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题为《在领导的关怀下,公众号阅读量从1W+变成了1K+”》的文章,在相关从业者中引起一定反响,文章认为,来自领导的审核和监管,使得自媒体公众号成了“复读机”,失去了作为自媒体的竞争力。
从互联网传播实践角度看,这篇文章反映出三个问题:衡量公众号是否成功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加强公众号监管,对互联网传播到底有何影响?互联网传播背景下,传统媒体、政府和机构传播转型的困惑该如何解决?
首先,阅读量不一定是衡量一个公众号是否成功的全部标准。最近几年,“黑稿”“黑公关”利用微传播扰乱市场秩序,不良公号依靠对国家法律、政策随便的“解释”“解读”制造话题。公众被误导,舆情被炮制,国家、社会、公民和企业都成为乱象的牺牲品。而在此“领导关怀”可以解释为,包括公号微传播的法治化、审核制度化和总编辑制度的落实。加强微传播管理,并非是限制表达自由,更不是阻碍微传播发展。去年国家网信管理部门集中封停数千个违规账号。这样做的意义,就是为净化网络传播环境,确保公众知情权,维护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让微舆情发挥出本来的功能。有了法律底线做框架的微传播,才能真正显现出传播力,换句话说,这样的传播才有意义。
其次,虽然阅读量不能成为衡量公号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却会影响传播的效果。《在领导的关怀下》一文中提到,有的领导审核公号传播文章,竟然拖过热点一两天,这种审核就是贻误传播区间,这样的公号怎么能不从1W+递减到1K+。目前,全民都已经进入碎片化阅读的微传播阶段,传统媒体转型是必然,包括政府和机构在内的信息源,当然也要适应这种传播发展模式。
微传播不能做成传统媒体的复读机。新媒体的行文方式、思维逻辑,受众的阅读场景、习惯、年龄层级都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如果只是形式上“对接”、思维却不对接,还遵循传统媒体的运作和传播法方式,把传统媒体文章来个复制黏贴,再配几张图片,人云亦云、缺乏新意、味如嚼蜡,很难获取公众的关注度,也不能成为微传播的主流。
一方面,融媒体、流媒体时代,传播手段和渠道要与新技术相契合;另一方面,传播理念上要适应新媒体特点,硬件和软件都要跟上形势。从网络舆情现状看,新媒体创造出新的舆情阵地,传统媒体、政府和机构传播从业者应突出重围,做到守土有责。若仍按部就班,不依靠新技术,不对接新思维,就可能被超越和淘汰。▲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