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江,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现居天津。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
多年从事媒体策划及编辑工作。先后在百余家媒体开有专栏。著有文化史《启蒙年代的秋
千》,诗集《杂事与花火》《我斜视》,批评集《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随笔集《爱钱的
请举手》等多种。有作品被译为英、德、法、韩、日、罗马尼亚、马其顿等文字。
有时回想自己第一次
注意霾之类的东西
是在80年代的北京火车站
阳光从候车大厅的高窗
一道道照进来
光柱映衬出明暗处
那些比灰尘还小的颗粒
翻滚舞蹈
上下飘浮
动作慢得
像是在水中沉浮
我穿着一件砖红色棉服
候在检票口的人丛中
再过一刻钟
那列通往命运
下一个节点的慢车
就要往里放人了
外语写的诗读多了
或者更直白
广泛些说——
翻译的诗读多了
你还会走回到母语里来
走回到它最核心的地带
这里永远有最鲜活的
心灵撕裂之美
三成熟
有时是全生
带着血沫和余温
每次坐火车
停到中途的一个站上
我都想走下去
走出站房
进入陌生的城市
随便走进一个房间
最好是民居
在那里住下来
去附近的浴池泡个澡
早上在路边小店
吃顿早点
穿过茅市场所在的街道
趁着人们在上班
走进空无一人的影院
随便看一场什么
一边喝纸杯里咖啡
一边把脚架到
前排的空椅子上
傍晚我会走过
不大的广场和湖边
欣赏三三两两的情侣
追风筝的祖孙
然后忘了自己是外地人
直到某一个时刻醒来
发现自己斜靠在车厢壁
车内空无一人
只有列车员清扫后
还未落地的灰尘
在阳光的照射下
伴着尚未走远的
梦的碎片
上下飞舞
每天不同的人
在不同的地方
以不同的口吻
说不同内容励志的话
让你想象着各种
不同的嘴脸以及
不同的来历、未来
我们小时候遇上停电
家里才点的那盏马灯
(有的人家是更简单的煤油灯)
跳了跳
预报中的雷雨
夜晚迟迟不来
从空调的客厅走到
敞着窗子的厨房
一边抽烟
一边盘算着
把窗子关小
挡住此刻的温热和
传闻中的雨水
忽然我看到
纱窗在反光
深吸一口烟
对面闪一下火星
再深吸一口
对面又闪一下
可它是纱窗
没有玻璃
又抽了几口
还闪
不过这几次发现
只要我平视窗子
就看不到火星
而一旦我低一點儿头
火星就会从纱窗上
映现出来
其实那也不是映现
而是从纱窗的后面
射过来
原来是楼对面的光
它被窗外
那排浓密的矮槐遮着
偶尔在微风的间歇
问候我指间的半支烟
叼着半根烟
戴着顶被汗水浸泡
发暗的草帽
手里拎了把榔头
拖着伤膝
深一脚浅一脚
走在夏天三四点钟
太阳和阴云
交替笼罩的路上
有一会儿我在偷偷想
这模样多少能冒充一下
物业或家装维修工
但绝对看不出
我的本职是养路工
沿着岁月轨道
一路敲敲打打
去往心爱的地方
夜色降临
几乎每个十字路口
都有人在烧纸
火光闪闪
映出了谁的脸
每一本诗集
都是一份时间表
你用颤抖的毛笔
颤抖的钢笔
屏幕上的光标和轨迹球
游移或果断的键盘声
记录下每天
记录下变化
它们惊天动地
在文字里得其所哉
安之若素
声音之美
旋律之美
形体之美
风和河水
夜色之美
罪恶如礼花
自大地深处升起
绽放开来
我每经过一幢写字楼
看着那些窗口时想
原来这就是微博微信里
那些纠结思维的孵化器
二十来年前
在家具市场
看中一张中式
红酸枝木床
一万多块钱
当时买不起
买了也没地方放
估计折合今天的价钱
涨了肯定不止十倍
现在想起
心疼不已
不是为了钱
不是为了地方
是为了普通人
在岁月里的命
秋风起了
死神忙完工作
收拾好工具
一瘸一拐地
飒飒走远
“陽光,这一杯淡糖水”
这两年
在最晴好的冬日
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
侯马写的句子
哪怕是最好的天气
隔着空气里那么一层
只可意会的薄幕
真是让人觉得自己
和天空、万物之间
隔的不是阳光
而是化装成阳光的淡糖水
哦,这还只是在晴朗的日子
如果是在阴天或是
冬天的早晨、黄昏
你会觉得自己像个戏子
正背朝观众迈向
无休止的舞台尽处
你往前走一步
眼前的幕帘拉起一重
你再往前走
它们又拉起一重
一直有新的幕帘拉起
一直有同样的
在前方无声垂落
从稀薄的阳光
回复到淡淡的灰色
不是秋天了
也不是冬天
它只是一个下午
在钢琴键盘的敲击下
流驶着
亲切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