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云平台的研究

2019-02-20 14:26孔怡婉等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云平台精准扶贫安徽

孔怡婉等

摘要: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精准化管理全面消贫工作的重大举措,该系统也是建立在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上的一个手段。据此,以安徽省金寨为对象,并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扶贫云平台进行研究。

关键词:安徽;大数据;精准扶贫;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4.090

1精准扶贫大数据云平台综述

目前我国已有21个省(区、市)完成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工作,大部分地市、区、县已基本完成建档立卡。在各省级精准扶贫平台的基础上,现已进入精准扶贫信息化过渡阶段,但多个省份扶贫信息化建设依然停留在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第二阶段,对于亟待实现第三阶段的全面消贫工作还是任重道远,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我国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建立了系统扶贫的数据管理仓库,整合前端业务运营数据和后台管理数据,建立了面向扶贫的管理分析应用,但受制于管理机制和多种信息技术难以匹配实际情况等问题,产生了成效反馈滞后、运营规划错位等后果。

我国逐步从省、市、县、乡、村5个层级建立大数据云平台,研究开发了5个管理子系统:帮扶对象、帮扶措施、帮扶成效、大数据分析、成效考核。 通过各个子系统的数据生成,每天更新,建立数据中心,对扶贫机制产生统一衡量标准;利用子系统比较分析结果,可以对省、市、县、乡、村贫困人口以及2020年脱贫的人群分布情况,综合对象分布、致贫原因、健康状况等情况,具项分析“1+17” 1 涉及的行业部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进度,系统使用效率能够大为提升。

就此情况,全面应用精准扶贫大數据云平台迫在眉睫,应用大数据进行危机预警、预测决策方向、解决脱贫难题,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方式方法,真正实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脱帽并消除地区贫困。

①“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2精准扶贫大数据云平台架构

2.1建设思路

精准扶贫大数据云平台是一个集学习扶贫政策、展示扶贫全貌、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帮扶工作、督办项目开展、助力科学决策、应急指挥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它将重心放于扶贫对象,通过对帮扶过程的全流程管理以及对帮扶对象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动员、宣传、吸引及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参加扶贫全过程,搭建扶贫对象与社会帮扶资源的桥梁,形成由政府、社会以及贫困对象组成的扶贫大格局,采用新兴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组合信息及各类资源,以实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识贫是精准脱贫的前提。平台基于“4567”2贫困人口进出规则及各级核查、公示,对建档立卡采集的基础数据进行逻辑清洗,然后通过行业部门数据与需要核对的对象进行自动对接,以横向审计完成对异常贫困户的筛查,助力实现“精准识贫”。

精准扶贫的实现要建立对于行业中的扶贫、社会中的扶贫、专项中的扶贫等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机制。利用互动平台与4大社会帮扶模式3,令驻村干部、贫困对象与公益组织、企业、公众进行角色融合,将社会资源与贫困对象的帮扶需求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实现资源精准化配置,通过致贫元素分析和扶贫举措、项目、资金的分析,此外,实行“一户一策、一村一法”的原则,为每一个贫困村和贫困户提供准确的援助,并以项目管理为主线,通过扶贫交流圈、精准数据统计分析和移动办公,提升驻村干部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动态管理。

最后要切实落实一帮帮三年的政策。首先结合“4567”贫困人口进出规则、脱贫任务指标、贫困人口标准、致贫原因等,制定贫困户脱贫验收指标体系,通过对每项指标的量化管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退出机制,其次在期限内通过动态管控、成效分析、实时预警,继续跟踪每一贫困户脱贫后的生产生活情况,确保按时脱贫不返贫,并同时利用平台全面、动态分析三保障落实情况以及整体脱贫攻坚完成进度,最终助力实现精准脱贫。

②“4567”是指4看5优先6进7不进。

③“4大社会帮扶模式”包括众筹捐赠(一次性帮扶),帮扶对接(配对式帮扶),电商扶贫(产业性帮扶),公益活动(公益性帮扶)。

2.2技术手段

动态大数据云存储:构建精准帮扶大数据库,以规范的管理存储准确大量的数据,做到任务明朗、责任明确清楚、底数明晰、问题暴露到位。

即时掌控修护大数据: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和其他方式来调查和收集帮扶对象的基础数据等材料。

贫困信息云定位:可以在卫星云图与平面地圈上准确获取目标的地理位置以及查看贫困户的详尽帮扶信息。

大数据动态统计分析:从不同角度统计和分析贫困户的数据状况,分别从家庭、村、县级数据结构分类别与程度展示,利用时间轴多种形式对比,显示扶贫的有效性。

2.3平台系统架构

扶贫大数据云平台具有PC工作管理终端、PC分析决策端、PC帮扶对象端、APP 查询终端、扶贫APP端、贫困户APP端、电商APP七“端”与帮扶对象系统、帮扶措施系统、帮扶成效系统、成效考核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在线培训服务系统、项目管理系统、GIS定位系统、平台基本操作和维护管理系统九个系统。

数据生成层存储由内部业务系统产生的结构化数据、政府内部非结构化数据、政府外部数据,在数据交换层的确保下做到数据高速流转而不失真、不丢失。数据交换层中的数据库数据和大数据交换组件以实时和批量两种方式实现对于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核查、加载功能,实现批量采集与在线访问等技术与Perl程序;数据区数据交互组件以批处理方式实现数据交换功能,根据生命周期规划规划数据集市的数据,达到将过期数据统一归档到历史数据归档区。批处理数据、实时数据和归档数据的处理由进程调度层部署的自定义开发WorkFlow组件进行调度和运行。数据存储层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与计算,其数据流流向集成层以待应用层在平台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数据管理组织遵循数据管理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数据的质量化管理、数据的安全化管理以及元数据管理。该平台通过即席查询、静态报告、多维分析、仪表板、问题查找、0ffice集成、Web服务和挖掘预测,以满足各级用户和应用程序的需求。

3精准扶贫大数据云平台发展进程

习近平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中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综合利用各方面掌握的数据资源,加强对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将大数据、大扶贫作为战略行动,运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加快推进脱贫攻坚,是“网络治国”“数据安邦”的重要体现。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实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目标后,全国各级各政府将脱贫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在贵州、西藏、甘肃、安徽等部分贫困地区、市县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向大数据这一现代化新技术。甘肃省建成了全国首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每级贫困户实现了信息共享并加强精准扶贫业务合作,实行对于数据的专业化处理,制定并落实精准扶贫政策,为各级政府的决策管理和帮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如今,政府已建立了面向整个扶贫的数据仓库,整合了前端业务运营数据和后台管理数据,并建立了扶贫管理分析应用。然而,政府数据仓库的累计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整个精准扶贫没有统一、完整的数据视图。目前存在的大数据系统和服务平台由于系统标准不一、信息搜集方式不同、使用條件各异等原因,造成大数据的精准程度仍然有提高的空间。从国家的精准扶贫系统到市县的基层精准扶贫系统仍然缺少完善的数据互联共享机制,以致数据没有办法即时更新,并对基层的工作增加负担。我们仍需着眼于加快建设“全国一张网”大数据精准扶贫系统平台的进程,完善精准扶贫体系的整合分析预测功能等问题,充分发挥大数据精准扶贫的效用。

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精准扶贫过程,在国家大数据战略背景下,已然成为大势,虽然已有诸如金寨精准扶贫APP等系统被开发出来,但能明显发现系统存在信息不完善、功能不稳定等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快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云平台,帮助中国尽快实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伟大目标,是必然且重要的任务。

4精准扶贫大数据云平台建设预期收益

将大数据应用于扶贫工作来帮助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是基于对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的历史背景的深刻认识做出的正确实践,准确的扶贫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实现存储整合分析管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扶贫对象的基本信息、贫困村庄、贫困城镇、贫困县的基本信息,帮助扶贫工作真正做到精准识别、精确对接、快速发展和巩固成果,最终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4.1实现数据共享

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数据分类等多功能,扶贫各级部门可选择针对性的使用数据同时保证各项数据的独立隐私性与稳定性,充分发挥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产的价值。

4.2加强业务协作

大数据云平台可以完成在数据平台中对各类金融业务系统数据的集中和整合,有利于构建单一的客户、产品等数据的政府级视图,有效地提高业务整合与协作的效率,为政府层级的分析和交叉销售奠定基础。

4.3促进业务创新

帮扶业务人员根据详细可靠的数据,完成多维度分析以及数据挖掘,为金融业务创新(客户服务、产品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4提升建设效率

数据通过数据平台得以集中,平台能够为系统提供一致的数据基础,如管理分析、挖掘预测类等,并改变现有系统中数据源头多、数据处理复杂的现状,转变应用系统建设模式,提高相关IT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效率。

4.5改善数据质量

从中长期看,数据仓库整合和清理各种精准扶贫的数据,有助提高政府的整体数据质量,提高数据的实用性。

4.6助力实现“六个精准”

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参考文献

[1]蔡培辉.运用大数据平台助推精准扶贫工作[J].中国经贸导刊,2018,(10):4748.

[2]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426(01).

[3]石欣鹭.田晓膺.精准扶贫需用好大数据[J].人民论坛,2018,(22):6667.

[4]杨青贵.精准扶贫背景下资产收益扶贫的现实表达与制度回应[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3541.

猜你喜欢
云平台精准扶贫安徽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