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晶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 400067
历史街区是在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和、整体风貌和价值源泉。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城市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经历了从大拆大建到城市再生思想演变过程。文旅经济新时代下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城市设计的专家吴良镛教授曾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对于历史文创街区的改造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旅经济带来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城市中心区域的居住用地逐步减少,而中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文化体验消费需求却在增长。历史街区作为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应通过文化创意设计进行保护与更新。
现代城市居民自我更新力量薄弱,他们对于生活品味有着更多的多元化文化诉求。所以,历史文创街区的改造设计应在坚持城市文脉的延续的前提下,利用市场经济策略对历史街区的空间环境“织补”。既要满足历史名城保护的需求,还要带来城市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比如北京798艺术工厂的改造,上海新天地的改造就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改造相结合的成功案例。随看产业升级和休闲消费不断深化,在这些的项目中,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在主题、内容、形式、载体、服务等方面均具备天然的耦合性,能增强历史文创街区的核心吸引力。
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求基于“文脉”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创街区已有的文化符号,融入新的灵感、新的设计,才能让传统文化在万家灯火的滋养中重现生命力。这几年文创旅游业蓬勃发展,文创旅游经济下的历史文创街区改造设计需要通盘考虑,全面布局。历史文创街区改造设计需要充分调动街区的市政、财政、渠道、营销等资源,协同多个文化产业部门,对商业业态进行重新调整,完善现代城市中历史街区空间的商业布局,构建城市专属品牌的形象系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游览体验、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文旅经济的创收。历史文创街区的品牌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优势,要提高历史街区品牌认知度、重塑良好的购物市场,以品牌的力量推动市场规范化、诚信化。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城市历史街区的特色化旅游对陶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城市有它独树一帜的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创街区一方面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旅游和投资的经济效益。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文脉”是制定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建筑和环境策略的出发点。梳理城市文脉,既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又能更好地打造城市旅游文化的品牌特色。在历史街区街改造设计中我们强调对城市空间环境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历史建筑文化遗存,将人文文化内涵的传承和设计进一步融合,来激活城市的特色,促进历史街区整体经济的提升。
历史文创街区的保护以保留传统空间肌理为原则,修复原有建筑老化的破损界面。而历史文创街区的改造升级过程中,在保留周边建筑的文脉前提下,设计师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通过新旧空间的穿插,构建一个合理而丰富的序列空间,突出街道空间丰富的层次,力求彰显街区内的自然水体、历史文化等要素,强化街区空间的景观特色,激活街区空间的特色以及多元化的公共空间。新与旧建筑的交融设计既具有本地的特殊文脉又具有现代的商业气息的旅游特色。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新建筑具有其自身的美学完整性,充分表现了时代精神,同时又提升历史街区的品质,赋予了历史文创街区以新的特点。
历史文创街道改造设计的方式原来是由一些企业自发改造老街区并用于经营,这种模式成本较低但很容易被复制,仿古现象严重,也可能造成街区功能同质化、缺乏竞争特点,更多的只能看到短期的效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后,现在历史文创街区的改造更加注重街区内在的品质的打造和控制,逐步转型到以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为主要存在方式,不断增强历史街区的产业集聚效应。历史文创街区一般具有几个类型的主导产业:艺术创作类、设计制作类和艺术展示类、科技创新类和时尚和娱乐服务类等。
现阶段历史文创街道改造需要依托产业基地引领园区和产业整体联动发展,历史文创街区依托主导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打造街区的整体产业链。在一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历史街区内,一个行业的产出可以作为另一个行业的投入品。近年来,产业基地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是政府推动历史文化创意街区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推广,通过这些基地和平台建设,历史文创街街区实现了自身发展以及整体提升的效果。重装上阵的历史文创街区不仅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精神审美意义,也正好满足了文化产业对于办公、创作场所等空间需求设计、艺术以及影视等等产品展示和推广需要的场所需求,给历史文创街区带来多样性和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