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程、思想及实施路径
——浅析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

2019-02-20 21:12巍,温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周 巍,温 智

(惠州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1989年,世界银行发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研究报告,首次使用“治理危机”一词来表示国家正式制度因素的缺失对非洲的发展的影响。1992年世界银行在主题为《治理与发展》的年度报告中,将治理定义为:治理是运用权力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权力运用方式包含了多种主体,不仅包括各种政府组织,还包括各种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各种利益相关者[1]。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治理提升到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方针,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方面核心目标和内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和实践,已初见成效。文章分析了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过程,总结归纳其核心思想,并就更好地实施习近平治理理论提出建议。

一、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社会治理是指通过党和政府主导、社会多方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解决社会问题、满足居民需要的活动。自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来,习近平治理理论经过几次发展,日益完善和全面。

(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这是“社会治理”思想首次进入党和国家的高层文件,成为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总方针和行动纲领之一,意义十分重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四个方面对社会治理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次会议的贡献在于强调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提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个会议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要将社会治理精细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出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主体作用。

(四)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九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党和国家在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探索中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与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议相比,更加突出“共治”色彩。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社会治理体制的核心要素和社会治理方法,基本上完善了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

二、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的核心思想

从创新社会治理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到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六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治理的理解和实践在一步步深入,也日益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

(一)社会治理的目标: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级政府的根本宗旨[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努力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16”。社会治理旨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治理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方面[5]104”。“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6]”。只有解决了价值体系问题,才能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7]1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治理的思想道德基础、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整合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三)社会治理的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8]”。“有了健全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才能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体系的效能[9]”。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要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0]”。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要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要发挥社会主体的协同作用。“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11]”。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要发挥公众参与的基础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5]96-97”。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制就要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12]”。“要深入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13]”。

(四)社会治理的重心:城乡社区

2017年6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指出:“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 力 强 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4]127”。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当前社会治理面临一些新挑战,社会流动日益加剧、贫富差距日益增大,人民利益日趋多元,社会发展活力不足,城乡社区管理职能分散,体制改革仍显滞后,这些挑战和矛盾都在城乡社区集中显现。社会治理重点在城乡社区,难点也在城乡社区,加强社会治理就要始终抓好城乡社区这个重点和难点。

三、习近平社会治理理论的实施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安定有序[4]127”。 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巩固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塑造社会治理的价值体系,完善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一)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巩固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

1.加强领导干部的培养。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挑选社会治理理论水平高、社会治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夯实社会治理的人才支撑。其次要加强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14]”。要多措并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类别、多模式的培训制度来巩固基层服务理念、改进基层工作作风、保证服务质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造就一支政治忠诚、廉洁自律、业务精晓、勤政高效、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加强党组织建设。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扩大发挥战斗堡垒。党的组织建设要以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在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形成多元共治格局。

3.推进反腐倡廉。必须从源头探寻腐败根源,了解腐败发生原理,通过制度设计和安排对权力进行监督控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要着力健全党内监督制度,改革党的纪律机制,丰富纪委派驻监督方式和巡视制度: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重点监控腐败领域、腐败问题、腐败人员、腐败行为,特别是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的权力监督,充分发挥权力清单制度作用,净化政治生态。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社会治理的价值体系

1.坚持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15]”。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坚持文化建设始终以社会主义为发展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导向。要加大宣传力度,逐渐牢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增加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奠定了坚强的思想保证。

2.坚持民生建设。民生建设是国家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民心关系着国运。坚持民生建设需要完善制度建设。要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从制度上解决社会公平公正公义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5]15”。

坚持民生建设需坚持群众路线。要想尽办法为人民排忧解难,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急。要坚决守住民生底线,扎扎实实服务人民,尤其特别关注那些经济上有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弱势群体,织密织牢“保基本”“兜底”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切实保证民生政策的贯彻施行。

3.坚持推进精准扶贫战略。帮助贫困人民脱去“贫困”帽子,走向小康生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直接方式。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发展仍处于不平衡状态,贫富差距较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战略,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在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方面,强调要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6]。要统筹各类帮扶力量,整合单位对单位、产业对产业等对口帮扶机制,并且落实工作责任与推进合作共建机制,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量化细化分解工作,强化考核督查,落实到具体责任部分与责任人。

(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

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群团组织的枢纽作用,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作用。

1.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要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在“放”“管”和“服”上不断创新,努力做好政府服务的“减法”“加法”和“乘法”。要制定出政府职能转移名录,把政府公共服务依法转移给第三方社会力量承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长效配套机制,发挥市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梳理、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发挥,建构基层社会治理网络体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体系。

2.发展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要加强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充分实现社会组织与党组织的结对共建,优势互补,共治共享,将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的重要力量和党群工作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协同纽带作用。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引导和监督,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落实国家对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立健全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制度,进一步推动社会组织内部管理高效、权责统一、运转协调、合法规范、自治自律,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介入到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中。

3.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群团组织是党和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党社会治理的重要助手。探索和创新党的群团工作,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群团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对群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始终保持党的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要探索创新党的群团工作的组织结构,提高群团组织枢纽型作用,切实解决群团组织脱离群众的问题,确保基层服务网络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与阶层。

(四)改进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1.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 ”。在互联网络时代的,电子政务已成为解决公共服务短缺、行政效率低下的有效路径。要利用网络手段以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要突破信息壁垒的阻碍,创新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党和政府的整体协调能力,通过电子政务要创新公众参与机制,及时、有效地将服务诉求传达给党和政府,精准高效地为公众解决难题。

2.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治理。网格化治理是根据属地管理,以某一区域为单元网格,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对每一网格实施动态、全方位治理,实现政社联动、资源共享的一种社会治理新模式。网格化治理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一大举措,广泛采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不仅能强化社会联动,调动全民参与,提升人民的满意度与获得感,还能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政府要通过职能转移和政府购买的形式,整合协同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居民群众等各种资源,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服务体系,以提供服务全民化、精准化、精细化、集约化、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

3.进一步优化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是最基本的民生[9]115”。要进一步优化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就要树立社会风险意识,处安思危,未雨绸缪,加强社会防控、生产安全、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的预防机制。要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及人格权,优化公共安全环境:要完善预防与社会矛盾调节机制,建全公众诉求机制、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力保从源头上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要加强公众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宣传,增大公共安全教育的资源投入,健全监测、预防、应急、自救的安全管理机制与社会心理干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