开“湿”,但若“湿气”太过,中医学中则以病理概念来描述,称为“湿邪”,即风、火、暑、湿、燥、寒“六淫”之一,表现为对人体有害,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就我们居住的西南地区,山高地远,山峦叠嶂,气候炎热,一年四季雨水都较多,年平均湿度可以达到 77%以上,甚至有时的夏季节空气湿度可接近满百。地处西南的部队驻地、官兵活动及训练场所、作业坑道等,夏季湿度极高,官兵极易发生各种疾病。有流行病学研究[4]表明,野外驻训官兵与高湿密切相关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周东明等[5]对湿度均超过90%的坑道官兵的调查发现,高湿环境易导致头痛、头晕、心烦、胸闷不适、呼吸困难以及眼、鼻、呼吸道刺激等症状。罗勇等[6]调查对西南高湿环境下部队官兵湿痹关节发病情况的调查显示,总体湿痹关节症患病率较高,并且与官兵籍贯相关,北方籍官兵的患病率高于南方籍官兵,其中腰椎病患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为风湿性关节痛、颈椎病、关节扭伤 、膝关节病、肌肉拉伤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高湿对人体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高湿环境、阴雨天气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湿重的环境下,低气压会让人感到压抑不安,或易情绪激动,或表现为无精打采,注意力涣散,烦燥意乱,有时还会导致血压、心率加快、波动,严重时可表现为心理疾患。心理健康出现异常,主要是因为阴雨天,光线暗弱,人体内分泌紊乱,其特征表现为松果体激素分泌较多,而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分泌浓度相对降低,此时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注意力涣散,精神不集中。另外,高温高湿环境下不利于热传导来降低体温,因此容易引起生理机能紊乱,人体热平衡机制打乱,导致体温比正常升高[7],这时易在情绪上表现为敏感,诱发情感冲动。

在中医学中更是广泛论述了作为湿邪的致病特点和容易导致的疾病,首先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及致病隐匿缠绵难愈等,致病广泛,人体上下、内外、表里及肢体脏腑均可为病,出现诸如心脑湿病、肺系湿病、脾胃湿病、肝胆湿病、肢体湿病、妇人湿病、皮肤湿病、眼部湿病及五官湿病等多脏器损害。

可见,湿的第二重属性表现为对人类及生物体的伤害和致病性,这是医学研究湿的重要和主要内容,并且可以说也是研究湿根本目的。

3 人类及生物体对湿具有适应性

长期居住、生活或工作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中,人体对高温或低温的适应,称之为温度习服。而对高湿环境逐渐的适应或耐受,称之为高湿习服。研究对过高湿度的适应现象及其机制,难点在于湿度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与温度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但生物体具有对湿主动适应象。钟梁等[7]对湿化时间不同的大鼠免疫功能变化进行观察,发现各组表现出相同的免疫变化趋势和轨迹,由刚开始的免疫自稳状态产生紊乱,呈现免疫功能增强趋势,随着时间推移变化,机体通过自我调整逐渐产生适应,而出现习服现象,后免疫功能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周青等[8]观察不同军龄组战士的钾、钠、氯离子、尿素氮和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发现每组战士跑步自身前后对照变化,差异值均有显著性意义,但不同组别的战士运动前后的钠、氯离子及尿素氮指标改变的幅度不同,以新战士生化改变最为明显,老战士组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生活时间较久,因而耐受力和适应性强,运动前后的钠、氯离子及尿素氮改变幅度小于新战士。谢培增等[9]证实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对新老官兵脑血流和脑电的影响不同,新兵组脑血流和脑电变化高于老兵组;由于机体较长时间置身于高温高湿环境中,各器官会发生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理机制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老兵对热湿环境有较好的耐受力和适应性。上述分别证实了机体随着时间的延长,通过自我调整对高湿环境逐渐产生耐受和适应,可能逐渐服习,这就是人类繁衍生存过程中的“适者生存”,其机制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由上可知,关于湿,一方面表现为人类对其需求和依赖,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机体的伤害和致病性,同时人类又具有主动去适应的现象,这就是湿的三重属性,全方位了解湿的特点,对于我们充分利用湿、防护湿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习服自然界湿度
高原脱习服研究现状
路基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湿度场分析
湿度变送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基层热室建立及热室中主动被动热习服训练效果评估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自然界的一秒钟
例说“自然界的水”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