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钰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13)
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不仅已经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且在产销量上连续九年蝉联世界第一,占全球汽车产销量份额的三分之一。在汽车产业链的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各等环节,都存在着大量的融资需求。为了保持各环节的有效运行,需要有汽车金融为其提供支持。
我国汽车金融自其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约14个年头。截止2017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市场规模已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5%,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面对该万亿级市场,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新车和二手车电商平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等各类金融主体纷纷登台角逐。其中,P2P网络借贷平台就是近三年来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一颗耀眼明星,业务模式主要有抵/质押贷、车商贷、购车垫资、消费贷、融资租赁等。
随着中国银监会等四部门2016年8月24日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借款单个平台不能超过20万、企业借款不能超过100万,汽车金融业务因其融资额度少、速度快、手续方便且风险可控等优势,发展非常迅速。然而,好景不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事汽车金融的P2P网贷平台出现了大面积逾期和坏账,资金只出不进,“爆雷”平台一个接一个象瘟疫一样地传染。据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的数据监测,截止2018年9月底,涉及汽车金融业务的P2P平台降到了658家,与上年最多时的1741家相比,减少了约62%。当前,该领域还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正常运营的平台还在不断减少。在这种大势下,资金流进一步集中,以微贷网、拓道金服、投哪网为前三甲的行业头部平台已经形成,而更多的要么面临清盘,要么面临模式转型。清盘是无奈之举,而转型也绝非易事。问题是:向哪种模式转型呢?汽车供应链金融便是业内普遍看好的一片蓝海。
汽车供应链金融,是指围绕着汽车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并以其为信用背书,金融服务主体利用融资和风险缓释的措施和技术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涉及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正常运营提供资金融通并进行管理的金融活动。
我国汽车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家对汽车产业重视度的提高,在政策的刺激与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销量不断攀升,加之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汽车供应链金融逐渐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成为商业银行业务模式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
在发展阶段上,汽车供应链金融经历了线下“1.0”版、线上“2.0”版和生态圈“3.0”版的升级。当前,线上“2.0”版正逐步成为主流,以满足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方便、快速、低成本的融资需求。在实践中,从降低信贷风险的角度,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配合线下的实地调查,纯线上的模式只有在大数据与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风控发展到较成熟阶段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是汽车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采用线上模式的商业银行已有不少家。其中,供应链金融实践的开拓者平安银行,应用物联网技术开发“动产质押品识别跟踪系统”对下游品牌汽车经销商进行预付款融资,合作伙伴江淮汽车是其最早的核心企业;浦发银行则与一汽大众合作,为下游4S店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业务;兴业银行也与福田汽车合作开展该项业务。此外,还有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均为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供应商、经销商或物流公司提供了此类服务。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火爆,2018年8月,福田汽车敢为天下先,上线了福金All-Link服务平台,提供“区块链+汽车供应链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从提供金融服务的主体看,目前,商业银行仍是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主力,汽车行业也是传统银行供应链金融中最早开发且是开发最成熟的行业。它们拥有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最低的资金成本优势,通过为汽车整车制造商下游4S店批量开展汽车质押融资并进行合格证监管,将核心企业的授信支持延伸到下游。但是,由于它们大多并不熟悉汽车产业链或者供应链内部复杂的交易关系,在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上并不具备突出优势,因而采取慎重态度,这为立足服务中小企业的P2P平台留出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汽车供应链金融在资产端和风控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P2P平台纷纷上线这一业务,有的从一开始就专注于该领域,如深圳的普汇云通,有的是在已有汽车金融业务基础上,向汽车供应链金融转型,如玖融网。有的宣称做或转型做汽车供应链金融的平台在雷潮中先后倒下了,如好车贷、多多理财、钱保姆、众易贷、58车台,但有的平台却在创新商业模式,切入到汽车产业链中,力图打通上下游环节,做名符其实的汽车供应链金融,如江苏的开鑫贷。
虽然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有不同的分类,但是因为供应链融资需求包括订单融资、原材料融资、在制品融资、产成品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等,这些融资需求分布在采购、生产、销售阶段,因此,可以分为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存货融资模式和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这种分类也是国内大多数学者认同的(范方志,苏国强,王晓彦,2017)。此外,宋华(2015)认为供应链金融中还存在战略关系融资模式。但是,经过对“网贷之家”公布的2018年8月底还在正常运营的389家涉及供应链金融业务平台的考察,我们发现:在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业务的P2P平台实践中,主要涉及两种真正意义的供应链金融模式,即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与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由于汽车制造业产业链长、上下游客户多,以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上下游企业相互配合完成销、供、产、售后服务等活动,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环节。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天逸金融研究院的数据,仅就规上汽车制造业企业,2017年的应收账款就达到13105亿元,增长幅度达17.3%。
P2P与汽车供应链的结合始于上游供应环节,以满足上游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商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邻近整车制造商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因为整车制造商可以对其进行掌控。其基本逻辑是:整车制造商为了做到零库存,通常用电子化的订单采购与物流信息系统向上游零部件供应商采购零部件,并延期向其支付款项,零部件供应商向上游原材料供应商采购也是如此,这样,对上游供应商就形成了应收账款。
P2P平台开展汽车供应链金融,通常以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为质押,核心企业为上游供应商提供担保和增信,上游供应商向P2P平台申请贷款,在P2P平台风控审核通过后,在平台的网页上发标,投资者进行线上投标,成功后按约定期限和参考的历史年化利率还本付息,还款来源一般为销售收入,如果不能按期还款,核心企业有先行垫付的责任。
业务逻辑是:1.上游零部件或原材料供应商接到订单后为核心企业整车制造商供货,核心企业出具应收账款。供应商需要资金,经核心企业向平台推荐,以应收账款向平台质押提出借款申请,平台经过风控审核后确定质押率(一般在60-80%)和贷款额度。2.平台在网页上向注册的出借人发布标的(涉及融资金额、历史年化收益率、借款期限信息)及披露相关的借款人信息、风控与保障措施。3.出借人在浏览出借信息后经过权衡,用预先在存管银行开设的账户中的余额或新充值金额进行投标。资金进入出借人在存管银行开设的专门账户。未及时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其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托管,如宝付、汇付天下等。4.经多个出借人投标满标后放款,资金被划拨到借款人在存管银行开设的专门账户,理论上不形成资金池,也就是说平台是不接触资金的。5.到期后,借款人按约定期限和参选历史年化利率经存管银行还本付息。还款方式主要有“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和“一次还本付息”方式,“等额本息”方式多用于车贷。然后,存管银行再从借款人存管账户划拨到出借人存管账户。6.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还款,按约定逾期时间,核心企业需要预先进行资金垫付,再从后期支付给借款人的款项中扣除。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的P2P平台风控要点:1.贷前应准确掌握核心企业实力以及其与供应商之间的真实历史交易数据,防止双方因存在关联关系而合谋;2.核心企业要与平台签订借款人逾期不还款时的担保承诺函;3.应收账款要按2007年实施并于2017年修订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进行质押登记,防止重复质押;4.如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如普汇云通,该公司应具备足够的担保能力及风险预控能力。为便于向借款企业追债,第三方担保公司最好事先与借款企业签订反担保协议。
下游销售环节涉及批发、零售,而且还涉及物流配送。整车制造商基本采用B2B的商业模式,将车辆生产出来批发给下游中小型汽车销售公司,然后再零售给消费者。为了采购车辆,销售商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通常要求销售商支付全款才能提车,会产生预付账款。在这个环节,使用已有车辆进行抵/质押向P2P平台借款虽然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车贷模式,但它不涉及上下游,尤其不涉及核心企业,因此,不能算供应链金融,只是普通的车商贷。这里所说的预付账款融资是涉及上下游的真正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预付账款融资模式是汽车经销商用与购车人(最终用户)签订的购车订单作为质押担保向P2P平台借款,用来预付上游汽车代理商的购车款。这种模式虽然不涉及核心企业——整车制造商,但涉及到自己的上游与下游的交易关系,可以看作广义供应链金融中的一种类型。
这种模式的业务逻辑是:1.借款人(即汽车经销商)与最终购车人签订购车协议后形成采购订单并支付定金;2.借款人将订单提供给P2P平台,委托平台向上游的汽车代理商发起车辆采购申请,获得批准并签订采购合同后预付定金作为保证金,如购车款的20%,再向P2P平台申请剩余80%的购车款。3.P2P平台经过风控程序审核后将符合风控标准的标的及其相关信息在平台上发布;4.各出借人权衡后进行投标,资金进入到存管银行中开设的账户;5.满标后,P2P平台通知存管银行将出借款划拨到代理商在存管银行开设的账户;6.P2P平台接收采购的车辆后,安排合作的物流公司将它们运至物流监管仓库或指定地点,为确保物流全过程安全,引入保险公司进行保障;7.各购车人支付余款,借款人还款,然后,P2P平台将交付车辆和合格性资料,实现车辆所有权的转移;8.借款人将车辆与合格性资料交付各购车人。
这种模式P2P平台风险控制要点是:1.预先收取购车订金;2.贷前需要详细对借款人与购车人、代理商及物流公司的关联关系进行严格审核,防止合谋骗贷,并与借款人、代理商签订三方采购合同;3.借款资金不是支付给借款人而是直接支付给上游代理商,以防借款人用虚假的购车协议骗取资金;4.贷中必须全过程控制车辆物权、物流和合格性资料;5.只有当所有借款全部偿还,才能将所有车辆与合格性资料释放,如果只是偿还部分借款,最多只能释放对应的部分车辆与合格性资料;6.平台必须要有车辆处置的渠道与能力,要有判断汽车销售市场趋势的能力,以防借款人还款意愿或能力下降而部分或完全不能还款时,在不亏或少亏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置所控制的车辆。为了增强保障机制,最好与代理商签订车辆回购协议,以防在平台难以对车辆进行处置时减少风险暴露。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产业链各环节存在大量的融资需求,汽车金融存在万亿级的巨大市场。在今年6月后的“爆雷潮”下,纯从事车贷业务已经遭遇到很大困难,一些P2P平台开始布局或转型做汽车供应链金融。汽车供应金融虽然有多种模式,但实践中较成功的主要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和预付账款融资。在国家大力提倡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输血的背景下,可以预见,合规备案后存活下来的P2P网贷平台在汽车供应链金融这片蓝海中将大有可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缓解汽车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