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路径探析

2019-02-21 03:42高志辉豆学兰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话语载体价值观

□高志辉,豆学兰

(甘肃省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成县 742500)

“微时代”是数字网络技术广泛运用的基础上,把所要传播的内容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体实现即时传播的时代,其传播内容是视频、文字、语音、图片等元素的有机融合,以“微”为特征。“微时代”始于微博,兴于微信、微支付。“微载体”原本是生物学上的名词,是指以微小颗粒作为细胞贴附的载体,体积很小。在微时代中,“微载体”主要是指微博、微信等为传播媒介,这种信息传播形式以内容简短精炼、生动形象等为主要特征,如微信息、微电影、微故事、微课堂等。目前,我国社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微文化,微媒体深受大学生青睐,尤其智能手机的普及,它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微媒体信息影响到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和价值观念。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受年龄、阅历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强,又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侧重于技能训练,而忽视价值理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迷惑导致价值观出现偏差。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发挥微媒体的积极作用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高职院校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1 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对大学生使用微载体的调查与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甘肃部分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有230名男生,占比38.3%,370名女生,占比61.7%。其中有170名大一学生,占比28.3%,有280名大二学人,占比46.7%,有150名大三学生,占比25%,总的来看,调查范围覆盖面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表明,当前微载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在对微博、微信等微载体的熟悉程度调研中,所调研的大学生对于微博与微信的熟悉度最高,尤其是微信,100%的受访者表示使用过。对使用微载体用途调查显示:用于发布和获取信息的学生有19%,记录自己生活学习的学生有21.5%,做微商的学生有9.2%,通过微载体消磨时间的学生有12%,为了沟通便利使用微载体的学生有33%,做其他事情的有5.3%。还有大部分学生使用微载体有时为了获取、记录、发布信息,有时为了交流沟通或消磨时间,总之,使用微载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尽管微载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生活内容,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的关注度只有19.5%。

对大学生价值观受微媒体影响的调查表明:有85%的学生价值观受到了网络信息的影响,有67.4%的学生不能辨别对微媒体信息价值导向正确性的判断。有35.7%的学生完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55.3%的学生只知道部分内容,9.0%的学生完全不知道;有27.3%的学生回答他们的思政课教师能运用微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17.3%的学生回答老师偶尔与他们通过微信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87.3%的学生喜欢运用微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方式,认为这样便于和老师随时交流,有12.7%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可见,运用微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1.2 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微媒体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所调查的在职教师都在使用微信,其中48.3%的受访教师认为通过微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的途径,但有17.5%的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使用了微载体。这说明部分思政课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微载体在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在问到“你所在的院校是否开发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课程”时,共调研甘肃25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只有6所院校系统开发并建设了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关的微课程,占比24.5%。其余的高职院校都是由思政课教师自由安排和设计,没有形成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系统微课程。

2 微时代对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2.1 微时代对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微时代下,由于微媒体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广泛运用引起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一是微媒体倒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学技能;二是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三是微媒体丰富了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素材;四是微媒体使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五是微媒体增强了价值观培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

2.2 微时代对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2.2.1 微时代增加对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难度

在微时代下,各种不良信息在网络上不断涌现,甚至不乏西方的腐朽思想及抹黑党和政府的言论,微时代下这些不良信息明显增加了有效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难度。一是部分学生受到网络媒体信息的影响,滋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尤其微商的蔓延,许多大学生禁不住利益的诱惑而不能静心学习,变得浮躁不安;二是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受到同学、朋友在朋友圈晒吃喝玩乐、游山玩水的生活照的影响而产生了享乐主义人生观;三是部分学生受到抖音的影响,渴望自己成为网红的心理较为强烈,急功近利思想较为严重;四是受到网络虚假信息宣传的影响,有学生发布不良信息,甚至陷入网贷、网络传销的陷阱。

2.2.2 微时代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思政课模式下,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正统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来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虽然这种培育模式具有其优势,如可控性好、短期内效果明显等。但在微时代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除了通过传统的课堂、书本来接收信息外,还可通过微媒体接触各类信息。微媒体已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形成冲击。一方面,由于信息传播审核机制不完善使得网络传播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既有健康向上、弘扬正能量的信息,也有不良信息。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跟不上微时代下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和培育客体变化的需要。

2.2.3 微时代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影响

微媒体产生之前,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以课堂、讲座、教材、宣传栏、报纸、广播等形式为载体,这些传统载体所传授的价值观内容具有较好的可操控性,但是这些载体在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始终把大学生置于价值观教育的被动地位;二是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具有滞后性;三是不利于大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在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草根性使得大学生随时都可以接收最新的消息,并从中吸收自己喜爱的元素,进而转化成自己的思想以及行为。尽管当前高校搭建了诸多以微载体为平台的信息传播渠道,如校园网、QQ群、微信群、微博、公众号等来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但由于有些平台缺少互动性而收效甚微。微时代人人都可以制造并传播信息,这就大大激发了大学生对微信息关注的兴趣,大学生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随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也变得不可控制。

2.2.4 微时代对思政课教师的影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通过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来进行,思政课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但在微时代下,学生接收思想的途径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运用微媒体教学的能力。微时代下,人们对于微载体的普遍应用,已对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其影响已经较为明显。

3 微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

3.1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的变化

微时代下大学生在不受时空的限制下进行学习、交流等活动,表现得更为主动、活跃,大学生是微时代的积极参与者和见证者。首先是舆论环境的变化。微时代中微载体如微博、微信的迅猛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自我的私人空间,并可以无限制地发布信息和接收信息;其次是文化环境的变化。在微时代下文化内容和文化传播形式变得多样化,人的传统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都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鲜明,他们更乐意接受新的信息和非主流文化。

3.2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话语内容的陈旧

思想政治话语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理解与共识的重要途径[2]。传统的思政课教师话语内容多属于“灌输”话语,是对文件政策性话语、规章制度性话语的直接转述,潜在的逻辑是“遵从”,话语内容脱离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不够丰富,话语的形式单一,缺乏时代感和生动性。微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3 大学生自控能力和鉴别能力的有限

在微时代下,网络信息趋于娱乐化、自由化、碎片化,能够满足大学生好奇心强、渴望交流的心理特征,而当前的在校高职院校大学生多为95后,他们普遍阅历浅、自控能力和鉴别能力有限、缺乏成熟的认知与理性思考,难免会迷茫、犹豫。尤其高职院校的部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内容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觉抵制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部分大学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较弱,他们难以清晰地认识和判断网络流行语繁荣背后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尤其在微时代下,有些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享乐等散布于网上,甚至有人散布虚假信息,造谣生事。这些不良信息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

3.4 思政课教师运用微媒体的意识不强

思政课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以一种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老师,从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才能有效解决他们思想、心理、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但从调查结果显示,微载体被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不强,尽管有部分教师开通了微博、微信等,但有26%学生表示,思政课教师对信息更新不及时。可见,思政课教师对于微平台的利用率仍有待提高。据调查,有23%的教师认为微时代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不大,他们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这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兴趣降低,削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4 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4.1 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微时代下,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双重本领,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对马列经典原著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够对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通过理论的魅力使学生信服。这方面的建设难度极大,需要多年的积淀,不能急于求成;另一方面要具有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微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除了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敬业精神外,还要具有熟练运用新媒体的能力,通过微载体等新的网络平台,融入学生中去,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就能在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4.2 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话语是面向大众的,其话语本身的基本要求就是大众化,话语一般表现为通俗、直白、生动活泼形式[3]。相比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呆板、政治术语浓厚,大学生更喜欢简洁、幽默、生动,互动、传播速度快的网络话语。所以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关注网络话语的动态,学习和掌握网络话语的特点,用通俗易懂的、学生乐意接受的话语来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其次,吸收、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价值观教育话语资源。西方国家的主流价值虽然和我们不一样,但有利于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可以积极借鉴。因此,思政课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国外价值观培育话语,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注入新的活力。再次,要创新话语形式。微时代下,信息多以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表达,相比较文字表达居多、单一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更为便捷、生动、形象,更适合当今文化消费快餐化的需要。

4.3 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微课程,建设网络宣传阵地

通过内容短小精炼,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参与者众多的微课程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它作为课堂活动的形式展示,有视频、有文字表述,这些资源既丰富了微课程的内容,又提升了微课程的趣味性。可以把这些独特的资源组织起来打造新型的教学模式,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转变为“线上微课程”+“线下专题讲授”+“实践”。

总之,微时代是互动、创新的时代,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改变以往的工作思路和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网络话语通过微媒体加以广泛传播,增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转变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被动局面,有效实现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

猜你喜欢
话语载体价值观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