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芳
彰武县路兴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123200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能有效地控制投资成本,确保工程质量,压实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压实工作完成地好,路面所能够承受的强度也就越强。如果碾压不到位,就会导致公路路面颗粒之间的间隙会较大,在出现雨雪天气的情况下就会导致雨水渗入,难免会出现路面所承受的强度量降低、路面变形的状况,因此,在施工中只有对路基路面进行充分压实,才能有效提高公路工程整体强度,增加稳定性,减少在行车作用下可能产生的形变,避免路面可能产生的早期损坏,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路面压实施工中应注意路基土壤的含水量问题
路基的含水量是影响路基压实的关键因素。在路基中,由于泥土中的缝隙和泥土的粘结力关系着泥土的密实度问题。一般来讲,如果泥土中的含水量较小,就会导致水泥土内部之间的摩擦力和阻力变大,当路基在压实到一定的密度之后,压实的容量就会变小。如果土壤中的水含量较大的情况下,土壤的颗粒之间在水的润滑作用下,就会减少各个颗粒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在压实的过程中会得到更大的容量。由于水物质是不能够压缩的,所以在压实的过程中,土壤中含水量较低的土壤,压实过程中密度增加,更容易达到较高的密实度。无论是何种土,都存在一个与最大干密度相对应的最佳含水量,只有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压实,路基土的密实程度才是最好的,路基才会是最为耐久和稳定的。
填方路基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并分层碾压
土质路基、石方路基及土石混填路基一般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不小于100m做铺筑试验段,通过铺筑试验段,确定不同机具的压实效果,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制定最佳施工方案,指导全线施工。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分层压实。土方路基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30cm,路基顶层压实厚度不得小于8cm,路基完成后应大致削坡;石方路基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50cm;土石混填路基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40cm。
路面压实施工中应合理的选择使用压路机
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的选择和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能够保障选择的机械适合于相应的施工现实环境,在施工的过程中体现出机械理想的作用价值,最终实现路基路面碾压的理想效果。因此,在实际选择的过程中,首先是根据考虑机器种类、型号是否与项目的压实需求相匹配,从而达到最佳的理想效果。另外,也要注意实际情况能否满足机器的运行基本条件,使得机器在使用中也能够有效应用,以较好的发挥机器本身的效能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碾压遍数和压实速度,这些都将决定着最后的压实效果。对于农村公路碎石类垫层,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对于水泥稳定类基层,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在摊铺机后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对于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碾压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初压速度控制在1.5-2km/h为宜,复压速度控制在3.5km/h,终压在4.0km/h。因此,在具体的压实过程中,只有合理地选择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以确保工程的压实质量。
在压实工作完成以后,对于公路压实质量的检查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一系列的施工监测,能够发现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是否可靠,并且也能够及时的优化和弥补一些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在检测过程中,可以对于前期没有碾压到的地方用小型的机械设备进行后期的碾压补救。路基路面的压实度检测方法有:钻芯取样法、环刀法、灌砂法、水袋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路基常用环刀法、灌砂法、水袋法、核子密度仪法等;基层常用灌砂法和钻芯取样法;面层常用钻芯取样法、核子密度仪法等。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压实施工工作,在施工建设中,可以采取相应必要措施,从而来保证压实工作的效率,保证路面的相对稳定,提升整个的路面的强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提升企业的行业发展信誉,绝不能够偷工减料,要将压实工作、公路质量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并且要由相关的监管单位严格把关,对于不合格的路段坚决返工重新修建,对于影响施工的因素也要牢牢掌握,把控好施工技术重要环节,让公路事业不输在压实环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