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基础理论构建

2019-02-20 01:05王方华
上海管理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管理学理论

近来,经济社会风云际会,电闪雷鸣。一方面,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在改变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单边霸凌与多边互惠的冲突,中美贸易的交锋,地缘政治的干扰等等,尤其是国际头号大国封堵华为的事件,使得原来按部就班,照本宣章的经济社会研究在这复杂多变、不确定环境中产生种种质异:科学或科学研究究竟有无国界?基础研究在各学科的研究中究竟有多重要?即便在管理学领域,在盲目追求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范式浪潮的过程中,在管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实问题的层层诱发下,引起了部分中国学者对当前“科学范式”一统管理学界的思考。有的提出重回“管理理论的丛林”,有的探索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也有的以复杂系统视角研究管理行为,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研究有益于深入探讨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实践下的中国管理学面临的现状和挑战,进而启发研究者的思考,更好地推动中国管理学的融合发展。然而,“中国管理学向何处去”是一个复杂的好命题,需要国内管理学界持续努力地探索。就当前来说,中国管理学的发展重在建设复杂多变环境下中国管理学的基础理论。重回“管理理论的丛林”也好,管理理论的中国化也罢,包括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管理行为探讨等等,恰恰证明中国管理学缺的是基础理论。一个没有基础理论支撑的管理学,何谈与实践脱节,只不过是“乱弹琴”而已。

那么,中国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如何建设?笔者认为主要是两大方面:1. 管理学的认识论。2. 管理学的方法论。中国管理学的认识论是中国管理学的思想体系,包括管理理念、管理文化、管理哲学。要知道管理思想体系对经营管理者是何等的重要!与其坐而“联想”不如干而“华为”,不正是两种不同管理思想下的两条不同路径吗?曾经发生在联想内部“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也是两种不同经营理念之争。同样,在复杂多变、不确定环境下,任正非自创了“灰色管理理论”,马化腾也有自己的“灰色管理哲学”。因此,笔者还是强调管理理念、管理文化和管理哲学,这是企业立魂之本,也是企业立足和发展之基。并十分殷切地希望有更多的学者研究在复杂多变环境下中国管理理念要义,中国管理文化要义,中国管理哲学要义,相信这些认识论范畴的中国管理学基础理论对经营管理实践会有助益的。

中国管理学方法论,包括传统数据搜集、整理、考辨、运用的方法,即便是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数据系统设计也离不开人的智慧;逻辑分析的方法,这是揭示经营管理规律,建立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还有系统研究方法,量子研究方法,心理分析方法,宏观与微观方法等等。就宏观与微观方法来说,华为的成长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首先宏观是格局,即企业发展的大局观,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的大格局。有大格局才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才能遇变不惊,才能用“备胎”应对等措施。其次是中观为枢,说的是系统建立基于企业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链、生态链,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是微观见著,技术引领,产品一流,服务一流,客户满意,社会满意。

总之,中国管理学基础理论的建设,就是在复杂多变、不确定情景下,兼容古今中外。具体地说,就是以科学的态度,继承中国传统管理智慧,总结现代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吸收国外管理的成果,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学基础理论。中国管理学基础理论体系既应有历史感,又应反映时代精神,既要有大胆的理论探索勇气,更要有现实实践的应用价值。是为鉴。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管理学理论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管理学的新挑战:硅谷的“扁平化”学得来吗?
浅谈管理学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