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少梅
文/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横荷中学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必须要运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形神兼备的教学姿态去打动学生,并要结合自身特长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借助一定的先进教学设备,构建充满趣味的语文课堂,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在一个个看似枯燥的语文知识点学习中产生美的享受,如何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课文让学生远离枯燥荡涤尘埃呢?
趣味的课堂从别致新颖的引入开始。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引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课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新课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比喻导入、意境导入、引用导入等。灵活巧妙地选择新课导入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在讲授语文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课刘大杰的《三峡》时我就采用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同学们回答)暑假去旅游了吗?(同学们回答)有去没去没关系!新学期老师就送你们一份礼物——畅游《三峡》,你们不用准备行囊,只要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就可以了,现在开始出发……一下子同学们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
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里流传着大量文人墨士妙用语言的趣闻轶事。如果我们在平时注意留心收集在教学时精心选例,合理运用,就会成为教学中富有情趣的“引子”,可以诱发学生探求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学习标点符号运用时,我引用了著名画家徐渭的一则趣闻:
生活贫困无着的徐渭,有一次去一位朋友家做客。适逢大雨,主人不想给这位落魄的画家管饭,于是趁徐渭方便的片刻,在屋墙上写下了委婉的逐客令: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徐渭回来一看,明白主人的意思,却笑嘻嘻的说:“既然你这样热情留我,那我就住下吧。”说着,就提笔,给这行字加上标点,于是整句话的意思全变了,主人竟无话可说。我当时就让同学们给这段话加标点,分别表示留客与逐客两种意思,同学们表示出极大的兴趣,答出两种标法: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是主人的本意)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是徐渭的别解)
这样的标法,一问一答,主人留客的盛情简直难以拒绝了,标点不同,意义完全相反。一向不太注意使用标点符号的同学们,对小小的标点,不由刮目相看了。
引入语林趣话,不同的方式在表情达意上具有奇妙的功能。在说话和写作时,巧妙调整顺序,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表达效果。在讲到“句式变换”内容时,我引用了这样一则语林趣话:
有一牧师烟瘾很大,有一次他问上司:祈祷时能否抽烟?上司果断地说不行,后来他换了一种问法:抽烟时能否祈祷?上司回答当然可以。同一件事,问法不同答案截然相反。奥妙在哪里?就在妙用了句子的顺序变换,改变了问题的角度。牧师的两个问题,前一回条件是祈祷,目的是抽烟;而后一回条件是抽烟,目的是祈祷。在“祈祷”中抽烟似乎显得轻慢,而在抽烟时进行祈祷却让人感到虔诚。语句表达的技巧由此可见。由此生发开去,我又列举了所学课文中句式变换的有关例句,再让同学们补充归类,同学们学习得兴味十足。
语文文学是抽象的,课文中的许多内容,需要学生的再造思维来重现。同时文学作品又是抒发作者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作品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作品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时,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如果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因此根据文意我绘制了一幅幅活动的幻灯投影片。画面上:春草生意盎然、春花烂漫,春风和煦、春雨细腻,图片精致美丽极了。教学时文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文章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就容易了,春天到处充满勃勃生机,热爱赞美大自然的观念就深入到学生的脑海里,从意境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了美的熏陶。调节了教学气氛,使学生学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面对新教材,我们要更新观念,用精彩去演绎每一堂语文课,让智慧、情感、人性的光芒在语文课上闪耀,使语文课堂拒绝平庸,充满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