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2019-02-20 03:31刘瑛田书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手术室

刘瑛 田书梅

品管圈(QCC)是指由同一个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1-3]。这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集思广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最早于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管理过程中[4],近年来QCC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效果明确[5]。手术标本是指手术中取下的组织、器官或与患者疾病有关的物体、异物等[6]。其管理一直以来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科为了加强手术标本的规范管理,将手术标本管理列入手术室2017年度重点质量改进项目之一。于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针对手术室标本采用品管圈手法进行质量改善,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6年10月成立品管圈,共有圈员18人,平均年龄为(28.0±2.8)岁,护士长为辅导员,其他人员分别为:主管护师3人,护师10人,护士4人。本科13人,专科5人。圈长产生于民主选举结果。

1.2 方法

根据品管圈的十大基本步骤,在圈长的带领下,基于现状及现有数据,灵活应用品管工具,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品管圈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1.2.1 主题选定 由圈长组织召开圈会,确定圈名及圈徽。再通过头脑风暴法,根据圈员所在工作现场的问题点进行选题。所谓的问题点就是:“应有”现象与“实际”现象间所产生的偏差或失衡。将问题点列出后,由18名圈员依据评价法对每项拟定的主题逐一进行评分,取平均值,得分最高者“降低手术标本管理的缺陷率”为本次活动主题。

1.2.2 活动计划拟订 根据本次活动步骤,决定活动日期、圈员的工作分配等,拟定小组活动计划表,活动周期自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

1.2.3 现状把握 统计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手术标本共3 230例,其中存在标本缺陷98例,缺陷发生率3.01%,其中前三项发生率为2.43%。根据改善前查检表制作活动前的柏拉图,即可发现只要改变前3项原因,就会解决标本管理缺陷中80.61%的不合格率。根据改善前查检表(见表1)制作活动前的柏拉图。

1.2.4 目标设定 明确改善的重点内容后,拟定改善目标。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员能力)。经计算目标值为1.069%。

1.2.5 解析 根据现状把握中得到的改善重点进行对应分析,找出手术标本管理出现缺陷的根源。通过绘制鱼骨图,由圈长带领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管理的各个环节中的人、物、环、法等方面进行要因分析,明确整改的要点为规范标本管理、规范标本容器、规范标本交接制度。

1.2.6 对策拟定 根据“80/20”法则和5W1H原则[6],思考并提出对策,选择并确定具体实施策略。由全体圈员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可行性、效益性、经济性进行对策选定。对策如下:①定专人进行标本管理,定期检查标本管理质量。②使用专用的标本袋放置标本:购置各种型号的可书写的自封式专用标本袋,确保福尔马林固定液不渗漏。③ 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规范手术标本的送检流程、手术标本的交接流程、快检标本的送检流程。④设置专用的标本间,购置专用的冷藏柜加锁保管。⑤规范进行标本的登记与交接:改进手术标本送检登记本、标本交接本、快检交接本,规范进行标本的交接。⑥规范进行标本的送检:标本常规送检一日两次,将卫生员送标本改为服务中心护士送标本,所有交接规范签名。

1.2.7 对策实施与评价 圈长密切关注对策的实施动态,分析追踪结果,运用PDCA循环,对对策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将每一条对策进行效果检测,每一条对策必须为有效对策,列入标准化程序。

1.2.8 效果确认 统计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手术标本共2 050例,其中发现标本管理缺陷7例,总发生率为0.339%,下降了2.671%,前3项发生率为0.145%,下降了2.285%,比目标值下降了0.924%。见表1。

1.2.9 标准化 根据取得的改进成效,确定改进有效,改进方法及各项制度落实有效,经总结归纳,制定出手术室标本管理制度及流程,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严格遵照执行,定期组织培训与考核。

1.2.10 检讨与改进 通过对品管圈实施过程进行全盘的反省与评价,发现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护士对质量改善工作不积极主动,对策落实不到位等等,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不断改进与提高。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标本管理缺陷及发生率比较(见表1):我科从2016年10月1日—2017年5月31日,手术标本缺陷率从3.01%下降为0.339%,下降了2.671%,其中前三项发生率从2.43%下降为0.145%,下降了2.285%,比目标值下降了0.924%。标本无专人管理、标本容器选择不当、标本交接不规范、标本信息填写不全、标本送检不及时、标本漏登记等现象均较品管圈活动前有明显降低,缺陷发生率由改善前的3.01%下降为改善后的0.339%,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的无形成果是指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提升创造力,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提高工作效能等[7]。品管圈活动前后每位成员对自己的圈能力做了自我评分,各位圈员自信心、解决问题处能力、团队凝聚力、责任心、积极性、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品管手法,均有明显的提高。

2.3 标准化

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了手术标本管理制度,手术标本送检流程、手术标本的交接流程、快检标本的送检流程等,所有人员在工作中严格落实,认真实施。

3 讨论

品管圈(QCC)作为一种优秀的管理方法,顺应了“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自上而下,自动自发,团队合作”的基层质量管理理念,实现了品质管理的目标[8],其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管理模式,不仅展现了医护工作特色,还能够充分激发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9]。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然后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进而达到理想的效果[10]。本次活动我科针对手术室标本管理质量进行品管圈质量改善,有效解决了标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手术室标本的安全管理。

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标本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检查手术切除的标本是关乎患者生命以及后续治疗的关键,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标准。如若标本管理不当,出现遗失、混淆、固定不佳等情况,都会影响医疗质量,继而引发医疗纠纷。有研究显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标本管理质量[11],在本次活动中,全体圈员集思广益,通过讨论、分析,列出整改计划,针对计划进行改善、实施,实施后再进行效果确认,全过程均严格遵循PDCA循环进行落实,十大步骤进行推进。针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标准化,有效改进了标本管理质量。由此充分说明了对术中病理标本进行品管圈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标本的送检质量[12]。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品管圈进行手术标本的管理,有效提高了标本的管理质量,降低了标本缺陷发生率,确保了手术标本的管理安全。其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增强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建立,从而提高管理效益和执行力[13],值得推广。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标本管理缺陷查检比较(n,%)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