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来
(福建省福州市发来茶业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8)
关键字:手工制茶;茶文化;发展探究
随着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发展,茶文化所代表的关键点早已超越了茶叶的本身。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工制茶工艺在传统的步骤的基础上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和创新。
中国作为茶叶的起源地和茶叶故乡,茶文化随着茶叶的发展和使用也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代表。随着历史上各朝各代经济的发展,茶叶从皇宫贵族到文人雅士,再走进市井百姓的生活中。在经济发展鼎盛的唐宋时期,也是茶文化形成和兴盛时期。陆羽作为中国唐代茶圣,将日常的生活感悟和寻茶品茶的过程结合起来写成《茶经》,这便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茶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同时,茶文化独有的特色又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隋唐时期,随着茶叶在百姓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茶水变成了人们日常所见的生活饮料,并且随着茶叶的丰富多样性,逐步促进茶道文化的发展。到达明清时期,茶文化得到更加广发的普及和传承,手工制茶的工艺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精湛,被人们开发出来的茶叶种类也越来越多,茶具随着陶瓷工艺的发展样式也是越来越多。在近现代以来,现在的茶学专家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发扬茶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中国茶文化随着历史的进程一直在被传承和发扬光大,作为现在中国茶文化的继承人更是应该全面了解茶文化的精神,继承发扬中国优良茶道文化。
从茶叶的本质出发来看,茶叶的历史发展包括茶叶的探寻、茶叶的生产工艺、茶叶在社会中的流通以及茶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等,从茶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内涵来看,茶道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表现形式有文学上的诗词歌赋、民俗宗教类、书画艺术等。
与茶道文化相关的历史遗址也是现当代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手工制茶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给我们流传下来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这一手艺的传承得益于这些潜心学习为了中国茶道发展的制茶大师们。在历史发展和变革中,茶叶也随之不断适应时代和饮茶口味、风格的变化而变化。在科技尚不发达的历史长河中,充满智慧的制茶艺人们潜心钻研制茶技艺,积累丰富的手工制茶经验,制茶工艺逐年得到丰富和提升,并使茶叶得以更优异的品质得到人们的喜爱和作为日常生活、社会活动、风俗节气等不可或缺的饮品。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些传统的工艺,作为年轻一代的制茶人更应该认真学习和传承这些优良的匠人精神,将手工制茶工艺作为茶文化的载体之一,很好地融合和发扬。
福州是中国乃至世界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近代自清末以来就广种茉莉花,并加工生产茉莉花茶。历史上窨制茉莉花茶的工艺由福州传播出去的,福州茉莉花茶的窨花工艺长期以来都是代表着中国最高水平的窨花工艺,其主要传承技艺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手工窨花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其工艺精湛可鉴。手工窨制的很大一部分是表达了其制作的流程和工序的严谨、细致,这些延展的寓意则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事的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等等,从做事到为人再到与茶文化结合,把其中的精髓和内涵通过手艺的领悟和融合表达出来。关于手工窨花,从养花工序开始(筛花是养花工序的一个净花环节)——窨花(手工拌和,茶花分层交替铺设,再拌和匀堆,再盖面)——通花(散热 通风 透气 吸氧;再收堆匀堆续窨)——起花(茶花分离,拣剔残留花渣等)——湿坯烘干(传统烘干为炭焙工艺,这是手工窨制茉莉花茶的非遗传承技艺,从生火、盖灰、上焙、铺茶、下焙、匀茶、再上焙,薄摊快焙,反复两到三次,直至茶坯干度达到当次窨次的水分要求即可)——摊凉装箱或装袋——待转窨或提花;整套手工窨制工序繁杂却又井井有条,工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承;手工窨花注重细节的处理,近距离的细致观察,手工技艺的娴熟,以及对手工窨制花茶具有融会贯通的本领,对于制茶师来说需要非常严谨的制茶态度,丝毫含糊不得,在制茶匠人的细心呵护下,令人回味无穷的茉莉花茶的手工制作目的也达到了。
中国的茶文化在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长河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了其独特的精神文明的精髓,同时,茶文化也包括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事手工制茶和品茶等与之相关的内容的总称,茶文化以精神形态存在引导着中国手工制茶工艺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在茶文化中的普及和应用,以手工制茶表现出的茶文化越来越丰富,身为新时代的年轻制茶人,我们应当主动肩负起继承和发扬茶文化的重任,让茶文化所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优良品德、匠心精神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