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地区散佚旧志考略*

2019-02-20 18:27严忠良
上海地方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房县郧阳竹山县

严忠良

散佚旧志是方志研究的重点对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学界关于十堰地区散佚旧志研究成果较少①主要有张培玉《明清郧阳府志述略》(《中国地方志》2007年12期)、冷遇春《郧阳修志历程》(《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2期)、张全晓《历代武当山旧志考略》等论文梳理包括武当山在内十堰地区历代修志概况。,且碎片化、重复性现象较为严重。笔者通过系统爬梳现存各类方志、目录丛书和地理史籍等,系统勾勒十堰旧志散佚概况,以期厘清十堰地区旧志发展谱系。

一、明代以前十堰散佚旧志

明代之前,十堰建置变革纷繁复杂,秦汉时期属汉中郡,三国隶属魏兴郡、南阳郡、上庸郡;南北朝归魏兴郡、齐兴郡、广福郡等统辖。隋时则归淅阳郡、南乡郡等。唐朝,十堰地区属山南东道。宋代,设武当军,隶属京西南路。元代则归河南行中书省襄阳路。通过审慎考证明清之前十堰建置沿革,为断定佚志编纂年代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在借鉴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顾宏义《金元方志考》《宋朝方志考》、刘伟毅《宋辽金元方志辑佚》等前人论著基础上,系统爬梳和审慎分析古籍文献,明代以前十堰地区散佚旧志最少有十二部。

1.《均州图经》

隋朝,纂修者俱不详。《太平寰宇记》转引该书,“隋《均州图经》:南阳武当南门有社柏大四十围,梁萧欣为郡伐之。”[1]卷一四三是书为《太平寰宇记》所引,可见该书宋代尚存。

2.《光化军旧图经》

纂修年代、纂修者俱不详。《舆地纪胜》摘引该书多条,如“固封山……本名崇山,唐天宝六年内改为固封山。”[2]卷八十七宋乾德二年(964年),析谷城县置光化军,熙宁五年(1072年)废,绍兴十一年(1141年)复置,可见《光化军旧图经》应为宋代所修。

3.《光化军图经》

宋志,纂修者不详。《舆地纪胜》卷八十七转载该志,“光化军,军沿革,《禹贡》,‘豫州之城’。”[2]卷八十七又载,“阴城,宋初承晋,齐仍其旧。齐改为阳,梁复为阴。”[2]卷八十七

4.《光化军乾德县图经》

纂修年代、纂修者俱不详。《舆地纪胜》卷八十七引用该书,“光化军,人物,汉娄寿,引图经一条。”[2]卷八十七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乾德县,为光化军治。欧阳修所撰、成书于景祐年间的《集古录》亦参考该书,可见《光化军乾德县图经》成书北宋乾德至景祐年间。

5.《均州古记》

纂修年代、纂修者俱不详。《舆地纪胜》转引是书,“均州,景物下,金锁岭;古迹,俞公岩。”《大明一统志》,“郧阳府,风俗,民多秦寄。”[3]卷六十《均州古记》颇为后世所重,《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舆地胜览》《元一统志》《元胜览》《寰宇通志》等皆有参考和引用。

6.《均州地理记》

纂修年代、纂修者不详。《寰宇通志》卷五十二《襄阳府风俗》,“襄阳府,风俗,信巫鬼,重淫祀。”《宋辽金元方志辑佚》以该书为《寰宇通志》所引,断定为元代所修[4]p616,似失之武断,根据现有资料尚不能确定纂修年代。

7.《均州图经》

又称《均州新图经》,五卷,段子游纂修。段子游,生平不详,曾任均州教授。《舆地纪胜》引载“其山武当,其浸沧浪,东连襄沔,西徹梁洋,南荆衡,北抵襄郢。”天顺《重刊襄阳郡志》载,“均州……按《图经》云民多秦音,俗好楚歌。”[5]卷一《宋史》、元《大一统志》对该书皆有参考,可见该书尚存。《明一统志》未曾提及该志,可能已经佚失。光绪《续均州志》明确指出该志散佚。[6]卷十五

8.《武当志》

宋志,纂修者不详。《舆地纪胜》转引该书,“均州,州沿革,武当郡,武当军节度”[2]卷八十五,又载,“武当山,周回四五百里,中有一峰山,名曰参岭。清明之日,然后见峰,山有三十六岩。”[7]卷二三武当置县始于西汉,西魏、隋唐为武当郡治,宋宣和年间改设武当节度使,可见《武当志》纂修于宋代。

9.《房州旧经》

《舆地纪胜》卷八十五,“房州,景物下,仓乐山。古迹,秦王城,秦时筑,唐景龙中掘得石,云秦白起代筑于此下寨。”《元一统志》引用该书,载“仓乐山,昔有邑人徐元周,家富,积粟于此,后遇饥民乏食,废仓粟以救饥,乡人德之,故名此山。”[8]卷三六一明清诸书未曾提及该书,似佚。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罗州为房州,宋时辖房陵、竹山二县,虽为《舆地纪胜》《大元一统志》等所引,似难确定为宋志。[4]617

10.《房州图经》

又称《房州图志》,三卷,陈宇纂修。陈宇,毗陵人,郡守。元初《宋史》载,“陈宇《房州图经》,三卷。”[9]卷二0三《直斋书录题解》,“房州图志,三卷,郡守、毗陵陈宇修。”《太平寰宇记》,“房州,竹山县,堵水。”《舆地纪胜》,“房州,县沿革,竹山县,风俗形胜,即唐迁州故城,人物,尹吉甫,碑刻,后唐刺史修廨断碑。”《元大一统志》引用,“阜山,鲁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阜山,此其地也。”[8]三六一《新定九域志》引该书载风俗,“鬼田,此田每岁清明日,祭而燎之,以卜丰俭。草至尽,即是丰年。”[10]卷一该书内容涉及沿革、山川、古迹、风俗、人物等内容,体例娴熟、内容丰富,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定型方志。

11.《房陵志》

卷数,纂修年代不详。《舆地纪胜》卷八十六转引该志,“房州,州沿革,吕不韦之家亦徙焉。”《宋辽金元方志辑佚》作宋志,待考。

12.《房州地记》

元代纂修,纂修年代不详。万历《湖广总志》卷四《山水考》转引该志,“郧阳府,竹山县马鞍山。”

二、明代十堰地区散佚方志

明初,十堰地区属襄阳府和均州。成化十二年(1476年),应郧阳经略原杰建议,设郧阳府,析竹山县尹店社置竹溪县,割郧县武阳里、上津县津阳里置郧西县。明代十堰地区主要有郧阳府房县、郧县、竹溪县、竹山县、郧西县、上津县、以及襄阳府均州,共一州六县。明代十堰地区散佚府台志二部、州志一部、县志四部,计七部。

(一)散佚府台志

1.明嘉靖《郧台志略》

九卷,叶照、徐桂、寇韦、明淳、张绪等纂修。叶照,字景旸,浙江慈溪人,宋代著名思想家叶适十八世孙,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任石埭知县、监察御史、广西右参政、郧阳巡抚等,在任安抚流民,颇有政绩。徐桂,字子芳,潜山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历任东昌府推官、刑部主事员外郎等,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始任郧阳知府,在任革弊郧阳陋俗,风气为之一新,“(叶照)知郧阳府,治有寺妖僧,缘术为奸,妇女佞佛者多堕其术。桂得其情,亲诣寺,缚主僧,勘鞫立除之,焚其寺。郧阳数十年巫风,一旦尽革。”[11]卷一四六寇韦,举人,历任赵州学正、南京国子监助教,后擢升叙州同知,未任而卒,“宼韦,房县人,字自缓,嘉靖举人,少颖异,以易学教授乡里。性孝友,弟贫,以已宅授之,任直隶赵州学正,宼来犯,韦乘城筹御,一时文武倚重,后升南雍助教,历叙州同知。”[12]卷六张立,郧县人,岁贡,推官。明淳,郧县人,隆庆二年(1568年)任和县训导,后参与修志,“丙午二十五年,都御史叶照……夏六月,檄郧阳府知府徐桂督文学寇韦,诸生张立、明淳等创修郧台志书。”[13]卷四张绪,生平事迹不可考,是嘉靖《郧台志略》实际纂修者,“《郧台志》九卷刊本,明巡抚慈溪叶照著。照,抚治郧阳,辑其建置始末,起成化,迄嘉靖止,纂修实参议张绪也。”[14]卷四十七《郧台志略》九卷,内容十分丰富,前二卷载建置、舆地、公廨、官职,后七卷为札奏、政赋、兵防、著述等内容,“成化初,原杰抚定荆襄流民,置郧阳府,设提督抚治一员镇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慈溪叶照以右副都御史领其任,郧阳府知府徐桂等辑比事略为此书。前二卷载建置、舆地、公廨、官职,后七卷为札奏、征赋、兵防、著述。”[14]卷四十七乾隆朝组织编纂《四库全书》时尚存该志,不过载有嘉靖以后史事,后任郧阳巡抚于湛继增修本,“此本有嘉靖以后事,则金坛于湛等继为抚治,又附益之也。”[14]卷四十七于湛,金坛县人,历任兵部主事、职方郎中、河道总督都御史、陕西参议、河南布政使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任郧阳巡抚,“于湛,字茔中,江南金坛人,嘉靖丁未抚治郧阳,首建郧山书院,取观风所得,各属名士,隶业其中,荣馈诸扎,悉出公帑,四方来学者日众,院为之满。”[15]卷十七该志至光绪时则已不见。

2.明正德《郧阳府志》

郧阳府第一部府志,纂修者不详。万历年间,郧阳知府徐学谟、进士周绍稷纂修《郧阳府志》时,是书尚存,但缺漏严重,“郧志创于明正德初,甚阙略,公延襄藩椽曹周绍稷纂修,顿为改观。”[16]卷首

(二)均州

《均州志》,嘉靖年间修,八卷,谢澭纂修。谢澭,字禹川,号瑞峰,浙江奉化县人,嘉靖十九年(1540年)岁贡,历任凤阳知县、南京经历等,修《奉化县志》《中县志》,著有《征寓录》《又浩歌台百咏》等。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谢澭任均州知州,“(嘉靖)三十一年迁均州守,徽藩恣横不法,州民耿安嫁女,舆至数里,蓝旗校尉劫入府门,俄传是女不善承奉赐死。安赴州哀告,澭恻然受词,斋沐告天誓,不与王俱生,穷思五日夜,草就民本,令安戴星上诉,肃皇震怒,诏除其国。”[17]卷二十四康熙十二年(1673年),党居易修志时未见该志,只得以万历《襄阳府志》为底本,“居易筮仕均州莅官之始,即索州志不可得。嗣蒋虎臣太史游太岳,授以襄阳府志而均志居其中,亦获什一于千百尔。”[18]卷首至光绪时已散佚,“旧有谢澭志八卷,见诸《明史》,而其书不存”。[6]卷首

(三)房县

1.弘治《房县志》

六卷,陶釜纂修。[19]p186陶釜,平县人,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任房县教谕,正德四年(1509年)去职。[20]卷一

2.明嘉靖三十六年《房县志》

严尧黻、金向纂修。严尧黻,字汝仪,朝邑县人,监生,历任房县主簿、晋王典宝等职,著有《谩录》。嘉靖朝任房县主簿期间,留心教化,“严尧黻,朝邑人,由监生任房簿,留心风教,建黄香、吉甫二祠,设学于中,教训民间子弟。”[15]卷十七金向,岁贡,房县人,曾任弋阳县训导,“金向,嘉靖岁贡,任弋阳训导,升主簿。”[12]卷六同治之前,是志毁于兵燹,“房志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主簿严尧黻、邑士金向,兵燹之后,板皆销毁。”[21]卷首

(四)上津县

崇祯《上津县志》,毛芬纂修。毛芬,汉中府南郑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历任郯城知县,崇祯二年(1629年)任郧西知县,“毛芬汉,中举人,崇祯初,令上津,以文学名,重修县志,今不存。浚通甲河,至今商贾利之。”[12]卷五崇祯《上津县志》毁于明末动乱之,“上津旧志经献贼,荡毁无有存者”[22]卷首

(五)竹溪县

嘉靖《竹溪县志》,作者不详。明清之际,竹溪战乱频仍,“闯献之变,都邑为墟”,[23]卷首志书亦毁。

三、清代十堰地区散佚方志

清代在承袭十堰明代建制基础上稍有损益,顺治十六年(1659年)省上津县入郧西县,郧阳府郧县、房县、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和襄阳府均州,计一州六县。清代十堰地区散佚府志一部,县志十一部,计十二部。

(一)郧阳府志

《郧志类编》,仇昌祚、李绍贤纂修。仇昌祚,字振先,曲沃人,恩贡,康熙初任郧阳通判,后升潮州同知、惠潮兵备道,“仇昌祚,字振先,曲沃恩贡。康煕初任,时郝永忠乱,昌祚在房县香溪转饷一年。旋郧,修府县学宫,纂《郧志类编》。寻迁潮州同知,会总兵刘进忠叛,被执,逼受伪官,不屈,事平授惠潮兵备道,卒祀乡贤所,著有《漪园文集》。”[24]卷五李绍贤,字克绍,顺治十一年(1654年)拔贡,“李绍贤,字克绍,号省菴,顺治甲午拔贡,绩学善属文,尝偕通判仇昌祚纂《郧志类编》。”[12]卷六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刘作霖修《郧阳府志》以是志为底本,至嘉庆朝尚存,然已有脱漏不少,“康煕己酉,郧通判仇昌祚与郡贡生李绍贤纂《郧志类编》,即庚申刘作霖所据以纂府志,而杨廷耀刊之者。今底册存绍贤家,脱遗芜杂,都所不免,按门校对,知当年去取多未精审,兹间为采入,仍曰《类编》。”[25]卷首

(二)郧县

康熙十一年(1672年)《郧县志》,张杞纂修。张杞,河南杞县人,康熙七年(1668年)任郧县知县,“张杞,河南杞县,进士,初授夔州,康熈七年(1668年)知郧县,心存仁厚,政尚廉平,敲扑不烦,赋登讼理,教化大治,吏习民安。”[15]卷十七康熙十一年(1672年),清廷檄命各地修纂方志,以《一统志》取材。张杞乃以《郧志类编》为底本,稍加增补,成《郧县志》,“今检案牍虽得一抄本,而挂一漏万,缺略宏多,乃取新编府志,翻摭润色而焉,帧目仍旧,稍而增补附入,视旧则稍备矣。”[24]卷首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知县侯世忠仍张杞《郧县志》续修《郧县志略》,“侯世忠,夏县,举人,康熙间除,时干戈初靖,逃亡稍集,世忠劳来安定,不遗心力,又就张志续之,为《志略》。”[12]卷五至嘉庆朝,是志业已散佚,仅存张杞序一篇,“张杞,杞县,进士,康熙初由夔州推官改除,政尚廉平,持大体,不苟琐细,会奉文征志,杞纂陈之,今仅存其序。”[25]卷五

(三)竹山县

1.康熙五十一年《竹山县志》

卷数不详,史求忠纂修。史求忠,济源县人,康熙年间迁居竹山,“史求忠,字荩臣,号文海,别号华阳,济源人,富于学,以别驾客昆山。徐公昆山甚器之。康熙年间,由郧至竹,遂家焉。”[26]卷二十四竹山县志久阙,史求忠乃纂《竹山县志》,“余寄居斯土亦既有年,每一念及,代为心恧。于是远征文献,近询故旧,复出入于经史百家,博稽而约取之,以错综其旨,而成一书。”[27]卷一该志采用三宝体,设有三纲、二十八目。二十八目分别为建置、沿革、祥异、形势、城池、物产、赋役、铺舍、关堡、津梁、古迹、秩官、公署、学校、祀典、风俗、兵政、宦迹、选举、人物、流寓、艺文等。[27]卷一

史求忠《竹山县志》,为后世修竹山县志提供了范本,评价甚高,“竹山志书昆仑于华阳史氏,凭空开山,使后人有所依据,以为底本,功伟矣。”[26]卷首乾隆十一年(1746年),常青岳修《竹山县志》以是志为参考,“爰谋之何丹重、魏朴园二广文,共事编辑,茫茫无据,草创为难。既乃得史华阳志稿,稍有凭借。”[26]卷首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邓光仁得之,但编次失序,内容残损,“爰商之邑绅士等,于故纸朽蠧中得前任学博尹同年梧岩手录史华阳底本,心窃喜,第其中残缺者多,失次者复不少,与太尊颁来款式殊未合,又自皇甫公以后事皆阙焉。而每卷标题亦并无小序总括,惟以四言八语了之,因勉竭驽才,悉为编著,旁搜远取,别类分门,事必求实,语无轻佻,凡七阅月,得二十七卷,稿就矣。”[26]卷首

2.乾隆十一年《竹山县志》

常青岳、何梯、魏永经纂修。常青岳,乾隆十年(1745年)任竹山知县,后升任绍兴府同知,“常青岳,字未山,号雨来,直隶交河人,乾隆十年(1745年)以孝廉令竹山,恤士爱民,政简刑清,廉德既著,而慎勤兼之,凡有关于邑中利弊,必急力兴除。”[26]卷十八何梯,荆门州人,拔贡,乾隆十年(1745年)任竹山教谕。[28]卷五魏永经,黄江县人,岁贡,乾隆十年(1745年)任竹山训导。[26]卷十七

常青岳以史求忠志为底本,未即成书,即迁任恩施,事遂寝,“秋承乏于兹,欲求志乘以资治理而不得……爰谋之何丹仲、魏朴园二广文共事编辑,茫茫无据,草创为难。既乃得史华阳《志稿》,又半就残缺,断绠飘飘,深增于邑,方欲广搜博采,以告蒇事。余适量移恩施,事遂中止。用叙崖略,以志余怀。若夫踵而行之,以迄于成,是所望于后之官斯土者。”[27]卷首

3.乾隆三十一年《竹山县志》

皇甫枢、尹一声纂修。皇甫枢,浙江桐乡人,进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竹山知县。尹一声,嘉鱼县人,举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任竹山教谕。皇甫枢、尹一声以史求忠志为底本,历五月而成书,“(乾隆)乙酉之春,适明府皇甫过署,云自郧郡西寺偶得华阳史氏志稿,并属予踵而成之……爰令一二同人,各就其耳目之所及,闻见之甚寔,铢积寸累,综而续之,又取史氏之所载,浮者汰,缺者补,伪者正,五阅月而就。嗟乎!采花作蜜,缀腋成裘。”[26]卷首

因皇甫枢去任,该志未能刊行,“凡五阅月而稿定,用是正拟详报各宪,以与竹邑诸同人啇议,付之剞劂。奈丙戌之六月,予适匆匆解任告去,而斯事遂寝矣。意或后之莅兹邑者,仕学两优,再加斟酌,踵而行之,将有以谅予之片忱,以无负尹君之苦心焉。”[28]卷首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郧阳知府王采珍以该志体例未合志体,而遭废弃,“越十数年,明府皇甫公暨学博尹梧岩同年增续之,渐斐然。乾隆甲午,本府大守王公终以其格调规模与志体欠吻合,檄县重订。”[26]卷首

4.乾隆三十八年《竹山县志》

二十七卷,彭悦桂、邓光仁纂修。彭悦桂,四川金堂县人,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竹山知县,“彭悦桂,四川金堂县,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署任,修葺文庙,建奎星楼,以文昌阁作书院,兴利除害,善政多端。”[27]卷十邓光仁,兴国州人,拔贡,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竹山教谕。[27]卷十

该志体例由王采珍裁定,数月成书,记载详实,“悉照府志,别类分门,阅数月得书二十七卷,都成帙,求不谬于古人,亦庶几一邑之星野、舆图、学校、赋役、兵政诸大务,以及古先圣贤之遗迹忠教节义之可传者,一目了如。盖予之继华阳、皇甫,兢兢业业,不敢怠遑。”[26]卷首

后任知县常丹葵欲以其父常青岳志稿为底本重修,对该书多有讥哂,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竹山县志》未能刊行,仅以写本传世,“然而未授诸梓也。夫亦以剞劂未易,非故因陋就简也。甲辰冬,明府常梅村先生甫下车,索观县志,予遂以写本呈。明府见而哂之,且曰:书不刊布,如露之在花间,见晛则消耳。”[26]卷首后是书渐而失传。

5.咸丰《竹山县志》

二十九卷,陈汝藩、黄子遂纂修。陈汝藩,字仲衡,广德州人,咸丰七年(1857年)任竹山知县,“陈汝藩,字仲衡,广德州副榜,咸丰七年(1857年)任,局度恢宏,资性英敏,平情折狱,一无所私,兴学校,劝农桑,民俗为之一变。”[12]卷五黄子遂,竹山县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候选直隶州州判。[29]卷十四是志以嘉庆志为底本,六月而成,“比事属辞,余时参订,意见相符,六阅月而告成,敬呈郡伯午山李公禀承鉴定,付诸剞劂。”[27]卷首

同治间,是书志板毁于兵燹,“同治元年,川匪陷城,发逆窜境,板已荡然无存矣。”[27]卷首不过尚有稿本流传,“竹志书有存,而板巳毁,贤友尹重为修辅,甫脱稿,并前陈令旧志赉呈,征序于余。”[27]卷首

(四)房县

1.康熙五年《房县志》

卷数不详,傅六吉、邓复元、吴良玉纂修。傅六吉,临川人,举人,康熙三年(1664年)任房县知县,“傅六吉,临川举人,康熙初令房。时军需旁午,六吉修城垣,运粮务,抚流亡,以暇搜辑邑乘,五年之间,日不暇给,以劳瘁卒于房,立祠祀之。”[21]卷五邓复元,竹山训导。吴良玉,竹山县人,生员。康熙二十年(1681年),是书业已失传,“国朝康熙五年,邑侯傅重加纂辑,历十五年,板毁而书亡。”[21]卷首

2.康熙二十年《房县志》

卷数不详,雷化龙纂修。雷化龙,辽东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任,“雷化龙,辽东人,康熙间除房令,杨来嘉叛,镇戍兵云集,远近民尚疑畏匿山寨,化龙招徕抚之,复其业。”[21]卷五因上级催修县志,雷化龙摘抄《郧阳府志》有关房县内容,汇而成书,“(康熙)二十年,邑侯雷公化龙撮钞府志,以应上宪之求。”[21]卷首

3.康熙三十四年《房县志》

四卷,沈用将、李发荣、许嘉言纂修。沈用将,浙江任和县人,贡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任房县知县,“沈用将,浙江仁和贡生。康熙间任房令九载,为政务在便民,缓追呼,减徭役,浚筑渠堰,山田灌溉得均。时军户输粮,襄阳卫往返跋涉,令详请使卫设柜县中,军户就县自输,民尽称便,邑贡生李发荣、许嘉言等修辑传志,令将卸篆,犹悉心详核云。”[21]卷五李发荣,房县人,贡生,曾任黄梅训导。[29]卷一许嘉言,房县人,贡生,曾任济阳知县。[21]卷五

乾隆年间,该志仍有抄本流传,“乾隆甲午夏,邑侯张公敔以一编授魁,命订其舛谬,补其残缺,盖沈志抄本也,共四卷,分类三十七,前有序,后有论,亦可为赔洽矣”,然散佚《杂记》一卷,“钞本有《杂记》一卷,今已无存。”[20]卷首其内容“未免失于冗杂,录者又荒略舛错不可读,且无别本校对”。[20]卷首

该志尚有诸多不足,分立门类过多,“至若岩洞、井泉、潭池,似不应另分门。”[20]卷首全书仅有一图,稍显不足,“钞本图仅一幅,亦大涉鲁莾。”[20]卷首又诗文仅十余首,大半抄自府志,且窜入原杰《处置流民疏》、诸葛亮《与孟达书》等不合体例者,为后世所批评,“钞本诗文仅十余首,大半录自府志,如原杰《处置流民疏》、诸葛亮《与孟达书》,不应传入者。”[20]卷首

(五)郧西县

乾隆十五年(1750年)《郧西县志》,二十四卷,杨炯、梁凤翥纂修。杨炯,字仲亮,江夏人,雍正、乾隆年间任郧西县教谕。[30]卷十一梁凤翥,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拔贡,曾任应山县教谕,“退老以来,不辞固陋,爰取曩稿与儿辈大加搜罗,分别品目,总七十二条,七万五千余言,荟萃入书,都为二十四卷,藏诸家塾。”[30]卷首然是志仅撮取郧县史事大要,阙略亦多,“郧西并未有志,本朝邑人梁凤翥始撮其大要,而阙略不全,存什一于千百,安在其能灿如也。”[22]卷首

乾隆间,郧西知县张道南以是志为底本修《郧西县志》,“张道南,字吾菴,晋江,举人,乾隆三十五年除。县旧志无存,道南悉心搜稽,偶有间见辄识之,用邑人梁凤翥底稿,纂《郧西志》二十卷。”[31]卷六至同治朝,梁凤翥志稿已散佚不全,“独惜其志缮写成篇,今复散佚不全耳。”[30]卷十三

(六)竹溪县

雍正元年(1723年)《竹溪县志》,二十二卷,张懋勋纂修。张懋勋,字汉卿,乾隆六十年(1795年)岁贡,“张懋勋,字汉卿,其先陕之商州人也,祖自成于康煕十五年以恢复竹谿功,由西营千总升中军守备,署游击,因家焉。勋幼好学,补邑弟子员,治举业有声,郧郡六邑咸聘置幕,因是获交诸名隽,学益进,然屡踬场屋,晚岁成明经。”[23]卷十张懋勋见《竹溪县志》久无续修,乃纂是书,“因即远凭郡志,近询故老,复取二十年前得之残碑断碣者,而考定之,不尚文而尚质,不传疑而传信,自天文、地理、食货、人物、贡赋之类,为目凡二十有二,每首附数言备论赞之体。”[23]卷首是书成稿后,稿存于家,“于是编缉旧闻,穷搜荒缺,成《竹溪志稿》二十二卷,藏诸其家。”[23]卷十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宣葆光曾见是稿,内容记载详实,“爰嘱柯、项两学愽广为谘访,乃得故邑贡士张懋勋所撰《志稿》,其载记颇详。”[23]卷十乃以是志为蓝本,编纂《竹溪县志》,“而稍损益之,仿明康对山先生《武功县志》,纂次若干篇,以付剞劂。”[23]卷首

四、结 语

本文所列三十部散佚旧志,不能完全判定散佚,不排除基层图书机构和藏书者有所收录。同时将散佚方志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所载十堰地区现存方志结合,能够较为清晰反映十堰地区古代方志编纂谱系,进一步深化了十堰地区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房县郧阳竹山县
Eddie the Eagle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房县
——湖北省十堰市第七届奇石(书画、楹联、摄影、盆景)联展暨房县黄酒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盛大开幕
致故乡郧阳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20名“讲台之星”立传
深入推进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探析
——以A市C县八个村庄为例
竹山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和问题探析
Natural Environment in My Hometown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
十堰市郧阳区中小学践行“五和”精神
浅析竹山县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