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务处,陕西西安 710100)
党的十九大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时代,肩负着新任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要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高等院校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特色建设。
新时代,地方师范院校构建教师教育特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办学特色是高等院校的名片,是高等院校办学实力与办学水平的标志,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成效的标尺。那么,什么是地方师范院校的特色?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色呢?如何构建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特色?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首先要回答清楚什么是大学的办学特色。
什么是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学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仁者见仁,提出各自富有见解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大学办学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形成的独特的、优良的、比较持久稳定的、被社会公认的创新性办学特征。”[1]第二种观点认为,大学特色是大学的名片,是大学的标准。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大学与大学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大学办学特色说道底就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特性。”[2]此外,也有学者从办学特色的内容对大学特色作了阐述,认为大学办学特色包括四个方面,即:学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养特色、校园文化特色[3]。
学者对大学办学特色概念的阐释不尽相同,但是都从不同侧面揭示出大学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第一种观点认为,大学办学特色的关键是“独特性”,即其他高校所不具有的优势、特点、特征,是独特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大学办学特色是“历史性”,即特色是经过长期的办学历史积淀而形成,具有稳定性、历史性;第三种观点认为,大学办学特色应具有的内涵,应包括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学者的观点从不同侧面精确地概括、总结了高校办学特色,但由于所论述的角度不同,故概括总结的办学特色还存在片面性的一面。
笔者认为,所谓的大学办特色,是指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独特的、优良的、稳定的办学思想、理念、制度、方式和方法等。大学办学特色应当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历史性。大学办学特色应该并且应该是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形成的,经历了历史的洗涤与沉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其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就可以完成;同时,大学办学特色以其特有的惯性力量继续存在和发扬;第二,优良性。大学办学特色必须是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的制度、理念、方式、模式、行为以及文化等各种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可以具体到学科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与模式、校园文化等各个方面。第三,独特性。大学的办学特色必须是有别于其他学校,是独特的,特有的,是不可以复制的,是一所大学的标志和象征。
地方师范类院校是由地方主办和主管、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高等院校。地方师范院校应当具备高等院校的基本特征,即具备“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成都宣言”中提出的“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也应当具备师范类院校的共同特点,即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但是,地方师范院校还应具有自己的显著特征。一是要具有地方性,即地方师范院校是因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要而产生、受地方支持、以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为使命的高等院校;二是师范性,即地方师范院校是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培训师资的高等院校,应该而且应该要把教师教育作为中心任务。由此可以认为,所谓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是指地方师范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独特的、优良的教师教育办学思想、理念、制度和方式、方法。
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强调:“发挥师范院校主体作用,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地方师范院校“地方性”和“师范性”的特点,决定了地方师范院校应当把教师教育作为其主要办学特色。地方师范院校把教师教育作为主要办学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地方师范院校构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顺应高等院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具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应当形成具有本校特色、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强调,高等院校要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可见,国家政策层面要求高校办出自己的水平,办出自己的特色,克服“千校一面”的尴尬。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和发挥高等院校的资源,才能避免产出同一规格的产品,才能培养出社会各领域、各行各业需要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地方师范类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师范类人才的主力军,要突出师范类教育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吸引力,提升教师培养质量。这既是师范类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要实现这一目标,地方师范类院校要敢于担当。这就需要地方师范类院校按照“特色名校”的思路,大力提升办学质量。作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实力重要指标的办学特色,地方师范类院校一定要建好用好。从纵向上看,构建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办学特色一是以办学特色为对照,在比较中找到差距,发现办学中的不足,引以为戒,激励师范类院校不断改进办学思路、理念和措施,从而增强其办学实力。二是激励师范类院校自觉发掘自身优良的办学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从而增强其办学实力的信心。从横向上看,师范类院校可以通过与全国性综合性大学、全国师范类院校以及其他地方师范类院校的横向对比,借鉴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达到增强自身办学的实力的目的。因此,构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是师范类院校自省自立的需要,也是提升办学质量的需要。
办学特色是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独特的、优良的育人理念、思想、方式与方法。因此,大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才产出问题,更要有区别于其他高校的育人理念、办学思想及育人模式和方法,达到人才的“错位培养”,这是高校生存之道,也是其发展壮大之道。地方师范类院校是教师的摇篮,要通过教师教育特色的构建,保持其教师培养质量达标,保持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地方需求的需要,保持其培养的教师富有竞争力。地方师范类院校“无论朝着什么方向发展,都应始终坚持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这是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师范大学安身立命、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的需要”[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实现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地方师范类院校要敢于担当,更要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特别是教师教育特色建设方面。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高校数量和大学生招生数量同步剧增,精英式教育逐步被大众化教育所取代,中国迎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教化时代。与此同时,师范教育体系因时而变,完成“三级”向“二级”乃至“一级”的转变。至此,师范类院校教师培养“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非师范类院校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形成。面对师范类教育体系的剧烈变化,师范类院校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摆脱发展困境,不得不采取合并、转型、升格等方式,追赶超越,转型升级。师范类院校转型升级 “一窝蜂”,使得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淡化,转型升级后的部分高校甚至放弃了教师培养,走上了同质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道路。地方师范类院校也加入到了转型升级的洪流之中。如此,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被淡化甚至丢弃了。其结果是,转型后的地方师范院校新设非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低,竞争力低下;师范专业被边缘化,发展得不到支持和重视。由此导致转型后的地方师范类院校总体办学水平难以满足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地方师范类院校缺乏特色,既和盲目转型升级有关,也和长期以来地方师范类院校未能充分深刻理解办学特色的概念和价值有关。很多地方师范类院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办学成效不显著,办学特色并不明显。一旦需要用特色去标榜自己,就不得不通过“总结”、发掘、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特色的方式来创建自身的“特色”。特色建设变成了生搬硬套、照搬照抄、无中生有,其结果是特色无法取得社会和师生认同。诚然,特色的形成需要总结,也需要借鉴,但特色毕竟是特有的品质,是历史的沉淀,更是自身的优势所在,是办学成绩的总结,是优良品质的继承和发扬。因此,特色不是靠总结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蹴而就可以完成的。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成都宣言”提出:“改革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第一引擎,要成就伟大的教育、教育创新就不能停顿。”由于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培养思想、理念、模式等方面开拓创新不足,导致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上依然沿用传统的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尽管有其优点,但也表现出许多弊端。首先,在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学制学时所限,学生难以得到专项训练,合格教师所拥有的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技能无法同步提升,相得益彰。其次,混合式教师培养模式容易导致培养方式的简单化,把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的区别局限在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篇”的开设上,制约了师范生培养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有自身的专业思想、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适应职业的特殊性需要。地方师范类院校本应体现教学教育特色,然而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并不能体现教师专业性特点,难以培养符合职业特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专门性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这为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当然,构建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总的来看,构建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涉及多重因素,比如校长的办学思想、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培育,学科专业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本文主要着重从办学思想、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三个角度进行探讨。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师范类教育形势剧烈变化,师范类培养体制发生了变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师范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等文件提出,要拓宽中小学教师来源渠道,鼓励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培养中小学教师。此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呈两种发展趋势:一是综合性院校及其他非师范类院校涉足教师教育;二是各类师范类院校面临竞争而发生转型[5]。 2001 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非师范类院校参与的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师范类院校面临很大的生存与挑战。数据显示,“在67所地方师范学院中,有18所学校在办学定位中明确提出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只占全部地方师范学院的26.87%”[6],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构建意识之淡泊可见一斑。尽管如此,地方师范类院校要充满信心。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发挥师范院校主体作用,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这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地方师范类院校既要看到困境,认真分析自身在办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看到自身在教育教育特色建设上的“短板”;也要看到新的发展机遇,从思想上充分认识教师教育特色构建的价值,以特色建设促进地方师范类院校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即将完成从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过渡,主要任务是通过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7]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大学人才培养最基础性的工作,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也是大学特色的最显著特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一对孪生姊妹,二者各有侧重但又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但是部分师范类院校由于教师教育意识淡薄,导致与教师教育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同时也无法支撑自身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因此,要在客观分析和研究校情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育教育相关学科与专业建设。正如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讲的“要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课程内容更新,推动课堂革命,建好质量文化。”首先,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发展与教师教育相关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其次,遴选和培育学科带头和专业带头人,激发其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的创造性,建立其展示才华的平台,引导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再者,建立良好的学科与专业管理体制,保证学科专业建设制度健全,运行机制顺畅。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成都宣言”提出:“我们将紧紧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人才培养的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按照培养定位、目标、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途径,培养社会所需的专门性人才。教师作为专门性人才,作为未来承担教书育人的主体,解决其“教什么,如何教”是师范类院校培养教师的中心任务和核心工作。在混合式培养模式下,教师教育课程包含通识教育、学科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等四个部分,很容易导致学术性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混为一体,教师教育特色不明显,培养效果受到了限制。国外却多采用“3 +1”、“3 +2”或“4 +1”、“4 +2”模式,实行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分离[8]。我国师范类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师范教育培养模式,把学术性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分开进行,打破“老三篇”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按照先学习学科知识, 后集中进行教育类课程的学习的次序进行学习,不断创新教师培养方式,凝练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