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会心理建设的新探索

2019-02-21 04:19董玉红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时代心理信息

刘 艳,董玉红

(1.河南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刑二庭,河南 郑州 450008)

0 引言

以互联网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为起点,人们被推进了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交往载体的新媒体时代,社会的每个主体、每个角落、每个领域都无一遗漏地被新媒体所覆盖,并出现了新变化、表现出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新媒体为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课题,促使人们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社会心理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因,社会心理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和重头戏.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要求,利用新媒体的新优势,从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三方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心理建设进行新探索,探求塑造现代化的社会心理的新思路,已成为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新媒体时代的新特征

以互联网的出现为标志,人类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迎来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各样的新媒体不断出现、迅速更新,日益成为人们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和载体,为个人、社会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纽带、新渠道和新平台.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为渠道,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为支撑,以信息、数据等为载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媒体形态,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独特而鲜明的新特征.

1.1 内容的丰富性和个性化

互联网技术革命带来的社会的巨大变化为新媒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素材.国内外各民族、各国家均进入人们的视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法治、心理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领域,历史、现在、未来等均成为人们探索的时空,个人、他人、群体、社会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为新媒体提供内容的可能性.

手机、电脑、互联网等为人们搜集素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脑等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便携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处拍摄、记录、撰写甚至发布其所发现的信息等.据报道[1],截至2016年7月,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13.04亿户,其中4G用户总数已达到6.46亿户.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到7.31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3.2%.手机、互联网的大范围、高频率使用为新媒体内容的丰富性提供了技术前提和工具支持.

现代化过程中主体性自我原则的彰显是新媒体内容丰富性和个性化的源泉和动力.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以个体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为开端的,主体性自我原则是现代化的根本原则,个体解放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的广泛应用,手机、电脑等工具的普遍使用,为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彰显增添了更加便利的条件,人们对自我的关注、挖掘和彰显,有了新的表达渠道和展现路径,逆正统化、逆大众化、凸个性化的内容成为新媒体内容的主要特点.

1.2 形式的多样性和娱乐化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社会大众的需求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的新变化,这对媒体的形式提出了新要求.社会发展的迅速使得各方面的信息骤增,人们产生了对获取信息的强烈愿望;物质生活的逐渐满足,使得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凸显;社会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出现不同的需求,人们的需求出现层次性;不同阶层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生长环境等的差异性使得人们对信息接受的方式的差异性日趋明显……传统媒体主要以文字为传输媒介,以看、读等为获取信息主要方式的单一的、被动的交流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新媒体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以数据、信息等为传输媒介,集生动性、有趣性、有效性、互动性等为一体,以多样的雅俗共赏的形式满足了大众的视觉化要求,从而实现了更好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传输媒介的新变化、所依托技术的新发展为多样化形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手机、电脑等的更新换代,微信、微博、QQ等的迅速升级,电视、电影等的不断创新,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向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等,极大丰富了具体的媒体形态和内容表现形式,国内国外语音视频交流、洽谈、对话成为交流的新常态,网上课堂、网络论坛等成为教育培训、学术探讨等的新方式,手机下单、网上购物、网上交易、互联网金融等成为人们交易的新形式.

现代化进程中“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给人们带来的孤独感和距离感,使得新媒体形式的轻松化、娱乐化成为新趋向.熟人社会中人们基于血缘和地域产生的天生的信任关系,在现在的市场化关系中日益消解,随之而来的是陌生人社会中的孤独感、疏离感等以及压力的大幅度增加,娱乐化的内容或形式使得人们能够为媒体内容或形式本身所吸引而沉浸其中,忘却现实中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中国好声音等娱乐节目的广受关注和欢迎,是新媒体娱乐化趋向的重要体现.

1.3 传播的即时性和无限扩大化

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能够即时发布、即时传输、即时接收.新媒体可以对发生的事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应,并形成可以传输的信息通过相应的媒介及时传播,同时人们也可以在手机、电脑等终端即时接收;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同时在不同的空间内对同一事件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网络上的新闻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和变化,人们会同步或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新的信息,而不再像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那样受到发生地点、信息制作发布周期等的限制.对汶川地震、印度洋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反腐败案件、于欢案件、幼儿园事件等社会事件,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等的迅速报道,都反映了新媒体反应的迅速性和传播的即时性.

新媒体的传播摆脱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具有超时空性,呈现出信息传播范围的无限扩大化.传统的报纸、广播等媒体受传输线路、地域划分、文化差异等影响,其传播的范围往往局限于特定的空间范围内,且由于其反映的滞后性、传输的缓慢性,载体的不易保存性、容易流失性,其信息的时效性大打折扣,新媒体利用通信卫星和全球覆盖的网络技术,打破了有限网络、行政区划、地理区域、文化背景、时代断裂等的限制,将世界的每个角落、各个主体等连接成一个“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大网络,通过这个大网络上的每一个结点,信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主体,无数的网民成为这个时代的风云人物.

2 新媒体时代对社会心理的新挑战

新媒体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鲜明的新颖性,将其特征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形式、思想理念、行为模式,并将其影响逐渐内化入人们的心理,使社会心理产生新波动、呈现新特点.

心理是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社会心理是在特定的时期内弥漫在个体与群体中的整个社会心理状态,通过图式、情绪渲染、社会认同、去个性化等机制,对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具有决定性作用,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当前及未来社会生活的所思、所感、所盼[2].社会心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相对的稳定性、一定的阶段性和相应的变迁性,其受社会时代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新媒体时代的新特征对社会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贯穿于人们的社会认识(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的全过程,使得这一时期的社会心理呈现出新特点.

2.1 新媒体时代对社会认识过程产生的新挑战

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往往受知识结构、信息来源、思维模式等的影响和制约.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闭塞性、知识的相对匮乏性、思维模式的相对保守性,使得人们的社会认识呈现出对经验的依赖、对习惯的遵循、对知识的崇拜,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大爆炸、知识的大混杂、思维的大转变对人们的社会认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人们的社会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片面性、主观性、表面化和随意性.

2.1.1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大爆炸使社会认识环境的复杂性增加

新媒体时代信息数量的巨大化使人无暇筛选.网络的巨大容量使其成为信息聚集、散播和存储的大容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社会的、生态的,个人的还是群体的,政府、社团的还是民众的、企业的,历史的还是未来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时无刻不在更新和变化,每一分钟打开的网络界面中都会弹出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时刻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同样的事件会有成百上千甚至上万条与之相关的信息,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问题会有多种不同的答案,人们更多的是疲于对信息的接收,成为一个简单的信息接收器,而对信息的反应和思考时间大大缩短,失去对信息的甄别和处理能力.

信息质量的低劣化,加大了信息甄别的难度.随着媒体间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了片面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往往对信息不加筛查而随意发布,对信息内容随意篡改、任意夸大,重标题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大量存在,信息形式的越来越娱乐化等,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客观性大大降低.

信息源的多元化,加剧了信息的混杂性.手机、电脑等便携式工具的全方位使用,使得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主体日益扩大化,下至孩童、上至老人等各主体都能发布和传播信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角落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发布地、接收站、中转站或加工厂,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传播的多重性加剧了信息的复杂性,使得人们面对大量的信息时更加混乱.

2.1.2 新媒体时代知识的“去神圣化”使社会认识的重要依据缺失

知识的“去权威性”,使得人们对知识的依赖度降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对知识和读书人的尊重和崇拜的观念由来已久,通过读书而致仕是古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路径,“知识就是力量”一直是人们不断奋斗前行的引路语,高玉宝“我要读书”的话,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然被作为励志的话来激励人们.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各样的知识如岩浆喷发一样杂乱地撞入人们的视野后,知识的稀缺性和神秘性逐渐丧失,知识的权威地位不复存在,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日益成为不可能,人们的社会认识不再依赖于稀缺性的知识.

知识的“碎片化”展现,使其在现实中的实用性降低.微信、微博、互联网等媒介上充斥着对各个主题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简短论述、评价和论断,人们往往利用零碎的时间对这些碎片化的知识进行逐点多项接收,无法对一个问题或主题形成全面、系统化的梳理和理解,这些在人头脑中点状分布的知识在现实中难以被重新调取出来而进行实际运用,知识在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获取知识途径的便利,使得人在知识面前的自我膨胀感增强.搜索引擎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强大,使得人们自认为通过敲击键盘、输入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而在网络上搜索到的知识或信息即为自身具备的知识或能力,而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从而高估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失去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日益成为一部依附于搜索引擎而不带脑子的搜索器,而且产生对网络知识的盲目相信,产生认识偏差或错误.

2.1.3 新媒体时代思维模式的大转变使社会认识的方法发生变化

新媒体时代加速了负面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加速了人们极化思维的运用.极化思维是一种简单化与绝对化的思维模式[3].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人们的认识会产生简单化、极端化倾向,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会形成“具体个案普遍化”的夸大式思维模式和“客观事实主观化”的臆断式思维模式,扭曲了对社会的认识,将社会的阴暗面肆意夸大和主观强化,产生了无官不贪、无商不奸的“仇权”、“仇富”等负性社会心态,进而滋生“愤青”、“怨民”等社会群体,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大了社会冲突.

新媒体内容个性化的彰显,促使人们逆反性思维的凸显.逆反性思维是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背离和政府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取向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思维模式.新媒体时代为主体个性张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加便利的通道,人们在网络上更多地以反传统、自我标榜、违反公序良俗、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表现来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此种种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获得用户的认同和接纳,从而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引向偏离主流价值规范的歧路.新媒体时代对政府行为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对政府负面形象的揭露大幅增加,刺激人们对逆反性思维的使用,其使用频率大大提高,加深了人们对政府行为和社会问题的负面性认知和评价.

新媒体时代传播的超时空性,使得人们更多地以解构性思维模式来认识社会.解构性思维是人们对传统和历史的否定性、虚无化的态度和倾向.在新媒体时代,国内外的信息相互交融、互相影响,网络上宣扬的西方伪装的美好图景,遮蔽了人们的双眼,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解构性思维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以“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用主观分析否定客观规律,用个别现象否定本质趋向,甚至编造历史肢解历史,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丑化领袖和先进人物,美化反面人物”[4]等为主要手段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上出现,使得人们对社会的认知脱离了历史的轨道,走上了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邪路.

2.2 新媒体时代对社会情感过程产生的新挑战

情感过程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过程,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现象的情绪反应、态度取向和情感体验等.传统媒体时代,人们交往范围的有限性、媒体参与主体的单一性、社会问题暴露的滞后性、信息传递的迟缓性等,使得人们的社会情绪相对平和、稳定,但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随意性、广泛性使得社会情绪情感呈现新特点.

2.2.1 新媒体时代加速社会情绪的形成、发酵和扩散

加快社会怨恨情绪的形成和发酵.现象社会学家舍勒曾对怨恨做出界定,他认为怨恨是因强抑某种情感波动和情绪激动,使其不得发泄而产生的一种具有自我毒害性的持久心态或情态,其产生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5].社会怨恨情绪是对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普遍性不满的情绪反应,是发生个体极端行为或群体事件的重要诱因,是构成社会不良事件的社会动力学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全方位覆盖和快速便捷的传播,使社会负面现象的被揭露程度和速度得到极大提升,可以说人们时刻处在负面信息的包围中,这无疑会加深人们对社会的不满和仇视,从而对社会产生更多的、更大的怨气,这种怨气再通过新媒体的传输,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给世界网络结点上的更多人,从而产生汇集效应,进而形成群体性、区域性乃至全社会的社会性“民怨”,给社会带来危机、造成危害.

加速社会焦虑情绪的弥漫和扩散.焦虑是指个体对某种预期会对他构成潜在威胁的情境所产生的不安、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状态.社会焦虑主要表现为心浮气躁的情绪状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的无法满足、工作和竞争压力的加大等都成为人们心理焦虑的动因,新媒体时代,不同人群各种各样的炫富、晒幸福,各个行业收入水平的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生活状况的展现、子女教育生活状况的展示等各种信息充斥着网络页面、微信、微博,使人们时刻处于与他人对比的焦灼状态中;新媒体对娱乐化、奢靡化、迷乱性等寻求感官刺激的社会现象的大量报道,对炫耀性消费、攀比性消费、过度超前性消费等消费主义的宣扬等,都大大加剧了人们对自身状态和社会现状的不满和焦虑,并会通过新媒体的传输通道得到快速弥散.

2.2.2 新媒体时代引起人们对社会现象态度取向的新转变

人们对社会尤其是政治日益表现出消极冷漠的态度.新媒体使得社会问题、政府行为更大程度地处于媒体的视野中、群众的监督下,民众参与政治、参与社会事务获得了更便利的渠道和更多的机会,新媒体加快了政治的“去神圣化”进程,政府行为、社会事务等不再具有神秘性,民众不再把政治看得崇高与神圣,人们逐渐丧失了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政治的动力和热情.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加快了社会节奏、加大了竞争压力,使得人们受困于对自身生活状态改变的艰难历程中,而无暇对政治问题予以关注;新媒体对政府行为不足之处的揭露,使得人们对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质疑和否定,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增强,从而对政府和政治表现出失望……这都使人们在面对社会和政治时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冷漠的态度.

对社会仇视敌对的态度取向日益显现.网络上个人或群体主动炫富、炫贵,不同媒体为了竞争对明星、富商等奢靡生活的展示,使人们的差距感、不公平感不断得到强化,进而逐渐演化为对富人阶层的普遍“仇富”心理;对反腐败过程的贪腐官员行为及生活的暴露,颠覆了人们对官员的为官理念和行为的认识,并将其视为人民的压榨者和剥削者,进而产生了无官不贪的普遍的“仇官”心理.富人、腐败官员的信息是新媒体的主要内容,成为民众日常接收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信息潜移默化地加深了人们的仇视心理,进而逐渐将这种心理扩展并表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2.3 新媒体时代加剧人们的负性情感体验

社会疏离感增强.信息的丰富性、混杂性、无序性,使得人们在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时无法识别、无能为力,表现出无力感;技术更新之快、信息传递之速、社会进步之快、世界发展之速等,使人们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适应感随之而生;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细化的专业、越来越陌生的人员、越来越严格的要求、越来越紧促的节奏,使得人们感到无暇求助、无处求助、无力求助,无助感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社会发展与民众发展的分离和独立,社会发展的快速和民众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民众觉得自身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缺失,人们的无意义感逐渐形成……在信息化的新媒体时代,人们感觉好像已经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成为了时代的弃儿,为社会所疏远和隔离.

人际关系危机加深,不信任感增强.熟人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网络在新媒体时代被更加彻底地打破,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中通过信息、以陌生人为交往主体而形成关系网,成为新媒体时代人际交往的新特点.在虚拟的空间中交流,没有了面子、亲情、友情等顾虑,人们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带着伪善的面具出现,人际交往的出发点是利益而不是信任,网络不良事件、网络犯罪案件的频发更增加了人们的不信任感,并进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3 新媒体时代对社会行为带来的新挑战

意志过程是指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标,按计划不断地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简称为“行”.在社会心理中,意志过程更多关注的是社会行为.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的满足是行为的主要动因,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社会行为的根本目标,人们行为的目标单一.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并呈现出层次化,外部的信息和诱惑不断增多,人们对自身的生活处境和行为目标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对社会整体的关注逐渐减少、参与社会行动的意愿逐渐降低,社会行为在新媒体时代发生了新变化.

2.3.1 行为目标难统一

社会认同感下降.社会认同是人们对社会秩序的认可和接受,是以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前提和保障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展示了优越性,但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深层次的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具体制度规范在解决相应问题上的相对滞后性,政府实施制度过程中的应对不及时、落实不到位,政府官员腐败、经济收入差距悬殊、司法不公平不公正等负面社会现象,被媒体这个放大镜无形地予以夸大,加之新媒体极度的开放性,西方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在民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导致人们对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产生怀疑,对党委政府产生不信任,社会认同感呈现下降趋势,政府对社会行为的引导力受到影响.

价值多元化在实践中尚未形成凝聚人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建设中既有传统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也有以理性和自由为核心的现代性理念贯穿其中,还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新媒体极大的容纳性、开放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更加剧了传统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等多种观念的碰撞,使得民众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有和谐中庸的伦理价值观、金钱至上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追名逐利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片面追求快乐的享乐主义价值观等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充斥了社会,而代表社会绝大多数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发展趋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已被正式提出并推广,但还未能在人们的实践中得到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实现真正的大众化,这就使得人们的行为因缺乏统一价值观的引领而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社会行动.

2.3.2 行为动力遭弱化

社会凝聚力受到削弱.市场经济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的,“经济人”天生具有鲜明的自我特性,是以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和目标的.新媒体对主体个性化的重视、强调和宣扬,加速了经济领域的个体性向其他领域的扩散,加大了个人意识社会心理的泛化,个人主义开始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和推进,使得人们的行为更多地以个人、自我为中心,加大了共同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协调难度.在新媒体时代,西方核心价值观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被大量引入我国,我国自古以来“重公”、“重义”的民族特点和民族个性,受到了来自西方的“重私”、“重利”的价值理念的重大挑战,在二者的博弈过程中,传统的公义导向的社会心理受到了弱化,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的行为不再被推崇和赞扬,不利于形成强有力的社会凝聚力.

主体行动力不足.智能手机(电脑)异化消解了主体的行动力.2017年 11月9日,微信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的《2017微信数据报告》显示[6],在过去的9月份,微信有超9亿日活跃用户,用户日发送消息达380亿次,日发送语音61亿次,视频日成功通话次数为2.05亿次;月人均成功通话次数19次,月人均成功通话时长139 min.微信、微博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沟通方式,人手一机已成为新媒体时代的特有现象,“微信控”、“微博控”、“键盘手”、“低头族”随处可见,人们对网络技术和手机、电脑等产生了过度依赖,手机(电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自身的异己化,人逐渐被手机所绑架而沦为手机(电脑)的奴隶,进而导致脱离手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行动的意愿和能力逐渐被消解,严重削弱了社会行动的动力.

3 新媒体时代社会心理建设的新探索

新媒体使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群体都发生了新变化,给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带来了新影响,给社会心理建设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良好的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心理建设展开新探索.

3.1 探索形成客观的社会认知的新路径

社会心理建设的总目标和方向是社会整合、社会和谐、社会成长和社会进步[7].社会认知是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客观的社会认知是健康的社会心理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这就需要立足新媒体时代社会认知的新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为人们形成客观的社会认知创造良好的条件.

完善信息发布、传播和监控机制,优化社会认知环境.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数量的巨大化、质量的劣质性,扰乱了人们的视线,加大了对信息的甄别难度,信息的有用性极大降低,给人们的社会认知带来了诸多的干扰因素,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准确判断,这就要求制定并贯彻完善的网络信息监管制度,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全过程追踪和管理.严格信息准入,坚决摒弃不良信息,谨慎选择有用信息,从源头上把控;严密监控各类媒体等信息发布平台,加大对媒体的管理和惩罚力度,规范制约媒体行为;严格审查,规范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明确信息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等不同主体的责任,严格责任追究机制,以责任倒逼人们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我国已经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有效地遏制了虚假信息的出现和传播,这是优化社会认知信息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以此为基础,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强立法、完善制度并加强落实.

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加强知识的系统化积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2016年手机阅读率达到66.1%,已经连续8年增长[8].手机、电脑等知识新载体的便携性,使其逐渐取代了纸质图书,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其带给人们更多的是碎片化甚至是矛盾性的知识,使得人们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没有了相对确定的知识根据;网络信息无所不包的大容量的优势,使得人们产生了用脑的惰性,人们从对自身大脑中知识存储量的关注转向了对手机、电脑存储量的关注,人们更多的是对信息的扫视,而并没有将信息转化为真正的知识,这一现象成了弗洛姆所说的“十九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的真实写照.这就要求改变人们的读书习惯,提高纸质图书的质量,美化纸质图书的外观,建立读书竞争激励机制,倡导全民读书、全民阅读,提高民众阅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阅读氛围;加强村镇、社区图书馆等基层服务设施,把孩童、老人、农民、工人等各群体都纳入社会阅读的大团体中,全面提高民众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建立社会认知监测系统和干预机制,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极化思维、逆反性思维和解构性思维都有独特的言论表达方式和行为表现,其相对于理性思维模式下的行为,易于被监测和感知,要建立集基层社会组织、宣传部门、信访部门、大众传播媒体、心理咨询机构、医疗机构和党政组织等为一体的社会认知监测系统和干预机制,及时发现个人或群体的不当言论和不良行为,第一时间掌握人们社会认知的第一手资料,找出产生社会认知问题的原因,随时启动干预和防范机制,进行专业的心理干预,实施强大的心理援助,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思维方式,引导其向正确的思维方式转变,并通过社会行为的不断强化,促使其理性思维方式的真正养成.

3.2 探索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的新举措

社会情感是社会心理的重要内容,是社会运行状况的指征,是社会行为的前提和动因,是社会关系的纽带和“粘合剂”,健康的社会情感有助于调解社会心态、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不良的社会情感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社会危机、阻碍社会发展.在新媒体时代,需要探索培养和维持健康的社会情感的新举措.

3.2.1 建立社会情绪监测预警和干预疏导机制,形成健康的社会情绪

构建网络心理监测系统.利用网络快速便捷准确地统计和信息处理优势,通过对人们网络评论、社会事件评价等网络舆情的关注,及时发现怨恨、焦虑、不满、失落等负面社会情绪,分析形成原因和制约因素,建立社会情绪状态数据库,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疏导提供准确丰富的资料来源和数据支持.利用网络空间的便利性和超时空性,搭建网上心理咨询、心理援助、法律咨询、社会服务等网络心理诊疗室和心理服务工作间,在网上展开对不良社会情绪进行望闻问切,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干预和疏导.

利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与现实的相对隔离性,拓展网上情绪宣泄渠道.网络空间的这一特性,使得人们在这个空间中能够避免熟人社会带来的尴尬,人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抒发自己的情绪可以更加自由和放松,可以在网上开设专门的情绪发泄通道或开发专门的情绪宣泄游戏等,以便于人们情绪的及时宣泄.

利用网络用户的丰富性,增强监测、干预、疏导和服务力量.互联网、移动网络几乎覆盖了全体民众,民众的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各不相同,每个人都可能有为别人排忧解难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每个人都可能对社会问题或不良情绪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众人拾柴火焰高”,应充分利用网络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形成全方位的社会情绪应对和疏导机制.

3.2.2 建立社会态度调查系统和引导机制,树立正确的态度取向

建立由专门部门负责、特定的社会组织或媒体为实施主体、社会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态度调查系统.在网上开辟调查专栏,设置专门调查问卷,定期开展社会态度调查;利用网络信息筛查和分析技术,对社会态度调查数据进行针对性探析,对仇视敌对、消极冷漠等态度取向明显的信息和人群重点监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弱化对明星、富商等群体的报道,强化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化对反面典型的揭露,加强对先进榜样的宣传,控制社会负面信息的宣扬,强化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不断加强正面引导.实施网络理政,畅通群众建言献策、参与政治的网络通道,提高对群众意见的反馈解决效率,加大对民众建议的采纳力度,激发群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主动性,逐渐改变民众对政治的消极冷漠态度.

3.2.3 构建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消解负性社会情感

在市场经济下,陌生人之间的交往代替了熟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缺失、疏离感增强,在遇到困难时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时就需要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来温暖人们的心理,消解负性社会情感,增强人们的社会融入感.多元化的网络用户和受众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支持主体和服务对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构建强大的网络社会支持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网上网下联合互动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改善社会情感、优化社会心态的强有力的社会整合力量.

3.3 探索激发积极的社会行为的新方法

社会行为是社会运行状态的直接表现,是社会心理的外在表征,对社会心理具有反作用.通过对社会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探知社会心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通过对社会行为的引导、改变和强化,可以塑造健康的社会心理,这就要求探索新媒体时代积极的社会行为激发和养成的新方法.

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机制,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形成更高的社会认同感和更强的社会凝聚力.充分发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社区等新媒体的优势和作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效性和广泛性;充分发挥新媒体多样性和娱乐化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和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寓行于乐,使人在娱乐、休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增强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创新舆论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环境下正向舆论的引导功能和作用,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宣传,强化对榜样示范力量的彰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力;完善对政府行为的网络监督机制,增强政府行为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政府对民情民意的责任心和回应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形成和增强.

建立社会行为评价系统,形成社会力量干预和国家力量监督机制,激发更强的行为动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利用网络公开化和透明化的优势,广泛调研、系统分析,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职业规范、行为准则和法律法规,并在网络上予以公开,使人们在行动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立社会行为的评价依据;建立社会绩效公开考核和奖惩机制,将绩效考核程序和考核结果等在网络平台予以公示,充分发挥社会绩效的中介调节作用,提高社会行为的影响力;网络用户和受众对民众的高度囊括性,使得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和社会服务者的群体得到了极大扩充,形成了对社会行为干预的强有力的社会力量和支撑;网络已经成为政府理政的重要平台和有力工具,国家可以通过网络紧密关注、实时监测、及时评价、合理引导社会行为,并通过制度的制定、发布和实施,对社会行为进行制度化规范和约束,促使社会行为向有序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激发民众更强的社会行动力.

“新媒体在短时间内制造了一个时代,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改造着社会政治生态.对此,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是只能迎不能拒的.否则,就会有被时代淘汰、被潮流冲刷、被数字鸿沟淹没之虞,就会成为一个不合时宜的组织、不合时宜的人.”[9]新媒体不仅改变了社会的政治生态,也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文化、法治、心理等各领域的生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才能让自身和社会充满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真正实现发展和进步.

猜你喜欢
时代心理信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订阅信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