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炜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将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此树立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新的里程碑,并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通过协同创新使高等院校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同步提升。在校企协同创新建立及发展过程中探索、研究真正适合高职院校的,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中,充分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真实项目实践中探索出“三二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工学教三位一体,校企两方真正融合,真实项目实践一个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主动性更强,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真正可以落地开花。
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探索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再通过协同创新平台检验培养模式的可行性。随着协同平台中真实项目案例的逐渐开展,研究过程也不断深入,简单的“工学结合”教学方法由于专业教师的深度介入扩展为“工学教”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人才优势与企业项目资源优势,各取所长,并使两者通过企业项目的开展完全融合。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分析不同岗位学生在不同施工阶段工作的得与失(包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总结出各个岗位对学生的全方面要求以及目前学校课程教育的不足,通过项目实践掌握学生能力培养的直接经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永远无法获得的。虽然学生在参与工程建设及项目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思想问题、技术问题、能力问题等接踵而至,但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工作思路是教师通过正确、耐心的引导能够及时给予的,帮助刚投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尽快融入岗位、树立工作自信心,而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应用能力、技术能力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得到较好的锻炼。最终体现到企业项目顺利开展,并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学生在项目中逐渐成熟的日常表现也得到了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等各参建方的一致好评。最终由教师确立“三二一”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培养模式即“工学教三位一体,校企两方真正融合,真实项目实践一条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传统教育学理论中,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就曾提出“从做中学”以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孤立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在反复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筑造能力”的同时,也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教师中心论:教师是知识与智慧的传播者;是知识传播与能力缔造的代表者”,不仅重视教师在传播知识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凸显教师在学生实践中的引导作用。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改革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要求,即“教、学、做”融为一体。此文件的提出忽略了高职教育的重要方针即“就业导向”与“岗位导向”,所以“工学教三位一体”即岗位工作、学生学习、专业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更能符合高职教育初衷,还能满足企业及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系统学习的同时参与企业实践,而且要利用专业教师将分别展开的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串为一个系统整体,彻底消除传统“工学结合”中“工”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鸿沟。而此时的“教”在教学场所上不再局限于学校、局限于教室,而是扩展至企业真实实践场所;在教学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课本、局限于理论知识,而是扩展至企业真实项目进展的全过程中;在教学形式上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师主导的言传身教,而是转变为专业教师引导下,学生为履行岗位职责而做出的自身实践;在心理状态上,由课堂教学被动的“听”转变为为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而主动的思考;在教的目的上,由掌握教材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掌握在真实具体岗位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校企合作”是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传统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简单、单一的利用企业的硬件条件为学校的学生教育提供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企业直接为学校建设生产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为企业完成一定的产品生产。不论何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企业从校企合作中获益极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的长远性、持续性不够。由“校企合作”升华为“校企融合”,即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的融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培养的融合,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项目真实所需的融合,最终达到互利共赢。真正的“校企融合”应从合作机制、合作形式入手,由实践能力强的教师率先进入企业并为企业服务创造效益作为“校企融合”的第一个切入点。进而从企业真实项目的建设入手,由专业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共同参与项目实践,对企业项目进行质量、进度、安全控制及提供现场管理服务。学生在教师全方位指导下参与真实项目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同时对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进一步熟悉及认同,最终毕业后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能力,并实现学生对企业文化提前认知,企业对学生能力提前把握,使学生与企业提前融合,作为“校企融合”第二个切入点。以两个融合切入点为契机,建立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合作框架内各取所需、皆有所获,使融合过程层层递进,步步展开。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提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实践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必经之路”,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实践在整个学校教育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此次确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工学教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基础,还是“校企双方真正融合”的人才培养方针,都是建立在真实项目实践的载体上。而且实践不再是教师示范,学生去模仿的实践,也不是轻松自在、纸上谈兵式的实践,更不是放养式的、自由散漫、毫无目的的实践,而是在专业教师引导下,师生在真实项目中共同承担项目管理任务,为项目目标的推进共同努力的实践,是有担当的实践,有目的性的实践,是在有完成目标压力作用下,不断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在真实项目实践中将“工学教”融为一体,在真实项目实践中通过两个切入点,以完成项目建设目标为主线,将学校与企业真正融合。真实项目实践作为一个重要载体,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二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将真实实践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在学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融入专业教师的引导,在完成项目建设目标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大大缩小学校与企业的距离,为企业项目做出贡献的同时,为企业培养了熟悉企业文化且可以“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三二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需具备以下几个支撑点: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主要以引进应届毕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为主,他们均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基础及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但高职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技术水平、实践技能的培养,相应教师的实践能力却普遍较弱。如果邀请校外企业专业人员为学生授课或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企业专业人员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层次性、条理性方面又有较大欠缺,学生不易接受,而且学生在向企业人员请教的主动性上可能由于羞于启齿而慢慢丧失。所以必须由校内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角,相应专业技术课教师应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才能满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有新入职教师去企业脱岗参与企业项目建设锻炼的传统,而且学院在不影响校内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鼓励专业教师兼职参与企业实践。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理论知识基础好、学习研究能力强的优势,在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等,同时可通过总结、学习获得相关专业课程对应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水平及技术能力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以及顺利实施,要以校企合作制度的创新作为基础,传统的“校企合作”更多的是低层次、表面化、形式化的合作,无法真正达到校企融合、各取所需、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从创新校企合作制度入手,重新制定合作框架,通过企业兼职教师作为切入点,以学校、企业各自优势为基础,以合作、互利、共赢为目标,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真正做到学校、企业多层次融合、深入化合作、共举共赢的校企合作新局面。学校仍需在制度上明确专业教师兼职企业的可行性,在制度中明确教师在企业兼职实践的重要性,明确相应管理方法及执行程序,以及在职称评审上拓宽教师成果的有效范围,将在企业项目的实践成果列为职称评审、研究成果的有效佐证,并且将研究成果在学校及企业中共享。
为了与企业所需更接近,与工作岗位要求更契合,课程教学内容、课程目标要进行深层次改革,而且必须由在企业兼职并参与企业项目实践多年的专业教师来主导。以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作为课程目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充分融入不同类型工作岗位对于学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融入真实项目管理所需的分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融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所需具备的其他综合素质及能力;同时,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确立、教材的选择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革。
在教学模式上,应将教师主导、学生配合的课程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案例教学,将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教学转变为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更加强调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教学情境的开放性。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将课堂学习与真实项目之间的距离缩小,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项目真实案例引入知识、能力培养要点,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逐步层层递进到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项目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引入情境模拟、反面案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积极进取的工作、学习态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发展能力。
高职院校 “三二一”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扩展为“工学教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在重视岗位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将在企业兼职的专业教师引入学生实践并充分发挥其对于学生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培养的作用。并进一步推动学校、企业合作的深入开展,变革合作形式及切入点,激发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企业项目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的技术能力,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轻松就业、企业实用人才补充、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三者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提供思路,为学校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