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众所周知,化学是在不断发展着的科学。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往往会借助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基础的化学知识。但是,由于教材内容具有滞后性,其中的一些内容无法体现出化学学科前沿的进展,由此导致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脱轨。对此,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化学学科前沿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把握最新的化学知识,提升其化学学习水平。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化学学科前沿;应用方法;创设教学情境
纵观新修订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内容,其对原有的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为了使学生对当前化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专业和职业理想,在选修课中设立了发展中的化学科学这一系列课程。该课程的设置并不是要求学生系统了解化学前沿学科,而是要借助这些前沿的科学内容或社会热点问题有所把握,并借助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以此在化学应用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投身化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要如何将化学学科前沿引入到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之中呢?
一、 利用化学学科前沿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学科前沿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且极具探索价值。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教学所需,借助多样化的方式搜集与之有关的化学前沿内容,借此在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情境作为沟通化学与生活的桥梁,其可以将化学学科前沿以多样化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教学为例,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我借助网络渠道了搜集了“中美科学家研制出强韧‘自愈橡胶”这一化学学科前沿内容。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立足学生的生活为其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在马路上奔驰。一些汽车上往往装有“备胎”,在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可以用这些“备胎”来更换坏掉的轮胎。但是,对于一些小汽车来说,“备胎”无可放置处。在最近,科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使得汽车在不需要“备胎”的情况下也能“自救”。这样的生活情境一经创设就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的探究欲望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将“中美科学家研制出强韧‘自愈橡胶”这一化学学科前沿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这一项新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自主地产生这样的问题:天然橡胶是通过什么作用力形成的呢?可以自愈的天然橡胶中的作用力又有什么奥秘呢?在这样的问题驱使下,我引导学生对“化学键”这一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价值的化学知识,还可以了解到了化学知识的应用方法,为其化学素养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利用化学学科前沿设计问题解决式教学
所谓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将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借助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化学探究兴趣,使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此主要注意一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问题解决式教学的效果。对此,教师需要立足教学所需和学生的学情,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借助化学学科前沿,将其中的社会热门话题作为问题情境的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最新的科学话题的引导下,产生化学探究兴趣。以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这一内容教学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对“铝及其化合物”的理解,我借助“新兴水处理技术:零价铝用于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这一化学学科前沿内容作为问题情境的素材,在讲述该内容的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零价铝的什么性质决定了它能除去水中的污染物呢?在该问题的引导下,我会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做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在实验观察中,学生会写出化学反应式,并分析出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化学自主探究的乐趣,还可以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应用方法,有利于学以致用的实现。
三、 利用化学学科前沿拓宽学生视野
化学学科前沿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其内容丰富多彩。对此,在组织高中化学教学后定的时候,倘若能将化学学科前沿内容引入其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其对所学知识的深化、拓展。我在组织“物质的分类”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引入了“CO2响应型乳液体系”这一化学学科前沿内容,在组织“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引入了“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铼,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这一化学学科前沿内容……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立足化学的发展性,借助化学学科前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雯雯.化学学科前沿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莊洋.高中化学教学中基于学科前沿知识的情境素材的开发与利用[D].鞍山师范学院,2017.
作者简介:
任珂珂,安徽省马鞍山市,马鞍山市含山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