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杰,李新辉*
(1.内蒙古包钢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脑梗死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该病多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而阻塞血管所致,该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极易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威胁[1]。药物是临床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手段,但选择何种药物仍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并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1~79岁,平均(60.26±2.55)岁,施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2~78岁,平均(61.06±2.41)岁,施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所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疾病诊断标准,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研究均无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无合并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无合并精神障碍或认知障碍者。
对照组施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类药物、复合维生素等口服治疗,同时,给予患者血管扩张类、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治疗,并嘱患者进食低盐、低脂的饮食。
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1408)口服治疗,一次20 mg,一日一次,连续治疗1年。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总静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颈动脉斑块面积。
采用SPSS 19.9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s)
表1 对比两组IMT、颈动脉斑块面积(±s)
组名 IMT(mm) 颈动脉斑块面积(mm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63±0.14 1.12±0.05 25.61±1.03 15.46±2.95对照组 1.61±0.34 1.32±0.14 25.73±1.47 20.39±1.79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大量临床研究也表明,脑梗死并不是单纯的脂质沉积性病变,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慢性、炎性浸润过程;而临床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调节血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常用的一种HMG-CoA 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其不仅能够有效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进而降低机体血脂水平;而且还能够有效降低斑块脂质成分的含量,进而延缓斑块的生长,并增加斑块的稳定性[2]。本次研究中,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研究组,其IMT、颈动脉斑块面积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利胜等[3]结果基本一致;证实,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稳定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硬化,延缓病情。
综上所述,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IMT厚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