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域下量词“块”的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法

2019-02-21 12:29
绥化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量词范畴手表

李 蓉

(江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6)

量词“块”是《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一级)》要求掌握的语言点。在国家汉办权威教材《HSK标准教程》里,前三册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为课文(1)、(2)和(3)。在课文(1)里作为生词第一次出现,释义为量词,a unit of money,same as yuan。并在本课的注释部分“钱数的表达”里再次解释: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口语中读作“块”。而在课文(2)和(3)出现时生词和注释部分都未对量词“块”有任何提及与解释。

(1)A:那个杯子多少钱?B:那个杯子18块钱。(第一册第八课)

(2)A:这块手表是你的吗?B:不是我的。是我爸爸的。(第二册第三课)

(3)小丽:这家超市的蛋糕又便宜又好吃,一块只要2.99元。(第三册第四课)

量词“块”的这三次出现分别称量钱数、手表和蛋糕。留学生就有问题了:“块”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可以称量这三个如此不同的事物?教师也应该思考:“块”称量的几个事物之间是否有联系?具体联系是什么?教材安排的出现顺序和处理方法是否恰当?怎么教授更有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量词“块”的历时发展

“块”,即“凷”。根据《说文解字》,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1]。字形采用“土”作偏旁,一屈“凵”是土筐的象形。清代段玉裁注:从土凵。凵屈象形。屈者,無尾也。凷之形略方。而體似無尾者。故从土而象其形。[2]可见,“块”是会意字,本义为“土块”,属于实物名词。关于它是何时开始用作量词的,说法不一。孟繁杰(2014)认为“块”的量词用法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用于称量“土”。[3]王彤伟(2014)则认为早在汉末三国时期就已出现了类似量词的用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块”作为量词通行于北方。[4]唐代,量词“块”仍主要用于称量土块,在使用过程中称量对象进一步扩展至白石、肉、金等,可见此时称量对象已经具有了[+小的][+立体的]的特征。到了宋元时期,称量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孟文总结为泥土类、玉石类、金属类、木质类、食物类等。孟文还发现同一时期出现了称量“分体”的用法,同时也开始出现由称量“块状”的个体事物向称量“相对于整体的局部小块地方”的过渡。对于称量对象“块状物”本身,王文发现在元代出现了向厚度更薄的“片状物”扩展的趋势,如砖头、瓦、石板、琉璃、纸、布片等,直至最后也能称量近乎平面的事物,如土地、田地等。至明清时期,量词“块”出现了称量金光、火、烟雾、光芒等无固定外形的事物,再到更为抽象的事物,如心病、疑团等。清代晚期还产生了“块”称量钱、洋钱和钞票的用法。至此,量词“块”的用法基本成熟并固定延续下来。发展轨迹及示例如下:

实物名词(土块)→量词:称量土地(一块土)→称量块状物(一块白石、豆腐)→称量整体中的分体(段为三十块,挑取一块)→称量整体的局部小地方(脸上一块红,一块白)→称量片状物(一块瓦片)→称量抽象事物(一块心病)→称量钱数(一块钱)

二、量词“块”的认知分析

根据学界对量词的研究,量词是从实义名词或动词发展演变而来的。量词的主要功能是把表面各异的名词性成分归为一类。这个中心由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组成,范畴是从中心成员开始扩展延伸至边缘成员的。[5]人们在使用量词时会把其来源名词或动词的意义和特点考虑进去,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和范畴化的进行,量词的指称对象会基于范畴中心发生一些变化。鉴于现代汉语的通用性,我们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CCL)中检索出若干包含量词“块”的例句,提取其指称对象,并进行归类,如下:

A.土块、青石、石头、砖头、金属、方块糖;B.地、土地、风水宝地、试验水田、天然气田、草坪;C.漆板、黑板、店牌、招牌、玻璃、案板、镜子、小电影屏幕;D.湿布、纱巾、手帕;E.金牌、银牌、铜牌、饼、大洋;F.心病、疑团;G.钱;H.手表、怀表;I.他身上擦破了一块皮/她脸上一块红,一块白;J.他把蛋糕切成了八块,我吃了两块。

从“块”的历时演变可以看出,“块”的本义是“土块”,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立方体形状,所以量词“块”的原型成员即范畴中心便自然而然具有“土块”所具有的特点,即[+小]、[+立体(类方形)]。对“立体”这个特点进一步细化,我们可以得出[+类方形平面]、[有一定厚度(接近长宽)]这两个语义特征。A组名词所指的事物都同时具有这三个语义特征,所以是量词“块”的范畴中心,具有典型性。需要注意的是,[+小]这个义项并不是指绝对值意义上的小,而是相对意义上的小。B组里的土地、地相对于砖头而言,面积上并不小,但相对于“肉眼可及的一大片土地”“无边无际的土地”“一块土地”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在人们认知制约下,B 组名词仍具有[+小]这一特性。B、C、D组名词都具有范畴中心[+小]、[+类方形平面]的特征,但厚度上发生了变化,逐渐变薄,[有一定厚度(接近长宽)]这个特征逐渐变得不显著,甚至脱落,于是可选择称量的对象增多。为什么“有一定厚度”这个特征发生变化仍用量词“块”称量?在认知语言学中,一个事物在认知过程中被凸显的部分为图形,不被凸显的部分为背景。在可视范围内,[+小]是被整体感知的显著特征,[+类方形平面]是首先进入视野范围的凸显信息,这两个特征都是被认知凸显的图形,而[有一定厚度(接近长宽)]作为侧面,相对于整体和横截面,是次突出部分,它产生一定变化对人们认知事物的影响相对较小。

到了E、H组名词,共同具有[+小]、[+较小厚度]的特征,[+类方形平面]特征有所磨损,渐成圆形、类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图形,其典型性差一些。值得一提的是,H组名词手表、怀表,若论其外形,除了表体还包括环形或链形的表带、表链,严格意义上和“块”的原型范畴和次原型范畴都有一定差距,但为何仍用“块”来称量?这就涉及到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现象。手表、怀表发挥主要功能的部分是其表体,所以表体是其最显著的部分和特征,表体一般为圆形,有一定厚度,和E组名词具有相似性,可以用“块”称量,用事物最重要最突出的部分和特征来指代整个事物,显然是转喻的思维方式在发生作用。G组的“钱”始于称量银元、大洋等圆形物体,现今广泛用于称量纸币钞票,二者都和范畴中心具有相似性,仍是这一家族的成员。F组的名词都已经不再是具体事物,具有抽象性,它们位于范畴的最边缘。从表面上已经看不出“块”的特征了,是通过隐喻来让“心病、疑团”具象化。为什么“心病、疑团”要用“块”,而不用其他量词?人们根据认知经验认为,“心”为圆形或类圆形,“心”上生的“病”自然和“心”“大脑”紧密相关,“疑团”在人们的主观意象里也是人脑中的小型团状物,它们都较小、在人脑的主观想象中具有一定的形状,和该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见,“块”的范畴化过程是伴随着特征逐步脱落的过程,特征脱落地越多,范畴化程度就越深。

量词“块”的另外两个义项涉及到“分体”和“整体的局部小块地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体现,I,J组都用了完整的例句来展示。例句I里,“一块皮”显然是身体上所有皮肤的一部分,“一块白,一块红”指脸上的局部的小地方,凸显的这些局部小地方仍附着于整体,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作为背景,“块”所指的事物是凸显的部分。例句J里的“两块”指的是“两块蛋糕”,通过“切”这个动作,已经脱离了整体,“块”指的是其中的部分,即分体。这两种情况下,“分体”和“整体的局部小块地方”仍然具有[+小],且有一定的平面形状的特征,所以仍可用量词“块”来指称。

通过和历时研究对比,我们发现,量词“块”的语法化路径和范畴化的过程是一致的。

三、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块”的语言点设计及问题

回到本文开篇提到的留学生的问题,为什么可以同时说一块钱、一块手表和一块蛋糕?分别出现在第一、二、三册出现,是否合理?首先,看量词“块”语言点的设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应当遵循范畴化的路径进行学习和了解,最具典型性特征的范畴中心成员应该先出现,如,一块砖头、土地、黑板,再出现次范畴中心非典型成员,最后出现边缘范畴中心成员。一条清晰的脉络能让学习和认知更具有深度和广度。但考虑到对外汉语教材针对的是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功能为优先考虑也是无可厚非的。“一块钱”作为钱数表达的语言点,会较早在对外汉语学习者的生活中遇到和使用,安排作为量词“块”的第一个义项出现,是有其合理性的。再次,我们看量词“块”的注释。第一次出现时作为生词出现,释义为中国货币的基本单位,用于口语化表达,后两次出现便再也没有相关解释了,这样的安排显得不合理。虽然“钱、手表和蛋糕”向前追溯到其使用源头有相同的特征,但这些特征并不是显性的,不经过一定的归纳和分析不能轻易发现。学生并不能从“一块钱”推导出“一块蛋糕、手表”的用法。因此,后两次出现没有任何注释或补充说明是不恰当的。教材应当在生词表或备注里给出相应说明。

四、量词“块”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基于以上的语法化和范畴化分析,教师先要对量词“块”的指称对象根据典型性与否进行分类,并厘清它们之间的泛化路径,对相关的本体知识有较为扎实的功底。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按照以下方法来实施。

(一)分级教学。量词“块”作为初级阶段语言点,在前三册的教学中应只涉及到称量范畴内的典型成员,中高级阶段再涉及到其隐喻用法。在教授具体语言点时各个击破,在讲“钱数的表达”时,就只让学生了解这点,由于“一块钱”里的量词“块”并不具有典型性,延伸和引导效果不会很好,在讲包含“一块手表、一块蛋糕”结构的课文时,可以略有提及和延伸。教师须注意,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量有限,用于举例的事物名词不宜难度过大、过多。

(二)分层教学。在讲授到包含“一块蛋糕”结构的课文时,留学生已经学完了前两册教材,词汇量超过300个,有了一定基础,他们也已经了解和学习了一些中国食物和事物的名称,如饼、西瓜、羊肉、面包、橡皮、石头等。教师应广泛搜集图片,挑选出它们特征比较明显且一致的图片,根据范畴化程度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一块长宽高比例为1:1:1的方块形羊肉、一块方方正正的面包、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橡皮,打印出来或者把放在同一张PPT上展示出来,告诉学生都可以用量词“块”来修饰,引导他们思考找出它们共同的语义特征[+小]、[+类方形]、[+有一定厚度];再展示第二组图片,一块圆形的饼、一元硬币、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和一块手帕或方巾的图片,引导学生和前一组图片对比,发现出平面形状和厚度上的变化,告诉他们仍用量词“块”来修饰;最后一组图片,展示被切开很多块的西瓜中的一块,整个圆形的生日蛋糕被切成很多块中的一块,让学生去发现共同点“整体的分体”、相对于整体具有“小”的特征,告诉他们这种情况仍用量词“块”来修饰。通过三组图片将教学分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终一起归纳出量词“块”称量对象的特征。

(三)对比分析。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英汉对比。量词“块”不同类型范畴成员虽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英语中往往会因后面名词的不同有不同的表达法。如,一块土a lump of earth,一块砖头a brick,一块手表a watch,一块石板a slab of stone,一块木头a chunk of wood,一块蛋糕a piece of cake,一块方糖a cube of sugar,一块钱one yuan。[6]因此,分层教学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英语对不同层级的展示物进行翻译,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量词“块”对应的各种不同的英语翻译。其次,要进行汉语语内不同量词的对比。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进行,如展示一个完整的圆形生日蛋糕和已经被切开的一块蛋糕的图片,提问学生用数量名结构分别怎么说,让学生主动去发现“一个蛋糕”和“一块蛋糕”的差别,通过一块长方体的面包和一片切片面包的图片对比,通过提问,让学生发现“一块面包”和“一片面包”的差别;通过展示一小块玻璃和一大张玻璃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一块玻璃”和“一张玻璃”面积上的差别。进行语际和语内对比,能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不同语言里量词“块”的表达情况,将偏误发生的概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四)适时归纳与总结。学习完旧的知识要及时总结和复习。在量词“块”第二次出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量词“块”第一次出现时的语义和用法,第三次出现时要回顾前两次的用法。在中高级阶段,要注意将其隐喻用法和原型联系起来,并将所学过的全部用法做个小结。科学的复现和小结能让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猜你喜欢
量词范畴手表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是谁拿了手表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谁偷走了手表?
量词大集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手表
嘻嘻猴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