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光明区东周小学
公平优质教育不是简单的“公平”“优质”的叠加,而是通过有机的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具体来说,公平优质教育中,呈现出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
1.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活动必须要凭借和借助一定的教学资源,才能顺利开展,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资源是否完备、是否齐备,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在优质公平教育的要求下,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丰富其硬件资源,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建设校园文化等,使得软件和硬件资源均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且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下,如此才算拥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2.公平公正对待学生
在公平优质教育理念下,从学生的入学,到其受教育以及毕业的整个过程中,均要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首先,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入学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这是实施公平教育的基础;其次,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必须要以“仁爱之心”,引导学生成才;最后,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客观性、公正性”为基本的原则,明确教育评价标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使得教育评价更加全面化、客观化和公正化。
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更加注重教育的公平性,否则一旦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就会导致社会出现层级分化,加深贫富差距,制约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通常,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教育机会公平。这要求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教育,不受性别、种族、职业、财产、宗教信仰等限制,实现人人均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阶段:教育过程的公平。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并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进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第三阶段:教育结果公平。主要是在对学生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冲破“一把尺子”的评价准则,积极采用能够反映出不同学生成长的多样化评价标准。
就我国目前而言,实现所有孩子教育机会公平的目标已经实现,但实现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性,仍未达到目标。基于此,公平优质教育正好为教育公平提供了更好的目标和方向。
鉴于公平优质教育的理念和特点,我国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增加教育的总体投入,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
为了进一步实现公平优质教育,必须要增加政府的教育投入。否则,一旦不再增加教育的投入,以现有的教育资源很难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在具体增加教育投资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产业化的方式,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市场主导优质学校、政府负责薄弱学校等投资方式;另一方面,在增加教育总投入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投资差距,这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关键点。
2.推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加大总体教育投资是实现公平优质教育的基础,而推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则是实现公平优质教育的关键。在实施公平优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必须要逐渐缩小其与城市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进而全面推动公平优质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不仅要满足学生生活上的需求,还要增加精神资源投入,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了解外面的世界,这对教育来说,尤为重要。
3.缩小教学水平差异,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
公平优质教育下,必须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缩小地区之间教师水平之间的差异。据此,可加强地区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工作,聘请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工作经验传授;同时,还要将本地区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分配。另一方面,针对教师专业水平较低的地区,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提高偏远地区教师工资水平、增加福利等,加强教师的引进,以达到缩小城乡地区教学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实施公平优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战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必须要在公平优质教育的理念下,增加教育的总体投入、推动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缩小教学水平差异等途径,全面实现公平优质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