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观培育

2019-02-20 22:16神彦飞司潇敏
山东高等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师生员工劳模党员干部

神彦飞,司潇敏

(山东大学 《高校辅导员》编辑部,山东 济南 2501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围绕为什么要劳动、如何对待劳动以及树立怎样的劳动观念展开了一系列论述。2018年“五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劳模学员的回信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作为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代表,弘扬劳动精神、带头践行劳动价值、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做新时代的劳动者、奋斗者,是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加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观培育,对于高等学校建设发展具有全局意义。

一、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

劳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首先,哲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过程”。[1]169马克思把劳动作为区分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其次,马克思通过深入研究劳动,总结出了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通过分析资本家对于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被资本家掩藏的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为工人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在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阶级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成为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毛泽东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结合特殊的历史条件和中国国情,形成了特有的劳动观。在毛泽东的劳动观中特别强调一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并存的思想。抗日战争期间的大生产运动,通过大规模开展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方面的劳动生产,极大的解决了战时军民供需的矛盾,帮助中国共产党渡过难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投身基层、扎根群众的劳动观念。正是通过这“知青”生活的锻炼,培养出了一批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致力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另一方面,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劳动对于党员干部教育的需要。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指出了“劳动可以改造思想、改造人,强调干部要参加生产指挥和劳动,并说“这就是政治工作。”[2]559通过劳动密切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同师生员工的血肉联系,有利于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自觉抵御消极腐败风险。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劳动观的深刻内涵,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辛勤劳动的劳动品德不断发扬光大。态度决定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敬业”,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高等学校党员干部需要热爱这份事业、忠诚这份工作,首先是要有正确的劳动态度。“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3]劳动是人民生活所需、是时代进步之源,任何劳动只要有利于师生员工、只要有利于师生员工自我价值实现,就值得被提倡,鼓励师生员工树立劳动最光荣的劳动态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育纳入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反映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劳动教育观。

二、价值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向与遵循

面对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与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融合,新时代高等学校发展迫切需要体现人本情怀、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综合考察国际环境,深刻把握国内发展大势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为指引,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以及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劳动价值,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一)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追求

劳动观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劳动意志、劳动态度、劳动品德等各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意志。理想信念是劳动观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规定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在社会层面规定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目标,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的目标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是根本一致的。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劳动价值追求,以爱国之心增强责任意识、以敬业之心踏实工作、以诚信友善之心对待他人,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始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劳动方向,规范劳动行为。全体党员干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基,坚定共同的劳动意志,是带领高等学校明确办学方向、探索办学路径的重要保障。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导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坚定科学的劳动观念。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重要原因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曾明确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提供了理论支撑。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的交融争锋,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岗位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奢侈浪费、以权谋私等现象,必须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劳动观念缺失现状。在党员干部中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劳动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引导党员干部真学、真信、真用,自觉抵御不劳而获、不法收获的行为,这是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观培育的根本举措。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规范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品德。劳动品德即一个人的劳动道德品质,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劳动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倾向与特征。雷锋,作为人尽皆知的劳动楷模,其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品德是在通过为他人、为社会的劳动奉献中得到彰显。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品德也正是在岗位上勤奋工作、为师生员工服务的过程中得到体现。作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良好的劳动道德品质是做好为师生员工服务工作的核心要义,是自觉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战斗堡垒。党员干部的劳动品德是否高尚是衡量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指标,党员干部是否自律、是否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是能否代表广大师生员工的最根本利益、能否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规划学校长远发展的前提。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应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劳动品德的方向引领,牢记职责与使命,以身作则、身正示范,用自身的劳动品德引导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形成重劳动、讲道德的良好风尚。

(二)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劳模精神的意蕴内涵。劳模即劳动模范或榜样,劳模精神即是从劳动模范身上汲取的优秀品质。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劳动模范,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岗位不同、职责不同、环境不同,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征,爱岗敬业、责任意识以及与时俱进。首先,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国家工程院院士,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浩瀚沙漠,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始终是他们身上的优良品德。劳模精神持久性的特点使得尽管时代不断变迁,但其精神仍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其次,强烈的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在劳动模范身上表现为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站在人民利益的视角,坚定大局观。在社会发展中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建设中承担主力军作用。第三,与时俱进是劳模的基本特征。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整体,为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紧跟时代步伐,向劳动模范看齐,始终保持勤奋学习、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品格。

毛泽东同志对于劳模作用的释义。第一,带头作用。劳动模范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在群众中间树立榜样,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劳动队伍中来。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作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队战士,更要以劳动模范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鼓励带动更多的人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进而引导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第二,骨干作用。劳动模范通过辛勤劳动,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干力量、成为群众的核心。在劳模骨干的带动下,相互团结、共同合作,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展开,是高等学校充满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第三,桥梁作用。劳动模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在为人民服务、在与群众的密切交流中产生的,是群众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应以劳模精神为价值引领,主动帮扶困难师生员工、听取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自觉搭建与师生员工沟通的桥梁,实现党员干部与师生员工的融合发展。

新时代劳模价值的体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4]31新时代劳模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劳模精神构建和谐校园。“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5]这些对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观以及大学生的择业观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这就导致了部分人的劳动观产生了扭曲,对劳动最光荣的定义产生了质疑。现阶段,弘扬以孔繁森、焦裕禄为代表的劳模精神,引导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忠于职业、忠于师生员工、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科学的劳动观。二是以劳模精神增进师生员工幸福感和获得感。新时代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对于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项任务的实现离不开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辛勤劳动。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以劳模精神为引领,改进校园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生活环境、简化师生员工办事流程、营造书香文化氛围,让发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体师生员工。

(三)传承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印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于不同时代的文化积淀中。红色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衔接,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先进文化。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沂蒙山等革命老区,一大批红色遗址所展现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凝聚力、集体意识和担当精神。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以红色文化精神为引领,能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侵蚀。

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共鸣,在于战争年代、极端条件下共产党人及广大人民群众为保卫国家和平所展现的那种浴血奋战、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的精神至今让人肃然起敬。沂蒙革命老区,一方被鲜血染红的沃土。解放战争期间涌现出的女英雄群体,被后人亲切的成为沂蒙六姐妹,为支援前线战场,她们不分昼夜纳军鞋、护伤员、搞宣传、提士气,凭借着一腔热血、一份爱国热情,成为士兵作战坚实的后盾。这是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光辉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坚强支撑,新时代加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有利于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增进文化认同、团结带领广大师生员工坚定文化自信,以高昂的姿态带领中国文化勇攀高峰,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侵蚀。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给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带来了便利,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概念本身的理解,高等学校师生员工了解程度不高。但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表现方式却在人群中不断蔓延。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在,影视剧中对于真实历史事件的肆意篡改,诋毁、恶搞抗日英雄人物以及歪曲评价近现代史等等。这些现象产生的背后是对于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不足给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传播带来可乘之机。随着社会发展,意识形态斗争日趋激烈,西方国家试图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加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攻击。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后备力量,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以红色文化为根基,是抵御文化渗透的正确途径。新时代条件下,信息化的传播方式不断展现出其速度快、时效性强、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紧抓红色文化的精髓,占领网络宣传的主阵地。引导高等学校师生员工认清事实本质、敢于反驳发声,传承红色文化的劳动精髓,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想进行坚决斗争。

三、实践探索:以实际劳动践行中国梦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仅仅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6]勤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优良品德,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仍然焕发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作为扎根社会主义办大学的领路人,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应始终坚持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一)坚持辛勤劳动,彰显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本质特征

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观培育,一方面要加强理论引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实践养成。首先,共产党人最重要的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代解决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观教育的问题,根本措施在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以理论内化思想,以实践外化行为,构建起从认知、认同、信仰到践行的全过程的完整体系。其次,劳动可以改造思想。针对新时代高等学校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精神懈怠、脱离群众的现象,构建起责任分明的评估考核制度体系,是完善劳动观培育的保障。通过规范制度体系,在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观培育过程中,摆脱官本位思想束缚,以一名普通师生员工的身份走进课堂、宿舍、图书馆等等,感悟劳动群众的劳动精神、体会普通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真正树立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劳动态度,以制度加强引导,明确辛勤劳动的内含价值。第三,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观培育是一项常态化的工程,要实现劳动观培育的‘治标更治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制度建构与生产实践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观培育提出了硬性要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治标”的作用,这种硬性要求的局限性在于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树立辛勤劳动的观念,错误思想问题容易反复。顺应时代发展变化,解决劳动观培育的‘治本’问题在于日常教育。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是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可能演变为工作中的大问题。为防微杜渐,解决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硬性培育局限性的问题。在日常培育中厚植辛勤劳动的理念,形成硬性要求与日常培育的优势互补,致力于从根本上加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劳动观培育。

(二)坚持诚实劳动,把握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核心素质

诚实是个体道德品质的重要表现,诚实劳动必然成为劳动观培育核心要义。新时代培育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诚实劳动的道德品质,一是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主要表现为课堂集体学习的方式,宣讲式的课堂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充实、接收范围较广以及节约成本等特点。高等学校党员干部通过课堂集体学习能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建构劳动观培育的知识框架。但同时存在弊端,教学手段单一、理论内容枯燥,难以达到预期理想效果。相反,通过隐性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进行劳动观培育有效的弥补了显性教育的缺陷。将诚实劳动的理念融入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日常管理工作,在工作进程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另外,以实践活动、榜样示范等为主要形式的隐性教育,是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重要途径。二是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引导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接受正确价值观教育的途径,要真正实现诚实劳动的观念内化于心,关键在于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其都是推动劳动观形成的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培养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主动性、自觉学习能力,实现由“被接受教育”到“主动接受教育”的角色转换至关重要。三是培养诚实劳动的道德品质,离不开党内教育与党外教育相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密切联系群众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诚实劳动的道德品质是劳动人民在五千年历史文明积淀中不断形成发展起来的。党内教育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诚实劳动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纲领方向,接收群众的党外教育则为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劳动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具体路径。

(三)坚持创造性劳动,激发新时代劳动观培育的内生动力

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7]新时代,是否占据着创新竞争的最高点、是否拥有强大的创造性劳动者大军,是争取国家话语权的关键。新时代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肩负着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担,应在保持辛勤的劳动态度、诚实的劳动品德基础上,坚持创造性劳动。一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创新工作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传递速度之快,要求高等学校党员干部以更加灵敏的嗅觉把握发展趋势。树立终身学习发展理念,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经验,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与创新能力。二是突破固化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封闭僵化的工作方式不仅降低工作效率,广大师生员工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培养敢于冒险的探索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突破固有传统思维的时代束缚,以创新举措解决新问题,以创新精神激发工作活力。以小创新带动大创新,带领广大师生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动力,营造创新环境,为建设创新型高校共同努力。三是强化民主管理,创新工作制度。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创新实现的保障,高等学校党员干部要实现人人有创新、事事有创新,离不开激励制度的实施。以创新模范为榜样激励更多的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参与到创新实践中来。随着高等学校党员干部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给予高等学校党员干部充分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空间,保证其权利义务的实现,创新才智的源泉才能够不断涌流。

猜你喜欢
师生员工劳模党员干部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广大师生员工恭贺新春
党员干部新书架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高校领导干部以群众路线为基础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研究
关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