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地理空间觉察能力的中尺度区域探究策略

2019-02-20 04:37阳平芬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伊犁河谷尺度区域

阳平芬

摘 要:利用中尺度区域开展学生地理空间觉察力的培养具有独特优势。地理教师要关注中尺度区域的选择和呈现,从“畅想→真实”让学生体验区域的空间位置,在“尺度变化”中拓宽空間认知,构建心理地图,叠加区域信息,引导空间认知归纳等是中尺度区域探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尺度区域; 地理觉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035-001

地理空间觉察能力指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空间位置、范围和空间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区域认知素养中的一项基本能力。以区域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识别和表征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及布局状况,是空间觉察能力培养的关键点。地理教学中使用的空间区域一般包括大尺度区域、中尺度区域和基本尺度地理单元三种。其中中尺度区域一般指从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范围的区域,其在地理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①。对中尺度区域的探究也日益成为培养学生空间觉察能力的重要载体。相对于大尺度区域来说,中尺度区域能更多地关注到区域内部不同地理单元的相互作用关系。相对于基本尺度区域来说,中尺度区域有较大的空间视野,并能凸显不同地理单元的区域差异,揭示地域分异规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中尺度区域本身蕴含着具体的空间位置、空间特征,引导学生有效地将自然要素、人类活动与实际区域相结合,在探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感悟地理的整体性原理的过程中,获得空间秩序感。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策略发挥中尺度区域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对培育学生区域认知素养非常关键。天山西部伊犁河谷区域是个比较典型的中尺度区域,下面以这一区域为例谈谈中尺度区域的探究策略。

一、“畅想→真实”,体验中尺度区域的空间位置

中尺度区域的呈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为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激发探究热情,教师可以采取“假想→真实”的分步探究法。教师引入伊犁河谷简图(经纬度等信息不完整)后,首先引导学生畅想该区域不同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对应的地理现象。通过“畅想”,帮助学生获得地理空间位置的一般规律和影响。教师最后呈现伊犁河谷具体位置的“谜底”,让学生在假想区域与真实区域的对比中获得空间秩序感。

二、构建心理地图,完善空间概念

构建心理地图是进行中尺度区域探究的基础。学生需要熟悉中尺度区域中的山脉,河流水系等的空间位置。教师在伊犁河谷图中叠加上经纬网后,由学生从区域中选取重要的地理要素,如聚落、农田、交通线等,采取“以线串点”的形式,沿山麓、沿河或沿交通线等将重要的地理事物串起来,让空间定位的地理事物变得有序,形成立体的“心理地图”,完善空间概念。

三、叠加区域信息,培养空间思维

教师给学生发下印有空白中尺度区域简图的学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绘图(描绘纬线、标出海陆位置等),逐渐完善区域的信息。教师呈现缺少位置信息的伊犁河谷附近区域简图,让学生探讨如何增加信息以描述该处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影响。然后,教师呈现该区域的“真实身份”:纬度44°N附近,地处大陆中部。在此基础上,由学生分组讨论该区域的具体自然特征、农业发展条件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在探讨这些区域的一般特征后,教师继续呈现该区域更多的信息材料,如等高线地形图、当地不同位置的气温降水资料等,由此进行更具体、更深入的探究。如根据等高线图,请学生描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分析不同地形位置对其聚落形成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不同的地形位置对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影响等。

四、在“尺度变化”中拓宽空间认知

探究中尺度区域应该放在大尺度区域的背景下,以扩大学生的空间视野。如借助地图资料,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亚洲中部区域中的伊犁河谷,认识伊犁河谷与亚洲中部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共同点与差异。中尺度区域又包含中基本尺度区域,教师在教学中聚焦到基本尺度区域,例如展示伊犁河谷美丽的风景:伊犁河、山地森林、山地牧场、薰衣草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尺度区域不是远离生活、景观的抽象空间念,而是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立体空间。

五、引导空间归纳,完善区域认知网络

能否进行空间归纳是学生空间地理素养的一个重要表征,它使空间思维变得更加有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归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归纳区域地理位置对区域特征的影响,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经济位置等的影响。二是以相应区域为底图,由学生描绘出对应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活动。如在伊犁河谷图中相应呈现气候差异、河流特征、植被状况、农业分布、城镇分布等信息。三是帮助学生形成区域研究的基本框架,在框架建构的基础上理解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的逻辑联系,完善区域认知网络。

总之,有效利用中尺度区域挖掘其蕴含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素养,是一条促进学生空间思维发展、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利用对中尺度区域的探究,帮助学生认识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理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涵,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觉察能力。

参考文献:

鲁学军,周成虎,张洪岩,徐志刚.地理空间的尺度——结构分析模式探讨,地理科学进展[J]2004(03)

猜你喜欢
伊犁河谷尺度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尺度
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研究现状及其在伊犁河谷的应用前景分析
伊犁河谷无融合生殖砧木青砧1号苹果良种大苗繁育技术
区域发展篇
伊犁河谷不同时期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以长时间尺度看世界
9
室外雕塑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