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特色班级建设探析

2019-02-20 14:26潘丽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媒体

潘丽娜

摘要:新媒体的产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也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特色班级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渗透在班级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在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中,如何准确地把握自媒体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归纳新时代环境下特色班级的内涵,探索特色班级建设的途径以及如何衡量和分析特色班级建设的效果是班级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特色班级;育人效能

中圖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4.047

1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新媒体是继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之外的第五媒体,在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下,迅速成为了占据人们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的主要的媒体形态。比如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智能手机等,它于无形之间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每个人的距离变得既远又近,既紧密又陌生。它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并且把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可以随时随地与外界互动交流;也满足了人们表达的诉求、娱乐和信息搜索的需要,人们对于手机获取信息、与他人互动交流的需求远远大于对手机本身使用功能的需求。新媒体时代呈现出信息传播速度快、渠道多的特点,导致青年学生对手机过度依赖、社交行为发生改变、同时班级管理模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传统的班级管理如果不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显然是不能够走进学生心里的。

2特色班级创建是彰显班级特色文化的载体

2.1特色班级的内涵

高校特色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基于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与学生、教师、社会相互交互,进而形成的具有本班特色的精神文化氛围,特色班级这种精神文化氛围形成的环境和载体。它展现的是一个班级独特的气质和精神风貌,通过学生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班风、学风、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方面体现,是经过较长时间的引导、培育和发展,逐步形成并渗透整个班级,成为这个班级特有的文化模式,它是班级特色的集中表现。

2.2特色班级创建的类型

特色班级的创建要有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有一定的独特性,并明显区别于其他班级的特点,并在一段时间内,经过培育使其特色更加明显。其次,特色班级创建要从班级的专业背景、行业用人标准、学生特点和需求等,按照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位一体的原则,科学策划、构思、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特色班级创建方案。第三,在班级创建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对班级的创建做好总体的把握和部署,并在创建过程中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使班级的特色能够更加稳定并保持下去。根据班级事务的管理内容和高校班级发展主体,按照目标管理分类主要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就业指导、素质教育等五大类。

2.3创建的目的

特色班级的创建正是基于班级管理模式上的特色凝练,引导着学生全面的发展和班级文化的熏陶和沉淀,更是对学生集体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的一种完善机制。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大学期间的经历和接受的教育,是其基本知识储备的黄金期,也是其综合素质提升期,更是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良好品质的形成期,因此,通过特色班级创建,是以学生为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良好品德,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和素质发展的广大平台。

2.4实现的途径

特色班级创建,要求各班级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认真分析本班级特点,从专业背景、行业用人标准、社会需求等的基础上,从特点中找到个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班创建特色班级的目标。可以按照班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位一体的原则,科学策划、构思、制定创建方案,并具体实施,并进行阶段性的成果展现,组织各班级互相观摩学习和交流,扎实推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首先要成立特色班级创建小组,明确职责。结合当前班干部负责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明确工作的职责,分别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其次要确定创建目标,凝聚内涵,抓准特色。确定创建的目标,激励全班同学都能够参与创建活动,并形成共同理念与意志,凝聚内涵,制定出班规、班徽、班歌,班级内部约定俗成,均能遵守和执行的规则。

第三要围绕创建目标,制订创建方案。创建过程最重要的是凝聚班级所有同学力量,紧紧围绕创建的目标,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围绕目标开展系列活动,对班级特色进行凝练和细化。

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和表彰。基本上采取实地查看、ppt 汇报、成果展览等形式,全方位了解该班特色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成果展示,把特色班级建设中好经验、好做法,作为典型事迹进行宣传。

3特色班级建设的前景展望

3.1创建特色班级将是班级管理的新常态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沟通更加的多元化。而对面的交流与网络交流相互交叉融合,可以使交流更加的深入并且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特色班级是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具体化的一种有益尝试,对于学生集体荣誉感、个性发展、学生干部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2特色班级的创建模式将更加多样化

通过对特色班级的研究,根据特色班级的分类,可以衍生出以下类型:基于专业特色的专业发展型、基于在校期间可以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双学位并重型、与其他国家、高校、企业、政府等合作的合作办学型、专注考研升学、留学的继续深造型、创业型、基于素质教育的团结友爱型、基于兴趣爱好的特长型等。通过特色班级的创建,借助新媒体的发展,创建的模式将会更加的多元化、多样化,更加符合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

3.3特色班级的创建将打破原有班级壁垒

特色班级的创建只局限固有班级,将会限制特色班级建设的影响力。除了创建专业发展型的模式外,其他的都可以打破原有班级壁垒,进行成员交叉和互动,同时也可以形成特色班级成员的流动机制,使普通班级和特色班级成员进行自由流通和自主选择。使创建的特色更加明显,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更大。

3.4特色班级的创建会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和教师引导力度

特色班级的过程化管理将会更加严格,评价体系将会更加的丰富多元,不仅仅拘泥于大学1-3年的建设,会扩展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职业发展情况,社会的贡献率上。在特色班级建设中,教师的引导在创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可根据学校情况,给每个申请创建的班级选配导师,从学业、思想等方面做指导,真正把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定位等相关信息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行为中,让学校的特色烙进学生的血脉中,进行传承与发扬。另外,需要完善保障机制,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班级建设体系,更好地推广,进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2]于改之,贾配龙.高等院校特色班级建设探究[J].理论探索,2012,(10).

[3]梁明进.特色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