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涛 ,张 俊 ,徐超武 ,胡 绮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纺织服装与艺术传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2.苏州科技大学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通知》附件中,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283项,其中纺染织绣81项,有宋锦织造技艺、蜀锦织造技艺、杭罗织造技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新疆维吾尔族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等众多的丝绸类非遗传统技艺入选。
目前,我国关于丝绸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项,即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在已公示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扩展)中,关于丝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项,其中传统技艺类有12项,如蜀锦、云锦、宋锦、缂丝等,传统美术类有11项,如苏绣、湘绣、粤绣等。可是由于传统技艺或传统美术的特殊性,众多丝绸类非遗技艺工艺项目正处于濒危、或生产停产、或生存困难的境地,因而如何更好地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下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3]2号)文件,作为纺织(丝绸)、艺术类的地方职业院校,应承担起将这些优秀的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下去的重担[1]。以往的研究文献,更多的是呼吁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高校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关于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高职中的纺织服装类、艺术类专业中进行教育传承的实践研究鲜有报道。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是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相对立的教育理论,其形式教育认为教学主要目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一定程度上讲,形式教育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是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或载体才能实施的,并非凭空产生的。而实质教育认为教学就要教知识,将核心知识传授给教育者,强调教给学生对生产、生活实际有用的知识,同时认为学习知识本身就包含能力的培养。例如常讲的“数、理、化”就是这种教育类型。实质教育比较重视自然科学知识、机械技术的培养,其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实用人才、技术人才。
因此,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内涵,从形式教育的角度上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丝绸文化素养,培养丝绸类非遗传统技艺、工艺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从实质教育的角度讲,将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工艺的核心知识嵌入到相关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就是为了传授与传承传统技艺、工艺核心知识,培养丝绸专门人才,培养丝绸非遗技艺传承人群。
开发与建设优秀的课程资源,是在学校中进行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基础[2]。目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多所高校,依托高等教育出版社智慧职教平台,共同建设“中国丝绸技艺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教学资源库,建设有《话说桑蚕丝帛》《中华名锦》《罗织造技艺》《丝绸纹样设计》等众多的课程,为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中的教育传承提供了优秀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3,4]。另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共同建设了“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有《苏绣》《缂丝》等优秀的课程资源。
丝绸相关的教学资源库按照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以丝绸产品整体产业链进行一体化课程设计,将“桑蚕丝帛”经典技艺进行系统整理与数字化演绎,以学生为本,瞄准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形成结构化课程,以颗粒化资源的形式,共建共享能学辅教、应用便捷、数据冗余、 形式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通过建设在线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微课、各类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不同类教学资源和素材,满足网络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需要;以颗粒化资源为基础,构建单体结构完整、属性标注全面、方便用户检索、学习和组课的素材库;创新“非遗”传人培养方式和方法,实现职业教育与非遗项目双向互动、协同发展[5]。
依托学校产教园内的传统技艺大师工作室和入驻企业,建设传承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内实践实训基地,如校内的缂丝大师工作室。依托丝绸类非遗产品生产企业、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单位、产品开发应用基地等企事业单位,开发与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资源,如吴江鼎盛丝绸有限公司、苏州市锦达丝绸有限公司等。通过聘请苏绣传承人卢福英等传统技艺传承人、技艺大师为兼职教师,构建优秀的校企混编教学师资团队,经口传身授和院校结合的方式培养丝绸技艺传承人才,使学生既能获得师徒传承的精髓,又能获得现代丝绸理论知识与方法。
针对目前高校中还没有开设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的现状,通过将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工艺相关的资源素材制作成相应的专门课程、相关知识点等模块,嵌入到专业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嵌入式教育传承。例如以专业教育教学为“平台”,普及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开设与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内容的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3],例如开设公共文化必修课《苏州丝绸文化》,开设《织锦制作技艺》《缂丝产品设计》等课程,向专业学生传授传统丝绸织造技艺。也可以将宋锦、云锦、缂丝等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点作为“项目”,嵌入到纺织类专业当前的专业课程内容中。例如将织造宋锦、云锦用的古代纺织机部分作为“项目”嵌入《机织工艺》课程中,将各种织锦组织结构部分嵌入《织物组织结构与应用》课程中。
同时,也可将丝绸类非遗文化嵌入到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竞赛、科学研究、校园文化中,促进传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教育传承。例如学院通过建立扎染协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传播丝绸的蜡染扎染技艺;通过开展丝绸文化周活动,促进丝绸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丝绸起源于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生产丝绸的国家[6]。我们的祖先不但发明了丝绸,还利用丝绸作为东方古老灿烂文明的载体,将中华文明沿着丝绸之路传向了欧、亚、非大陆,推动了东西方思想与文化交融。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先祖智慧的象征,是中国文化在纺织织造、刺绣技术上的集中体现,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促进了中国礼仪制度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产生、工艺美术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两千年前,西方对中国精致文化的印象就是中国丝绸和瓷器,而精致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因此,传统丝绸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实施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中的教育传承,有利于保护与发展中华优秀的丝绸工艺与文化。
中国传统的丝绸,无论是染缬,还是素丝绸以及织锦,都是无比的奢华与精致。例如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缂丝,织造过程极其精致,常用“一寸缂丝一寸金”来形容它的奢华与精致。又如一件龙袍的制作,据测算,如果以争分夺秒的制作进程统计,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工。古代的丝绸工匠们,正是用毕生的精力在追求极致的工艺,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成就了中国传统丝绸的盛名,以至帝王用丝绸彰显其权威,百官用丝绸标识其等级。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彰显了大国的工匠精神。
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我国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仍不容乐观。早期的丝绸传统技艺传承主要以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作坊传承等封闭性传承为主,这些传承方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模式封闭、周期长、受教面窄的缺陷。另外授受双方文化素质低,传承人创新能力弱,传承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保留十分困难,不利于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通过将丝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纺织类、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合,有利于从单一封闭的师徒(或家族、作坊)传承向多元开放的院校传承模式转变;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职业教育有机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丝绸专门人才、更多的丝绸非遗技艺传承人群,以及更多的丝绸爱好者和受众,从而实现丝绸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