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仪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在广东、广西发掘了多座南越国时期的墓葬,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在随葬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漆器大部分能够辨认出器形,在部分漆器底部还发现刻画的文字,对研究西汉时期岭南地区漆器制造业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拟就这批漆器的器形、种类、装饰纹样、保存现状等相关问题进行考述。
关键词:南越国;漆器;类型;纹饰
1 南越国出土漆器概况
漆器是汉代极其名贵的工艺品之一,《盐铁论·散不足篇》记载:“一桮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又载:“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贮器,金错蜀杯。”由此可知,家中拥有漆器在当时几乎就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漆器都出土于中型和大型墓葬中,在小型墓葬中少有漆器出土,毕竟一般劳动人民无力购买造价昂贵的漆器。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漆器制造与使用最繁盛的阶段。漆器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成为一时之趋,制作极盛,基本遍及全国,规模大,产量高。而当时的南越国是岭南地区漆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迄今为止,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已超过了1000件,这跟当时南越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分不开的。
南越国的越族人民支系众多,分居于广大地区,岭南水系发达,林木茂盛,气候炎热,各种天然漆树亦有分布。《尚书·禹贡》:“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逸周书·职方》载所谓筱、簜即竹器。岭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为越人的竹木漆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油、漆并用工艺的产生是汉代髹漆工艺的重大进步与发展,加上先进的技艺和充足的原材料,使南越国的漆器的规模化、精致化都达到岭南地区前所未有的高峰。
2 南越国出土漆器类型分析
南越国始建于公元前203年,并于公元前111年被汉武帝所灭,享国93年历经四代五王。南越国疆域包括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图1),定都于番禺。南越国位于三江交汇处,内河航道发达,西边还临近重要的港口徐闻、合浦,这为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的对外出口贸易以及后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南越国出土的漆器类型多样,涉及当时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其中饮食器有杯、卮、樽、盘、盂、圆盒、扁壶、钟、钫、耳杯、筒、壶、豆、鼎、匜、斗、勺、匕、箸等;盛储器有奁、笥箱、桶等;乐器有琴、瑟、竽、笛等;家具有案、几、屏风等;兵器有盾、弓、弩机、矢箙、剑鞘、兵器架、甲等;丧葬用具有棺、椁及俑等;日用杂器有扇、博局、栻盘等。
1983年发现的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漆器种类就十分丰富。包括耳杯、漆卮、漆杯等祭器和酒器;屏风、案、大小博局、漆盒、漆盆、漆盘、漆奁、马蹄形漆盒、算筹、漆骰子、漆木匣、漆木箱等日用家具;琴、瑟、钟架等乐器及其附属物;漆柲、戈、矛等兵器及其附属物;木俑等木雕品;各类木质车马饰及棺椁等。这些漆器轻巧耐用,造型优美,制作精巧,反映出当时南越国漆器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高超。南越王墓出土的漆器中最为精美的要数漆木屏风(图2),这是一座双面屏风,结构均衡对称,整体呈“冖”形。通过残存的鎏金铜构件可知,该屏风高1.8米,等分3间,每间宽1米,左右的次间为固定屏壁,正中间的明间为屏门,两扇屏门可向后启合。两侧为翼障,以折叠构件连接可作90度展开,成为一幅宽1米的翼障。屏风顶上两转角处各立1只铜铸的朱雀,两翼障上和屏风门顶上各立一个双面的铜兽首,翼障之下有蟠龙托座承托。这7件铜构件的顶上都连着1~3个管状插座,一对铜朱雀的尾巴处还留有雉尾的羽根,猜测这些构件上原来都插有五彩缤纷的鸟羽为饰。此屏风规模大,结构复杂奇巧,将铸铜、鎏金、镶嵌和漆木工艺等汇于一体,使其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座华丽的屏风一方面反映出南越工匠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南越王生活上的奢侈豪华。
3 南越国出土漆器工艺概况
3.1 漆器胎质
南越国的漆器生产水平及工艺水平都是相当高的,漆器胎质主要有木胎和夹纻胎。
3.1.1 木胎
木胎制作方法主要有斫制、剜、鑿、雕、卷制和镟制,往往是以一种制法为主,辅以其他制法。镟制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使器皿造型更加规整美观。盘、盂、盒等多为镟制并结合剜、凿等方法制作。如广州西村石头岗汉墓出土的“蕃禺”云气纹盒盖(图3),木胎,呈长椭圆形,通体髹黑漆,盖面朱漆云气纹图案,中间有“蕃禺”的针刻字。纹饰虽不及战国时期精细,但粗放生动、英气勃发。《云梦秦律·工律》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制定了工律传统,凡是官办漆器等各类工艺品器物必须铭刻文字标识,包括规格、维护等信息,可见“蕃禺”云气纹盒盖是受中原工律影响的产物。从岭外传入南越国的漆工艺制作自秦汉以来逐渐成熟,与中原汉文化制作机制基本一致了。
卮、奁等圆筒形器物一般会以薄木板卷制。如广西贵港市罗泊湾1号汉墓出土的漆奁(图4),圆筒形,卷木胎,器表髹黑漆,又以红漆绘变形的凤纹和雷纹,内壁髹红漆。而漆奁的造型、纹饰明显继承了战国楚器的风格。
耳杯、案等多斫削而成。如广州东山猫儿岗汉墓出土的“恶”字耳杯(图5),木胎,内髹朱漆,其余皆髹黑漆。杯侧有“水”朱漆字。外底正中朱漆书漆工名款“恶”字。同一墓中还出土有一件漆奁,圆筒形,卷木胎,器表髹黑漆,又以红漆绘变形的凤纹和雷纹,内壁髹红漆。
3.1.2 夹纻胎
夹纻胎,即为脱胎漆器。先用泥、木制成器物模型作为内胎,然后在外面一层一层以猪血及生漆混合涂料裱糊麻布附于其上,干固后以骨粉、石粉或炭粉混合灰料刮之,整塑器形,视器物的情状依次调整操作至理想状态,而后用水泡软,脱去泥胎。夹纻胎坚固轻巧,不变形,不开裂,又叫“重布胎”。“夹纻”技术是中国传统器形工艺中漆工艺含量最高的制作胎骨的技法,夹纻的器形选择范围大,造型自由度高,胎骨耐久留存时间长。如南越王墓西耳室出土的2件漆盒则为夹纻胎,内壁髹红漆,表面髹黑漆,加绘红彩。器表可见细小的卷云纹图案,内盛树脂类物品和两扎漆算筹。西耳室还出土了漆盆,为夹纻胎,黑漆,盆沿有朱色单线勾勒的菱形图案,盆里绘卷云纹,用朱、白二色相衬,但已朽碎,仅余口沿和器底残片。但从脱落的漆膜依然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漆灰层掩映下的裱布丝织纹路。夹纻胎制作的漆器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的重量感、力量感、体积感,毫不逊色于实心的硬质材料。而且经过表层髹漆成膜包裹后,不会裸露出灰泥、麻布等材料,漆膜经打磨后光亮平整,更为器物增添了华美之感。
3.2 漆器纹饰和图案
3.2.1 髹漆和用色
用漆涂于器物并绘以纹饰称为“髹饰”。髹漆是对各种胎骨的漆器进行加工的重要环节,只有经过髹漆这一道工序,器物才具备了漆器的特性。在给胎骨髹漆前必须进行粗磨、细磨,并用灰料调漆填补器物的缝隙、凹陷之处。髹漆有髹底漆和面漆两种,素髹的器物只髹底漆,只上一种颜色的漆,而需彩绘的漆器一般要髹面漆。
南越国出土漆器的髹漆手法大都仍以描饰为主,同时结合使用锥画、嵌金、嵌银、嵌金银及镶嵌等多种技法。描饰又以描漆、描油、描金、漆画等技法为主,器表多以黑漆为底,饰以红、灰、绿、黄、褐、金、银等色漆描饰,同时还用桐油调色描饰白及浅黄色纹样,这些颜色的原料是由朱砂、雄黄、红土、白土等矿物质原料和墨等植物颜料调制而成。
3.2.2 装饰纹样
南越国时期描饰的纹样受战国和秦代影响较大,多见云纹、变形鸟头纹、鸟云纹、龙纹及凤纹等题材,还有新出现的犀牛、鱼等写实性较强的动物纹样。如广州三元里村M1号墓中出土的牛纹扁壶(图6),外表髹黑漆,两面各以朱漆绘一犀牛,两侧及盖面绘菱形、蝉形等图案花纹。全器为木胎,带有圆形小盖,壶身由两块木各雕出器胚的一半,然后合成。
南越国曾出现少量的金银胎漆器,器表描漆,如广西贵州县罗泊湾1号墓出土的二龙戏珠纹盆(图7),平口,宽唇外折,直腹,圆底。上腹部有两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内底有冲压时产生的辐射线。口沿和腹壁外均有漆彩。口沿上饰菱形图案,腹内壁为龙、鱼和卷云图案,两条相互追逐的龙构成画面的主体部分。腹外壁似绘着一组连贯的叙事画,绘画风格及技法应是继承楚人漆画。
漆器的附饰多采用镶嵌或金银等贵金属作装饰,和商周时期的钳骨、河蚌、贝壳、珠玉,汉代常见的各种形状的金银花片、菱格纹、横纹等。花纹用生漆贴于漆器之上,再罩上数层生漆与其表面修平,最后打磨抛光。如南越王墓东侧室出土的镶铜框漆案,漆木案面已朽没,仅存镶铜框的木板。上下有铜框两条,中间为漆木部分,漆木上钉满卷云纹银饰片。
由于夹纻胎漆器胎骨较薄,且口沿容易崩裂,为了加强器物的牢固度,楚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在这些夹纻胎漆器的沿口、底部边缘装上金银或铜箍,名为“釦器”。金属釦与器身混成一体,既起到加固防护的作用,又使漆器本身更显精致珍贵。汉代出土的釦器为银釦、铜釦的较多,而目前只在南越王墓中发现1件金釦漆卮(图8),十分珍贵。金釦漆卮出土于南越王墓西耳室。漆木部分已朽不存,只余金釦,金釦为铸造而成。釦件包括盖箍、盖顶上的三个环形立纽、带三足蹄的底座,还有环形连舌錾、口沿釦圈。金釦件外壁打磨平滑,内壁则留有多道凿痕、锉痕。墓中不仅有金釦漆器,还有1件象牙釦器及7件鎏金铜釦漆卮。
在漆器的制造工序与分工方面,制造一件漆器从绘图到成型要经过多道工序,绝非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的。毕竟漆器制造不但分工细密,而且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工细作,既费工又费时,就有了“一文杯得铜杯十”的说法,证明漆器的昂贵,也只有统治阶级才能用得起名贵华丽的漆器。这些昂贵的漆器上往往会有铭文,记述漆工匠的制作过程。如贵州清镇17号墓出土的一件耳杯,铭文曰:“元始三年,广汉郡工官造乘舆髹羽画木黄耳棓。容一升十六籥。素工昌、髹工隆、上工孙、铜耳黄涂工惠、画工囗,羽工平、清工匡、造工忠造。护工卒史恽,守长音、丞冯、掾林、守令史谭主。”(图9)这里所说的“素工”就是专门负责制作木胎的;“髹工”就是专门负责初步上漆的漆工,“上工”也是上漆工,负责进一步涂漆。“铜耳黄涂工”则是负责在漆器上镶嵌铜耳、铜箍以及镀金的;“画工”就是专门负责给漆器画上花纹图案的;“?工”是在漆器上雕刻铭文,或者将刚髹漆的器物放入“阴室”,留意漆膜干燥工序的人;“清工”是负责漆器清洗及最后质量检查的;“造工”则是该工坊的负责人。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从上述铭文可以看出漆器制造的工序,从中央到地方,从王国到侯国,各级“政府”经营的漆器手工业作坊组成了从上而下的官府手工业网。这种官府制漆手工业的设置体现了汉承秦制,体现出南越国仿汉朝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既区别于私人作坊生产的漆器,保证了质量,更是把产品商品化,为以后外销打下了基础。
4 南越国出土漆器保存现状
漆器的制作原理就是利用生漆成膜,这个聚合过程是因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它可以促进漆酚的氧化聚合,从而形成干固的膜。生漆漆膜的超耐久性众所周知。生漆固化成膜后不仅富有光泽,还具有耐久、耐酸、耐溶剂及防潮、防腐、防腐蚀等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可以保護和美化质器。因此,在众多汉墓出土文物中,尽管历经数千年,但是漆器依旧完整,漆膜光彩照人,令人叹为观止。南越国时期多采用竖穴木椁墓埋葬方式,漆器作为主要的随葬品多得以保存良好。随着砖室墓、石室墓的日益流行,因其密封性程度不佳,且易渗漏,导致漆器大都仅余漆痕。如南越王墓中出土的漆器经历过枡石的压塌,经历过多次浸水、干燥,致使漆膜受损,内部木胎腐朽,能保存下来的仅为漆残片,使墓中众多精美的漆器不能重现人前,着实令人惋惜。
5 小结
南越国在历史的洪流中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其漆器工艺却是多变、灵活、瑰丽的,不仅完成了岭南地区漆器手工业向规范化生产的转变,提升了漆器的商业性,还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更为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南越国流传下来的漆器不仅是中国漆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还为岭南地区的漆器手工业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2]郭立新.中国古代髹漆工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52-54.
[3]逄振镐.两汉时期山东漆器手工业的发展[J].齐鲁学刊,1986(1):8-12+41.
[4]林蔚文.古代越人竹木漆器手工业略论[J].民族研究,1992(5):96-102.
[5]陈默溪,牟应杭,陈恒安.贵州清镇平壩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1):85-103+139-144.
[6]蒋廷瑜,邱钟崙,梁肇池,等.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9):25-34+54+35-42+81-84.
[7]何振纪.南越国漆艺风格辨[J].岭南文史,2014(3):45-47.
[8]中国国家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精品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宋治民.汉代的漆器制造手工业[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2):84-89.
[10]刘士莪.秦汉时期的漆器[J].中国生漆,1987(1):11-17.
[11]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金维诺,陈振裕,蒋迎春,等.中国美术全集:漆器家具[M].合肥:黄山书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