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系统院”)、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018军民两用企业发展研讨会暨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以“创新·合作”为主题,围绕军民两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管理问题、市场开拓、产品策略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通过主题报告、对接洽谈、专题研讨、展览展示、企业考察等活动形式,推动军民两用企业高新科技转移,促进更多产业化项目落地发展,带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俞梦孙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姜春良少将,中国航天基金会吴志坚理事长,航天系统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雷刚,部分理事会顾问与专家委员会高级专家,以及来自党、政、军、企的各界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国防发展战略委员会高东广秘书长主持。大会伊始,由李殿仁中将致辞。他表示,航天系统院是军民融合产业平台总体单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队伍强大且经验丰富,他对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理事会年会的成功召开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俞梦孙院士在致辞中分享了他对军民融合的深入理解。他表示,军民融合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策略,航天系统院积极弘扬并传承钱学森思想及系统科学理论,正是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重要支撑。他还结合自己所研究的 “人民健康系统工程”,系统阐述了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及军民融合理念的重要性。
雷刚书记作了题为《连通“战场”与“市场” 激发军民融合创新创业的蓬勃力量》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推动我国军民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以军民融合技术转移、转化为抓手,把“融”字贯穿到创新创业的全链条中去。他结合理事长单位航天系统院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从以下三个方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一是发挥航天系统院“军民融合产业平台总体单位”作用,实现“单项融”到“组合融”;二是广泛凝聚理事会各单位的智慧和力量,实现“物理融”到“化学融”;三是更好履行理事会“国家级平台”职责,实现“当前融”到“未来融”。同时,他表示与会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军民两用全国理事会这一开放式平台,汇聚创新之源、打通融合之路、编织协作之网,一定能够打通“犁”与“剑”之间的鸿沟,走活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这盘大棋,为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出更大的贡献!
姜春良少将作了题为《习近平的强军战略与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融合》的报告,他主要从国际战略形势变化、习近平的强军战略、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现状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五大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
吴志坚理事长在题为《民营企业参军需要注意的问题》的报告中对民营企业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民营企业要在参军过程中与军工企业建立共赢共融的思想,保持合作共赢的关系;二是“民参军”质量的提升,企业除了在武器装备的技术存量上下工夫,更要在技术增量上下工夫;三是民营企业参军要建立风险防控意识,合理控制军品收入比例,确保自身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四是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要坚持差异化,同质化竞争、优势资源的稀缺、政府优惠的极限是影响产业园发展的主要因素。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主任詹伟,以《强创新破瓶颈制约,转动能促产业发展暨军工企业军民融合工作形势与进展》为题,主要从国际发展环境形势分析,十二大军工集团融合现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后续发展建设思考3个方面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她总结了军民融合后续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符合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构建军民融合生态两个循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协同创新水平等。
此外,国防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栾大龙和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副主任杨武分别作了题为《军民两用企业投融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党媒助推军民融合战略》的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结束后,雷刚书记、姜春良少将等为理事会的新晋常务理事、理事会成员及重点推介企业授牌。大会同期还举行了全国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成果推广、军工资质认证相关政策解析、军地对接交流等一系列面对面的产品、技术推广对接和咨询服务活动。军队和军工企业通过本次大会释放了自身需求信息,并为民营企业参军答疑解惑,展示出开放融合、吸纳外部资源的迫切需求,而民营企业则通过对各自产品、技术的精彩展示表现出极大的参军热情和实力,军民供需双方以大会为平台,开展了充分的交流与广泛的沟通。未来,航天系统院和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全国理事会将继续以钱学森系统科学与工程思想理论为指导,深耕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的试验田,服务全国各企事业单位和创新团体,构筑军民沟通的“连心桥”和技术交融的“共振带”,努力将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