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西汉南越王玉衣

2019-02-20 05:52古方
收藏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南越王南越国西汉

□ 古方

图1 南越王玉衣

图2 滇王玉衣

图3 南越王玉衣头罩

1983年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套玉衣,其形制、结构与中原汉代诸侯王玉衣基本一致,由头套、上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组成,共计2291片①(图1)。由于没有发现穿缀玉衣玉片的金属线缕,因此发掘者将这套玉衣称为“丝缕玉衣”②。几十年来,丝缕玉衣的使用制度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再作深入的探讨。

众所周知,汉代玉衣是以金、银或铜缕穿缀的,并代表不同的等级和身份。丝缕玉衣并不见于文献记载,那么它代表什么等级和身份呢?丝缕玉衣肯定与墓主的特殊身份有关。早在南越王墓发掘之前,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六号墓(墓主为西汉中期某代滇国国王)出土了166枚小玉片,经考证,被定为“滇王玉衣”③(图2)。南越王墓发掘后,1985年李昆声推测“滇王玉衣”或许为丝缕穿缀,因为玉覆面的玉片穿孔中没有发现任何金属丝状物品,故以丝线为缕,玉片仍存而缕朽无存④。有不少学者沿用这个观点⑤。笔者也曾认可这个观点,并结合南越王墓丝缕玉衣的情况,认为汉代可能存在着丝缕玉衣的使用制度,它是汉朝廷专赐给异姓诸侯王和归附的少数民族国君作敛服的,估计汉朝廷采取了“内外有别”的做法,使用的是丝缕玉衣⑥。也有学者认为丝缕玉衣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视作金缕玉衣的替代品。⑦更有人认为丝缕玉衣是南方特有的地方风俗,与中原地区迥异⑧。以上这些观点,似乎解决了丝缕玉衣的使用问题,但是当我们仔细检视南越王丝缕玉衣的构成、玉质和工艺上存在的差不打孔,玉片间的组合,靠正面丝带纵横交叉地粘连及背后麻布的贴衬(图5)。总体来看,这件玉衣在用料上拼凑现象很明显。发掘者分析其原因,认为有三种可能性:其一,全部由汉廷制作,然后赐给南越王作殓葬用。但由异,可以看到一些深层次的因素。

图5 南越王玉衣左裤筒玉片

图6 天齐山刘犯墓玉覆面

图7 后楼山刘泾墓玉覆面

图8 子房山3号墓玉覆面

我们先来看看丝缕玉衣的一些特点。它的头套、手套和鞋玉片,与躯干部分(即袖筒、上衣和裤筒)所用玉片,在加工和组合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头、手、脚三部分玉片厚薄较均匀,加工较细。周边大多抹棱,表面抛光,边角部位有钻孔(图3、4)。玉片间通过孔眼以丝线缀合,背面以丝绢贴衬。躯干部位所用玉片,多为大小不一的矩形,厚薄不均,周边不很齐整,多用下脚料拼凑。边角上于玉料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可能性最小。其二,头手脚三部分为汉廷制作,躯干部分为南越国配制。有学者通过对玉片的检测认为头套、手套、脚套和肢体玉衣是不同工匠或是不同条件下制造的产品⑨。其三,全部在南越国加工制作,这种可能性似乎最大⑩。

笔者则倾向于第二种可能性,认为这种差异是南越王的特殊身份所导致的。实际上,汉朝廷从礼制上是把南越王和降汉的滇王划在一个等级上,虽然封王,但在葬制上是按低一等的列侯待遇赐予葬玉。汉朝廷赐给南越王的是丝缕编缀的头套、手套和鞋,这显示出对南越国的重视。南越国实力较强,立国近百年,附汉的历史也长。公元前207年,秦南海尉赵佗“绝道聚兵自守”,割据岭南,并术制作上衣、袖筒和裤筒,形成完整的玉衣,以示天子之制。如果汉朝廷仅仅赐予南越王一副玉覆面的话,估计南越王未必有能力制作出完整的玉衣。文景时期,双方关系再度修好,但汉廷始终对南越怀有戒心,南越国长期处于半封派兵“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赵佗臣服于汉,高祖遣陆贾出使南越,册立赵佗为南越王(即第一代南越王),赏赐甚丰,赵佗自己也说“(汉)赐老夫者厚甚”(《汉书·南粤传》)。吕后时,汉与南越国关系恶化。吕后诏令“禁粤关市铁器”,赵佗发兵攻长沙郡,并于公元前183年“自尊号为南越武帝”,与汉王朝分庭抗礼。南越王割据称帝后,可能在汉朝廷赐予的头罩、手套和鞋的基础上,以南越当地原始落后的制玉技闭的状态。因此,南越王玉衣的特殊形制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与该墓的“文帝行玺”金印一样,是南越王与汉朝廷长年纷争、分庭抗礼、割据岭南的写照。

图10 铁刹山石椁墓玉覆面

图9 小长山汉墓玉覆面

图11 双乳山西汉济北王刘宽墓玉覆面

值得注意的是,南越王玉衣的上衣、袖筒和裤筒玉片间的组合,是靠正面丝带纵横交叉地粘连及背后麻布的贴衬,这种做法并不是南越国首创的,也是汉制样式。比如,满城二号墓窦绾殓用玉衣的上衣前后身玉片的处理方式,与南越王玉衣很相似。窦绾下葬年代,比南越王晚10年左右,说明这是当时中原诸侯王玉衣制作的流行方式之一。

图12 刘疵墓出土的金缕玉套

图13 刘疵墓的玉头套

中原地区列侯等级的墓葬中出土不少玉覆面、玉头罩以及嵌玉或琉璃漆面罩。玉覆面出土最多的是江苏徐州西汉早期楚王王室成员墓葬,如天齐山刘犯墓(图6)、后楼山刘泾墓(图7)、子房山3号墓(图8)、小长山汉墓(图9)、铁刹山石椁墓(图10)等。由于西汉早期诸侯王普遍使用天子之制(比如金缕玉衣),这些墓主是楚王的亲属,虽未封侯,但下葬时可能享受列侯的待遇。山东济南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刘宽墓出土一件玉覆面,与人面五官最为相似(图11)。刘宽虽为诸侯王可享用玉衣,但因畏罪自杀,可能下葬时降级使用玉覆面。上述这些玉覆面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没有统一的形制,但大多有五官及面部形状;二、都没有发现金属缕线的遗存,应该是用丝线将这些玉片按人面部五官形状固定缝缀在织物上,再覆盖在死者面部的。鉴于南越王玉头套也具有上述特点,笔者认为其使用丝缕编缀是汉代列侯流行的玉覆面编缀方式,而非存在着“丝缕玉衣”的制度。南越王玉衣的丝缕仅存于组成头罩、手套和鞋的穿孔玉片上,仅占玉衣片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他部位的玉片则不穿孔,是直接粘贴在麻布衬里上的,因此,直呼其为“丝缕玉衣”有以偏概全之嫌,称之为“丝缕玉套”更恰当一些。

图14 刘疵墓的玉鞋

南越王玉衣中丝缕穿缀的部分是不是等级身份的象征呢?笔者认为这很可能是汉朝廷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区别于刘姓诸侯的象征。南越国是异姓诸侯,南越王墓墓主赵是第二代南越王,死于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是当时全国仅存的异姓诸侯王,因此丝缕只是一个特例而已。如果除去自制的部分,南越王原本应该享有的玉头罩、手套和鞋的葬玉形制,与山东临沂西汉刘疵墓出土的所谓“金缕玉套”几乎一模一样(图12~图14)。刘疵的等级与赵应该大致相当,但因刘疵为皇室后裔,而且下葬年代为西汉早期,缕别制度不严格,故使用金缕,这与赵的丝缕形成鲜明的对照。需要指出的是,西汉时期一些被盗扰的列侯等级墓中,发现在墓主头部和身体其他部位有散乱的带金缕的玉片,例如河北邢台南郊曲炀侯刘迁墓和山东五莲张家仲崮东昌侯刘祖墓,发掘报告往往定为金缕或铜缕玉衣片,从而推断墓主是着金缕或铜缕玉衣下葬的,这是不准确的,很有可能与刘疵墓一样,仅有头罩、手套和鞋而已。

最后,我们再看看所谓的“滇王玉衣”。组成“滇王玉衣”的166枚玉片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69枚玉片组成的玉覆面,与中原式样相同。玉片形状分正方形、矩形、梯形,以及与人眼、鼻外形吻合的覆瓦形、弧边长条形、三角形等异形片,均正面抛光,背面及侧面磨平。每片近角处均有穿孔。笔者推测这件玉覆面不是在云南本地制作的,而是汉朝廷赐予的,属于与滇王身份相符的礼仪用玉。另一部分是由97枚玉片组成的玉衣“上衣上半部”,玉片是以青色和墨绿色玉璧残片用凿、打和掰折等方法改制成矩形、三角形玉片,断口粗糙,体现出工艺原始的一面,均无钻孔。这与组成南越王玉衣的上衣、袖筒和裤筒玉片特征相同。但是滇王“上衣上半部”的玉片上并未发现织物条带粘连的痕迹,其玉片面积总和仅为690.92平方厘米,也就是胸口面积大小,加上玉覆面,恐怕连玉衣“半成品”都算不上。笔者认为,应当将玉覆面与所谓“上衣上半部”的那些玉片分开看待,玉覆面是完整的、没有异议的,而其他玉片的用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滇王玉衣”应改称为“滇王玉覆面”更为贴切。

注释:

①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上),文物出版社,1991年。364页,图二一五。

③a.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59年。

b.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云南、贵州、西藏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图版77。

c.易学钟《关于石寨山文物中滇王玉衣半成品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云南文物》第18期(1985年);《滇王玉衣有关问题初探》,《云南青铜文化论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d. 赵美、张杨、王丽明《滇国玉器》,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④李昆声《“滇王之印”与“汉委奴国王”印之比较研究》,《云南文物》第18期(1985年)。

⑤蔡葵《论云南晋宁石寨山第6号墓的史料价值》,《云南民族考古》1987年第一辑。

王文建《西汉南越王的丝缕玉衣再研究》,《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白云翔编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96—104页。

⑥古方《关于南越王墓玉器的几个问题》,《汉唐与边疆考古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与边疆考古》编委会编辑,科学出版社,1994年。

⑦刘尊志《西汉诸侯王墓敛葬玉衣及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

⑧杨晓静《略论汉代时期玉衣与丧葬习俗的演变》,《大众文艺》,2014年第22期。

⑨罗涵《西汉早期出土金缕和丝缕玉衣部分玉料材质及其加工工艺特征管窥》,《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24卷第2期,2012年5月。

任相宏《双乳山一号汉墓墓主考略》,《考古》,1997年3期。

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东卷),科学出版社,2005年,图版230。

潍坊市博物馆、五莲县图书馆《山东五莲张家仲崮汉墓》,《文物》1987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南越王南越国西汉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赦令初探
李民涌 几代文博人,合力打造湾区IP顶流
“南越王墓”主人的奢华生活
一幅西汉伏羲女娲图像
广州南越王墓中的南越王国
南越国出土漆器初探
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西汉
南越王的厨房里有什么
西汉玉器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