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理论与初中生的美术创作关系之初探

2019-02-20 10:50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
师道(教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潜意识个体绘画

文/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 张 丽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都还停留在是懂非懂的阶段。逆反心理比较严重,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是一种对家长或教师产生“反控制”的不良心理倾向。它具有主观性、偏激性、相对稳定性和盲目性的特性。其抗拒情绪多数都是来之个体的潜意识里种种被压抑的情绪的外显表象。已有充分可信的证据证明,即使潜意识是无意识的,却对个体的意识言行仍然在起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最终阻碍个体的身心健康。倘若我们仍采取纯粹的语言沟通方式已远远满足不了育人的真正目标,我把潜意识理论和美术创作联系起来,让通过美术教学走近学生的内心深层,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最大程度化的达到育人的目标。本文作者主要是通过潜意识理论和美术创作关系的探讨,以及作者积累的一些浅薄的教学方法来阐述观点。

一、潜意识、意识与美术创作的关系

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的精神生活主要由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组成。一个人的情感埋藏得越深,则离其意识就越远,寻找相应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越低。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本能性的心理存在,它主要是人维持其个体存在及绵延种族的“生命本能”’和自我毁灭及毁灭他人的“死亡本能”所决定的,对于潜意识虽然现在还没有非常成熟的定义,但对潜意识心理学家已经有着一定的共识,认为一系列的成分和过程组成了潜意识,它们不能被意识到,但是对心理机能造成潜在的影响,包括人类原始思想,遗传因素,童年的经历,过去深刻的回忆和创伤等。它是人的一种较为原始、简单和低级的心理,是人与生俱来的生理和心理特性。

佛罗伊德还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只有少部分是由意识控制。意识常常被称为客观心理,客观心理指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意识是逻辑性的,它处理逻辑的思维部分,管理着我们的感觉器官,通过观察、感受、教育学习等获得的知识。

潜意识与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互相合作、相互补充,共同发挥着对个体信息的反映功能。意识会将自己处理不了的信息送给潜意识处理。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的有着双面性理解,潜意识接受积极的意识活动,就会让它成为实现目标的动力; 潜意识接收消极的意识活动后潜意识就会让它成为活动实现的阻力。这就在本质上消除了二者的对抗关系。

国内外不少研究证明潜意识理论对于美术创作的影响,打破了过去艺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论原则,艺术创作出现了超越了时空界限、观念和空间的逻辑顺序,给予现代派美术创作广泛的内涵,并已经衍生出直接反对理性,表现原型和本能,挖掘深层潜意识的艺术风格,也使得潜意识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得到积极的证明,这种转化理论消去了我们对潜意识的误解和排斥。只要能够合理的应用潜意识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方式,如巧妙的运用灵感、直觉造就作品的偶然性;把潜在的原始情结投射到作品;并能有意的提取潜意识中主观性的情感融入作品从而引起观赏者的潜意识情结的共鸣,就会大大增加美术作品的感染力。这样使画面的形式和内容附有了生命的意义和内在的精神追求。

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已得到不少研究证明,人们可以运用绘画,将自己的情绪、态度等潜意识层面的信息,象征性或具体地投射在作品中,将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心世界以视觉独有的形式展现。绘画艺术本身是符号性和价值中立性的,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受意识的影响学生的这种表达具有极强的隐秘性,没有社会道德方面的顾忌,美术创作的过程包括心理发泄和美术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

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美术教学经验认为,美术创作在协助中学生把潜意识中不利身心健康的部分发泄出来、平和心理各项机能有以下优势:操作简单,学生容易完成。易于引发学生兴趣,与其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美术创作不受学生年龄、语言、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可以降低学生的防御机制和反抗情绪确保收集信息的真实性。可以多次使用创作而不影响最终目标。创作过程的实施不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既可以应用于个别,又可以应用于团体。

基于以上,本文探讨的就是想把潜意识渗透到美术创作,近距离的走进学生的潜意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最大程度化的达到舒缓学生的不良情绪的目标。

二、合理引导学生把潜意识投射到美术创作

引导学生操作流程包括建立互信关系、创作活动、分享与沟通、评价与跟踪等几个步骤。这几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第一,搭起互信平台

不愉快的事情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所抵制。潜意识是人类本能冲动的源泉,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下去的不能被满足的欲望的总仓库。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只有当个体的控制能力防松时才容易被唤醒。所以辅导教师安排的场景、说的某句话,甚至是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触动其某一领域潜意识。关爱学生,创设容纳性、支持性的创作环境,告诉学生绘画作品只是用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媒介,画的好坏没有关系,降低个体创作体验的敏感性,排除其顾虑,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就尤为重要。

第二,美术创作活动

确定方向或主题之后,进入搜集素材阶段,也就是达到信息饱和的过程,这不仅包括为了去寻找的环境素材、典型形象、道具等,还应该包括无意中进入潜意识可能会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的信息。接下来就是思考和斟酌构图、色彩及画面所使用的形式语言,这是创作过程中艰难的一步,也就是创作前的酝酿和启明期。这关键的步骤可以完全是在潜意识的运作中实现的,如指导学生每次梦醒时,以最快的速度把梦中的场景和事物用文字以及图画形式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直接毫无保留把潜意识之前提到梦中获得灵感和恍惚中获得的信息投射到画纸上。

自主性创作。辅导老师不做限制,学生自主决定绘画的主题和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并非预先计划好了创作的内容,而是在偶然性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逐渐呈现出某种图像。创作中其自己都不知道画面将会是什么结果,只是作为一名画者操纵着自己的创作,这种无目的创作有如游戏,没有附加的目的,只为游戏而游戏,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充分体验和享受创作活动过程。无意识绘画技法体现了极大的偶然性特征,即无法预言、不合逻辑。在创作过程中,学生铅笔擦印的肌理,压印的痕迹或者刮印的纹理都有着微妙、别致的美感,最后产生的形象大半是机遇法则所造成的结果。让学生专心于“无意识”体验和技巧,着力于把“潜意识心理”变为现实。

规定性创作。绘画主题由辅导教师规定,或者给出部分绘画内容,添补完整画面,比如画自画像、家庭画、树木及房树人等内容。或者给出一些象征意义的形象符号,学生自由选择其中几个,并引导学生想象这几个形象之间正在发生的故事,再通过创作作品表现出这个故事。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转化是可能就在一瞬间,潜意识本性是活跃的,不安分守己的,在意识薄弱时,易于挖掘和显现。中学生大部分人在思想上还是处于主观性、欲望、游戏和幻想层,这就是现实层。

从这个过程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完成的创作构思的是关键环节,并且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前一个环节准备的充分程度关系到后一个环节是否能够实现或实现的质量。意识和潜意识不断地相互作用,做好各自的工作,以促成关键的瞬间。明白了创作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调控我们的创作过程。我们的创作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出发,以人为本,合理引导,避免一切违背规律的行为,在学生身上促成引导。

三、创作作品分析

1.作品的布局

如果画面太小,可能表现出拘谨、胆怯和害羞的倾向,或者缺乏安全感、情绪低落、退缩的倾向;如果处于纸的下部,表明没有安全感,绘画者情绪低落倾向或悲观主义倾向;如果画面在纸的上方,表明绘画者高层次的抱负,会努力达到目标,也可能代表一种乐观,有时是一种不合理的乐观;如果画面非常大,可能是一种攻击性倾向,情绪化、躁动的倾向;如果画面处于纸的中间,代表了一种安全感,或者比较固执。

2.作品的色彩

红色表示个体热情、活力、健康、希望,灰色表示平静、稳重、朴素、压抑,白色表示圣洁、天真、清爽,黑色表示凝重、哀痛、肃穆、神秘等。

3.作品的笔触

如果轻微力度可能代表犹豫不决、畏缩、没有安全感;笔触特别用力,可能代表自信、神经绷紧、攻击性或脾气暴躁;断续的、弯曲的笔触表示绘画者的犹豫不决、柔弱和顺从,或者是依赖和情绪化倾向。

猜你喜欢
潜意识个体绘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