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与路径

2019-02-19 19:44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全人类全球化命运

常 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提出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藩篱的全球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首次载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首次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为解决复杂的世界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

(一)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直接根源。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论述紧密围绕人类解放这一主题。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首次使用“共同体”概念:“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2]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共同体”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国家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冒充的共同体”,因为其存在着不合理的、异化的现实状况,“个人……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阶级的成员处于这种共同关系中”[3]。因此,为了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呼唤“真正的共同体”,即自由人联合体。《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始终在探索能够实现个人本质的真正的共同体,他认为共同体需要保障共同体中的成员拥有平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个人不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在根本指向上具有统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为终极关怀,谋求构建一个共生、共享和共赢的世界,它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基础。2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呼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立足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客观现实,着眼于凝练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应当遵循的基本价值规则,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基本词汇和话语表达中阐释了人类社会一贯追求的理想、信念、精神,保持了人类社会主流话语体系的稳定性,又结合时代发展对其赋予了新的逻辑内涵”[5]。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能被世界各国人民接受并践行的前提和基础。

(二)现实基础

1.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加深。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滚滚向前,商品、资本、信息、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互联网、交通网让世界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联系愈来愈密切,这种高度分化又深度依赖的世界格局,使整个人类的命运前所未有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浪潮与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等成为当前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构成了中国发展面临的世界大环境。

2.全球发展深层次矛盾突出。经济全球化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成果,促进了各个国家、民族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又伴随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地区冲突、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贫富差距、保护主义等问题频繁出现,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所说:“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觉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金钱、技术、商品、信息、毒品都超越了国境。按照这种理解,全球化指的是空间距离的死亡。”[6]一个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或者文化上的问题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球的动荡不安。面对全球问题,人类社会“合则强,孤则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内涵

英国著名学者海伍德认为:“共同体指的是特定地区的人们的集合体,它可以是一个村庄、城镇、城市甚或一个国家。然而作为一种政治或社会原则,‘共同体’一词表示的则是一个建立在友谊、忠诚和义务等联系基础上的具有很强的集体同一性的社会群体。”[7]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传统的共同体并不完全一样,它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其核心内涵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要着重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是中国人民对发展的高度自觉,也被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外交实践所证明。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从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合作”的“新安全观”,到提出构建和谐世界,再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0年来,中国和平发展的坚定立场一以贯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8]

(二)在安全上: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9]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全球地缘政治矛盾、地区局部冲突频发,恐怖主义袭击层出不穷,难民危机不断上升。怎样构建一个安全有序的世界?中国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我们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实现普遍安全。”这种新安全观为推动世界实现普遍安全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10]

(三)在经济上: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进入21世纪,伴随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加剧。不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难以实现世界经济的持久发展。鉴于此,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最大一个意义就是唤醒了整个欠发达地区,唤醒了整个需要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人,给予他们对于将来的一种希望,对于发展的一种激情。”[11]“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四)在文化上: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和《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国际舞台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展开[12]。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结果不是冲突,而是各种文明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为全人类所共享。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并就如何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提出了“中国方案”,受到各国政界和学界的普遍认同。

(五)在生态上: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活动大大升级,对大自然的无序开发和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导致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水资源短缺、生物种类锐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建设性地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率先提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方案,引导和推动了《巴黎协定》《斐济实施动力》等重要成果文件的达成。截至2017年底,中国碳强度已下降了46%,提前3年实现了40%至45%的上限目标。[13]中国取得的一系列减排成果,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一)提升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国际话语权

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基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提升我国对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国际话语权。在研究和宣传工作中,要建构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增强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的国际传播能力,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认识全人类共同价值思想,讲清楚其相较于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科学性、普遍性,即“它着眼于全人类的发展和命运,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其理论建构和话语表达反映了人类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一种最终必将为历史所证实的、科学的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真正符合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14]。

(二)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

大国关系是决定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妥善处理好同世界各大国的关系,对于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非常重要,其中中美、中俄、中欧关系处于关键地位。有学者指出,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和对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国家,美国要的并不是各国平等、相互尊重的全球化,而是要使全球化变成“全球的美国化”[1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追求共同发展的强大思想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所说:“有着5000 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大国之间要加强协调和合作,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维,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三)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良好的周边环境对于一国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与越南、老挝等国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到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做了积极努力。我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人文交流,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设的不断推进,对周边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了具体落实。

(四)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中国虽然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是中国外交关系的根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开创了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局面。中国践行正确义利观,坚持真实亲诚理念,不断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本着“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胜利召开,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明确表示,中国愿以政府援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融资等方式,向非洲提供600 亿美元的支持。这进一步坚定了中非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开展各领域合作的意愿和信心。在同年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推进,反映了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的恪守。

猜你喜欢
全人类全球化命运
命运的更迭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关于献血
疯狂的重量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命运秀
全球化陷阱
论《安魂曲》中母亲形象的三重意味
命运