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中环境舆情传播机制分析
——以泉港碳九泄漏事件为例

2019-02-20 16:26马潇湘王平
视听 2019年3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舆情网民

□ 马潇湘 王平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发了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变革。社会化媒体是一个新兴事物,它的出现使每个公民都具有传播的权利,出现“两个舆论场”。与此同时,中国环境问题频发,如云南镉污染、渤海漏油、泉港碳九泄漏等事件。环境污染事件已成为社会的热点,也成为网络舆论关注的焦点。环境问题发生后能在短时间内突破地域限制,通过社交网络迅速传播,得到公众关注,并形成社交网络舆情,深刻影响着社会舆论生成格局。

一、传播主体基于共同的社会诉求

人们对于生态破坏、环境保护话题的探讨陡然增长,并且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焦点,即信息聚合规律反映的是环境网络舆情的焦点形成与渐渐放大的过程。环境污染波及民众广泛,受影响的人们可能出现不良症状或导致生活受到扰乱。

2018年11月4日01∶13,福建泉州泉港区肖厝村附近海域一石化企业在执行化合物装船时发生泄漏事件,6.97吨碳九产品漏入近海,造成水体污染。当天07∶43,微博平台发出第一条消息,随之新闻媒体《石狮日报》官微、人民网纷纷发文报道该事件。据统计,对于该事件,网民情绪一边倒地集中在负面上。

在环境事件爆出之后,从利益受害方考虑,在这个事件中舆情传播主体表现为受环境污染的周边公众。因为环境污染的出现直接损害周边公众的利益,他们对事件的关注度、参与度会更高,也往往是推动环境舆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力量。除此之外,舆情传播主体可能是非周边公众,他们对围绕环境事件创立的有关议题进行评论、转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意见领袖、网络推手等。当环境问题发生时,当地居民是最先得知讯息以及感受到事件影响的,往往诉诸于网络和媒体使事件得以解决。

二、传播内容易引发非理性社会情绪

当环境问题出现,网络的复杂性反映出人们在网络中的关系也是错综交织的,信息在开放的空间中易被转发、被复制且传播速度快,促使人们的互动交流、言语碰撞在网络中不断扩散。同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舆情传播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往往以负面的、消极的、对抗性的情绪居多,并能在网络上得到其他人的认同,使带有对抗性情绪的一方变得强大。

在碳九泄漏事件中,网民言论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对当地政府压制舆论消息表示不满;认为空气质量有问题;为什么上不了热搜;希望被感染的人早日康复。其中,“对当地政府压制舆论消息表示不满”的占比最高,其次是“空气质量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群体聚合促使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生态安全进行强烈关注,让人们明白这是一个必然要面对的困境;但也不可忽视表达对某一共同事件的诉求,或为了实现某种共同利益的要求,网络群体聚合后极易造成群体极化,容易产生偏激的言论和意见,引发社会情绪的非理性表达。

三、传播渠道去中心化趋势明显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普通网民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尤其微博作为开放的媒介平台,因门槛低,成为信息发酵的重要平台。而除微博、微信、论坛贴吧、新闻网站等“传统”传播渠道外,抖音、知乎、网络直播间等都可能成为新的舆情发源地,如草根爆料,引发大量传播、讨论;网络直播间的弹幕,也成为网民即时讨论的利器,网络舆论传播去中心化趋势明显。

11月4日01∶13,碳九泄漏,随后 07∶43,微博平台发出第一条消息,之后传统媒体密切关注该事件。这起事件的热词为:泉州港、福建、宁波。媒体转载量最高的一篇报道是人民网发布的《泉州通报碳九泄漏: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引发环境污染》,监测区间内共计转载383次。微信平台最热文章是果壳发布的《6.97吨碳九泄露,危害会有多大?》,阅读量破10w+,获赞近9k。

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公民记者、网络意见领袖的出现和传播平台的革新,传统媒体垄断新闻源头和政府机构信息控制的格局已被颠覆,第一时间发布独家新闻往往是周边的普通公众,而不再是传统媒体。

四、传播过程中极易形成网络谣言

在舆情传播过程中,信任是风险传播中非常重要的变项。有调查显示,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媒体已成为网民必不可少的工具。总体上看,相当规模的网民群体对网络上传播的风险资讯已具备一定程度的信任感,加上社交媒体是利用人际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在传受过程中会增强虚假信息的可信度。

当某热点事件被曝光之后,有关部门的第一反应就是删博,压制新闻,防止事件散播出去。近些年来,只要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负面消息,官方就会一致打压,使消息无法传播,而自媒体所发布的推文封了又封,然而,舆论并没有被封禁、压制所消散,反而因为封禁和压制愈来愈响。

在碳九泄漏事件中,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想要封锁信息,但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环境下,信息主导权不再只归于媒体所有,有关部门越是堵着信息传播,越会增加信息的模糊性、不稳定性。泉港本地人在微博上“造谣”,说碳九有毒,仿佛上演前些年谣言而导致的“抢盐风波”。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在环境污染当天,有关部门已经将有毒物质清除,大气值也已达到安全值范围内。

处于后真相时代的我们,会凭借情感去甄别新闻的真假,当信息接收不对等时,民众又没有其他途径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在情感情绪的影响下,民众理性的判断能力下降,这就使谣言有了滋生的土壤。

五、舆情热度与相关方回应成反比趋势

环境问题发生后,公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到事件发展的态势,通过自我认知对事件发表态度、看法、评论,形成网络舆情,通过微博发布数、转发数、评论数表现出网民对此事件的舆情热度是否高涨,网民对此事是否关注。当有关部门了解到环境污染的情况后,迅速在互联网上作出回应,积极采取措施,该事件舆情热度会逐渐平息。如若有关部门对环境事件置之不理,拖延而不做正面回答只任其发展,网民讨论程度会越发激烈,舆情热度会逐渐高涨,会出现诸如“政府不作为”“无良商家”等言论散布,使网络舆情场面失控。

碳九泄漏事件发生24小时内,当地部门向外界发布了三份通报。然而,这三份通报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对于碳九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只字不提。对于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当地部门选择缄口不言。

在此次事件中,公众质疑政府在事件通报过程中存在避重就轻的情况及撤热搜行为。在环境污染被爆出的第一时间,有关部门没有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只是对媒体消息一味地打压与封锁,顷刻间放大了污染的严重性,将网络舆情热度推向高潮。

社交媒体除了具有一般大众传播媒介不具备的传播形式外,在传播内容、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传播信息速度极快,公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一份子,同时,在后真相时代下,基于心理共情机制使得环境舆情传播中的情感要素占舆论传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对环境舆情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短时间内能够倾听民众的声音,以促进事情的解决。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舆情网民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治理城市环境污染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