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粤港澳大湾区报道热的几点冷思考

2019-02-20 06:58李鸿
视听 2019年6期
关键词:江门纲要粤港澳

□李鸿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出台。这一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宏伟蓝图一经发布,立刻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深度聚焦。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大湾区9+2城市的媒体,自然更是大力度、全方位、持续性、全媒体地报道与解读。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不论从《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赋予的定位和使命,还是区内城市之间存在的差距与异同,还有与国际上其他三大湾区对比来看,媒体可以有太多的素材、角度、观点和故事来开展报道。但是,粤港澳大湾区毕竟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形态等各方面存在不同,没有先例可循,所以对于如何有效地开展舆论引领也是一个课题与挑战。

一、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粤港澳大湾区的特点,从各个角度、各种比较来看都能列举很多,这里主要从媒体在报道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充分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至少在当前以至今后几年,这一个个令人憧憬的目标还是9+2城市的光荣使命。所以,媒体既要有鼓舞人心的解读与展望,也要分析和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事实上,《纲要》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从市场的互联互通、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以及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这些问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因之开展的生动实践才是媒体聚焦的重点。在《纲要》出台当晚,某媒体的官方微信头条竟然是《大湾区,本市这些地方的房产将升值》,这种对《纲要》精神的粗浅化报道和曲解性解读是非常不严肃的,虽然很快被主管部门勒令删除,但影响不好。

(二)充分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差异性与互补性

2019年2月底3月初,一些自媒体和财经媒体纷纷炒作深圳GDP首超香港的消息,并再次在微博、微信上引发“谁是粤港澳大湾区龙头城市”的争论。所谓的“龙头之争”其实是境外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和个别媒体炮制出的一个伪命题,它企图证明的一个荒谬逻辑就是香港被边缘化。《纲要》已明确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这四大中心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和定位,不存在谁是龙头的问题。有专家指出,所谓深圳超越香港也是单纯指GDP总量,如果以衡量地区实际富裕程度的人均GDP比较,香港仍远超深圳。更何况一个地区的竞争力除了GDP之外,也要考虑市场开放程度、法治环境等各个方面。其实,《纲要》也明确指出了9+2城市的问题与短板,比如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发展资源有限,珠三角九市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等,这些问题与短板也正好说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发展前景广阔。所以媒体要增强政治敏感性,避免被一些“噱头性消息”带节奏。

(三)充分认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多元化与同源性

粤港澳社会制度、法律制度不同,由于历史原因,文化也丰富多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既会有经济上的互补、交通上的互通,也会有观念上的碰撞、文化上的激荡,在这一点上,媒体一方面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充分宣传“一国两制”制度的优势、港澳的独特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境外势力利用文化产业、媒介工具等手段和渠道,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文化渗透,切实守好意识形态安全“南大门”。与此同时,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民间文化交往活跃,媒体应该在这一领域多进行挖掘与报道。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的澎湃而起,媒体对它的聚焦从重视程度、报道力度等方面将会持续升温。3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广州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东总站,在深圳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新闻采编中心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与此同时,9+2城市媒体之间的各类合作也渐次展开。接下来,媒体报道的重点除了继续对《纲要》精神进行解读,更应聚焦于它前行的脚步。

二、梳理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报道的主攻方向和报道要点

总的来看,应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报道。

(一)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3的经济总量是由深圳、香港和广州产生。这说明,尽管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很大,但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明显。但是另外一个方面,9+2城市群在比较优势方面又是“春兰秋菊,各有其美”。接下来,粤港澳三地在各领域如何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特别引人注目,因为这既会引发一系列体制机制的突破与创新,也将给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和民众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之相关的报道自然会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既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正面助推,也是民众关切之所在,应该重点跟进。一些简单类比的噱头式报道,不仅是隔靴搔痒,而且容易引起反感。比如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某报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委员、香港青年联会主席霍启刚,问他对深圳GDP超过香港是否有一种失落感,霍启刚明确表示,光用GDP来对比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每个城市的所长不一样,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贡献也不一样,我们应该携手,而不要有敌对和自我保护的心态。

(二)多报道大湾区的生动实践

粤港澳大湾区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国际上没有先例,这给这片热土带来了巨大的创新空间。2019年以来尤其是《纲要》实施以来,从国家层面和粤港澳三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人们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满期待。比如在科技创新方面,香港表示将利用国际化营商环境,将国际创科企业引进粤港澳大湾区,而广东则正式表示支持科研专项资金到港澳去使用,广东的科研机构、实验室也将对港澳全面开放。民间层面的生动实践也很火热。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已吸引港澳青年创业团队360多个,这其中有大量创业故事,值得媒体去深入报道。江门广播电视台在《纲要》出台后,连续采访报道了10多名到江门创业的港澳青年,如2019年到江门现代农业基地创业的香港青年梁立峰、罗伟特,看中江门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到这里利用新科技种植大棚蔬菜,并将蔬菜供应到香港和深圳,发展势头良好。这些鲜活事例不仅是对《纲要》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

(三)多倾听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性意见

如前所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闯和试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一时让人看不懂的“新动作”,并因此引来众声喧哗。记者应该在认真学习《纲要》精神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新动作”,多听取各方专家的意见尤其是建设性意见,及时分析和解读,不要跟风进行人云亦云的炒作。比如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方面,由于三地政策、制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在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的具体操作层面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媒体在报道时不应该放大分歧,而应充分听取三地权威人士的建设性意见,重点报道国家层面和9+2城市为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出的新举措。

(四)多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民间互动

9+2城市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以江门为例,港澳780多万常住居民中,江门五邑籍乡亲约有155万人,五邑籍港澳社团多达93个。在这个背景基础下,两地民众来往非常密切。这其中的新闻故事特别多,值得媒体深入挖掘,包括策划相应的活动,开办专题类节目等。2018年,江门台利用本地丰富的华侨资源和文化资源,策划推出“‘少年中国说’粤港澳台暨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把文化、侨务、青少年这三者有机融合,先后举办了中华诗词大赛、科创嘉年华和武术大会,吸引了粤港澳台和海外的几千名青少年和各界人士到江门参加活动,有力促进了人心上的“互融互通”,反响非常好。

猜你喜欢
江门纲要粤港澳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
精彩观影,欢乐K歌 江门开平优之名商务多功能影音室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编读往来
“江门之心”——东甲立交方案设计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广东江门“多证合一”再开全国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